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传承,虔诚的守望
2021-03-24姚晓岚
姚晓岚
教师,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因为,我的父母亲是教师,我的祖父是教师,我的曾祖父也是教师。“三代学师范,四辈当老师”,我相信这是一个久远的约定,是一份美丽的传承,是一段虔诚的守望。
一、脚踏实地,守护职业理想
我从小在校园里长大,人生轨迹就是从一个校园走向另一个校园。这种特殊的成长背景让我对教师职业有着特殊的亲近感。父亲从教40年,身上有许多老派知识分子的性格特点,一生勤勤恳恳,严于律己,一丝不苟。经常坐在办公桌前伏案工作,是他留给我的最深印象,而他57岁时仍然参加成人自学高考并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的经历,则深深地触动了我。在我的脑海中,依然清晰地印刻着在我升高三的那年暑假,父亲和我一起为准备两场不同的“高考”而挑灯夜读的场景。直到自己做了父亲之后,我才明白这或许就是父亲要给我树立的一个言传身教的榜样。
所以,从事教育行业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木石前盟”,这也让我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虽然亦有风雨,亦有彷徨,但初心未改。
我读大学和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正好赶上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汪国真的诗歌《热爱生命》给我留下深刻烙印:“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那是一个属于青春的年代,也是简单纯粹的年代。初次登上讲台的我,就这样成为一个心怀向往的青年教师。当时,科组里有一位老先生,每次上课前都会整理好自己的仪容,斑斑白发梳得整整齐齐,提前到教室门口,谦和安静地站在那里,等待学生进入教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工作岗位,都受到很多正面的感染和熏陶。
客观地说,教师这个职业有着两面性:一方面,平凡、琐碎、工作繁重,它是一块让人年复一年、日夜操劳的田地;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塊土质肥沃、孕育无限生机的田地,只要深耕细作、辛勤浇灌,必有收获,因为它蕴藏着无限素材任你发挥、供你挖掘。而一旦挖掘到了教育的宝藏,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你就能从中找到职业的成就感,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每当我上课有精彩的发挥,得到学生真诚的赞许时;每当学生成绩不断提高,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时;每当我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得到同行的认可时;每当我取得进步,不断向优秀教师靠拢时,我都能真切地体验到这份满足感和成就感。所以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个“脑体倒挂”的年代,尽管个体户、万元户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有不少教师纷纷跳槽另谋出路,而我选择了坚守,守住最初的职业梦想。
今天,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都有了很大提高,尤其近几年,许多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纷纷选择教师职业,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华为总裁任正非说要“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教师这个职业,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使命,教师的职业理想,也因此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一个人在职业中能否找到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职业的理解程度。记得李希贵校长曾经说过,教师是在学生未来对社会的贡献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我心有戚戚焉。所以,走上学校行政管理岗位后,我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帮助年轻人理解教师的职业定位,通过优秀教师的风采展示,让他们学会欣赏教师独特的职业风景;通过小项目、小活动,渗透职业理想,引导青年教师规划自我的职业发展,守护从教初心。
二、勤研博学,有心栽花花更红
每位教师其实都有一个名师梦。我工作之后聆听过魏书生、吕型伟、刘京海、张富等教育名家的专题报告。他们的教育思想熠熠闪光,他们的教育实践成就令人敬仰。上世纪90年代初,江西省先后评选了三批“省优秀青年教师”,并举办了优秀青年教师巡回演讲报告会。我有幸聆听过其中的几场,从中感受到诸多震撼、诸多启发。感慨之余,渐渐地自己心里也有了一个名师梦想。
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名师的炼成是源于对教育的专注痴迷。他们在喧嚣浮躁的年代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研究教学,博览群书。在他们头顶耀眼的光环背后,付出的是努力的汗水和奋斗的艰辛。我相信,勤奋钻研,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梦想会慢慢照进现实。
踏上讲台之初,我大量听课,听师傅的课、听同行的课、听其他优秀老师的课。从上课表情到课堂气氛、从提问方式到启发诱导、从板书设计到教学逻辑,博采众长,它石攻玉。我订阅专业杂志,认真研读杂志上的文章,摘录笔记,撰写心得。至今,我订阅的杂志还整齐地叠放在书柜里,虽然有些已经纸张泛黄,但我每次搬家都不忍心丢弃。因为这里留有我的足迹,留有我最初的教育梦想。
课听多了,我不断琢磨怎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刚开始我把讲课的生动性看得很重,认为一堂好的历史课就是老师讲得好,能像说评书一样吸引人。于是,我努力锻炼自己的语言和口才,《演讲与口才》这份杂志陪伴了我教学生涯的最初几年。为了增强讲课的吸引力,我广泛搜寻课本以外的历史知识和名人轶事;为了讲课的流畅性,我把历史课本倒背如流。1992年,我参加市级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获得了第一名,并面向全市开设了大型观摩示范课。第二年参加市级优秀教案编写竞赛又获得第一名。所教班级的高考成绩,也名列全市第一。这些成绩让初出茅庐的我小有名气,也激发了自己更大的教学热情。
来到深圳以后,我的教学视野开阔了,明白了好课并非只是老师讲得好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附属品,也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的挖掘深度和教学设计的立意高度。多年的摸爬滚打,我渐渐领悟到,历史课要心中有“人”。
心中有“人”,是心中要有学生,要激活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的人。曾经的我在课堂上一直以自我为中心,潜意识里是想以自己的“才华”去征服学生,却漠视了学生的存在和主体性参与。其实,如果留给学生更多的表达和展示的机会,教师只需设问引领、逻辑串联、点化提升,就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既轻松解放自己,又体验教学相长的乐趣。
心中有“人”,是课堂上要有鲜活的历史人物,能让学生走进并理解“历史中的人”。我常常用“以人带史”的方式活化教材的简约概述,呈现更多鲜活的生命和真实的历史细节,把历史人物的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联系在一起,让课堂上的人与历史中的人产生获得“历史理解”后的情感共鸣。
心中有“人”,是历史课要有人文情怀。好的历史教育应该是作用于人性的教育,是在历史瀚海中的自我发现和生命关照。历史课程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在吸纳文明成果的同时,获得广阔的思想空间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因此,历史教师要有情怀,有责任去培养具有历史意识、历史眼光、历史智慧和历史使命感的人。
教育教学是非常复杂的脑力活动,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理解和教学主张,将教学思考升华为教学思想。从目中无“人”到心中有“人”,就是一个渐悟、提升的过程,是从“历史教学”走向“历史教育”的思想淬炼。
三、反思自省,悟从凝得乐自生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其实人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自知之明也最为难得。要想成为名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素养,更要有不断反思的研究意识。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问题缺乏深度思考,几乎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因此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必须成为反思者、研究者,要在阅读、反思的基础上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问题,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阅读,能拓宽我们的教育视野;反思,可深刻我们的教育理解。
当然,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会面临诸多困难。每天的备课、上课、命题、批改作业,工作已十分繁重,教学研究会增加许多“额外”的负担。然而,教育工作的乐趣恰恰就在于奋斗和创造。如果教师消极被动,穷于应付,那么积累一定工作经验之后就只能机械重复。但如果积极主动,不断钻研,你会发现教育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每天遇到的教育现象都是新鲜的,而当你琢磨领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时,眼前展现的则是一片光明的前景。
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也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我认为,专注一事,必有所成。我在2013年申报了广东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研究》,先于教育部新课标研制组提出以“历史学科素养”为核心目标引领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升学科育人价值的教学改革思路,得到了新课标研制组核心专家的关注和高度肯定。然而这个课题的起步却非常艰难,我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参考文献时,发现国内关于学科素养的研究很少,而关于历史学科素养的研究就更少,幾乎没有可以借鉴的成果。那时感到做课题就如同在黑夜中摸索,亦如背负沉重的行囊跋涉。但我带领课题组的老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六年反复的教学实践与课例研究,最终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回想起来,当年我能率先提出这个后来成为热潮的课题,应该得益于自己很早就有的教学反思意识。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了一个习惯,偶有教学心得,会及时记录下来,学期结束时,把所积攒的素材梳理一遍,教学心路历程便清晰可见。这时就可以用第三者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自己。凝望昨天的自己,能更客观地发现自己的优劣,看清以后的方向。有了教学反思的习惯和一手资料的积累,做课题就成为自然而然的过程。它是教学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水到渠成。
如今,我会把自己的心得转化成工作的思路,激励老师们向研究型教师转型。对青年教师,我鼓励他们申报校本课题、研究项目,让他们跳出日常事务,用研究的视角寻找真实教学问题的解决之道。对成熟教师,我推动实施“名师教学风格研究”计划,让他们在自我研究和“被研究”的过程中提炼自己的教学个性,促进教学风格的尽快成型。
教师成长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其间定会布满荆棘,充满艰辛,但成功者的可贵之处是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我想教学也大抵如此。只有经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思考之苦,方可得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收获之乐。
四、以爱为舟,直挂云帆济沧海
教师的成长需要爱护。我在第一次开设大型公开课之后,偶然听到一位我并不相识的前辈同行特意对我的时任校长说:“我听了你们学校姚老师的历史课,他上得真好啊!”说话的语气能让我感受到他的由衷赞赏。这句背后的夸奖,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动力。我一直都能体会到被这句夸赞所带来的内心感受。所以我觉得,“好老师”和“好孩子”一样,都是被“夸”出来的。同行的肯定鼓励了我,转过身来,我也把这种热情的鼓励带给身边的年轻人,创造机遇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提供舞台让他们尽情展示。
教师的成长需要好的环境。如果说我在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那么一点小成绩的话,我想,这与我的成长环境也是密切相关的。在我工作过的几所学校里,总有一批优秀的同事与我同行,他们给我以帮助、给我以鼓励、给我以启迪。他们出色的工作成绩又时时催我奋进。如今我处在一个以85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教师群体中,他们的朝气、干劲、学识和素养,也逼迫我不断地超越自己。
教师的成长更需要文化氛围。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因此,我特别重视学校教研生态的营造和教师团队文化的建构,并将它们视为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的隐形翅膀。如今,我所在的学校虽然办学仅仅八年,但已成为深圳市首批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在深圳市历年举办的全市教师基本功大赛、命题比赛中,学校已有156名教师获奖,获奖总数和获一等奖人数均位居全市高中第一,为此还吸引了深圳市的八位责任督学前来进行专题调研。
其实,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成长一样,他们何尝不需要来自师长的呵护与鼓励?何尝不需要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和文化氛围?我想,优秀的老师定会反躬自省,以自己的成长感悟去带出更优秀的学生来。
鲁迅一生最钦佩的老师有三人。一位是寿镜吾,在儿时的鲁迅眼中看来,寿镜吾老先生是整个绍兴城里“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另一位是章太炎,其性格和蔼,与学生们随意谈笑,一派儒雅风采,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对青年时代的鲁迅产生了深刻影响。还有一位就是因课文《藤野先生》而出名的藤野先生,他给身处异乡的鲁迅带去很多的温暖。可见,教师的人格风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远悠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特别重视“师门”,是因为那种书院式“从师受业”的师徒关系,不仅能让弟子在求学问道中感受先生的学术造诣和治学风采,更能让弟子在耳濡目染中领略先生的处事作风和人生境界。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新生代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日俱增。教师似乎很难再如从前一样轻松走进学生的心里,甚至很难理解他们的喜好和潮流。所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做一名好老师,仅仅“师德高尚、有教育情怀,业务精湛、有教育智慧”仍尚显不足,还必须具备“生活丰富、有高雅情趣”。因为,丰富高雅的生活境界,能让老师的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优美的散文诗篇,需要语文老师声情并茂、意韵深长的朗诵启迪;壮丽山河和浩瀚宇宙,需要地理老师上天入地、纵横世界的探究引领;而物理老师,要有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去撬起地球的智慧。只有老师的人生丰盈,才能培养出具有丰富生命力的学生。而一个热爱生活的老师,也一定会热爱他的事业、热爱他的学生,才有让学生敞开心扉接纳自己并深受学生欢迎的本领。
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的当下,我们明显感觉到了科技发展对社会脚步的牵引,信息网络技术的发达,使任何一个学生可能的得到都大大超出我们可能的给予。而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又让今天的教师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从容面对,去开启一段新的教育历程。边教边学终身事,不向光阴惰寸功,惟其如此,才能适应时代要求。
教育之路,或许曾有独上高楼的寂寞和迷茫,有衣带渐宽的辛苦和付出,但蓦然回首之时,看那灯火阑珊处,已是春暖花开,桃李芬芳。教育之路,弦歌相继传薪火,对我来说,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幸运。
(作者单位:深圳科学高中)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