小学家校沟通与合作研究
2021-03-24陈靖
陈靖
摘 要:学校是教育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本文主要介绍小学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开展必要性,分析小学家校合作与沟通的开展要素,并提出搭建家校共育平台、丰富家校连接渠道、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加强家校联通支持、合理开展家长培训等相关措施,以优化小学家校合作与沟通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良成长空间和宽广发展平台。
关键词: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工作;家校沟通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1-0027-02
【Abstract】School is the carrier of education,is the main place for students to study and live,primary school is the key stage of students growth.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imary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necessity of analysis of elementary school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the elements,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 platform for home school produced,rich parent-school connecting channels,innovation,parent-school cooperative way,strengthen parent-school unicom support,reasonable in parents training related measures,such as to optimize the elementary school parent-school cooperative an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provide good space to grow up and broad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the studen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Work related to compulsory education;Home school communication
1.小学家校沟通与合作开展必要性
由协同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共同责任理论可知,小学是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认知体系完善、思维体系建设的重要阶段,以下对小学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开展必要性进行介绍:
首先,家校沟通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将素质教育放在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同时,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我的统合才是完整的学生教育体系结构。在小学阶段积极开展家校沟通与合作,可有效丰富学生教育参与方,使学生具备完善的教育环境,学校可在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探究完善学校制度的路径,提高教育有效性。
其次,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需要家校沟通。义务教育阶段中家庭和学校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空间,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学校的系统性教育,更需要家庭的关怀式教育和辅助式教育,通过积极开展家校沟通与合作,学校可与学生家长共同交流教育经验,探讨学生的学习问题,继而从根本上实现全面性教育和高覆盖性教育。
2.小学家校合作与沟通开展要素
小学家校合作与沟通的目的是办政府放心、家长满意的优质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具备依法治校、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等主要特征,基于此,以下对小学家校合作与沟通开展要素进行介绍。
(1)信息要素
信息联通和信息共享是小学家校合作与沟通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改善,信息的传播效率显著提升,在开展小学家校合作与沟通的过程中,学校应着力搭建家校共育平台,丰富家校连接渠道,创新家校合作方式,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形成共享型家校共育信息环境,以便及时交流教育信息,提高教育实效性。
(2)观念要素
新时期和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具有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现代化教育体制建设离不开家校合作与沟通,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按照“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和“生本”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期望,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问題,使学生具备健康成长环境。
3.小学家校合作与沟通开展对策
(1)搭建家校共育平台
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下,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家校互动信息服务行业具有了优良发展空间。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2018年,家校互动信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27.8亿元、36.5亿元、45.9亿元和58.6亿元,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由此可知,家校互动信息服务行业处于持续扩张阶段,这与我国全面开展的家校合作与沟通工作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基于此,为提高小学家校合作与沟通的开展有效性,应致力于搭建家校共育平台,该平台以家长、老师和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与家长进行信息共享和信息接收,学校是家校共育平台的主体,具有线上家长信息管理能力和教师监督能力,能够掌握家长和学校的沟通状态,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小学家校合作与沟通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家校共育平台的应用有效性,可在该平台中积极融合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全方面整合教师的作业布置信息、学校通知信息、学生在校表现、学生成绩,形成数字化学生管理系统和信息化整合平台,支持学校教师和家长协同配合,全方面参与到学生教育中来,探究适合学生成长、成才的新型教育机制。
(2)丰富家校连接渠道
一项关于家长对家校沟通的态度的调查显示,认为家校沟通非常重要、重要一般及无所谓的家长比例分别为65.7%、29.2%、5.2%和0%,由此可知,家校沟通已成学生成长和学生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受到家校连接渠道的限制,家长与学校往往难以具有优良的信息共享空间,这种现象不利于家校共育优势的发挥,以下对丰富家校连接渠道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传统的家校共育方式主要以家长会的形式开展,这种方式在营造和谐家校沟通氛围,提高家校沟通频率上具有一定困难。以此为基础,应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应用电话、短信、QQ、家委会、面谈等沟通模式形成多元沟通机制,提高家校沟通信息的传播效率。
其次,学校应以家校共育和家校沟通为基础组建学校管理委员会,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线上学校管理委员会平台,全面整合各个管理主体,使家长能够有效掌握学生在校信息,并参与到学校重大政策制定中,发表教育建议,支持学校不断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有效性。
(3)创新家校合作方式
家校合作是形成全方位教育环境,深化教育目的,拓宽教育范围的有效措施,为使学生拥有优良的学习空间和成长空间,进一步彰显家校共育的教育优势,应全面创新家校合作方式,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在家校共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家长会是家长接收学生在校教育信息,听取教师教育建议的主要路径,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可通过丰富家长会开展路径,满足教育需求。例如,学校可形成多元化的家长会开展机制,包括有针对性的家长会、以问题探究为核心的话题式家长会、以亲子活动为载体的亲情式家长会以互动交流为手段的网络式家长会。这些新型家长会开展形式,能够使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德育表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开展家庭教育,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其次,在传统的家校合作中,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和氛围的主要路径,新时期中,教师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创新型教育理念。例如,可采用集体家访和片区家访的形式,提高家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集体家访中,校领导可带领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使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在校教育信息,感受到学校对教育的重视,而在片区家访中,教师可以汇集一定区域内家长,改变传统的家访氛围和家访环境。还可以使用电话家访、微信和QQ联系等方法进行沟通。
(4)加强家校联通支持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长期以来,家校沟通与合作成为了学校不断优化教育环境,健全教育制度的端口,也是家长获取教育信息,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路径。为提高家校共育有效性,应积极加强家校联通支持,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我国各地区教育部门应合理制定家校合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家长和教师在家校共育和家校联通中的个人权益,不断优化家校沟通、合作环境。
其次,各地区教育部门应充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对学习条件较差的学生进行帮扶和支持,让学生和家长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关怀,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对现代化家校沟通、合作方式的应用难度,应合理采用其他相关辅助性沟通措施,包括电话沟通、约谈沟通等,提高教育的公平性。
再次,各地区教育部门应适当扩大对学校的支持,可设立家校合作专项教育基金,该资金用于构建家校信息化沟通体系,推动线上、线下家访工作切实开展,全面提高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最后,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基于家校共育在学生成长和学校教育机制完善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具备现代化教育理念和公平性教育思想,学校和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应对教师进行培训,选拔高层次人才投入教师事业,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和教育能力。
(5)合理开展家长培训
小学是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参与者,其在家校合作与沟通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影响着家校共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以此为基础,应积极开展家长培训工作,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在培训工作中应重点培养家长形成科学的家校沟通观念,考虑到现有学生家长具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学校可有效丰富家长培养形式,形成“线上+线下”的双重培训机制,在线下培训中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中积极感受学生的教育环境和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主要表现,促进家长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而在线上教育中,学校可为家长提供线上教学课件,展示优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教育持续发展。
其次,在家長培训工作中,学校应引导家长树立积极参与家校共育的观念,在家庭教育中,打消学生对家校沟通的消极观念:部分学生认为家校沟通和合作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学生的消极心理,使学生能够有效识别家长在参与学校教育后所产生的积极变化,让学生成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连接者。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积极开展家校沟通与合作可有效丰富学生教育参与者,通过搭建家校共育平台、丰富家校连接渠道、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加强家校联通支持、合理开展家长培训,能够有效优化小学家校合作与沟通基础,扩大家校共育的教育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校联手开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5):62-63
[2]崔亚萌,董雯.情境、情感、符号: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家校共育的启示[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6):232-235
[3]钟敏,李维玲,刘文静.基于家校协作的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探索[J].中小学德育,2020(05):68-7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