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教评一体化理念的《朝花夕拾》导读策略

2021-03-24钟丽娴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目标评价

钟丽娴

教材编者把《朝花夕拾》作为学生刚进入初中就必读的名著,目的是要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膜,由此足见《朝花夕拾》对开启学生初中阅读之旅的重要性。采用学教评一体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并应用多种阅读方法,便于更科学、更深入地把握《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一、依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设定阅读专题,达成学习目标

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具有一定难度,书中所反映的生活,虽与初中年龄的孩子基本相当,但时代的隔膜、背景的复杂、语言的障碍、风格的特别,造成一定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在确定学习目标和方法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来确定阅读的起点,为学生走进文本提供支架。

《朝花夕拾》的表层是作者回忆的故事,深层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导读教学可将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快速阅读的时候掌握文章大意,在精读时仔细品味、用心思考,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1.制定学习目标与表现标准(如表1)

名著阅读学教评一体化在学习目标和表现标准的设定,一方面结合七年级上册教材的要求,如阅读方法有快速阅读和精读,阅读策略要求在课文勾画关键语句和在喜欢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通过阅读经典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根据《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的特点进行各个项目的设定,以期学生通过阅读的训练掌握这种文体的特点。

为了让学习目标更为精准,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分专题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多向思考,精读原著,并通过小组合作、整理、交流、互动,提高阅读经典的能力。

2.制定分阶段专题资料整理与写作任务

用目标导向教学论来衡量,教学要着重解决好四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你的学生现在位于哪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你是否确信能把学生带到那里?其中的核心问题或关键问题是“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制定学习目标与表现标准有助于明确教学指向,规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

二、依据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分步实施,完成阅读任务

教学内容由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师的教授内容构成,教授内容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或演示”的“某些东西”。目标导向教学论主张,确定教师“教什么”要依据学生“学什么”具体说来,要依据各类学习结果所需要的学习条件确定教学内容。

1.语文知识教学内容

语文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和有组织的整体知识,事实性知识指“人类学习者获得并贮存下来的一种常见的言语信息形式”,如《朝花夕拾》专题活动的作者篇,让学生收集鲁迅的生平和写作风格;有组织的整体知识指“各种记忆成分(命题、表象和态度)的组织,所表征的是属于一个一般概念意义的信息的一个大的集合”,如《朝花夕拾》属于回忆性散文,必须让学生掌握这种文本的知识。事实性知识通过教师或学生阅读相关材料知道即可。有组织的整体知识习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外在条件是提供两个以上的例子,内在条件是建构例子所蕴含意义的相关知识。

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回忆性散文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通过人物篇的任务分析藤野先生、阿长、父亲等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作者表达的感情,在阅读中逐步发现《朝花夕拾》的整体构思、内容框架以及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语文技能教学内容

语文技能本质上属于程序性知识,是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因此确定语文技能教学内容应该围绕语文概念和规则的学习内容展开。概念和规则都是通过例子习得的,因而概念和规则的例子就是语文技能教学的主要内容。

如,《朝花夕拾》专题探究的手法篇,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找书中的手法并仿写作为掌握知识的路径。

3.语文策略教学内容

语文策略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因此,构成语文策略的概念和规则(如思维方法)及其例子就是语文策略的教学内容。

如,让学生精读《五猖会》,阅读的任务是:①赛会精彩纷呈,童年记忆色彩斑斓。请用笔将赛会的盛况画出来。②为什么作者后来去看了盼望已久的五猖会,但未感到开心呢?③将涉及儿童教育的篇目放在一起研读,如《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思考鲁迅对儿童教育的体验与看法,并探究哪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小组交流后形成读书报告。目标指向是:能用文字、图片、照片等展示读书成果;能在阅读中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或简单的品析文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4.语文态度教学内容

态度的本质是个体选择某种行为的内在倾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习得:一是观察学习,二是亲历学习。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制定任务群:①在文中,你一定读到了有意思的人或事,和你的同学说一说,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②从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几个方面进行记录,制作读书卡,并評出最具代表性的读书卡在全班展示。③你的童年和鲁迅有何异同?说说你成长中的快乐与无奈。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阅读所得,并时时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一边鼓励,一边帮扶,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依据专题任务,注重过程成果展示,进行形成性评价

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需要进行成果的展示及相关的检测,教师要依托制定的评价方案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按照学习目标进行逐项评价,名著阅读一般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检验。

如《朝花夕拾》导引(选择部分示例)(见表1):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为了衡量学习基础,为制定教学计划,分班、分组提供依据。测试内容包括学习前基础知识和能力,选择新课程代表性样本。试题的难度不一,但总体上较低。

形成性评价重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评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以确保教师能够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策略。下表是对现代散文知识及认知层次检测双向细目表。教师可以结合表格权重进行检测。

从表中可以看出分析综合及评价的权重较多,也提醒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思维训练及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选用《朝花夕拾》单篇进行检测,也可选择多篇检测,如《阿长与〈山海经〉》《琐记》比较阅读。

《朝花夕拾》讲述鲁迅童年到青年的一段历程,与学生的年龄契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采用学教评一体化策略,可以让学生在词语积累、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写作技能等方面得到训练,教师也可以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过程性指引与形成性检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特别是成果的展示与点评环节,由于学生都有深入阅读的经历,深深感受到了作品中儿童情趣和世俗生活情趣,濡养了精神,训练了思维,为开启下一本名著的阅读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目标评价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