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基本遵循析论

2021-03-24于波李波

理论导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于波 李波

摘 要:世界大变局之下,习近平在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其文化构建要以多样、平等、包容、合作为基本遵循。这就要求: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传承本土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坚持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理性对待文化竞争,为文化交流互鉴奠定基础;增进不同文化的包容互鉴,促进各种文化共生共融,激发世界文化发展活力;加强文化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应势出新,实现人类对“美”的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基本遵循一改故辙,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基本遵循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03-0123-06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文化构建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将成为引领世界上各种文化的交流互鉴由“无序”走向“有序”,不断塑造新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引人类文化迈入第二个“轴心期”的重要环节。因此,深度解读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基本遵循,对我们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促进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化迈向更高层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发展本土文化

近代以来,文化学逐渐兴起,众多学者专注于文化的起源、类型、模式等研究,对世界上现存的或几近消亡或已然消亡的文化,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表明,在世界新航路未开辟之前,各地区的相对独立以及不同的社会历史状况,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1]421随着全球联系的建立,交往活动日益密切,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过程中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多样性虽是“世界的基本特征”[1]421,但潜藏在多样文化深处的、具有人类共通性的价值标准与价值观念在文化大交汇的潮流中得以展现出来,这些共通性为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奠定了基石。正如习近平在《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演讲中指出的:“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1]323这一重要论述揭示出不同文化间存在共通的精神内核,文化间并非存在着霄壤之别。另一方面,文化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之间的冲突,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从文化的外部形态特征或内在的形式结构上看,每一种文化都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表现出与他者文化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文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各方探索文化交流途径进而形成价值共识的障碍。由于各种文化的模式或类型不尽相同,这种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世界是多样的,没有分歧就没有世界”[1]344。如何在分歧、冲突中引导与促进人类文化步入第二个“轴心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必须回答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全球化运动是由西方国家主导推动的,它在客观上促使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各自孤立走向相互联系、由相对封闭走向普遍交往。从文化角度看,全球化运动亦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的过程,其文化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先进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西方文化,但更受到其文化的制约,处在非常被动的地位,因而世界文化的发展便带有了“西方色彩”。近数十年来,随着新兴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对国内文化话语权的掌控力不断增强,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矛盾随之凸显。面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矛盾,习近平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1]256在已往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提出“中心论”“先进论”等一系列文化构建主张,旨在为其谋求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压制非西方国家的文化认同,传播灌输自身文化价值观念,构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世界文化体系。西方提供的文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被众多国家接受并付诸实践,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其提供的理念与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种种恶果,导致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持续的对立与冲突。实践证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为应对文化多样性,采取强制或隐蔽的手段,意图建立由其主导的单一文化模式世界,通过建立文化霸权以维护其全球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对此,习近平多次强调:“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1]133,“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難”[1]16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世界文化冲突加剧、升级,人类文化即将在隔阂中分崩离析之际提出的,其文化构建理念跳出了以“西方”或“东方”为中心、非此即彼的思维逻辑,为进入发展歧途的人类文化匡正了前进方向。人类文化共同体以坚持维护文化多样性为基本遵循,“让各个文明都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共同描绘“异彩纷呈的文明画卷”[1]219。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空的变迁不断地发展变化,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过程。那些妄图将不同文化“优劣”差异固定化的理论与行为,注定不会成功。因而,历史地看待文化差异的产生,辩证地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全面、联系和运动的眼光看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才是对待世界文化的科学态度。

坚持发展自身本土文化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条件,本土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文化基因。文化的多样性催生出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在已往的全球化运动中,“它(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 即变成资产者”[2]404。实践证明,非西方国家在经济上依赖或附属于西方国家,在发展中接受并实践新的文化观念,虽然在经济上得到了发展,但其自身的本土文化却畸形化了,并且在文化领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1]160。在已往文化全球化的话语体系下,西方国家试图以特定形态的文化来框定世界文化的发展模式与轨迹,因而在非西方国家内产生文化认同危机及文化存在危机就在所难免。坚持发展自身本土文化不仅是对本国、本民族文化利益的维护,更能促使本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自我“扬弃”,对其文化精髓进行提炼与升华,从而实现本土文化的现代化。从另一角度来看,本土文化的现代化过程,亦是其自身内含的优秀价值观念逐步超越自身原有狭隘的叙述方式的过程,其精神要素将成为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打造人类文化共同体的重要资源。“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论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地不竭动力。”[3]因而,只有坚持发展自身本土文化,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才是对这类陈词滥调的有力回击,只有“各美其美”,才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二、坚持各种文化平等交流,理性对待文化竞争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提供了价值源泉[1]77,而坚持各个国家、民族之间文化平等是实现文化交流的现实前提。“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4]468“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1]78在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化全球化构建过程中,这种傲慢与偏见随处可见,表现为其政治集团对其他文化的漠视或否定,以及引导其民众形成了对自身文化优越的认知。究其原因,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的殖民扩张中,在政治、经济上取得支配地位的同时,也在文化领域内确立了其霸权地位,不容忍与其价值观念相悖的文化,以避免造成其势力发展的阻碍,这成为西方文化“中心论”“优越论”产生的重要根源。面对这种不平等的文化关系,一些自我标榜为“西方文化维护者的理论家”竭力鼓吹西方文化优越论,在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以所谓普遍性来掩盖其文化野蛮的一面,无视自身文化形态中的片面性因素,将其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标榜自身文化模式的优越性,暗含强制态度“倡导”其必须成为世界共同的文化模式。但在文化多样的世界之中,每种文化都有自身产生的社会背景、历史依据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各自的优点、缺陷。“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1]16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理念尊重各国家、各民族的思想文化,打破了已往西方利用经济、政治优势获取文化话语权,压制其他各种文化,并致使其他文化逐渐消亡的逻辑,突出强调文化的平等性,抛开了以强弱、大小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地位的评判模式,赋予各文化同等的话语权、阐释权,为文化的平等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为文化的发展描绘了更加美好的前景。

文化是人的实践产物,亦是人的存在方式。纵观人类历史,每个时期的人类文化生产都基于此前的文化积累,“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5]599。因而,即使在“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的国家或民族之中,其文化依旧会存在“形形色色的虚假观念”。正如恩格斯所言:“科学的历史,就是逐渐消除这种愚昧的历史,或者说,是用新的、但越来越不荒唐的愚昧取而代之的历史。”[5]599并且一个国家、民族消除愚昧历史的程度集中表现在其社会生产力之中,经济欠佳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即使拥有优秀的价值因素,也会笼罩在社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民族所展示出来的文化光环之下。正因如此,全球化下文化大交汇的图景,一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国家和民族自身优秀的价值观念在交流中由“隐”到“显”展现在人们眼前;另一方面,各个国家、民族自身文化中具有的片面性、狭隘性因素也通过文化比较、文化竞争暴露出来。但由于经济、政治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民族文化更易被动地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和同化,在某种意义上使得自身丧失了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阐释权、话语权。同时,在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之下,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被掩盖,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缺陷被放大,营造出了“优”与“劣”的文化氛围,进而制造了文化不平等的假象。虽然一些学者否定文化平等性,主张文化的不平等是天生的,并以“家长制文化”“精英文化”等为论据来佐证其观点,质疑文化平等的可行性,但这并不能掩盖平等是文化的本来面貌,不能掩盖“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1]77。在各个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发展史上,人的实践活动、文化积淀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精神内核,并且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对人类文明价值的探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其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与困境,习近平指出:“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6]单一的文化不足以帮助人类破解当前发展所遇的难题,而凌驾于他者文化之上的态度更无助于解决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只有以平等的态度科学对待他者文化,才能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在多元文化的相互作用下,全球化中的文化对立和冲突将为平等交流的建设理念所扬弃,文化间的矛盾将不再是造成文明隔阂的主要原因,而是在平等理念下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文化间的矛盾和冲突实质是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比较、竞争中表现出的非理性行为。当外来文化以不平等的态度对待本土文化时,间接或直接地刺激了本土文化群体,使得他者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愈发恶劣,陷入严重的文化较量和对抗之中。因而,维护文化的平等交流,就要求理性对待文化比较、竞争中产生的文化矛盾冲突,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予以解决。另一方面,冷战结束后,“随着本土的、根植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的自我伸张,西方文化也受到侵蚀。现代化所带来的非西方社会权利的日益增长,正导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7]。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对世界文化的领导权、话语权正逐渐转移,西方在向全世界宣扬自身文化的同时,其在文化领域的霸权地位也在逐渐丧失。尤其是西方国家在对其他国家、民族宣扬自身文化时,在双方的文化博弈中,对自身文化的阐释权也转移到他国民族手中。其原因在于文化一经产生便获得了“向前发展的相对独立性”[5]596,即在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的文化有机体中,纵使文化生产力不对等,也并不能阻碍一种文化在向另一种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自身的精神内涵随着另一种文化的接受而悄然发生改变,某些精神要素最终内化为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如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所写:“文化之间的影响和传播,实际取决于接收者的主体选择和改造,取决于主体文化自身的性质和特征。”[8]再者,文化的影响和传播并非单向运动,而是相互作用的。妄图在世界中移植自身文化的西方国家似乎并没有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一点,即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凭借自身综合实力,对其他国家、民族施加非文化的外部压力,迫使其他文化作出妥协、让步,从而妄图顺利移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却造成弱势文化群体非理性行为逐渐增加,且这种非理性行为使得弱势国家、民族文化在同西方国家“一元化”理念的矛盾冲突中重新确立了自我。可以看出,文化矛盾冲突并不会直接造成人类文明的隔阂以及世界文化发展的停滞,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促进文化发展的进步性,它在凸显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使得弱势文化在矛盾中确立了自我并为其吸收借鉴他者文化创造了前提。西方国家以不平等的文化态度刺激非西方文化群体,否定他者文化,无视文化发展规律,才是最终造成文化领域内冲突混乱局面的主要原因。因而,只有各方回归理性,认清文化矛盾冲突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才能在文化交流中不断激发自身文化的创新活力,推动本国文化发展。

三、增进不同文化包容互鉴,促进世界文化和谐共生

“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1]78在新航路开辟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一直持有包容、互鉴的心态。以明末清初的西方传教士为代表,一者将西方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二者也期望在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中汲取营养,从而推动西方文化的发展。诸如利玛窦等耶稣会士,他们对中国文化表现出钦佩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虽然中国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存在缺陷与不足,但这并不妨碍西方哲学家将自身的目光转向东方,探索并吸取中国文化内涵的精神价值,力求弥补西方文化的短板。这一时期的西方文化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异质文化,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异质文化是当时整个欧洲社会的普遍心态,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同时,西学东渐也刺激了当时的中国文化,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知识阶层如饥似渴地吸收西方文化,以求会通超越,创建新的中国文化体系。但这种正常的包容、互鉴的状态并未一直持续下去。在后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中,由于种种原因,相互学习的包容共生逐渐演变为双方的对立冲突,西方传教者逐渐背离利玛窦等早期传教者的初衷,反对天主教中国化,并且导致这种相互包容的正常文化交流逐步上升到政治权力的较量,极大刺激了中国知识阶层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绪,从而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采取了非理性的抵触、反抗行为,造成了双方文化彼此隔阂、相互对立的状态。可以说,西方过多地将政治力量介入正常的文化交流,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直至当前,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在处理文化矛盾、冲突时依然保留着殖民时期的文化霸权和冷战时期的文化对抗思维。

习近平强调:“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1]162虽然异质文化要与自身文化交流并被借鉴、融入,在某些层面上需符合及反映自身意识形态的要求,但历史事实证明,文化总体上是向前、向上发展着的,运动着的文化有机体并不会一直被政治权力所束缚,文化的发展必然会挣脱权力的枷锁。文化包容是“文化系统自我更新、吸纳新鲜血液和焕发再生能力的内在机制”,“封闭只是相对的,而开放却是绝对的”[9]。包容性是文化具有的本质特征,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有机体,每一种文化其所以能够发展进步,都离不开在交流中接受、学习其他文化,并转化为自身文化发展的动力。即使在交通不发达的历史时期,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也为每一种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价值养分。习近平用历史事实生动地描述了不同时期中国文化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交往对中国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深刻阐明了包容对促进文化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意义,并一语道破文化在交流互动中的状态,即文化之间“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1]79。文化在交流中具有两面性,或排斥、或吸收,但总体上是包容的。在全球化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就其程度上看,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是已往历史时期无法比拟的。以中国为例,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史可以看出,当下异质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原本依赖于知识阶层自上而下的吸收、改造其他文化实现自我发展的旧路径,已经更多地转变为有赖于人民群众、全方位的文化萃取推动自身文化创新发展的新方式。正如依旧处于进行时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具备理论素养的专业人士对马克思主义的阐述诠释,更是人民群众在对马克思主义认同下进行的观念融合,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包容是文化共生、共融的前提性条件,包容性不仅是文化本身所固有的,并且人们更加主动地探索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培育和促进自身文化的包容性也在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欧洲传教士初到中国,曾受到中国知识阶层的极力排斥,他们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深入研究,发现汉代以前儒学与基督教的精神内涵具有相似性,由是提出“合儒、益儒、补儒和超儒”的主张。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代乾嘉汉学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当时中国的知识阶层积极探索、吸收古今中外合理的文化思想要素,尝试实现本土文化的突破和发展。如习近平所言:“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1]162文化间的包容互鉴日益显现出其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既往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企图将自身文化在他国、他民族进行硬性移植,无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失败是必然的。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正是把握住了文化的包容本性,积极促进文化间相互学习借鉴,从而催生文化的创新动力。“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4]469。各个国家和民族只有秉持包容的态度,才能在文化的交汇中不断拓展自身文化边界、激发自身文化活力,各种文化的交流借鉴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人类文化的繁荣共生。

四、加强合作共建交流,坚持以人为本应势出新

二战结束后,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摆脱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结束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被分割、被压迫的状态,成为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在文化领域,民族国家实现独立要求自身文化的发展权和阐释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平等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化运动旨在“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404,平等仅是虚伪的表象,所谓交流合作更是一纸空谈。虽然资本主义文化在一定时期为他国带去了先进观念,但是随着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资本主义文化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也暴露了出来,使得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逐渐走向对立。这种对立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由区域独特性文化矛盾逐步演化、上升为世界普遍性的文化矛盾,这一切客观上为人类文化整体性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可能。也即是说,资本主义文化使民族国家文化冲破了古老的藩篱,进而使其文化具有了现代性因素,继而又在民族国家的发展中积聚起融合世界的力量,促进了人类文化的有机整合。这种力量其实质是各国家、民族在自身的历史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要素,它为世界文化进入第二个“轴心期”奠定了基础。在当前新的世界形势下,各国家各民族彼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建文化交流平台,增进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习近平指出:“二十一世纪是合作的世纪。心胸有多宽,合作舞台就有多广。”[1]94合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的必然选择。“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4]469一直以来,中国活跃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并向世界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态度,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些年来,中国同各国一道,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搭建了众多合作平台,开辟了广泛合作渠道。”[4]470中国一直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他国文化,通过寻找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共通性,证明文化间相互包容、互学互鉴的可行性,为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作出了不懈努力。反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动辄以意识形态为借口,扭曲历史、夸大事实,在世界范围内宣扬自身的“普世价值”,制造文化交往的紧张气氛,试图再次割裂各国努力构建的合作平台,企图将世界文化纳入自身文化体系之中。可以看出,当前各个国家、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深度广度不够、文化创新活力不足,与没有良好的国际文化交流环境不无关系。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将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创造提供良好契机,“中国愿同各国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各种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实,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条件”[4]470。这与已往文化全球化由西方自导自演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构建呼吁多方合力,倡导文明共商、共建、共享,赋予每个国家、民族发展自身文化的主导权,更加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人类文化共同体提倡各国家、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符合时代的进步趋势。“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收时代精华。”[4]470自人类进入世界历史,人类文化的整合就悄然进行着,各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创新在不断超越着原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局限。全球化为每一种文化在其历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符合时代要求,但同时又离不开人在其中积极的能动作用。共同体的打造与每个人休戚相关,构建文化共同体就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正视人类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社会进步需要的实践创造,“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4]470。“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4]470人在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中具有主导性。一方面,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有意识地选择适合自身發展所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以世界文化为现实背景的人类,在交往过程中促使各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追求逐渐趋同。这种价值观念的选择以及价值追求的趋同并非是无条件的,而是在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发展前途与命运时,在人类的价值取向与追求必须符合世界进步的需要时,人类普遍认同且具有一致性的价值观念才会显现出来。因而,世界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交流,以各方信任为基石,搭建有利于文化交流、互鉴的合作平台,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是最为理想且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选择,是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最有力的文化平台。

结语

“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6]在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史中,“美”一直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无论是苏格拉底的“善”,还是孔子的“仁”,都是蕴含在人类文化基因最深处“美”的体现,都是为了规范和实现人类社会的有序发展。如何处理人、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迄今依旧是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解决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创造“美”的人类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创造条件。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内在包涵着处理人、社会与自然三者关系的价值准则与行为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理念给世界文化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启迪人类创造更加文明的新文化精神体系,激发世界文化的发展潜力,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智慧与方案,推动人类在“美”的追求道路上跨出了重要一步,将促使“美”的实现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弘扬“上海精神” 构建命运共同体——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J].对外经贸实务,2018(7)∶4-6.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7]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88.

[8]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1卷)[M].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29.

[9]张云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71.

【责任编辑:雨 蕙】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外交未来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价值与作用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