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嫦娥五号评评奖

2021-03-24周亚丽

智慧少年 2021年3期
关键词:嫦娥轨道样品

周亚丽

在从没有谁去过的月球表面区域“挖”土,带着“战利品”自个儿在月球上点火飞回地球……嫦娥五号从发射开始就赚足了眼球。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回”,由嫦娥五号实现了完美收官,它创造了五项“中国第一”——可谓是风光无限。回地球之后,有关嫦娥五号的消息也是不绝于耳。如果要给这样的航天功臣颁奖,可以颁些什么样的奖项呢?

嫦娥五号创造了哪五项“中国第一”?

第一次进行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第一次在地外天体上起飞,第一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第一次由返回器携带样品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第一次进行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

最强创新奖

嫦娥五号承担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航天任务之一,从发射入轨到返回器再入回收,它总共要经历11道关卡: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关关都是考验。嫦娥五号的成功绝非一人之功,在它身后有一大批航天专家、科技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就说嫦娥五号的轨道器与上升器在月球轨道上的对接和转移样品,轨道器与上升器1秒捕获、10秒校正、10秒锁紧,对接的全步骤要用极高的控制精度在21秒内完成,科技人员们专门制定的35项故障预案,愣是一项也没用上。嫦娥五号上的“抱爪式对接机构”是世界首创,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管状的月壤样品容器自动从上升器转移到轨道器。这在地面上可是事先进行过661次对接和518次样品转移试验。

嫦娥五号上应用的对接与在轨自动转移功能一体化设计,为将来中国进行深空无人探测和样品采集、转移,以及大型卫星近地轨道补给维护等任务奠定了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明日贡献奖

嫦娥五号耗费如此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远赴月球上采样,首要目标当然是希望将样品提供给中国科学家,展开对月球的深入研究了,比如构造、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矿物特点和地质演化等,让我们可以有机会了解月球起源、演化的真相。这次嫦娥五号选择在风暴洋东北角的玄武岩区域进行采样,这是一个其他国家都不曾去采样的区域,这个未知的区域里有大约13亿~20亿年前的玄武岩。专家们预计,对这些全新样品的研究,应该能对月球表面的风化作用、火山作用、地质背景、地质演化等方面作出贡献。

此前,科学家们就已经通过样品分析,证实月球上存在着一种安全、高效的核能源燃料——氦-3,而且在月球上储量丰富。其次,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很高,而且月壤和月岩中的成分可用来制取水和氧。如果这些元素都可以被人类找到适当的方式加以利用,未来,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和平奖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从月球采回样品的国家,这些天外样品来到地球后,一部分会作为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与见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将对公众开放展示,开展科普教育。另有一部分样品送往湖南韶山,进行异地灾备存储,以防所有的样品都被污染,或者保存环境遭到破坏而使样品失去作用。

外空資源是人类共同享有的财富。得知中国获得了全新的月球样品之后,一些国际航空研究领域的同行向中国提出共同研究的意愿。中国会按照《外空条约》,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和相关机构共享月球样品,组织国内外科学家共同研究。成果共享,嫦娥五号当然能担起和平无私的奖项了。

榜样之星

嫦娥五号的成功让“嫦娥”家族的兄弟们备受鼓舞,航天界的其他小伙伴们也都摩拳擦掌,可以预见,中国的飞天路会越来越精彩。

2021年~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预计将实施包括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在内的11次发射任务,其中包括4次载人飞船任务。

造访火星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将进入环火星轨道,成为火星的一颗卫星,为着陆火星做准备。之后,天问一号探测器要进行着陆火星巡视探测。中国还规划了三次行星探测任务,包括一次小行星探测和取样、一次火星采样返回,还有一次木星系环绕探测和行星穿越探测。

猜你喜欢

嫦娥轨道样品
推荐书目《中国轨道号》
计数:轨道弯弯绕
12345,“嫦娥”奔月那些事儿
了不起的“嫦娥”家族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地质测试实验室样品管理方案研究
正确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实验室样品管理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