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赶春分

2021-03-24赵香远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老伙计鱼篓刀疤

赵香远

老了,身体器官像生锈的零件,不那么听使唤了,只有鼻子还是灵敏的。春分前几天,三叔就闻到了空气里弥漫着潮潮的霉霉的新泥味,站在门口眯着老眼看了天色,心里知道一年一度的热闹又要来了。

小镇有赶春分的习俗,时间是节气春分的前后天,地点是河道边的一块空地。习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没有谁说得清楚,只说有好几百年历史了。

镇上的人习惯把赶集叫“赶场”,赶春分其实是赶一个非常大的“场”,交易的东西早不再局限于农具牲畜。三天时间里,用的,吃的,玩的,闹的,应有尽有。铁匠,木匠,篾匠,郎中,草药,染织,唱戏,算命,那些以为失传的手艺绝活儿像春天的野花野草,突然从哪个角落冒出来,不仅吸引镇上的人,还吸引外面的人。当然,最多的还是前来交易的各路贩子。

三叔是最好赶春分的,或是去凑个热闹,或是把晒好的鱼干、编好的鱼篓背去卖了,换点生活用品回来。三叔这辈子没结过婚,也没出过几趟远门,平日靠守着两亩老田,在沟渠里捕几条小鱼,在附近做个临时工,再编几个鱼篓,维持生计。挨得最亲近的其实是栏里那头老公牛,相依為命十几年了,三叔总是称呼它为“老伙计”。

为什么一辈子没结婚呢?三叔自己也说不清。年轻的时候,自己好像有过爱慕的女人,似乎也有女人爱慕过自己,最终都没有结果,然后一辈子就这样稀里糊涂快走完了。三叔现在脑子赶不上鼻子灵活,那些女人,有的还记得个名字,样子彻底模糊了,有的连名字都记不起来了,只是隐约觉得有那么一个人。

老了,梦里不再需要女人了,倒是老伙计偶尔会出现在自己的梦里。“她们都是些枯老婆子了。”看着老牛寻觅刚出头的浅草嫩芽,三叔自个儿咧嘴笑起来。

“至少没人管着,还是一个人活得自在些。”

这是三叔给自己一辈子没结婚找出的理由。

“老伙计,你在听吗?”

老牛没搭理他,自顾自觅食。三叔竟然生出几分妒忌,上前狠狠地拍打一下牛背。

“这老东西……”

背脊软塌塌的。这老东西跟自己一样老了,干不动多少活儿了,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也像人老了一样,越来越贪口福,越来越爱撂挑子。

三叔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想,不在春分前一天,不在春分后一天,就在春分那一天,把这老东西牵去卖了,换点油茶,换点肉食,换两件新衣裳,换一头健壮的牛犊,余下的钱往后零用。

春分的早上,曙光微露,天上还有几颗星星在眨眼,三叔牵着老牛出发了。蹑手蹑足像做贼,生怕碰到熟悉的人盘问,毕竟出卖多年的老伙计不是件光彩的事。还好,天大白就到了河道边的空地,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跟以前一样热闹。

牛市在一片稀疏林子里,三叔无心看风景,径直往那边去了。牛市约定俗成的规矩心里是清楚的,卖方找个地方坐下来等待即可,买方有意思了过来递上一支烟,价格不用嘴巴说出来,而是私下伸出手指头比划,谈妥了则击掌为信,谈崩了则找另家。十几年前,就是这样买下这老东西的,用去一年的收成。

三叔把牛绳挽在一棵树的树干上,自个儿在一边抽烟。几支烟过后,无人问津。身边成交了好几笔买卖,他这里还是无人问津,三叔心里焦躁。终于等来一个人,是个刀疤脸,递过来一支芙蓉王香烟。

“这是你的牛?”三叔点点头。

“有点儿老了。”三叔“嗯”一声。

刀疤脸是经营屠宰的,他在盘算眼前的老牛剔除骨头还剩多少肉,身上散发出一种让所有动物都害怕的气息。老牛像触电似的浑身颤抖,它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嘴里发出一声悲鸣,蹄子一软差点儿跪在地上。

这可是与自己相依相伴十几年的老伙计。三叔一边伸出手指和刀疤脸比划,一边望着老牛。老牛眼里含着泪水,尽是看得见的恐惧与哀愁。

“这老东西……拿我开涮……”

刀疤脸扬起手,又放下来,狠狠地骂一声,愤愤地走了。三叔比划出的是个天价。

“走,老伙计,我们看热闹去。”

春分的天气不错,阳光明媚,春风吹拂在身上,暖洋洋的。三叔找个地方吃碗米粉,心情舒畅。抬眼看到对面的灵山,传说上古时期,炎帝带领杨山侯、灵山侯、洪山侯治理洣水,途中灵山侯病逝于此,便化作神山护佑一方水土。其实,到这把年纪,所求的已经不多了。

“三国英雄是马超,神机妙算孔明高;长坂坡上子龙将,张飞喝断霸王桥……”

三叔牵着老牛走着,鼻子发酸,不知咋的,突然记忆起第一次跟父亲赶春分看戏的场景,台上演的是《三国演义》,而父亲已经作古二十余年矣。

猜你喜欢

老伙计鱼篓刀疤
来接我的人
小鱼篓
骨气
鱼篓娃娃
骨气
老伙计
馋嘴小猫
眼力
骨气
老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