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达35mm RETINA ⅢC(028)(大窗)折叠相机

2021-03-24蒋放

照相机 2021年1期
关键词:测光包装盒计数

蒋放

刘香成先生是我崇拜的当代美籍华裔摄影家。在几十年职业摄影生涯中,他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用镜头和胶片记录了20世纪国际上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崛起和苏联的解体。他为发展中的中国打开一扇交流之窗,为本土人民提供了国际化视野。作为当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摄影家,刘香成获得过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

1951年,刘香成生于香港,童年在母亲老家福州度过,中学回港就读,20岁去美国留学。多元文化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摄影生涯打下了基础。他的恩师,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家基恩·米利教授对他说过:“一张作品是可以阅读的,这同看一张照片完全是两码事。”照片内容和看的人要产生情感互动。在看照片时,每个人所得到的反馈都不一样。

1976年毛泽东逝世,担任美国《时代》周刊摄影记者的刘香成主动要求回华作摄影报导。一时去不了北京,他只好在广州拍摄珠江两岸普通人民的纪实照片,感到中国马上会变。于是,他决定拍摄毛泽东以后的中国,觉得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故事 。几年后,他出版了摄影集《毛泽东以后的中国》。其中有一张照片打动人心:天安门广场路灯下,几个女孩席地而坐,捧着书本在复习功课,准备迎接“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刘香成那晚正好路过天安门,职业的敏感性使他从包里取出35mm徕卡照相机。先用测光表测光,却因光线太暗没有任何反应。他只好靠近女孩们,趴在地上,打开B门,心里默数着:1、2、3……,最后用23秒慢速拍下这幅照片。好在人物都处于静止状态,否则主体就虚了。

中美建交后第17天,美国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率先在北京故宫销售,又一次触动刘香成的敏感神经。他跑到故宫,拍下年轻人手拿可乐瓶,以故宫为背景的照片。在云南景洪,刘香成在街上抓拍迎面走来的三个戴“朋克”墨镜的男青年。

上述照片彰显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强烈时代感。

还有一张照片是尼克松在杭州返沪的列车上为乘客倒青岛啤酒的情景。“上海公报”签订10周年,尼克松再次受邀访华。中方官员李肇星要刘香成准备好照相机,刘香成看见尼克松提着一桶青岛啤酒向他这里走来,马上用超焦距拍了两张。回到上海,立刻走进锦江饭店厕所,冲洗出底片。全世界宾馆的卫生间都是刘香成的临时暗房。刘香成拿着刚制作好的照片去锦江礼堂宴会厅寻找尼克松,尼克松收下照片大为惊喜,向刘香成再要了一张,并在照片背后签名,送他留念。

刘香成拍摄的另一幅代表作是1991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辞职时在演讲台上摔报告本的瞬间,着实令人震撼。1992年,刘香成凭借该照片获得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照片的亮点在于,摄影家抓住了戈尔巴乔夫在台上看完报告后,扔下报告时脸上的那种无可名状的表情和被虚化的手的动感。刘香成当时站在会场前面正中位置,手持相机用1/30s慢速度,将这一历史转折的瞬间定格在底片上,他只拍了一张。按下快门后,他立刻冲出克里姆林宫,看见红场上苏联国旗已被降下,升起了俄罗斯国旗。回到宾馆,在暗房里冲洗出底片。第二天,全世界3000多张报纸的头版都刊登了刘香成抓拍到的这幅照片,它代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刘香成牢记匈牙利摄影家卡帕说过的一句话:“你的照片不精彩,是因为你离现场不够近。”

上世纪90年代,刘香成回到国内工作,走街串巷,随意拍摄市井风情。他说:“如果你对中国前35年没有认识的话,那么对后35年的发展根本无法理解。”他用35mm照相机,通过宏观的影像来诠释中国40年来的变化。通过图片、通过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工作瞬间,让细节堆积起来。即使在当今数码时代,千变万变,有一样东西永不会变:你我之间说事,说真实感人的生动的故事,这个需求不会变。

刘香成有个职业习惯,他每次携带照相机外出拍摄,只拍20张胶片,机内留下16张作为备用,以免在紧要关头来不及换胶卷。

在数码时代还在提胶片相机,不合时宜。但有一台柯达35mm RETINA ⅢC (028) (大窗)折叠相机,仍然固执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该機由德国柯达照相机公司于1957~1960年制造。相机序号列表如下:

该机的外观性能基本上与柯达公司于1957年生产的35mm RETINA ⅢC (021 Ⅱ) (小窗)折叠相机相同。不同之处是,RETINA ⅢC (028)换置了大窗亮框取景器,取景器内有三个矩形取景线框,分别适用于35mm广角前镜、50mm标准前镜和80mm人像前镜。机身尺寸比RETINA ⅢC (021 Ⅱ)稍微大些。RETINA ⅢC (021 Ⅱ)相机上配置的是仅适用于50mm标准前镜的小窗取景器,窗内没有其他取景线框。因此在换用35mm广角前镜和80mm人像前镜时,必须在机顶上的附件插座上安装专用取景器来取景。根据美国出版的由JAMES M. MCKEOWN和JOAN C. MCKEOWN编写的《2005~2006年古典相机价格指南》,小窗RETINA ⅢC (021 Ⅱ)的制造年份为1957年7月至11月,参考价格为175~250美元,成色好的大窗RETINA ⅢC (028)的参考价格为300~450美元。如果附有很新的纸板包装盒的机子,参考价格超过1000美元。可见大窗RETINA ⅢC (028)相机的原装包装盒存世量之稀少。

柯达35mm RETINA ⅢC (028) (大窗)折叠相机配置非连动指针式硒光电测光表,胶片感光度范围为ASA 5~1300或DIN 9~33。后期RETINA ⅢC (028) 机子上的胶片感光度提高到ASA 10~3200,但仅限于序号为84716~103032和EK 806296~EK 806823范围内的机型。大窗RETINA ⅢC (028)相机配置如下两种标准镜头/快门组合:

镜头朝上,看机顶(图2)。机顶左端装着外径23mm、厚3.5mm的倒片轮,倒片轮圆周上的直丝滚花十分靓丽。倒片轮端面凸显一圈拍摄条件图标,可旋转倒片轮顶上的设置盘来设定所需拍摄条件。倒片轮右侧,机顶上固定着附件插座,插座下方刻着相机序号:79699。插座右侧,机顶镀铬面上凸显字形精细雅致的相机品牌和型号:Retina ⅢC。在Retina ⅢC标识的右侧,机顶上置有走片计数窗和计数手动设置盘锁钮。计数窗右上方,机顶面上伸出快门钮,机顶右端装着指针式硒光电测光表组件。

实际操作时,先揿下机顶上的计数手动设置盘锁钮,再在机背镀铬面上按黑标箭头方向,向右推动计数手动设置盘,以驱使计数窗内走片数值从36退至0(白色棱形图标)。然后将相机底部的卷片/上弦扳手扳到底,走片计数窗内的计数值随之退一位,再按下快门钮以启动已被上弦的五叶片镜间快门。重复执行上述步骤,每扳动一次卷片/上弦扳手和按下快门钮,计数窗内的计数值相应退一位,直至从36退至0位,完成整卷36张胶片的拍摄。

拍摄过程中,当计数窗内的数值退至1时,RETINA ⅢC(028)相机将出现“死机”,这是35mm柯达RETINA相机的特色。此时只要揿下计数手动设置盘锁钮,同时推动计数手动设置盘,以驱使显示窗计数值从1退至0(棱形图标),即可扳动卷片/上弦扳手和按下快门钮,从而转变成“活机”。

机顶右端的指针式硒光电测光表组件是RETINA ⅢC (028)上的一道靓丽风景,该组件由转盘、胶片感光度设置盘和测光指针/追针显示窗构成。转盘外径24.8mm、厚3.5mm,圆周上饰有直丝滚花,转盘里面套着胶片感光度设置盘。实际测光时,转盘左侧的弧形显示窗内的测光指针将根据射入采光窗的光线之强弱而作出相应摆动,摆幅大小取决于光线強弱。用手旋转转盘,以驱使显示窗里的黄色追针跟着白色指针移动,直至两针重叠在一起。胶片感光度设置盘端面上的红标箭头所对准的转盘端面上的相应红色测光指数值,就是实际拍摄时的正确测光指数。转盘端面上刻着17档测光指数,范围为2~18。在执行上述步骤之前,应该已通过旋转感光度设置盘,设置好了所需胶片感光度。最后,移动光圈设置环下方的光圈设置杆,将设置杆金属尖端对准调速轮的下立面上的相应红色测光指数(参见前文),该指数应该与测光转盘上的相应指数吻合。此刻所获得的光圈值和相对应的快门速度值,应该就是经过正确测光后的匹配数值。

看相机背面(图3)。后盖饰皮上压印着纵向排列的三行英文标识:KODAK、Retina、Camera,后盖右旁侧饰皮上压印:Made in Germany。后盖左上方,镀铬面上固定着亮框取景器目镜。从目镜里可以看到三个十分明亮的取景线框,线框下方分别标有35、50和80。三个线框分别是35mm广角镜、50mm标准镜和80mm人像镜的取景范围。镀铬面右侧置有走片计数手动设置盘,其功能前文已经描述。

镜头朝上,看相机底部(图4)。从左向右,配置着卷片/上弦扳手、退片功能钮、黑色圆盘、带螺孔的三脚架安装圆盘和带防护手柄的开盖锁钮。

开启后盖时,先按箭头方向扳动三脚架安装圆盘两侧的两枚矩形防护手柄,以显露开盖锁钮。然后揿下锁钮,后盖立即开启。关闭后盖时,只要先合拢后盖,再用力按一下后盖,后盖即被关闭和锁紧,防护手柄马上自动遮住开盖锁钮,起到遮挡防护作用。

35mm RETINA ⅢC (028)相机上装着RETINA-XENON C 50mm F2标准镀膜前镜。捏紧前镜并逆时针旋转,即可从卡口上卸下前镜。安装时,将前镜尾端插入卡口,前镜环圆周上的红点必须对准后面黑环圆周上的红点,再顺时针旋转前镜,直至到位并被锁定。标准前镜外观小巧雅丽,长13.8mm、外径33.7mm、重30g。

该机另附有一支RETINA-CURTAR-XENON C 35mm F5.6广角镀膜前镜,它被装在宝塔形透明塑料盒内,盒罩顶面有块红色圆形铭牌,标有Kodak字样,广角前镜被柯达打造得精致秀逸。前镜长26mm、外径34mm、重80g。前镜环内圈斜面上凸显黑底白字:Retina-Curtar-Xenon C f:5.6/35mm Schneider-Kreuznach 5456679。广角前镜的装卸步骤与标准前镜相同。

该机附有原厂胶木遮光罩,黑色遮光罩由前罩和后罩组成。后罩用于RETINA-XENON C 50mm F2标准前镜。安装时,将后罩尾部的圆形接口插入前镜后面黑环上的圆槽,接口圆周上的红点必须对准黑环上的红点,然后顺时针旋转后罩,直至它被固定到位。整件后罩总长29.2mm,前端矩形遮光罩横向长度47.5mm,纵向宽度40.4mm。后罩前端横向面上凸显白色标识:Kodak 50mm,说明该罩适用于50mm定焦标头。

遮光前罩长53.7mm、宽45.5mm,上下两个黑色横向面上分别凸显白色标识:Kodak 35mm和Made in Germany。将前罩插接到后罩前端而形成一件整体遮光罩即可用于 RETINA-CURTAR-XENON C 35mm F5.6 广角前镜(图5)。

RETINA ⅢC (028)相机的标准前镜和广角前镜附有同一枚可以互换的原厂UV镜。UV镜金属部分为纯铜镀铬,光学玻璃镀膜。外径32mm、厚3.6mm、重15g。圆周上凸显银底黑字:Kodak FVⅡ/32mm-OL Made in GERMANY,UV镜被柯达公司设计打造得熠熠生辉。

再描述一下大窗RETINA ⅢC (028)相机的原配抽屉式纸板包装盒。包装盒顶面饰有红、黄、黑三色几何图形。中间凸显横向排列的一行英文字样:Kodak(黑色) Retina ⅢC(银色) Camera(黄色)。盒面色彩绚丽,构思现代,装饰性强烈。包装盒由外盒和内盒两部分组成,盒内置有相机的英文说明书。包装盒外盒长134mm、宽102.3mm、厚59.8mm。外盒前后两侧面黄色打底,分别凸显红色标识:KODAK RETINA Ⅲ C CAMERA和MADE IN GERMANY 591414。包装盒内盒像抽屉一样被插入外盒而形成一个整体纸板盒,里面长131.5mm、宽94mm、深50.8mm,正好可以装入一台大窗RETINA ⅢC (028)裸机。内盒左右两侧面上凸显同样的黑底白字:KODAK RETINA Ⅲ C CAMERA。相机原配包装盒因存世量极少而显得弥足珍贵,算得上相机附件中的亮眼之物。

柯达35mm RETINA ⅢC (028)(大窗)折叠式相机是RETINA相机系列中首屈一指的名牌机型。从它出生那年算起,已过了63岁生日。该机一旦归我所有,第二天就装上胶卷“扫街”。利用相机的双影重叠对焦功能或“超焦距”,操作十分方便顺手。我喜欢淘購成色功能完美的德国老相机,主要是为了欣赏和把玩它们的机械传动机构,但必须通过装上胶卷进行实际拍摄来完成和享受这一无法言喻的愉悦过程。拍摄完毕,过足了用胶片机抓拍和按揿机械快门的“瘾”,必然将胶卷送到彩扩店“单冲”(不扫描刻盘),现在上海“单冲”彩色负片的价格涨到每卷8元(会员价)。然后坐在操作员身旁,让他将整卷底片输入彩扩机混摄头上的“底片夹”,直接在电脑屏幕上选出要扩印的照片,按要求调整并扩印成 4英寸 ×6 英寸的小样,再在小样里精选一部分需要放大的照片。最后根据被选小样上的图像效果,重新调整照片的色彩饱和度、锐度、对比度,通过彩扩机里的化学显影和定影液,将底片制作成8英寸×12英寸大小的银盐照片。目前在整个上海,还能用底片夹来直接输入整卷胶片进行工作的彩扩店仅存两家,离“末日”不会很远。而怀旧的小白领们通常买一台“网红”M系或M39螺口的徕卡胶片机,装上“伊尔福”黑白胶卷、彩色反转片或负片,拍完后送到小店“连冲带扫”成数码影像,储存在光盘、U盘或者智能手机里,在微信朋友圈或摄影沙龙里共赏用胶片和老镜头拍摄的“视频作品”,很是便捷。我的玩法与他们不太一样,我喜欢把一幅制作好的8英寸×12英寸的纸质银盐照片摊在白色卡纸上孤芳自赏。这种通过彩扩机混摄头上的底片夹输入整卷胶片,用化学方法制作出来的照片,虽然也经过激光扫描,损失了一部分胶片质感,但留存下来的银盐颗粒感、层次过渡、柔和色彩或黑白影调,依然令人陶醉。

猜你喜欢

测光包装盒计数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A卷
一个快递盒的旅行
包装盒灯
包装趣事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技术橱窗 科技一点不枯燥
本月话题机内测光系统
A Box
数码相机的测光及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