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冀东音乐戏曲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路径
2021-03-24吕雅莉
吕雅莉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之中的重要构成,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地方高校在非遗的宣传、保护、传承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以冀东音乐戏曲为例探究地方高校在非遗传承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找到它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融合的路径,试图在此基础上有效开展非遗传承的模式,以期实现高校的音乐教育和非遗传承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遗传承 冀东音乐戏曲 高校 路径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2-0160-04
在当前全球经济化的大环境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在不断减少并且传承,人年龄较大,所以相应的一些优秀文化也逐渐地消失了,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被破坏,甚至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不可再生的文化内容,其消失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十分重要。
一、地方高校参与非遗传承的优势
高校的教育资源丰富,不仅有较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人员,并且还有充足的软硬件资源。地方高校在非遗的研究中拥有地域优势,可以肩负起非遗传承在现代社会中保护、传承的历史使命,因而在研究、教育传承和发展上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更应该发挥出自身的学科资源以及理论研究优势,大力地对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内容进行发展与传承。
(一)理论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需要理论进行支撑,而在进行理论研究时,高校是最有优势的一方。因为,高校内具有专业素质较强的师资、相应方向的知识储备,并且,可以请到很多的非遗专家、学者,定期为师生开展讲座。
(二)传承优势
在我国的民间,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主要是依靠师徒关系以师傅带领徒弟的方式,通过自身的行为对徒弟进行传输。而地方高校自身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体系和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专业化的训练机制等,也有比较丰富完善的资源,这些都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培养更为高效。
二、地方高校参与非遗传承的现状
(一)理论研究不足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迅速,一大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陆续显现。但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们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整体来说较为落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理念,更多注重经济效益,而对真实性保护不足,并且当前的高校在非遗保护工作之中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作用,甚至许多高校没有将非遗的传承归入教学体系,而学生对于非遗的了解也不足。
(二)教材缺乏系统性
当前的高校在非遗教材建设以及学科教育上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学者们一般会按照自身的专业内容进行非遗研究,却缺乏对于整体角度的系统性研究,所以就会导致非遗传承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之中,缺乏系统综合的知识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会缺乏相应的教材和文献资料,并且教师授课模式单一、效果不明显,许多高校的非遗传承还只停留在旅游、美术和音乐等专业中。因此,建立非遗学科和完善非遗专业是一个长久的工作。
(三)师资力量缺乏
因为非遗自身的特征,所以师徒制是其主要的传承模式,这种传承模式有利于非遗技艺的传承。但当前,非遗传承人的思想较为保守、缺乏理论知识,因此传输时存在一些阻碍。我国的非遗研究发展较晚、学科体系尚未完善,因此相应的专业人才不足,很难高质量地完成非遺教学任务。
三、非遗传承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路径
地方高校在非遗的传承上具有自身的优势,针对上述的问题和现状,现以冀东音乐戏曲为例,着重对非遗传承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路径进行思考和研究,试图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推进地方非遗传承的发展。
(一)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化建设
高校在工作中要运用图书馆和美术馆等的校内资源,加强校际之间的资料共享和交流,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加强对非遗传承理论的研究,并积极开展相关教学和研究活动。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地方高校,更要充分运用教学这一重点环节。一方面,将非遗的知识编到教材中,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设施和手段,发掘培养非遗的接班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冀东音乐戏曲作为唐山地区极具特色的地方音乐文化瑰宝,主要包含冀东三枝花(即皮影、评剧、乐亭大鼓)、冀东民歌、唐剧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跟随艺术从业者们代代相传,到如今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扎根于冀东艺术土壤中的根却世代相袭。现在,冀东音乐戏曲已经走出了唐山,被越来越多的国内观众所接受、喜爱,它们还自信地走出了国门,将优秀的冀东音乐作品呈现于国际舞台之上。
而唐山师范学院作为唐山地区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其音乐系在冀东音乐戏曲的教学、研究、传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音乐系以传承、研究、发展冀东音乐为己任,专门开设了《冀东民歌与地方戏曲鉴赏》《冀东三支花》《冀东民歌演唱与训练》《戏曲表演与名作赏析》等地方特色音乐课程。2018年唐山师范学院获批全国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评剧)传承基地。2019年“首届冀东民歌传承与发展艺术研讨会”在唐山师范学院举办。
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结合唐山本地的非遗资源和学校鼓励老师与传承人和民间艺人之间相互配合,使教师能够编写出含有地方特征的高质量的冀东音乐教材,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更有成效地开展相关非遗传承的音乐教育。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非遗传承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教育,需要构建出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些专业人员不但要具备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还要有比较丰富的非遗知识储备和理论知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就地方高校而言,应制定相应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些更为专业的非遗传承的教师。比如,可以定期聘请一些非遗的专家学者开展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还可以定期通过教学研讨会的方式,对非遗传承的实践活动进行组织等。与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非遗中心等单位的合作举办高校非遗教师的培训和研讨班,在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高校非遗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形成一批具有保护、科研和传承为一体的专业化队伍。
2019年唐山师范学院举办的“首届冀东民歌传承与发展艺术研讨会”以新时代环境下的冀东民歌传承与发展为主题,从冀东民歌的起源与发展、音乐特征与风格等方面开展。活动过程中还可以举行非遗传承发展基地的揭牌仪式,通过一些冀东民歌改编主题讲座和非遗保护传承讲座等一系列活动,期间上演了原生态冀东民歌《梁山伯》《小看戏》,根据冀东民歌改编的女声合唱《放风筝》《绣灯笼》等。
研讨会开展的主要价值在于能够形成一个由学生和冀东民歌演唱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共同参与的平台,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师生都能够感受到冀东民歌的魅力,提升传承意识并且扩大冀东民歌的实际影响力,让冀东民歌能够在传承之中得以发展,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形式。
在非遗传承的教学研究方面,唐山师范学院专程聘请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代表性传承人——罗慧琴老师作为高校的名誉教授,并且开展一些实践教学和讲座工作,亲自参与学生的学习评剧演唱和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评剧的巨大魅力,加深对评剧的认知与了解,从而提升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积极性。
另外,还可以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培训基地的方式,从基地中挑选一些较为有潜力的学生,当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进行培养。
(三)让学生亲身体验非遗成果,加强实践和宣传效果
校内可以通过一些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通过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运用,组织开展非遗传承方面的活动。比如,唐山的评剧、皮影、乐亭大鼓、乐亭地秧歌等都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实践。冀东音乐戏曲归根结底还是要走上舞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有力地传播出去。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的艺术实践教研室专门负责艺术实践及对外演出与交流活动,它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冀东音乐戏曲方面的排练和演出活动,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冀东音乐戏曲有重要的意义。
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非遗宣传。如,中秋节举办猜灯谜活动,端午节举办包粽子比赛,还可以举办非遗知识竞赛等,通过学生的参与过程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升,并且能够加深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另外,随着现代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地方高校还可以对网络资源加以运用,使宣传渠道能够更加多样化。比如,高校可以通过高校内图书馆的资源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建立良好的非遗数据库,再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对一些收集到的非遗资料进行记录,还可以公布教师的非遗研究成果等,使非遗能够更加良好地开展宣传工作。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建立非遗特藏室,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非遗,并且还能够便利研究人员的资料查找。
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非遗宣传教育以及实际的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具有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还能体现出高校的办学特征,又可以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推动非遗传承的田野调查
想要更加深入地认知非遗,就需要开展田野调查。比如,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资源内容进行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非遗的发源地,跟传承人进行沟通交流、参观文化基地等考察走访传承人,并且在交流过程之中更加深化对于非遗文化内涵的理解,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学生也能不断地增强对非遗的了解,促进理性思考,最终找到更加有效保护和传承的方法。
(五)寻求合作,构建校内外非遗人才培养机制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内容,并且投入的精力较多,但收益较慢。所以想要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单纯地依靠高校自身是不足的,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与合作。
首先,要获得政府政策支持。高校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联系,因为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一些相关政策的制定,让人们感受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制定更加有效的方法,落实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工作。
其次,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习基地等,从而使教育和科研能够紧密地聯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也可以为非遗的研究,提供一些资金帮助,帮助学生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地开展非遗文化的调研、保护与传承工作,并且学生也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一些特色元素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之中,使企业的商品更具地域特征,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样的模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出非遗传承人。
非遗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传习可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加强民族认同感,并提高其民族感情。非遗的普及需要现代教育的介入,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非遗项目是促进地方文化繁荣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地方高校的人才较多,并且具有资源和环境的优势,也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非遗保护中发挥出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萍.地方高校非遗教育保护的服务模式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4):132-136.
[2]褚乐阳,谭悦,陈卫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8(03):223-224.
[3]崔丽丽.探析非遗教育在艺术院校的优势与开展[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04):135-138.
[4]靖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J].河北学刊,2009(04):231-232.
[5]马凌云.冀东戏曲音乐的创新与传承[J].北方音乐,2018(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