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临床疗效比较
2021-03-24姜红建韩文良李小环
姜红建,韩文良,李小环,于 威
(新乡市中心医院内镜诊疗部,河南 新乡 453003)
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性病变。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量研究显示,胃息肉的发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胆汁反流、遗传环境及饮食习惯有关[1-3]。胃息肉一般无症状,有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消化道出血,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较为少见。近年来,随着胃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行胃镜检查的人数越来越多,胃镜下发现胃息肉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胃镜下息肉切除具有疗效确切、微创、费用低、恢复快等特点,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4-6]。胃息肉的常用胃镜治疗方案包括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与胃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本研究比较了胃镜下APC与EMR治疗胃息肉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胃镜诊疗部收治的400例胃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息肉,息肉直径<1.5 cm,病理学活检诊断为胃息肉;(2)符合手术指征;(3)近1周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非甾体类药物;(4)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1)息肉已经发生癌变且已浸润至黏膜下层或固有肌层者;(2)患有全身系统性、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疾病,无法耐受胃镜检查者;(3)凝血功能及血常规异常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PC组(200例,息肉405枚)和EMR组(200例,息肉420枚)。APC组:男110例,女90例;年龄20~76(41.6±9.3)岁;炎性息肉300枚,胃底腺性息肉105枚;有蒂息肉90枚,亚蒂息肉110枚,无蒂息肉205枚。EMR组:120例,女80例;年龄18~70(42.3±8.5)岁;炎性息肉320枚,胃底腺息肉100枚;有蒂息肉100枚,亚蒂息肉130枚,无蒂息肉190枚。2组患者性别、年龄、息肉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APC组患者采用高频电氩气切术治疗,电刀工作站参数设置为ENDO CUT APC模式,打开氩气罐,踩蓝色脚踏板排出空气。患者静脉麻醉后,进入胃镜观察胃部,发现息肉后进氩气管,氩气管前端和胃镜前端留约1 cm距离,防止氩气损伤胃镜,通过控制胃镜调节息肉与氩气刀之间的距离,尽量使氩气刀与息肉垂直,踩蓝色踏板,进行息肉切除,利用高温氩气电弧使息肉完全碳化,切除时胃张力不能过大,避免氩气刀与胃壁垂直。EMR组患者行EMR,患者静脉麻醉后,进入胃镜观察患者胃部,发现息肉后充分暴露,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待息肉抬举后,退出注射针,根据息肉大小进入热活检钳或圈套器,热活检钳钳夹息肉后,切除息肉;一般把息肉调整于显示器视野6点钟位置,圈套器张开合适大小,于息肉基底部套住息肉,慢慢紧收圈套器并轻轻将息肉抬离,动作一定要轻柔,防止出现息肉机械性切断,首先踩高频电发生器电凝踏板,再踩电切踏板,缓慢电切切除息肉,若创面有出血现象再予以止血钳电凝或钛夹夹闭止血。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治愈:息肉完全切除,术后复查显示新生黏膜上皮肉芽组织已将病灶覆盖,且无明显瘢痕;好转:息肉完全切除,术后复查显示新生黏膜上皮肉芽组织已将部分病灶覆盖,但略有瘢痕;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4-6]。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3)术后并发症(出血、穿孔)及不良反应(腹痛、腹胀)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APC组患者治愈156例,好转42例,无效2 例,有效率为 99.0%;EMR组患者治愈150例,好转40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92.5%。AP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8,P<0.05)。
2.2 2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结果见表1。APC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EMR组,术中出血量少于EM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2.3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APC组患者出现穿孔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200);EMR组患者出现穿孔1例,出血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9/200);AP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P<0.05)。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APC组患者出现发热3例,腹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200);EMR组患者出现发热10例,腹痛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20/200);AP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1,P<0.05)。
3 讨论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呈单发性或多发性隆起,是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一种增生性病变。胃息肉最常见的类型为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和炎性纤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可发生在整个胃部,占所有胃息肉的28%~75 %,通常直径<1.5 cm,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也可以是无蒂或有蒂。息肉表面的小凹通常是扩大的,表面充血,较小者一般无临床特异性,息肉较大时,覆盖的黏膜常呈红色、易碎,息肉顶端可能有小的糜烂或溃疡,出现息肉断裂出血,患者可出现黑便、呕血症状。胃底腺息肉占所有胃息肉的47%。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与胃底腺息肉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胃底腺息肉可单发、多发,发生于胃底和胃体上部,呈玻璃状,透明,无蒂息肉,直径<1 cm。病变多发,在任何年龄的男女人群中均可发生。炎性纤维息肉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但最常见于胃窦和幽门部,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孤立的、小的无蒂或有规则凹陷的有蒂病变。胃镜检查是判断息肉类型的可靠方法[7-8]。胃息肉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有研究显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长期进食有刺激性的食物、经常暴饮暴食、胃部手术、长期口服抑酸药及HP感染有关[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AP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EMR组,APC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EMR组,术中出血量少于EMR组,且APC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EMR组;提示APC治疗胃息肉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APC是一种非接触性热消融疗法,可以将电能传导至组织表面,使组织高温失活、凝固、干燥、收缩,且不易发生坏死和穿孔,具有操作简便等优点。EMR是指胃镜下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的手术,是一种胃镜黏膜下注射术+胃镜下息肉切除术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11-13],深度可达黏膜下组织,可对黏膜病变进行诊断及治疗。
目前胃息肉的治疗方法较多,有电凝电切术、微波治疗、氩气治疗及手术切除等[14-15]。电凝电切术是较小息肉首选治疗方法。氩气凝固法在处理扁平息肉、小息肉时有独特优势,息肉在氩气高温下变性,热损伤较浅,穿透深度多<3 mm,对深部组织损害小,用氩气切除息肉时尽量和息肉保持适当的距离,标准正规操作状况下,不会发生消化道穿孔,可在短时间内切除较多息肉[16-18]。且由于手术操作时间短,患者术后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降低。APC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穿孔,术后1 d出现腹痛,腹部平片显示膈下出现游离气体,给予患者禁食、抑酸、补液等保守治疗处理,患者痊愈出院。究其原因是患者胃充气量过多,胃张力过大,氩气管与胃壁接触过紧造成胃壁深层损伤,从而使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穿孔。EMR组1例患者出现穿孔,考虑与切除息肉后电凝时间过长,电凝功率太大有关。目前息肉切除后创面出血通常应用柔和电凝止血,柔和电凝热损伤相对较浅,电凝止血时胃内气量适中,这样可降低术后穿孔的发生率。8例患者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分析原因为:(1)圈套器切除息肉时,息肉基底部及息肉边缘未充分电凝;(2)与患者进食过早、胃酸分泌过多及创面止血痂脱落有关;(3)与患者年龄、性别、抗凝药物应用、操作时间长短、息肉多少有关。
综上所述,APC治疗扁平及小胃息肉疗效优于EMR,且其治疗时间短、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