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承德人
2021-03-24丁玉龙张秀玲
丁玉龙 张秀玲
一
这里的大山只留出窄窄的缝隙
用来迎接光和送别落日
小路从泥土深处长出来
走过了祖祖辈辈
至今还是放不平一双脚
散居在四条山沟里的人们
把想象托付给河流,野草疯长
在青与黄之间,排序季节
这就是承德县的郝季沟
一个只有135户,510口人
800亩薄田的小山村
在郝季沟,提起丁玉龙的名字
乡亲们就会仰起头
看着高高的围王山
似乎这个名字就是这座山
每说上一遍
大地都会许以深情
山川都会发出鸣响
风,总是从低处来向高处去
云朵以最近的距离贴近大地
只为见证幸福的样子
二
丁玉龙,这个普普通通的人
在故乡的一小片山川之上
自己花钱建了一座养老院
把曾经的哀叹声,咳嗽声,哭泣声
从一间间老屋里请出来
请进玉龙山庄幸福家园
让“安享晚年”这四个字
走进家家户户
郝季沟的老人们,做梦都想不到
这好事,真真切切地就落在了自己身上
管吃管喝管住,不用掏一分钱
白天还能回家做自己的事儿
每一天,都有热乎乎的饭菜在等着自己
每一天,都有明晃晃的灯光为自己亮着
不再害怕苍老
不再担心大雪封门
不再惊慌霜冻提前赶来
不再乞求暴雨绕过炊烟
他们庆幸自己生在了郝季沟
他们骄傲和丁玉龙同一个故乡
三
围王山脚下守候了千百年的石头和荒芜
被一个人重新定义为幸福的福祉
机器的轰鸣和滚滚的春雷
见证了无私和伟大
见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胸怀
560万元,这是他跪着挖煤挣来的钱
在深深的矿井里
他曾是大地的一根支柱
身体里的盐
曾在无尽的黑里开出晶莹的花朵
6亩地,聚拢了多少幸福时光
1970平方米,收容了多少欢声笑语
36个房间,72张床
让多少风雨和黑夜,失去尊严
让空巢这个概念,无处安放
让字典里幸福的解释,如此卑微
四
走进房间的那一刻
老人们都愣住了
电视,淋浴器,卫生间,衣橱,被褥
一切都是新的
再看看被岁月用旧的自己
把眼睛擦了又擦,揉了又揉
阳光暖暖地照射进来
他们放下身体里的波涛
也放下自己的晚年
82岁的丁凤阁老人
用一双粗糙的大手轻轻抚摸着这一切
像是抚摸着梦里的情节
“我们这帮老家伙真有福气
没入地却上了天堂”
他的话还没说完,掌声忽然响起
从一个房间响彻到另一个房间
从玉龙山庄幸福家园响彻到山谷
从山谷响彻到郝季沟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天,是2010年11月2日
这一天,无数滚烫的泪水被阳光接走
这一天,郝季沟有了新的记忆
五
把自家的2000万元,存进银行
作为郝季沟的养老备用金
用利息支付养老院的费用
丁玉龙许下诺言的那一刻
春风浩荡,阳光普照
他高高举起的手
把故乡郝季沟,扶上了山岗
十年里,养老院花去了资金400多万元
他把每一位老人都当作父母
和他们同吃同住
他的妻子常年是这里的义工
事业有成的儿子被他召唤回来
在家乡投资建厂,和他一起
让故乡的花朵高过山峰
让故乡的灯火接近天空
六
他是院长,根本没有院长的样子
更像是一名勤杂工
穿着几十块钱的衣服和鞋
见到老人总是笑眯眯地先打招呼
烧锅炉,栽花种草,修锁换窗,抠下水道
壘墙,买菜,理发,剪指甲
从早到晚,他都脚步匆匆
偶尔停下来擦擦汗水或是捶打几下腰身
老人们都亲切地叫他玉龙
叫着叫着,就把他叫成了自己的亲人
“玉龙,我的被子洒上水了你帮我晒晒”
“玉龙,我的老花镜不知放哪了你帮我找找”
“玉龙,唱戏的那个台我找不到了你来帮我调调”
“玉龙,要下雨了出门别忘了带伞”
“玉龙,我给你泡好了新茶快来喝呀”
“玉龙,明天你过生日要吃长寿面啊”
七
山庄的老人们已经适应了新的日子
在娱乐室在阅览室在休闲室
在健身广场在长廊里在凉亭间
他们说着笑着唱着
把幸福享受得淋漓尽致
打扑克,下象棋,看书听戏
晒晒太阳,闻闻花香,扭扭腰肢
或是在院子里走上几圈
每个人,都是美好的一部分
“我是一块煤,我是一棵草
为温暖家乡的老人们
我愿意把自己燃烧”
丁玉龙用内心的火焰
把诗行写在了大地之上
写成了故乡的一道风景
八
为了守候这幸福家园
丁玉龙没有去过远方看风景
也没有迎着日出面朝大海
离开这里时间最长的一次
是他操劳过度住进了医院
出院的那一天
老人们都挤在他的身边
说着念说着想说着盼说着担忧
那两位曾经水火不相容的老人
手拉着手来到他面前
“玉龙啊,我们保证以后再也不打架了
再也不给你添乱惹你生气了
你要好好的啊,我们离不开你”
三双手握在一起,四双,五双
越来越多的手伸过来
握成一座山,握成一道梁
握成岁月的支点
阳光从指缝间斜插进去
见证一种疼痛一种温暖
几只鸟鸣叫着从头顶飞过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
九
十年里,有57位老人在山庄入住
送走了20位老人
其中一位老人在离别之际
拉住丁玉龙的手,声音至今还留在风中
“我不想走,真想再活着
这么好的日子,我还没活够呢
要是有下輩子,我还来咱们郝季沟”
每当夜里,静静地坐下来
看着点点的灯光和满天的星辰
丁玉龙就会想想过去
让自己重新认识自己
重新认识他的,不仅仅是他自己
还有床头上办公桌上的一瓶瓶药
以及那些大雪纷飞和电闪雷鸣
那个7岁跟在母亲身后背井离乡的孩子
那个16岁下矿井挖煤的少年
而今已是65岁的他
用身体里的钢铁
背着一座村庄行走
他把路走得一寸寸高起来
大山一寸寸矮下去
十
最美承德人
感动承德十大新闻人物
河北省道德模范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榜样人物
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在这些荣誉面前
丁玉龙依旧低着头向前走
他深深浅浅的脚印,被阳光填满
丁玉龙和郝季沟
已经成为彼此的一部分
相互敬畏,相互温暖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
曾把这个人名和地名带到远方
新时代,新农村,小康,共产党员,梦想
都是其中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带着光芒
为行走的乡村,导航
(张秀玲,满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郭小川研究会副会长。著有个人诗集《底色》,作品合集《青年十家诗选》《十三家散文选》。作品散见于《诗刊》《青年文学》《诗选刊》《诗林》等刊物。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项。)
编辑: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