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逻辑与路径研究

2021-03-24刘红刘雨欣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资源配置高等教育

刘红 刘雨欣

摘   要: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新时期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矛盾之一,是建立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规避的问题。分工理论、供给理论要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新时期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高校数量、经费投入、师生规模及教学设施配置不平衡问题,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须多方协同、共同努力,通过实施高等教育现代化、特色化和数字化发展实现发展均衡。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5-0132-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则是一个重要矛盾。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供给,其均衡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不平衡问题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新时期,均衡发展高等教育是建立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重视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加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追求。

一、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逻辑

(一)现实需求

1.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百年梦想的必要条件

我国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着的较大差距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要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打破目前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于东部和少数发达城市的局面。高等教育资源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持,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丰富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与各类区域资源的联袂,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元素及创新动力。因此,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是西部地区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重要保障。

2.教育公平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由“精英化”培养迈向“大众化”教育以来,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 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1.6%。但高等教育在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张的同时,却忽略了教育公平原则,致使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出现了不均衡现象。教育公平要求公民能平等地分享当地的教育资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精神内核,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途径。

(二)理论逻辑

1.分工理论要求高等教育分工实现优化配置

分工理论强调分工的精细化有利于提升效率,发挥投入要素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区域内与区域间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招生规模、学科分布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等水平要保持均衡。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合理,非“双一流”、西部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分配占比较低造成高校人才流失严重,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降低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高等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2.供给理论要求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实现优化配置

供给理论强调将产品分配给最需要的需求方,发挥产品的最大效能。区域间高等学校的分布、投入的要素、招生规模、师资配给等要相对均衡。要考虑地区差异,实施充分的政策支持,将要素配给到最需要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作用,形成联动机制,从而提升区域教育水平。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课题组和卢建飞(2005)等、张国初(2001)和李波(2005)等研究了教育发展不均衡对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高等教育资源的高质量供给对于人才的培养、教育结构的优化、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配置作用。

二、新时期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已经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但多年来西部地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了严重不均衡。

(一)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1.高校数量布局不均衡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新疆、西藏十省区,地域广阔,占我国土地面积约56%。相对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环境、气候等自然基础条件较差,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高校数量相对较少。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 956所,其中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高校总数的30%以上,西部十省区仅占全国高校的18%左右。从表1可以看出,十省区中陕西、四川两省高校数量略胜一筹,宁夏、青海的数量不足20所。其中陕西、四川两省211高校、985高校、“双一流”学校与学科也相对较多一些,其他地区如贵州、宁夏、青海、云南、西藏等省份的优势高校相比较少。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2.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失衡

在教育经费投入规模方面,西部地区也远不如东部地区大。2017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规模达42 562万元, 西部十省区的教育经费约7 919.1万元,占全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只有18.6%。教育经费不充足,将无法对西部地区新建院校,或已有高等教育资源的改建给予资金支持,无法落实教育部实施的“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项目,对于“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培育缺乏支撑,阻碍了西部地区高等院校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平台建设,西部高校走集约化、现代化之路缺乏实施追赶超越的有效途径。

3.高校师生规模及教学设施配置不均衡

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高等学校(机构)共有教职工256.67万人,其中东部地区教职工占比达到46%,而西部地区仅占20%。全国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分布也不平衡,其中研究生招生共计91.65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0万人,而西部地区对应的这两项数量占比分别为18%和20.60%。另外,西部地区在校舍建筑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教学配套设施也远远不及东部地区的水平。西部地区十省区的高等教育人力、物资资源配置在空间布局上也不协调,陕西和四川两省的高等教育资源在西部地区相对较丰富,其他地区相对较缺乏。

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招生逾87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1%。由表2可以看出,陕西、宁夏二省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数,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数值,甘肃、贵州、西藏等未超过40%,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极不均衡,这将影响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和文化水平的整体能力提升。

(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分析

1.历史原因

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但随着政策的倾斜与鼓励,高等教育资源优先在东部地区布局。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为当地高等教育提供了丰裕的教育资源,改善了教育规模和教育结构,培养了高水平的人才,继而又推动了当地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也无法跨越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障碍。随着“马太效应”的显现,东部的优先发展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阶距,不利于教育公平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2.区位条件

西部各省市自治区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复杂,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条件的不发达限制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导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不迫切。各项教育设施的配套无法及时跟进也使得教师引进难度较大,专业人才流失严重,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都无法得到改善,高等教育水平无法得以持续提升,这对于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卡脖子”的问题。

三、新时期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

均衡发展高等教育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步入全面小康的必备条件,需要我国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多方协同和共同努力。

(一)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调整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布局,在招生规模、设施配套、教育经费支持等方面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改善西部地区办学条件,吸引优质师资,缩小教育资源差距;贯彻高等教育公平原则,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提升办学质量,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实施高等教育现代化战略。

(二)实现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

西部地区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形成特色,依托比较优势和地方文化,形成办学特色。中央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要均衡布局高等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和扶持地方高等院校的学科发展,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

(三)实现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迫使高等教育改革迈向数字化。西部地区要继续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将优质课程、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迅速辐射到各个地区,以缩小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郭少华.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8,(10).

[2]   韓峰.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3).

[3]   胡宪刚.河南省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8):57-58.

[4]   黄秋    .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政府作用[D].苏州:苏州大学, 2012.

[5]   徐红.湖北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成效、问题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3,(4).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资源配置高等教育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