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2021-03-24李倩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李倩

摘   要: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交通运输网络。通过分析国内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再对目前存在的五大主要运输方式进行逐一分析,总结出优劣势及其发展现状,最后基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对其发展趋势做出简要的预测。

关键词:现代运输业;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5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5-0030-03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关于运输的定义,国内外的学者普遍认为,运输是指利用交通工具完成人员或货物的空间位置移动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条件在不断改善,交通运输量在稳步增长,越来越多的运输方式随之产生。

(一)国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许多国家现代运输业的发展基本都是海运、铁路运输发展在先,公路运输后来居上,逐渐改变了一直以来以铁路运输为中心的局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公路运输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铁路市场占有率。由于公路运输方便快捷等一系列优势,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扩建公路网,修建高速公路,加强建设,改善质量。美国具有公路先发优势,聚集了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大投资。加拿大高速公路的修建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1992年,德国高速公路里程的建设已经构成了欧洲最庞大的高速公路网。法国是从1948年开始修建高速公路的,到1992年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里程达7 700公里,位列欧洲第二位,仅次于德国。

(二)国内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交通运输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交通运输部相关统计,2018年和2019年各运输方式相关运营里程和密度数据如表1所示。

2019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中高铁营业里程3.5万公里,复线里程8.3万公里,比上年增长1.7%。2019年年末全国公路密度较2018年年底提升了3.3个百分点。同年年末,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较2018年年提升0.2个百分点。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 000万人次以上的39个,较2018年增加2个。年货邮吞吐量达到10 000吨以上的有59个,比2018年增加6个。我国建立的交通运输网络呈现不断扩展的趋势。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正在朝着国际化、先进化的目标前进,走与国际接轨的运输道路。但是我国交通发展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铁路在国内居主导地位,公路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降低了运输的效率;其他的集中运输方式发展缓慢,没有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与需求。二是交通安全的保障体系没有国外发达国家的完善,漏洞较多,影响了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三是铁路、公路的路程短,适应不了国内运输的需求。四是运输偏重铁路运输,抑制了公路运输的发展。五是铁路、公路的道路覆盖率相比国外同等城市较低。

二、现代运输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交通运输业提供运输服务,对劳动对象来说只有运输权,是不同于农业、加工制造业等领域的一种物质生产领域。

(一)铁路运输

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7.6万辆,铁路货车拥有量87.8万辆。移动装备呈现正比例增长的态势,其运输生产能力也趋于上升。2015—2019年铁路客货周转量如图1、图2所示。

2019年全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36.60亿人;旅客周转量完成14 706.6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0%。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43.89亿吨;货运总周转量完成30 181.95亿吨公里。随着高铁的发展,人们选择铁路运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铁路一般运输中长距离、大运量的一般货物和特种货物,在运输量比较大的地区间建设铁路比较合理,铁路运能大,受自然条件限制小,成本相对较低。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交通运输业中,能耗低尤为重要。但是投资太高的铁路运输會给地区和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单线铁路每公里造价大约在100万—300万元之间,复线造价大约在400万—500万元之间。同时,铁路建设期和投资回收期均很长。

(二)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作为现代运输中比较普遍且很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2015—2019年全国民用载客汽车的拥有量变化趋于平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80%家庭的经济实力允许自驾行,导致公路客流量不断减少,车辆的更新换代已经无法推动运输市场的高效发展,很多营运行业目前最关注的就是对于深层次的车型构造进行调整,而不是对载客汽车数量的盲目追求。随着国家治超政策趋势愈加严格,同时淘汰很多老旧车型,营运行业对汽车数量的追求逐渐升级,追求舒适度以及客户满意度等方面。近年来,交通运输数字化、“互联网+”新模式的加入,极大提升了运输的效率,对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精准匹配,降低社会资源的浪费,可能会对载货汽车的数量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会促进载货汽车结构功能的不断优化,以便更好从事干线运输,发挥机动灵活、速度快的优势。

(三)水路运输

2019年年末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比上年下降4.0%;净载重量增长了2.3%,载客量下降了8.0%;集装箱箱位223.85万标准箱,增长了13.8个百分点。全年水路完成客运量2.73亿人,比上年下降2.6%;货运量74.72亿吨,较2018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0.87亿人,比上年下降6.7个百分点。全年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221.4万人,下降11.7个百分点。水路运输能力大,适宜于长运距、大运量的大宗物资运输。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例如,内河航道和某些港口受季节影响较大,冬季结冰、枯水期水位变低等。使得难以保证全年通航,货物在途时间长,水运机动性差,经常需要其他运输方式来集散客货。总之,船舶的载客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逐年下降,就水运来说,老旧船舶的使用率越来越低,客运量的下降,也会降低新船舶的拥有率。

(四)航空运输

2000—201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和货运量及其各自周转量如表2所示。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出行会选择方便舒适快速的航空运输。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2家,比上年底净增2家。年底完成旅客运输量6.6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7.9个百分点;年底完成货邮运输量753.14万吨,比上年增长2.0个百分点。航空运输是速度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机动性大,几乎可以飞越各种天然障碍,可以大大缩短两地之间的运距。但是,造价高、能耗大、相对运能较小、成本高、技术要求最严格,受气象限制也多,因此,只适宜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运输。

(五)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方式是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成为陆上油、气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近年来输送煤、矿等固体物料的管道有很大发展。管道运输的运输量大、能耗小、占地少、无污染、成本低、不受气候影响。但是专用性太强。

以上五种运输方式各有优劣,根据货物的特性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运输,不仅可以最大化运输方式的使用效果,而且可以促进运输业的发展,提高社会效益。

三、现代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运输产业逐渐趋于电子化;运输行业的服务设施设备系统化、网络化;对运输企业的管理信息化;运输企业服务越来越规范化;所用设备车辆等逐渐专用化。现代运输业以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为目的,采用新颖的服务方式、经营形式,来满足运输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使运输企业和全社会都能够从中获益。未来的交通运输业趋向于发展综合性的交通运输系统,不仅缓解交通压力,也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更好发展运输业的重要方法。

(一)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

国家关于发展以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线的交通运输体系,要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要求城乡交通一体化,构筑城乡交通与经济结构的和谐、城乡交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

(二)运输结构趋于合理化

运输结构调整的企业取向是由传统的经营管理向科学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追求利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使得现代运输业各种方式的运输能够和谐发展,达到运输产业结构最优化、更合理化。

(三)交通安全、环境向预防为主发展

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是现代运输业发展的两大主题。未来发展趋势必须走防范为主的道路。建立完善的交通应急机制和预案,保障交通安全的核心。一直以来,资源短缺是一个必然面对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运输业对交通运输业有积极的作用,交通运输对资源的利用必须向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

(四)运输业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输业科技也不例外。技表2      2000—2018年航空旅客运输量和货运量及其各自周转量术创新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源泉。在运输业中,各种方式的运输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改革才发展成为现代运输业,技术创新始终是运输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结语

现代运输业的发展情况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准确分析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我国,甚至全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都是极其重要的。本文通过了解国内外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研究情况,对现代交通运输业五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特点、优劣势、使用范围等情况分别进行阐述,总结得出目前情况下现代运输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和高效运用,使综合运输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与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相适应,未来可以更深层次地将不同运输方式组合发展,以最大化使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规避劣势。

參考文献:

[1]   陈雨,薛晨蕾.现代运输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科教导刊,2015,(8):117.

[2]   谢俊茹.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方法及特点[J].经营管理者,2010,(16):160.

[3]   郑晨潇,刘泽勤,常远.冷藏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68-16370.

[4]   郭晓黎.浅析国民经济不同阶段下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特点[J].财经界:学术版, 2011,(8):28.

[5]   宿志鹏.对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4,(3):115.

[6]   王哲,徐瑞光,梁仁鸿,等.统计公报分析2014年交通运输发展特点纷呈[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7):98-99.

[7]   陆静.公路客运成就现代运输业——解晓玲谈高铁时代中国道路客运发展的趋势和走向[J].运输经理世界,2010,(9):30-31.

[8]   张颖.我国现代物流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财富,2010,(12):333.

[9]   高艳平,王大文,范予强.铁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6):40-41.

[10]   郭鑫.我国民航运输业融入现代物流的发展模式研究[J].经贸实践,2018,(15):203.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