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1-03-24刘伟
摘要: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對接“双高计划”和专业建设的需求下,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信息与智慧交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积极响应教育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指导文件精神和学院管理规定,从2020级课程体系中增设专业安全课程《信息技术安全教育》,弘扬“精益求精、密益求密”的船政精神。并通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与理想信念,为国为民做好网络卫士的工匠精神和使命担当。
关键字:课程思政,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工匠精神
引言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专业群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的文件精神开设的,同时也是我校“双高”建设任务之一:在专业群中开展专业安全教育,提升在校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增强信息安全的守法意识,掌握信息安全相关法规、制度、标准与政策知识,提升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及基本防护能力。课程开设目的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旨思想不谋而合。
一、课程思政设计
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工科类指导思想,深入梳理教学内容,深入研究专业教学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使之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通过信息安全概述、法律法规教育、信息安全及防范三个教学模块,强化学生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工程伦理教育与法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船政精神,乃至踏实做事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使命担当。
二、教学实施过程
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教案研讨、考查等环节。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系列讲堂,深入开展防咋骗的“电信日”、“金融日”、“校园日”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一)课程思政案例:信息安全概述
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课程的热情与兴趣,在开学第一课中利用2分钟时间导入情景,与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本年度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福建行的短视频宣传片。精美制作的画面、激动人心的解说、 精彩纷呈的活动,紧紧吸引着同学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播放完毕,给出一点时间让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开展活动周的目的和意义?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国家网络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为核心,以增强广大网民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基本防护技能,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为目的,由中央网信办牵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等相关部门共同举办,每年9月第3周都会举办。2023年福州将做主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更让同学们感受到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光荣,也感受到自己背负的社会责任使命担当。当告知他们,本专业的学生拿到过全省“网络安全空间”大赛和“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优异成绩的时候,同学们都欢欣鼓舞,跃跃欲试。课下,马上就有CTF社团招新宣传配合跟进,为信息安全竞赛筹备后备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船政文化就这样在教学课上和课下,旧人新人间不断传递。
在讲到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中制约提高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因素时,如何理解“缺乏自主的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核心技术”?在这里,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知,回答下全球几大技术代表的公司有哪些?同学们都能很快地回答出:CPU芯片的代表美国INTEL公司,操作系统的代表有美国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手机芯片的代表是美国的高通公司,互联网搜索引擎巨头是美国的谷歌公司,社交网站的代表是美国的雅虎和脸书,还有他们还比较陌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代表甲骨文公司,网络通讯技术代表的美国思科公司等。通过交流讨论,同学们也意识到了外国公司还继续统领着芯片、软件、网络的核心技术。但是,我也随后告诉同学们,我国正加快民族自主研发的脚步,加大了自主科技创新的投入,并有了领先世界的成果,在部分领域上实现了“弯道超车”:华为的5G及网络通信产品、鸿蒙操作系统、龙芯等自研芯片,以及高铁、量子卫星、神州飞船等。通过前后技术发展的对比,再结合当前热播的影视作品《功勋》中朝鲜战争特级英雄、氢弹之父、导弹之父、水稻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家功勋伟人的感人事迹,激发同学们要有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和热爱科学的理想信念,培养同学们热爱专业钻研学习,踏实做事的工匠精神,以及追赶国际前沿技术,为国敢当网络卫士的社会责任使命担当。
(二)课程思政案例:网络安全法案例分析
用情景短片导入本课的学习。课上播放短片《历史上有名的网络安全事件》3分钟后,请同学们思考讨论本片的关键词?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讲到“黑客”。
我告诉他们“天才与罪犯就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黑客本意是潜心专研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代名词,而这里却成了犯罪的符号了?为什么?虽然他们掌握了高深的技术,但因为他们缺乏职业道德与法律的约束,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和底线。通过精彩的短片,震撼的解说,其间层出不穷的黑客手段,激发同学们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的热情与兴趣,同时也引导大家静心思考如何树立一个正确价值观,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技术人才。
随后开始讲解网络安全法的内容与案例分析。要做个知法守法的技术人才,不仅要学好技术,特别是在学习黑客技术之前,更要学好网络安全法,作为信息安全保护途径之一,从管理角度(立法机制)来保护信息安全,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方面的意识。
通过PPT、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向同学们介绍这方面的知识。让同学们理解网络安全法的现实意义;解析了相关概念:网络、网络安全、网络运营者、网络数据、个人信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解读了网络安全法的内容框架及基本内容。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为执法活动提供了有力依据。纵观2018执法案例,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合规风险主要集中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网络信息内容审核、网络产品和服务等五个方面。案例分析过程,关注执法依据、行政执法机构、执法关注点、处罚措施等。特别提醒:除却作为主要责任主体的网络运营者之外,利用网络发布违法犯罪活动信息的组织或个人也成为《网络安全法》行政执法的规制对象,如在微信群中转发散布谣言、传播涉暴力恐怖、民族分裂等信息也将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分析,不仅要告知同学们如何应用法律知识进行案例分析,还要告知他们在今后专业学习与工作中,更要引以为戒,树立正确工程伦理、人生观、价值观,做个有守法信念的技术人才。“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坚信国家会严格按照依法治国的精神治理网络,做到长治网安。我还在教学平台上布置讨论作业,请同学补充拓展,了解诱惑网络犯罪的元凶-互联网有哪些黑色产业链?并提供了参考文献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9234545804323836&wfr=spider&for=pc)
最后总结告诉同学们:信息安全是一个涉及知識领域非常广的交叉学科,要学好其实很不容易。大家有兴趣学,需要懂的如何学,学哪些东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比如模拟攻击时注意千万不要违法)。在黑客vs 罪犯的视频中,看到的黑客犯罪引发的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实例中,大家是否能体会到天才与罪犯就一步之遥,没有守法信念,没有道德约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你即使拥有高深的黑客技能,也一样最后滑下深渊。
三、教学效果
经过在20级信息与智慧交通学院所有专业中开展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普通反映:在学习信息安全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过程中,提高了信息安全的防护意识,学法守法意识,并结合身边的安全事件学习,提升自我防护的能力。授课教师也对信息安全教育各方面认识也更全面、深刻。教师与学生也能够在不断教学实践交流活动中,发现挖掘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工匠精神等诸多思政元素,并有机自然融入教学过程,起到较好的育人效果。
总结语
针对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思路如下:
1. 开展教学方法创新,采用视频短片、话题讨论、案例分析等丰富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感兴趣的思政元素进行片段专业思政教学交流,达到在专业知识学习中正确育人的效果。
2. 精心做好课程教学设计及相关课程资源(PPT、动画、视频、讨论话题、思考作业等),保证在特定时间内的课程教学质量及进度完成。
3. 结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各宣传教育主题和活动,在学校课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校园安全日、CTF网络安全大赛社团、志愿服务),将专业与思想教育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4. 组建一支稳定的本课程的专业教师队伍,要求在专业思政教师指导下,授课教师应该具备专业和思政教学都合格的“双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 [Z] .2020-05-28.
【2】教育部,财政部. 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Z】. 2019-4-16.
【3】高杰,房曰荣,张建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坚持成果导向,持续追求绩效卓越[N]. 中国网、中青在线,2017-8-29.
【4】周兴建,蔡丽华.融入思政元素的在线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8):63-64.
刘伟 1970年9月,男,福州大学,本科,工程硕士,计算机网络技术。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