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家风代代传
2021-03-24熊燕
熊燕
有人说,好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家教和家风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将来人生的幸福。从出生起,父母的处世、人格、心态、修养、素质等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渐渐融合到自己的人生中。
《三字经》开篇第一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是相近的。但是,随着后来各自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习性会产生差异。也就是说每个人后天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以及每个家庭的家风对个人思想的成长和善恶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孟母三迁、曾子杀猪、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代代流传、脍炙人口的故事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
民间有一句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的本意便是指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非常大。如果父母优秀,在其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孩子优秀的概率会很大。反之,若父母不思进取,整天沉迷于游戏、享乐中,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
我的母亲从小爱读书,可是,由于外公突然去世,外婆无力承担母亲上学的费用,母亲仅上学2年就被迫辍学。尽管她成绩优异、聪明好学,老师也提出帮母亲交学费,外婆还是无奈地狠心拒绝,让母亲去生产大队放牛挣工分,以此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
辍学的母亲并没有灰心,一边放牛,一边借来村里同伴的书本自学。认识了许多字后,母亲更是嗜书如命,对知识如饥似渴。不管是一本书,还是半张纸片,只要上面有字,母亲都会拿来看。有一次做饭时,母亲边往灶内添火边看书,一时沉醉,饭烧糊了都没发现,为此遭到外婆好一阵呵斥,书也差点被扔进灶内化为灰烬。
后来,母亲结了婚,有了自己的空间,对书本的渴望更强烈,手不释卷,读新温旧,即使地上的一张废纸,也要捡起来看。她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读书,見缝插针,废寝忘食。那段时间,母亲特别喜欢往在镇政府工作的舅舅家跑,每次都拿回一大沓报纸。到了晚上,母亲和父亲就一人一张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自从我出生后,母亲常常带我去小姨家。小姨父是小学老师,他们住在学校,每天都能听到朗朗读书声。母亲说不出让我接受书本熏陶之类的话,她只是觉得让我多听听读书声总是好的。
小姨父负责教一年级和二年级。我两三岁时,每次去学校,姨父都会给我一本一年级的书,让我坐在教室里旁听。他不管我是否能听懂,也不检验我的学习成果,只让我感受读书的氛围。每次旁听时我都很认真,虽然还不会写,却认识了不少字。有一次,我向一个小朋友借了一支笔,比照姨父的板书写了一个“8”。那是我第一次拿笔写字,看着像模像样的“8”,我高兴得不得了。那种欢喜和成就感,在我幼小的心灵烙上了深深的印记。一直到现在,偶尔想起,我还能感受到当年的激动。
大学毕业后,有很多人给我介绍对象,母亲帮我把关。家境优越、事业有成都不是选择的标准,唯有“爱读书”这一条最重要。母亲认为,爱读书的人也会是有涵养、有抱负的人。我26岁那年遇到了现在的丈夫,母亲一听说丈夫不仅上学时是“学霸”,还是个“书痴”,一书在手便“两耳不闻窗外事”,立刻同意了。
现在,我们家最幸福最温馨的时候,便是一家三口每人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我的丈夫是个工程师,事业心很强,每天下班回来都会捧着如砖头般厚的工具书“啃”,边“啃”边写写算算。他还喜欢看幽默故事书,这可能与他乐天派的性格有关。他每次都边看边笑,笑得最开怀的时候,会将书递过来跟我和儿子一起分享。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精灵”,是母亲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自从做了母亲,我的心变得柔软,我感到幸福,也感到负重与茫然。尽管小心翼翼呵护,却难免有鸡飞狗跳的情况。为了将最好的爱给儿子,为了母子之间更加温馨,我喜欢上了看与亲子有关的书籍。
受到我和丈夫的影响,儿子也喜欢看书,种类不限,魔法故事、古典名著、成语故事、历史小说、漫画小说等,他都喜欢。为了让儿子多读书,我们特意将家搬到书店附近。儿子每次去书店,都会被琳琅满目的书籍吸引,深陷其中。不仅是书店,超市的图书区也是儿子喜爱的地方,他常常蹲在那里看书,发现喜欢的便会买回家。即使后来上了学,在作业繁重的情况下,他每天仍会抽出1个小时看书。儿子说,这1个小时是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有人说,好家风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家教和家风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将来人生的幸福。从出生起,父母的处世、人格、心态、修养、素质等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将这些渐渐融入自己的生命。
我很感谢我的母亲,将爱读书的家风传给了我,让我的人生充实而美好,希望儿子也能够坚持读书,并将爱读书的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编辑 吴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