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曾经念给学生听的诗
2021-03-24冯俊意
冯俊意
我不是一个诗人。作为一个读者,我只是特别喜欢读诗(这里说的是现代诗,当然古诗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当我沉潜在诗的世界之中时,我的精神有无上的愉悦和充实,我于平庸之中好像感受到了所谓诗意的人生。这或许正是所有阅读的体验感带来的精神享受。虽然自己对诗歌没有专业的鉴赏力,但凭着一己之感觉,喜欢就是喜欢,读没读懂,关系已不太大,我享受着读诗的美好过程。作为一个爱诗的读者,慢慢地,我对诗歌有了自己的嗅觉、趣味和眼光。
一般人都说,现代诗不容易读懂。是的,但是真诚写作的诗,那些真正的好诗,总会有其阅读的门径和线索。诗歌的阅读是其他阅读所不可替代的。诗因其文字的高度浓缩,作为文学的一种,有其更高的艺术性。所以,有诗人称,读诗也是体力活。在我自己有限的阅读里,穆旦、冯至、顾城、海子、北岛是我喜欢的,西川、于坚、王家新、黄灿然是我喜欢的,台湾的洛夫、陈黎也是我喜欢的,这个诗人群体随着阅读而不断扩大。对于我们这些不懂外文的人,读外国诗主要靠翻译,译诗等于是另一种创作。在我看来,诗人的译诗更像诗,我也就更喜欢穆旦、北岛、王家新、黄灿然、陈黎他们的译诗,比如里尔克、米沃什、兰波、聂鲁达、特朗斯特罗姆、布罗茨基、辛波丝卡、阿巴斯等的诗集。读译诗当然有风险,即便是诗人们自己的诗不是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解)读吗?但这些都不影响我们读诗,因为诗本身就有多种可能。
除了读诗,偶尔我也以写诗的形式记录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尤其是有了微信以后,更加方便我随时随地记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和如火花般一闪而过的“胡思乱想”。只是,为了不影响朋友圈,最近几年我都把诗放在私密里,只有自己才能看见,可以不时阅读和修改。在微信私密里,写的诗越多,感觉自己的生活越充实,人生越有意义。我曾在一首小诗里写道:“公园只是一个场所/下午只是一个时间点/无论正在做什么/心里涌出了诗/就把它写在微信的私密里/仿佛/这个公园有诗/这个下午没有白过”。
说到自己写诗,最早可以追溯到高中。读高中时,自己曾经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过一首诗,具体写些什么已经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好像是一首以蛛网暗喻岁月的诗。此后,自己再无正式发表过诗,虽然一直还在摸索着写,纯粹只是因为喜欢,如同自己一直喜欢读诗一样。有些人喜欢读诗、写诗,或许只是青春期的驱动,过后对诗便不再那么敏感。而自己一直非常喜欢读诗和写诗,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幼稚,是无谓,但多年来自己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诗歌的纯净和美好。或许也还因为工作的关系,作为教师,我们时刻跟学生在一起,不知不觉跟学生的青春世界融合在一起,因此笔下诗的世界也变得单纯起来,甚至对生活充满了幻想。
由于自己特别喜欢诗,除了给班上的学生推荐书籍以外,我有时还把自己写的诗念给他们听,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一些感想。虽然事后想来有些汗颜,也想过这样做是否妥当,是否有一味强加给学生们的意味?但通过对学生们的了解,我发现他们也喜欢听,喜欢“围观”,甚至“起哄”,所以我也总是以游戏的态度自我调侃。如此,自己跟他们的距离也比较近,也就时常会忍不住厚着脸皮念自己写的所谓的诗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念诗的经历都成为记忆的一部分,如今,边回忆边省思,自己便多了一些个人的感受和思索。
十年·十二年
《十年的月光》是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外出读大学后因离家很远,就再也没有回家过过中秋节,按此推算,这应该是自己工作第六年写的,彼时已连续教了三年高三。作为一个离家的游子,经常不得回老家,与亲人的团聚便常常是一种奢望,一种无奈。所以,借中秋兴感叹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十年的月光/太久/会变成银/银的记忆/沉入了生命的海
这是银色的回忆,儿时中秋节的记忆,已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心底珍藏起来。我跟班上的学生感叹过自己已有十年未能回家过中秋节了,心中有淡淡的哀伤。彼时也尚未结婚成家,所谓的家也是指故乡。
所有的人物、图景、故事/都涂上一层月光/银色的装饰/甚至/索性化作月光/清风一样轻/夜色一样柔
由于远离,记忆中的东西总是那么美好、轻柔。那是因为童年、少年时光和故事是美好的,由于距离走远了,便变得轻柔飘逸起来。
尽管是轻、是柔/却也银一样的沉/压在了心头//后悔/没能收一段当年的月光/珍藏/而今夜/满地的月光/是重重的霜/无法捡起
但现在月光却是银一样沉重,游子思乡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这首诗也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我自己人在异乡,又连年教高三,工作加班,更加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回家,心里不免慨叹起来。由此,我也告知学生们,以后他们也一样会面临这样的境遇——中学阶段离家尚不算远,可以陪父母家人,等到外出上大学了,渐行渐远,为工作和生活奔波就更加身不由己。其实,这多多少少也是所有人的人生轨迹——长大后便会离开,离开家,离开父母。或许,世上根本就没什么诗和远方,有的只是我们的内心。所以,我是想提醒他们要珍惜,珍惜青春,珍惜家人。中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念想。
写《再过十二年》的时候教书已十二年了。想来是某个晴天的下午,坐在图书馆前的荷塘边写的,然后在班上静静地念给学生们听。巧的是,那年学生们也是在高三。诗比较长,节选如下:
再过十二年/我是否像今天下午这样/静静地/坐在荷塘边/看这一塘荷叶//白的是光亮的水面/黑的是荷叶大朵大朵的倒影/水面折了的荷/早已褪了绿的色/当暮色渐起/只剩黑白之间//……年轻的学生们在远处操练/倩影倒映著水面/没有风/只有喧嚣后的静寂//一年之后/再过十二年/我是否还像今天下午这样/静静地/坐在荷塘边/看着/这满塘荷叶
坐在教室里看着学生们,就像我坐在图书馆前的荷塘边看着这一池荷叶一样。他们即将远行,我们还会留在原地,这是我们所有老师的使命和宿命。学生寒窗十载,我教书十二年,此时的我已不再是青年教师,青春回不去了。职业的倦怠感时时来袭,在暗处吞噬我的心。对此,我非常敏感而保有警惕。好在,跟学生们在一起,我会反思,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一些支撑点和平衡点。走到今天,虽尚未“再过十二年”,但我一直还在,至今几乎从未间断做班主任,“静静地”,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来而又走,如同当年“静静地/坐在荷塘边/看着/这满塘荷叶”。
当时班上的范绮敏同学曾经写道:“你的《再过十二年》我也有共鸣,或许与你比,我们应活得简单且坦然,但拒绝空虚,要有意义。这也是体会到你与我们打成一片、亦友亦师的感受。我们青春的18岁,其中,我们回忆中有你,我们的人生有你参与。那争吵、拼搏、开心的日子,让我们与你一起继续并肩前行。”学生有这样的认知和感受,吾夫复何求?
没有一朵浪花是相同的
那一年,坐船泛游西江,一时兴起,写了一首游戏之作寄远方的朋友,诗写得不好,但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觉得好玩,这便是《没有一朵浪花是相同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班上的学生都在调侃这一句“没有一朵浪花是相同的”,它竟成了一时的口头禅,运动会的时候还被制作成班级大本营的海报标题。这海报的照片我也一直保存着。
船游西江/两岸的青山/云烟过/闹哄哄的游人多在打牌玩耍/景色是看腻了/江山风月与我们无关,无须多情/平静的水面/飞舟激起大扎大扎浪花/美和喧哗/瞬间消逝/没有一朵浪花是相同的/浪花没有一朵是相同的/相同的浪花是没有一朵//朋友/此时,我在西江的船上想着你/西江,终流大海/朋友,你那的大海/也是没有一朵浪花是相同的吗?
其实我想说的是人生很多很多东西是不相同的,就如我看见的西江上的浪花一样。后来,朋友读到这首诗,倒是说了一句很有禅意的话:“也没有一朵浪花是不相同的。”其境界更高。他强调殊途同归,万物归一,我看到想到的却是差异。学生们,不,何止学生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不同恰恰是我们自身存在的价值。当然,相同与相异,本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面,也就不必深究。
五月的春天
还记得2019年高考的前夕,翻看日期竟然还是5月20日,因工作需要自己要外出培训几天。出发的前一天,我忽然很有感触,写了一首应景应情的《五月》,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上大声念出来,作为临行前的别语。在学生们真诚的掌声和笑声中,我想告诉他们,五月春暖花开,未来风雨兼程,请带上我的祝福。
五月\栀子花开了\石榴花开了\满树的白玉兰开花了\鸡蛋花朵朵向上欣欣然\一路走去\繁花开遍\花香飘逸春风里\没有比五月更温润的\没有比五月更让人爱的\温润可爱的你们\\在风里,在雨里\五月的阳光\照亮你们青春的脸\也将照亮你们\风雨兼程的远方
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2020年春开始的网课学习模式,4月的一次线上模拟测试学生们成绩很不理想,心情异常沉重。这样一群“高四”(复读生)的学生,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窗外春雨绵绵无尽期,更加重了内心负担,人生仿佛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考后的线上主题班会要进行质量分析,我把班会课的主题定为《春天的思考》,真的很切合彼时情境。跟学生们一样,我内心也有很大压力,但是我相信他们。我也想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们,努力不会白费。由于自己从来也不是煽情的人,只想温情地激励他们,陪伴着他们,故此,有感而发,一气写成这一首短短的《春天》,在班会课的最后通过“看不见的”网络念给他们听。
春天走了又来\那是因为,希望\一直都在\\学生,春天的风雨\有何惧怕\你们的青春年华\早已写在春天里!
虽然大家彼此看不见对方,但通过网络连线和屏幕,我希望他们听得到我的心声。这也是我带过的最特殊的一届学生,相对往届,他们需要付出更多以抵达自己的青春梦想。我相信,2020年的春天,也是举国上下所有人经历过的最独特的春天,但既是春天,就必然孕育和充满着希望。
我的诗虽然写得并不高明,但诗是我跟学生们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也曾经在一次班会公开课上念过一首自己写的关于梦想的诗,因为那次的主题正是关于青春和梦想。听课的老师或惊讶或赞叹或疑惑,我竟然够胆在课堂上念自己写的诗,其实,那是因为我喜欢为学生们写诗,我把自己内心的话写在诗里。
不知从何时开始,诗人开始远离普通人的生活,什么“愤怒出诗人”“诗人性情”,诗也离普通人好像很远了,甚至很多读者也不再读诗了。学生接受诗歌的教育和熏陶也仅仅来自语文教材和課堂。我们对诗已经失去了敏感,遑论热爱。中国作为曾经的诗的国度,诗教传统源远流长。诗对我们生活和心灵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个文科老师,那些我曾经念给学生们听的诗,首先是为自己写的,为生活写的,念给学生们听,是因为喜欢与他们分享;也有一些是为学生而写的。多年来,我只是以身行动,写诗念诗给学生听,为沉闷乏味的高中生活,尤其是高三生活抹上一点不一样的淡淡的色彩。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