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研究
2021-03-24石治勇
石治勇
摘要: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理念的逐步实施,教育部门对建设高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予以高度重视。但当前我国高校教师与辅导员对于学生思政的教育依然存在割裂,教师与辅导员对于思政教育的理念未达成一致。为加快提升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素质,高职院校应主动积极寻求创新的协同育人模式,为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思想政治体系。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信息共享已然成为一把双刃剑。而此时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建立自身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节点。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实践能力,更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辅导员要就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点达成共识,建设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作为行业领先、西部优秀的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在国内享有一定盛名。生源质量位居全重庆市专科院校第一位,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学校开设教学院部近10个,专业门类近30个,在籍学生近1.6万人。面对学生数量多、覆盖区域广等实际,学校党委牵头、学工部落实开展了系列举措,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育人效果。尤其是利用第二课堂、德育综合素质等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效果明显。定期开展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会议,了解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积极的解决方法。利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专任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各方面达到了医药类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才培养标准。
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師与辅导员协同育人交集少,缺乏对学生的双向引导。思政教师对学生实际表现情况了解不多,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够高,导致了学生在思想认同和行为表达等方面不能完全一致。
一、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现状
1.教师与辅导员对协同育人理念模糊
自教育部门发布协同育人项目以来,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很少就此理念达成一致,因此,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思政教育的潜能。思想政治课上,教师只专注于学生思想政治的理论教学,而容易忽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辅导员在学生教学管理上容易疏忽思政教学情况的关注,未能辅助思政教师开展教育工作。教师与辅导员双方未能共同开展协同育人项目,致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不能同时得到提升。
2.协同育人模式建立不全面
多数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会在教学系统管理上将教师与辅导员分成两个系统。教师主导的教学管理系统与辅导员主导的学生管理系统未能合作融化,将思政教育与日常管理分为了两部分。这就导致学校不能建立全面的协同育人系统,无法落实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目标。教师与辅导员不能通力合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学校不能“自上而下”,全力构建高效可行的协同育人框架。致使协同育人工作无法有序推进,学生无法有效提高的自身综合发展能力。
2.学生主体思想政治观念较弱
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同样对于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他们渴望为社会做出贡献,但部分就读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会因为外界因素而缺乏自信。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于教育形势发展和政治问题能够冷静分析,但对于国内政治环境的敏感度不高。医药类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于自身今后的从业方向有明确的目标,他们拥有积极正面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观。但容易在价值观建设上过于注重自我价值,功利主义严重。因此不能坚定目标,容易受外界诱惑而不思进取。
二、创建新型思政教育模式的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与正确的协同育人理念
医药类高校的思政教师与辅导员要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结合高职高专学生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精神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模式。后疫情时代,医药类专职院校的学生就是在学成之后为基层医疗事业做出贡献,思政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夯实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树立正确坚定地职业理想。
思政教师与辅导员要深入理解协同育人的理念,学校要加快构建协同教育平台,三方应积极合作,探讨研究并解决协同育人项目开展中出现的问题。辅导员要加强自身思政理论学习,与思政老师共同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思政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灵活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每位学生参与课堂。
2.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
医药类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离开学校后,首次接触职业实践与知识理论相结合的课堂。为应对应试教育而开展的传统课堂已经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加之进入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后,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会缺乏对自身的管理,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不能得到提升。
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日渐取得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思政教师要深入了解基层医疗状况,关注时事,深度挖掘社会中出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借助社会实践解决理论难题。
以往的创新教学模式无非就是组织主题班会,参加医药知识讲座和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但医药类专业的学生课程压力非常大,教师与辅导员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应致力于高度契合学生专业度,才能吸引学生兴趣。
比如,辅导员可向教育部门争取,与学校领导联合。组织学生与一线医疗工作者的见面会,帮助学生聆听一线的声音和感想。思政教师开展以疫情防控,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题班会、团体活动,组织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由此,将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相结合。由此,将协同育人理念融化进思政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优秀人才。
3.全面构建协同管理机制与考核标准
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开展,合理引导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的各项工作,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的有效实施。高校应全面建立协同育人管理机制,学校领导应开展讨论,成立专项小组。在教师与辅导员开展协同育人工作时,做好协同育人项目的考核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以往在考核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成果时,一贯采取笔试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应改革考核方式,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情况。以输出控制输入,教师与辅导员也会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学生思想政治学习与专业综合能力客观评价,促使协同育人工作高效开展。
学校领导应从学生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学生想法,听取学生建议。不断优化协同育人考核机制,例如:制定考核指标,明确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工作目标等。如此有效提升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加速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工作的推进。
结语:
在医疗事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将来无疑要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教育部门开展的协同育人项目能够更快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熟悉自己的职业内容。现如今,协同育人的工作开展还需学校和教职工加以重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优化改革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职人员的思政教育水平,为国家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全面综合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丽娜.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思考[J].决策探索(中),2021(09):64-65.
[2]黄舟,丁昭良.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重庆医学,2010,39(15):2076-2077.
[3]陈晓玲,吴丹丹.浅析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7):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