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探析
2021-03-24薛伟徐健康兰鑫
薛伟 徐健康 兰鑫
摘要:《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也是管理类专业课程中的一门相对比较抽象、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战略管理》内容涉及较广泛,在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概论等课程中都有运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完美配合起来,发展并掌握战略管理的真正核心,帮助学生提升战略分析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际战略的应变与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工商管理专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引言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历史时期,在工商管理教育方面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满足相关企业对供应商管理人才的客观需求。同时,在实际的工商管理教育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在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和优化,以此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能。
一、战略管理课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实用价值
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类的必修课程,是当今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1996年,我国原“国家教委管理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将企业战略管理列为管理类各个专业培养计划的13门主干课程之一,建议各管理学院(系)为本科生开设这门课程。目前,该课程通过多方面的因素来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如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和行业竞争力,公司的内部能力和資源,公司的总体战略和竞争策略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多个专业的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的知识点来完成战略的综合应用分析和决策制定。由于战略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点相对较抽象,战略分析的工具和方法较丰富多样,所以想要灵活运用和全面掌握还需要与企业管理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在学习和实践训练过程中,不仅提升学生对战略分析、制定、实施等理论、知识点、运用方法及其工具使用的熟练度,还使学生提升战略变革的应变、创新以及决策制定能力,能够快速解决企业战略管理中各类复杂的问题。
二、工商管理专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人才培育问题
有些高校对工商管理缺乏清晰的认识。高校学生熟悉理论知识,但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还不够。在新时代,公司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高校应明确认识人才培养问题。要摒弃过去的人才培养思维,必须把社会环境、市场需求和我们自己的教学特点结合起来,从语用学和劳动学两个方面定位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内容,提高高校人才竞争力,通过应用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奉献,造福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学生缺乏深入学习的动力
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广、理论多、技能少,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模糊,职业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调查发现,近50%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问到什么样的课堂最受欢迎这一问题时,出现如下的回答:玩手机的课堂最好;可以睡觉的课堂最好;天天看电影的课堂最好等。可以看到有部分同学在求学期间缺乏学习的动力,把学习当成任务来完成,不愿意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工商管理专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效构建与市场和岗位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
对工程管理专业而言,要想确立更系统、更完善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人才培养效果就需要针对相关专业的市场发展情况和岗位需求后,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注重做好调研工作,以此为基准,针对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更有效地适应市场和岗位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确保相关内容体现出与时俱进和创新性,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让学生更有效地融入,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把理论内容和实践应用进行更深入地融合,以此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岗位要求和行业标准。在教学内容体系方面,要体现出综合性、全面性,以此为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为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而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立足市场诉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如果我们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在教师改革中,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提高他们未来的就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实验性的职业教育体系。在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实践教学室是有效模拟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阵地。学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加强公共基础实验室和专业模拟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渠道,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和建模技术来培养学生,积极开发学生的个性化和模块化实验课件,并组织学生参与管理实践模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培养应用于工商管理教学的人才;最后,学生可以组织起来参加公司工作基地的参观和体验,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融入其中。在课前,通过深入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掌握课程组织方法、授课技能和管理技能;在课堂上,既要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也要牢牢把握课堂的气氛和节奏,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监督者的多重作用。要深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度干预,合理引导,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沟通,灵活调整研讨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从而提升研讨课教学效果;在课后及时复盘,带领学生进行评分的同时分析课堂表现,让学生有机会回顾课堂研讨的过程,从中寻找不足和改进的空间,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深入分析。同时,跳出专业层面分析学生的综合表现,并给出改进建议。在后续的课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课堂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四)使用对分课堂教学
分体式课堂是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兼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贤提出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法,适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竞争与课堂创造的融合就是把课堂时间分成两部分。一半时间用于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以确保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一半时间用于学生报告其项目的进展情况。也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教师在课堂上讲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后做练习,学生在下一堂课上简要报告他们的练习成绩。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强调了教师在确保知识体系有效传递方面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創造性地学习。
(五)混合式教学
当前的教学需要制定一个混合式课程划分标准,明确哪些课程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哪些课程可以采用传统教学;在采用混合式教学的课程中,哪些内容适合线上学习,哪些内容适合线下学习,这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将是一个质的提升。推进专业群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题,从专业开始探索,合理划分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为教学内容匹配恰当的教学模式,保证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发展。
结束语
简而言之,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工商管理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仅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为新的改革奠定基础,为培养更杰出的人才提供有利的支持。其中,我们必须以我们工作中最严谨、最专业的态度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解决和解决问题,然后找出具体措施,促进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改革的发展。只有这样,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础的工商管理教学改革才能顺利实施,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成长,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王鹏,曹杰.“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新型教学模式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24):189-190.
[2]陈伟.工商管理专业线上线下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建设途径与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2):29-32.
[3]邹亚卿.经济新常态下的工商管理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营销界,2020(47):76-77.
[4]方登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J].文教资料,2020 (32):177-178.
[5]许芝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研究[J].营销界,2020(1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