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生命对话

2021-03-24王鼎钧

小品文选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回忆录秋风生气

王鼎钧

这些年,常常看见有人在文章里质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中国人会生气,敢生气,也曾经怒不可遏。“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一齐怒火炙心的时候,也曾使“山岳崩颓、风云变色”,一个人忍无可忍的时候,也曾“忘其身以及其亲”。

遠者固无论矣,以我及身所见所闻,中国人为了"华人与犬不得入内"而生气,为了挥动东洋刀砍掉中国人的脑袋再哈哈大笑而生气,直气得开着大卡车冲进黄浦江,气得把一排木柄手榴弹绑在前胸后背往坦克底下钻。

中国人也为了从香港到重庆的飞机上有一只洋狗而生气,也曾为了庄稼汉沿街叫卖他的小女儿而生气,直气得抛下老婆孩子远走高飞、隐名埋姓,二十年后再回来清算他的亲族乡党。

中国人生了气,有时像滚水,有时像火山。抗战军兴,中国人蓄怒待发,出气的对象有变化,先对外国,后对本国。

许多事我或在局外、或在局内,许多人我或者理解、或者迷惑。许多人,包括我在内,我们不知道何时、何故发生这种载舟覆舟的变化,我们不是秋风未动蝉先觉,而是秋风已动蝉先落。

原来人的情绪那么不可测,后果那么不可预估,许多人这才修心制忿。

1982年,我对中国大陆展开了连续四年的通信搜索,向“隔世”寻找我“前生”的旧识。那时,中国大陆的经济繁而未荣,要他们花两元人民币回一封航空信是个负担,我到集邮商店高价买进邮票贴在信封上,打好通信地址,把信封一个一个寄给他们使用。

那几年,我几乎每天收到由大陆来的信,补足这本书需要的资料(抗战生活),也为我写下一本书提供助力(内战经验)。50年了,经过那么长的战争和那么多的政治运动,旧人怎会仍在原处?不错,内战期间的大迁徙,战争停止后的大整肃,他们在数难逃。

他们的星球爆炸了,他们散落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青海、云南、广西、四川,做旧世界的碎片。谢天谢地,他们还活着。种种磨难都是事实,可是他们活了过来。谢天谢地,外面风传的大灭绝并未发生。

我把他们的名字牢牢地记在心里,写在日记里,保存在通信的档案里,但是不必写在这里。我还需要阅读。我读战史、方志、名人的回忆录,我从那些书里没找到多少可用的材料。我说过,我关怀的是金字塔下的小人物,贴近泥土的“黔黎”,历史忽略了他们,不愿笔生花,但愿笔发光,由我照亮某处死角。人活着,好比打开一架摄影机,少年时底片感光,不曾显影,一直储存着,随年齿增长,一张一张洗出来。种种昨日,作成了一个人,这人凭天赐的基料作成了一卷或几卷书,这一生算是“还诸大地”。

米兰·昆德拉说“回忆是依稀的微光”,我的回忆“在我大量阅读有关史料之后”是望远和显微。

克莉斯蒂说“回忆是老年的补偿”,我的回忆“在我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之后”是生命的对话。

有些中国老人怕回忆,如果他是强者,他有太多的孽;如果他是弱者,他有太多的耻,两者俱不堪回首。他的回忆录不等于回忆。

有些事情我还得仔细想。

生命不留驻,似光;不停止,似风。山川大地尽你看,“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浮云。”实际上也带不走,连袖子也得留下。不能携带,只有遗留或遗失,这是生命的特征。

选自《怒目少年》

猜你喜欢

回忆录秋风生气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秋风
“求‘材’若渴”等8则
生气汤
秋风吹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
写回忆录的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