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蜂业促进贵州县域经济发展
2021-03-23任利刚于瀛龙郑钢龙立炎
任利刚 于瀛龙 郑钢 龙立炎│文
1 贵州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阳 550023;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贵阳 550006;3 正安县农业农村局,正安 563400;4 台江县农业农村局,台江 556300
特色农业对推动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1]。蜂业在特色农业中占有与众不同的地位,相比其他产业,养蜂见效快,劳动力投入相对少,不占用水肥等农业资源,是一项适宜山区发展的特色产业。这一特色产业不仅在作物增产增收、农产品品质改善、农业附加值提升方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2],同时,在维护地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也有其特殊生态作用和战略意义。“十三五”以来,蜂业以其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优势,成为贵州各地发展绿色经济、带动山区百姓脱贫致富的好抓手,多个地区整县推进养蜂生产,取得一定成效,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贵州省蜂业概况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山地丘陵等地貌占全省面积的92.5%。境内山脉众多,平均海拔1000m,年均气温15.6℃,年平均湿度80%,年降水量1180mm,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境内共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293种蜜粉源植物,53种可栽培蜜源植物,2个生态型蜂种,植被繁茂,四季蜜粉源充足,是发展养蜂生产的适宜之地[3]。一直以来,贵州是我国传统中华蜜蜂(简称“中蜂”)养殖的重要地区之一。“十三五”以来,贵州蜂业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蜂产业迅速发展,蜂群规模由2015年的43万群增长为2019年的58万群,其中中蜂51万余群,约占全国中蜂群的1/9,同比增长7.5%(图1)。全省有45个县将蜂产业列为重点特色产业,超过20万贫困人口以养蜂作为脱贫致富途径,蜜蜂养殖已成为贵州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
图1 贵州省2007~2019年蜂群数量变化情况
截至2020年3月,全省注册蜂企共3915家,有规模以上蜂企和专业合作社47个,建立规模以上养殖示范基地62个[3]。贵州省历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省蜂蜜产量自2010年的2000吨增至2019年的4018吨,同比增长约9%,2019年全省蜂蜜产量占全国的0.9%(图2)。但根据对贵州省养蜂学会、贵州省蜂产品协会及全省养蜂大县的调查,贵州省2019年蜂蜜产量为2500吨,两者差距即反应出贵州蜂群平均产量低、较大部分依靠外省流通的生产和销售现状。
贵州蜂业从业人员特征与全国一致,即老龄化严重,断层现象明显[3]。2019年对全省蜂业从业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养蜂从业人员数量从2016年的0.8万人增至2020年的4.1万人,但一线生产工作以50~65岁的蜂农为主,其中,55~65岁养蜂人占比40%。此外,新增的从业人员明显年轻化,但主要从事蜂产品包装与销售,且兼职居多,全职较少,养蜂生产和销售人才缺乏的问题突出。
图2 贵州省近5年蜂蜜产量及占全国的比例
二、特色蜂业在贵州县域经济中的作用
近年来,贵州多地大力发展中蜂产业,整县推进中蜂养殖,将蜂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西部的威宁、黔西,东部的台江、麻江,北部的正安等县为代表的地区,在探索扩大养殖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拓展授粉服务、开发特色蜂产品等方面作了各种努力尝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创新科技服务方式,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正安县素有“蜜乡”之称,是贵州省养蜂重点地区,蜜源环境优越,养蜂历史悠久,生产水平相对其他区域成熟。自2018年,县委县政府结合正安蜂业特点,将“良种繁殖”作为重点,先后制定和出台《正安县中蜂遗传资源保护方案》《“正安中蜂”遗传资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暂行)》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并划定“正安中蜂”遗传资源自然保护区。同时在创新科技服务方式上狠下功夫,通过建立示范县、示范村、示范蜂场的形式,推动“新型青年农民培训”(新青班)的发展。以新青班为载体,以地方养蜂能手为师资,以返乡青年为对象,举办多期养蜂培训班,显著提升全县良种繁育技术水平,同时改善了全县蜂农的年龄结构。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蜂群11.68万群,从业人数1.4万人,先后获“中华蜜蜂之乡”“美丽蜜蜂乡村”等称号,近三年累计为周边地区提供中蜂蜂群4.6万群,有力助推了正安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2.推广蜜蜂授粉,助推蓝莓产业提质增效
相比于正安县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主抓良种繁育,实现养蜂致富,麻江县则是清晰定位“全国蓝莓种植面积第一大县”的地位,充分发挥蜂业的农业之翼作用,利用本土中蜂为蓝莓授粉,延长蓝莓产业链,改善蓝莓果实品质,开发蓝莓蜂蜜系列产品,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自2015年起,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遵义站在麻江县试验示范中蜂蓝莓授粉技术,取得有效进展,实现“蜂·莓”产业融合共赢,果农蜂农双丰收。麻江县是省内最先推广应用这一技术体系的地区,截至2020年,这一技术推广面积覆盖全县6万亩蓝莓园,实现蓝莓平均亩产提升30%,经济效益增加4500万元[4]。在蓝莓增产丰收的基础上,麻江县实现商业化生产蓝莓蜜,使得贵州成为全国第一个生产蓝莓蜜的省份,2015~2020年累计采收蓝莓蜜186吨,实现经济效益1488万元。目前,以麻江县为代表的蓝莓主产县高度重视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挖掘蜜蜂在授粉作物增产和采收蜂产品方面的两大潜力,开发特色蜂产品,成立平台公司推广宣传其特色生产模式,销售蓝莓和蓝莓蜜,市场反响良好。2020年,贵州省以麻江县为核心建立2万群中蜂蓝莓授粉基地,拟打造全国蜜蜂蓝莓授粉基地和商品蓝莓蜜生产基地。
3.创新利益分配模式,保障生产者与贫困户利益
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保障养蜂生产者与贫困户利益,保障县域蜂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2010年以前,台江县蜂业基本处于原始生产模式,表现为:蜂群来源基本靠野外采收,饲养环境和饲养技术基本处于初级原始状态,蜂蜜采收处于粗暴的毁巢取蜜等不可持续的方式,截至2016年全县中蜂养殖仍以传统饲养为主,蜂群总数约3000余群。自2018年,台江县成立相关工作组、协会,共投入扶贫资金800多万元用于发展中蜂养殖产业,通过相关政策的出台保障、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的支持指导、基层养蜂人员的积极努力与配合、新媒体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支撑,截至2020年,台江县蜂群增至14128群,2019年全县产蜜50吨,产值1000多万元。在规模扩大、养蜂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台江县创新利益分配模式,处理好养蜂员、贫困户和村集体三者间的关系。规定蜂群为村集体所有,贫困户是股东,养蜂员实行代养。以“631分配比例”分配利润:纯利润的60%归养殖户,30%为贫困户分红,10%交村集体作为生产发展基金。目前,这一利益分配模式运行良好,全县有协会1个、蜂企2家、合作社22个,养蜂项目覆盖贫困户3319户1.2万人,每户每年分红300~1500元,蜂业已经成为台江县林下经济的重点产业和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最好见效最快的产业。
4.政策资金支持,增强蜂业扶贫效应
黔西是贵州省西部地区的重要县,也是喀斯特石漠化程度相对严重的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和资源有限。为推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坚持统筹规划,着力培育贫困户持续增收产业,黔西县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中蜂养殖基地。2018年,黔西县制定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资金保障支持蜂业发展带动农户脱贫致富。明确县级财政投入300万元,用于蜂蜜加工厂建设、品牌创建、运营管理等,整合财政扶贫专项资金700万元用于建设养蜂示范基地。此外,黔西县明确分工,中蜂产业建设由县科技办牵头负责,县级平台公司负责蜂蜜加工、品牌创建及运营管理,各乡镇(街道)负责示范基地建设。县级平台公司采取“五统一”运作模式(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品牌、统一营销),并与乡镇(街道)平台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合同,乡镇采用“平台公司+支部+村社一体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实现“小群体”共同对接“大市场”,建立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最终形成产供销为一体的养蜂产业发展体系,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养蜂产业覆盖全县253个村(社区),利益联结贫困人口1.6万户6.2万人,蜂业扶贫效应明显。
三、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看到特色蜂业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不同程度促进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比其他特色农业产业,蜂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灵活多样,可通过为作物授粉、采收蜂产品、蜂种保育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实现增收。然而,贵州蜂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一系列问题,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在生产实践中要讲究因地制宜,避免盲目引种、过度发展。
1.基因渗入风险大,蜂种保护应重视
与传统畜牧业一样,种质资源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十三五”以来,贵州各地盲目引种,导致境内饲养蜂种混乱,由原有的2个本土型蜂种,变为5个生态型蜂种,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蜂种均被大量引入贵州境内。而现有研究显示,外来蜂种在生产性能、抗寒性、抗病性等方面明显不如本土蜂种,饲养一两年便被淘汰,引种投入消耗巨大,生产效能反而不高[5]。大量外来引种不仅会危害到本地蜂种资源,造成本地蜂种不可逆的遗传杂交,进而出现遗传衰退[6],还存在检验检疫环节缺失,蜂病跨区域传播的风险[7]。
蜂种资源作为养蜂产业的根基,直接关系到蜂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在利用蜂群授粉、生产蜂产品的同时,还需加强原有蜂种资源的保护。各地政府、行业、企业均需未雨绸缪,支持本地蜂种保育工作,提升种质资源保护意识,提早抓起本地蜂种资源的保护工作。同时,加强检疫工作,建立健全检验检疫机制,降低蜂病传播的风险,为产业发展筑牢防护墙。此外,也不建议各地向外地输出蜂种,维持各自原有蜂种的纯正性,避免病害传播,将保种育种工作控制在服务当地蜂业的范围内。
2.载蜂量过大,蜂业规划须因地制宜
养蜂是一项资源依赖性极强的产业,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传统畜牧业中,产出与投入呈明显的正比关系,只要饲养技术过关,畜牧生产不存在天花板效应。但养蜂产业与普通畜牧业不同,其产品的最终产出取决于自然环境中的蜜源多少,是典型的“靠天吃饭”。达到蜜源资源的极限,产出的蜂产品数量不会增加,因此在养蜂产业的规划中须考虑到当地蜜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各地生态环境差异大,蜂业发展的模式也各有不同。因此,各县在做蜂业发展规划时,摸清家底,做好蜜源资源、人才资源、蜂种资源的调查极其重要。首先,前期调查需充分考虑县域面积的限制,根据放蜂产地的规模和中蜂的生物学统计,合理安排蜂群规模。根据前期研究人员的估算,理论上每7km2最多容纳50群中蜂[8],超过这一限值,蜂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大打折扣。此外,还需考虑境内蜜源植物的丰富度,县域内至少应有2~3个季节的蜜源植物,方可开展规模养蜂。
3.产量低品质不佳,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贵州“土蜂蜜”价格在140~300元/kg,但滞销情况屡见不鲜,成熟蜜、有机蜂蜜、特色蜂蜜等受消费者欢迎的高附加值产品偏少,供需矛盾突出。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基层养蜂技术水平不够。规模养殖、蜂病防治等瓶颈问题难突破,导致蜂群单产低,平均每群蜂年产量不足5kg。二是产品质量控制环节不重视。生产、检验、包装、保存贮藏等环节没有抓好,导致蜂蜜含水量高,不耐贮运,细菌含量超标,不能通过正规网络平台销售,只能以“土蜂蜜”形式,通过朋友圈小范围销售。三是品牌建设不够。蜂业合作社各自为阵,整个区域缺乏统一的包装、宣传和营销策略,品牌效应弱。
贵州各地在规划蜂业发展时,均强调科技支撑的作用,强调需大力培育基层养蜂能人,加强养蜂技术培训,但大多停留在规划中,未落到实处。未来蜂业发展,首先要持续、灵活推广一线生产需求强烈的优质成熟蜜生产、蜂病防治、强群饲养等实用技术。其次,特色蜂业的发展重点和政策支持重点需从一线生产转移至后期的质量控制和品牌打造上,从原有的“脱贫”转移至后续的“致富”上,需加强基层生产监管力度,规范蜂群用药,加强质量检测,检测标准须对接或高于国内、国外相关标准,建立国际化的蜂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最后,品牌打造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依托大数据精准定位消费模式,开展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的营销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的蜂产品品牌。
4.养蜂生产缺乏保障,蜂业保险有待健全
无论是蜂农还是养蜂行业的其他人员均缺乏相应的农业保险。一方面,养蜂生产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格局。蜂农的生计易受气候、蜜源、市场以及人为外来因素的影响,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因转地放蜂无法开展,部分蜂农放弃养蜂,个别蜂农甚至发生自杀的惨剧。另一方面,普通农业保险在蜂业上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普通保险在蜂群定损、赔偿上存在困难,保险条款落实难度大。
开展专门的蜂业保险,对防范潜在风险、保障蜂农生计来说极有必要,也利于蜂业的长远发展。推动以蜂业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农业保险,减轻因气候、自然灾害等造成的蜂农损失,维持地方蜂业生产的稳定,保障蜂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先期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商业保险公司形成政策性的蜂业保险,后期可因地制宜实行商业化蜂业保险,实现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兼顾蜂农和保险公司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