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到底算不算体育项目?
2021-03-24触乐网
触乐网
“电竞不是体育项目!哪怕它进了奥运会,我坚决反对它是体育项目!”近日,爱奇艺体育CEO喻凌霄在第五届“中国体育产业嘉年华”里的一番话,彻底惹怒了电竞圈,引来众多游戏爱好者的“讨伐”,同时也获得不少体育项目捍卫者的支持。一夜之间,支持和反对两派开始在网上隔空喊话,火药味十足。
早在2003年,电竞已成体育竞赛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电竞早在2003年就被国家体育局列为体育竞赛项目。
2000年前后,世界主要国家已敏锐察觉互联网是未来必争之地,纷纷开始大力推动互联网的普及。为了不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于2001年在北京建成首个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此后中国宽带网络迎来了高速发展。
那些年,游戏带来的快感让许多人欲罢不能,游戏运营方为了让用户沉迷游戏,利用攀比心理,依据玩家的表现打造竞技排行榜,比如“服务器排行榜”“全市排行榜”“全省排行榜”“华南排行榜”以及“全网排行榜”等,这就是电竞的前身,只不过当时规模小,标准单一,还不成体系。
2000年,三星赞助举行了WCG(World Cyber Games),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奥运会模式”举办的电竞比赛。200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了“中国电竞大会”,提出了为电子游戏正名的概念,提倡“以超越游戏的电竞诠释全新理念,引领时尚健康的全民电子娱乐文化潮流”。2003年,国家体育局就把电竞列为体育竞赛项目。
十八年前的这个决定看似“违和”,实则水到渠成。原因无它,哪个国家立在互联网潮头,哪个国家就走在世界前列,从这个角度看,当年决定把电竞列为体育竞赛项目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从“神坛”跌落,只需一把火
国际和国内都认可,电竞就从此一帆风顺了?并不是,因为人们逐渐发现,电子游戏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
有的人夜不归宿,通宵玩游戏,面黄肌瘦,似“鬼”一般;有的人以网吧为家,身体“发烂发臭”,最后猝死在网吧座椅上;有的人为了要到上网费,不惜持刀威胁父母,最后造成命案;有的人和网管发生争吵,火烧网吧……
那些年,电子游戏成了社会各界口诛笔伐的对象,有人甚至形容它是“电子海洛因”,和毒品一样摧毁人的身心,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上瘾行为。
正反双方交锋,电竞正名蒙阴影
了解了电竞的由来,争议正反双方争议的关键点显而易见—电竞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反对者认为,体育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引导“心智体”三方面的成熟,还有摒弃暴力和倡导和平的宗旨,带给整个社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而电竞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和体育精神背道而驰。
第五届“中国体育产业嘉年华”上,盛力世家创始人、CEO李胜表示,体育需要身体锻炼,體育是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德智体需要全面发展,不能被手指和大脑运动所取代。体育有竞技,但竞技不都是体育。
赞同者认为,竞技的目的既然是更高更快更强,那么为什么智力和科技的比拼不算竞技?“古时候没有电子,智力方面的东西比拼,大家比体力。现在电竞可以说从技术、心态、合作、策略都在综合进行更高更快更强的比拼,完全符合体育精神。”
KA女子电竞俱乐部COO周婕在一次活动上说:“(电竞)社会认可度更高,电竞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电竞产业的价值被发现,电竞人得到了认可和尊重……送孩子来签约俱乐部的父母,大都知道电竞是什么,对行业乃至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有一定的了解。”
所有争议,都是利益
喻凌霄坚决反对“电竞变体育”新闻下方,有个评论是这样写的:“电竞坏就坏在,它不在爱奇艺体育直播节目中。”这句评论直指核心,所有论证事物是否合理的理由,背后必然是利益在驱动,谁也没有对错和高低之分,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支持者认可电竞是一种竞技,其社会经济价值无法估量,对社会利大于弊,但反对者认为它不属于体育,如果电竞和体育画上等号,那么今后很难让他们的孩子对体育活动和电竞有更明晰的认知,间接提高了教育成本,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如果换一位把孩子送到电竞组的家长,一定持截然相反的观点。
针对此事,有知乎用户是这样评价的:“传统体育和电竞的真正矛盾,其实并不在于精神和概念,而是两者间所有的利益团体,围绕‘竞技控制权展开的斗争。”厂商亦然、行业机构亦然、体育组织亦然、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更是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