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青年岭南文化认同的SWOT分析

2021-03-24刘英凤陈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SWOT分析中华文化

刘英凤 陈熹

摘要:文化认同是是民族、国家文化形态建构以及文化价值树立的核心问题。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国家文化建构的基础,是民族团结统一的纽带,地域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随着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广度加深,新兴一代青年人对中华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正在减弱,面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将岭南文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化认同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文章认为,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岭南地区在岭南文化的认同上有深厚基础。充分发挥文化的软实力,培养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文化认同,可以提高青年的文化自信,最终达到文化自强,培养大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文章提出以岭南文化为切入点,在认同过程中进行创造性发展,增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中华文化自觉,促进大湾区青年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  swot分析

Abstract: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core issu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and national cultural form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ultural values. Chinese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the link of national unity,and reg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speed and breadth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celerating,the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s sense of identity with Chinese regional culture is weakening. Facing this problem,this paper uses SWOT metho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integrating Lingnan culture into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youth cultural identity. The article holds that Lingnan culture is a part of Chinese culture,and Lingnan area has a deep foundation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Lingnan cultur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oft power of culture and cultivating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youth's cultural identity can improve youth'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finally achieve cultural self-improvement and cultivate the backbone of Greater Bay Area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aking Lingnan cultur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creative develop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ty,so as to enhance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youth and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Greater Bay Area youth.

Key words:  Cultural Identity  Chinese Culture Swot Analysis

引言

文化认同是个人文化归属感的体现,确定了个人与国家在文化上的联系,文化认同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持续凸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就反对国家分裂,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问题做出了重要的指示。1青年是世界的未来,文化作为青年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导向,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取舍,无论是在立场姿态上的标举,还是在做法方式上的取向,都影响着青年一代的观念判断与行动选择。最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网络与交通的发展,地域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碰撞加速,文化冲突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作为国家战略,大湾区建设推动着“一国两制”事業的新发展和新实践,粤港澳从地缘上相隔的地理存在正在走向兴衰与共的发展共同体,大湾区建设不仅给大湾区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大湾区青年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一、岭南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化认同中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文化认同是指在同一民族和国家内的群体或者个体,对其长期生活的文化身份或地位的认知、承认、认可和赞同,并由此产生对于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归属感,以及获得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过程。亨廷顿的文化认同研究认为文化认同不是封闭的民族文化认同,而是应该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多元文化当中有益的部分,从而建立起新的民族文化的认同。国内费孝通的文化认同研究提出的“文化自觉”观点,认为文化认同“包括自我标记、归属感、积极的评价、对群体的偏好、族群兴趣和知识,以及群体相关活动的参与。文化认同是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进而获得文化自觉的过程”。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国家统一依靠政治认同,但是丧失文化认同的维系,政治共同体也必然缺乏活力和思想支撑。

中华文化本身就是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所组成,是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2岭南文化是粤港澳地区的传统文化,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广东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历程,塑造了岭南文化的要义本质。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青年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其文化认同出现了新的发展,突出表现就是对于地域文化认同正在减弱。因此,深入研究岭南文化,探索和发掘岭南文化对于岭南地区发展凝心聚力的作用,对于加强粤港澳地区青年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于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岭南文化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化认同的swot分析

SWOT框架是把自身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及其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遇(Opportunities)、挑战(Threats)4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寻找并制定适合发展的战略。本文试图运用这一方面分析岭南文化的特质。

(一)优势分析

1、岭南文化具有高度的爱国与革命的精神。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岭南人在理性的爱国精神支配下,演绎着敢为天下先的探索豪情。在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广东人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林则徐在广东禁烟,维护民族利益。近代史上的历次革命,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化、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均在此酝酿或启动。以孙中山为首的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彻底改写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在抗日战争中,岭南的志士仁人谱写出了雄壮的民族志气。在新的改革开放年代,岭南人敢为人先,开创出一个个惊人的经济成就。岭南文化的爱国精神与革命性,决定了岭南人勇于创新、勇于挑战陈腐,是岭南文化的核心精神。3

2、岭南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气质。岭南文化内涵丰富资源充足,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同时,还是中西文化荟萃交融的地方。4从历史上看,广东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到了近代,1557年澳门开埠,葡萄牙人开始在澳门合法居住,广东迅速与西方接轨。岭南人既不甘于落后挨打又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为广东的繁荣发展奠立了精神基础。在改革开放时代,粤港澳地区以更加开放和锐意创新的精神,拥抱世界文明的八面来风,通过吸收外来的观念和技术和文化,广东较快实现了与世界文明的接轨,迅速跻身于中国经济发展排头兵行列,引领了全国进一步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

3、岭南文化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文化与经济密切联系,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达,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被视为全球经济未来的第4个增长极。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成熟的物质条件。随着广东经济发展,广东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建设了多个公共图书馆和各类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和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南越王博物馆等成为岭南“文化名片”7,粤港澳地区强劲的经济能力增强了经济反哺文化的能力。岭南文化对于物质文明的追求是对经商传统的秉承,又充分体现着务实开放的精神。

4、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涵摄澳门和香港文化的纽带。这是岭南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岭南与澳门、香港地区毗邻,岭南文化做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融澳门香港文化时具有地缘优势和历史背景优势。由于殖民统治的历史背景,澳门和香港文化背后有一种微妙的“崇西”情绪和“历史优越感”,但是仍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同时,岭南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促使岭南文化对于粤港澳地区的文化交融有更多共通之处,例如,岭南文化的传统传承中,经商贸易是重要传统,这种贸易传统,绵延积淀成一种通江达海,包容豁达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一种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这也恰好是澳门和香港文化的特点。这些历史形成的传统传承在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征程中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融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纽带。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岭南文化中的消费主义倾向。消费主义强调以消费水平去衡量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 ,以“拜金”“拜物”为表征进行自我满足,实现所谓的人生价值。伴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我国消费者群体尤其青年消费者也受到影响,奢靡浪费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強烈地刺激着欲望,冲击着意志。岭南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也不可阻挡的刺激了消费主义的盛行。尽管从经济学角度言,适度负债消费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然而,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很多人不具备经济自主能力,缺乏谋生手段,在承受债务能力方面还相当脆弱,所以,通过岭南文化影响香港青年时,应警惕消费主义的影响,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崇尚节俭、量入为出,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均自然资源短缺,贫富分化,有的地区还非常贫困,纸醉金迷的消费主义观念侵蚀着国家求富求强的能力,将过早消耗掉继续发展的资本。所以必须对岭南文化中消费主义倾向保持应有的警惕。

2、岭南文化的去政治化色彩。岭南地区长期处于中原文化中心之外,天高皇帝远,文化上就带着去中心化去政治化色彩。和岭南文化中的商业精神一脉相承的,是岭南人对于生活实在又实惠的追求,岭南文化不在意宏大叙述,不在意虚玄的探寻问道,也不擅长谋篇布局。这种去政治化特点导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普遍更关注生活,却不关心政治,也很难以产生较为统一的政治共识。香港在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政府也避免在领土上煽动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反民族主义情绪,其采取的主要政治策略是去政治化。岭南文化也具有相似的特点,就很难通过岭南文化去影响香港人的政治意识。政治文化不能被认可接受,就很难奢求民众对其产生自豪感和享受感,也难建立对于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的认识,很难产生政治文化自信。

3、新岭南文化符号中的迷信色彩。文化符号是区分和标识一种文化的有特色的形象。一种文化以何种面貌示人,以何种方式立足于众多文化之林,以何种标识而区分,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直观代表这种文化的文化形象,岭南文化因为商业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而对“风水”“运气”和各种“神”等神秘的因素非常笃信,除了中原文化中尊崇的“财神”、“关帝爷”外,岭南文化中还有“雷神”“妈祖”等神话传说,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岭南地区信仰西方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也很多。从一定意义上说,迷信色彩的神话传说是一种文化形象,标志着岭南地区的独特风貌。但由于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岭南文化形象还不足以支撑大湾区成为世界知名湾区,粤港澳青年的共同的文化符号尚需加强建设。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粤港澳大湾区的崛起。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蓝图正式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放眼全球,在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金集中了全球60%的经济总量,全球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75%的大城市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沿海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岭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和机遇,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8这是传承岭南文化和创新发展新岭南文化的立足之本,更是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化认同的优势所在。

2、岭南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描绘了“传承和发扬岭南文化,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文化软实力,扩大广州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努力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蓝图,为新岭南文化建设指出了方向、设计了办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以及和谐性期盼愈来愈强烈,社会发展总布局更加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五位一体”,更加关注人们对文化和精神福利的享受,要求更好更多的优质文化服务,因此这种理念的转变势必促使文化建设倍受重视。

3、岭南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文化发展的内因来自人的社会实践。一方面,长期的经济发展刺激了文化需求。当人们的富裕程度越来越高,物质生活消费支出占比将会下降,对精神文化等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有需求,文化就会有市场,文化发展就有机遇。其次,除了人作为推动文化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之外,文化本身实际上处在不断调适和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本身也具有生命周期,在繁荣中蕴藏了衰退,在衰退中孕育着新的嫩芽。岭南文化的自我革新和适应,将不断满足广州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求,为新岭南文化建设提供有利契机。

(四)挑战分析(Threat)

1、 正确处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政治理念分歧。由于岭南文化的去政治化特点,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普遍难以产生较为统一的政治共识。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特别是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保持着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都避免在领土上煽动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反民族主义情绪,以防止因反殖民情绪引起争议和对抗。在这种背景下,香港大众对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意识型态很少关心,并且普遍反对教育政治化,2012年,香港人就强烈反对将爱国主义教育引入学校课程。因此,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在国家、政党等核心政治理念上缺乏共识,如何处理政治理念的分歧,凝练岭南文化中的政治共识,是强化大湾区青年文化认同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2、岭南文化的多样化与复杂性。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文化错综复杂,包含岭南文化、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与外来国家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本身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形态各异,底色复杂。例如,潮汕素称“海滨邹鲁”、“岭海名邦”,潮汕文化受到唐宋以后福建沿海的移民文化和中原正统文化以及明清以来华侨文化的浸染,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海洋文化特质。而客家是较后从中原移入定居于岭南的移民后裔,客家族群和客家文化中,有苗瑶民族的基因,客家文化更具有一种山地民族文化的特质。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提出,文化多元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观点,并对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文化多样性构成了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每一种文化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智慧,岭南方言、曲艺、歌谣、谚语、歇后语、民间故事等作为岭南文化载体,标志着以岭南文化为基础的生活形态、历史传统、宗教信仰与文化脉络,是帮助大湾区青少年形成民族与国家认同的基础和纽带。在这个日益多元的文化熔炉中,协助大湾区青年找准自身文化定位,构建更加廣泛而深刻的文化认同与归属,从而实现大湾区青年的文化认同。

三、结论

以岭南文化为切入点,增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中华文化认同,对于加强国家认同和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综合进行了岭南文化的SWOT分析后,在以岭南文化为切入点,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中华文化认同的问题上,应该加强以下工作:

(一)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关系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多元”是指民族来源的多元,带来文化、习俗、语言、宗教等方面的多元特点 ;“一体”是不管来源如何,经济、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有何差异,都认同为一个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支撑,如果人们对所属的文化不能产生文化归属,那么人们就无法生成文化自信。因此,中华文化是主体文化。由于历史、语言、地理的原因,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也会形成多种围绕族群或者地域的文化认同,岭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内部众多的地域文化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抛弃岭南文化的特性,要求绝对与主体文化统一是不现实的。因此处理好地域文化认同和主体文化认同的主次关系殊为重要,如果没有形成主体文化的共识,只谈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则仍可能会给国家的长期稳定造成隐患,也易受到外部势力的利用。因此,在岭南文化中融入主体文化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炼岭南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虽然岭南文化具有去政治化色彩,但是,文化中的核心政治感情并非无法建立。香港回归后,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曾表示要让香港更具中国特色,他提倡公民教育,培养年轻人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措施。学校修改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指南,强调学生的中国身份,开始用普通话教学,重视公民教育。2008年,北京主办奥运会,首次在奖牌数上名列前茅,全国人民包括香港人都爆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香港居民对自己的中国身份认同比往年大幅增长。大众传媒在创造香港社区的集体意识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和文艺都是文化的范畴,因此,这种集体意识是从文化而不是政治的角度来塑造的。经验表明,提炼岭南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凝心聚力的最好粘合剂,也是增强文化认同重要路径。

(三)以岭南文化增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中华文化自觉

岭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著一种精神的文化。它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大变革时期的观念标榜与精神诉求,长远地影响了广东人乃至国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面对岭南文化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文化认同问题上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应以岭南文化为抓手,在文化认同过程中进行创新,实现创造性发展,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中华文化自觉。这种发展一方面要增强岭南文化中的政治共识,结合历史背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岭南文化中的爱国爱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民主法治精神、和谐自由精神,促使岭南文化中的政治共识形成和发展。同时,需要强化大湾区文化与优秀中华文化的有机联系,协助大湾区青年找准自身文化定位,构建更加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认同与归属。

(四)重视香港青年人的文化认同要尊重大陆与香港之间的差异

青年是文化认同工作的重要对象,香港青年长期生活在去政治化的环境里,与大陆青年的文化认同有很大区别。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国家政治概念被重新引入到大众的话语中,但香港政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香港人少关心政治,对政治公民身份的叛逆情绪是主要原因。香港在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上与大陆相比也有着显著的差异,香港国家弱,市场强,表现出高度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而大陆生活的特点是国家强,市场弱。香港人主要生活在市场的话语中,大陆人主要生活在国家的话语中,直到最近十年的经济繁荣和大陆价值观的变化,加强文化认同要在尊重和理解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才具有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各成员所认同的中华先进文化引导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核心的带领作用。在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要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并建设世界一流湾区,需要以粤港澳三地的根文化——岭南文化为切入点,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港澳青年学生更要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下,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下,以三地人民共同拥有的文化血脉为最大公约数,用中华文化元素凝聚粤港澳三地的智慧力量,努力使大湾区成为代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 群言出版社,2007: 89.

2. 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 中国社会科学,2013,09:27-39.

3. 梁凤莲.创新岭南文化是国际化的需要[J].粤海风,2011(04):71-73.

4. 张丰清. 弘扬岭南文化 激发中华文化活力[N]. 南方日报,2011-10-31(F02).

5. 莫小俊:新岭南文化建设对广州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作用及对策研究——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6. 徐豪.粤港澳大湾区,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J].中国报道,2019(04):20-21.

7. 李秀国.从人类学角度看香港人的文化认同[J].当代港澳,1998(01):43-46.

注释:

1张建,包玉婷.反分裂斗争中的国家认同建设研究——以港台地区为例[J].台湾研究,2021(01):37-47.

2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 群言出版社,2007: 89.

3梁凤莲:创新岭南文化是国际化的需要[J].粤海风,2011(04):71-73.

4张丰清:弘扬岭南文化 激发中华文化活力[N]. 南方日报,2011-10-31(F02).

作者简介:

刘英凤,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教授。陈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此文为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规划课题《基于岭南文化底色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号:201907Z0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SWOT分析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