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项三穴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1-03-23王歆婷郑士立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突发性气血黏度

王歆婷 郑士立 方 芳 林 碧

温州市中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突发性聋是一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常伴眩晕、耳鸣等,大部分患者需采用规范治疗,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部分患者易产生永久性丧失听力[1]。突发性聋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对该病仍未达成统一的治疗方案[2]。目前西医临床治疗突发性聋主要给予激素、扩血管、高压氧以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措施,但约1/3的患者治疗后遗留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耳聋[3]。突发性聋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暴聋”疾病范畴,多因急性热病、反复感冒,或者痰火、肝热上扰,或者体虚久病、气血亏虚等,使气血不能濡养清窍而引起,临床分为肝火上扰、风热上扰、痰火郁结、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等型[4]。本研究选取90例突发性聋患者分组进行治疗,旨在探讨针刺项三穴对其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筛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突发性聋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0~68岁,平均56.41±7.76岁;病程12~25天,平均16.34±2.58天;耳聋程度:中度19例,中重度26例。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3~70岁,平均57.03±8.31岁;病程9~27天,平均16.09±2.99天;耳聋程度:中度22例,中重度2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突发性聋诊断标准参见《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5]拟定。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20~70岁;③单耳性耳聋且合并眩晕或耳鸣症状者;④非波动性感音神经听力损伤;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外耳或内耳病变,或者耳毒性药物中毒所致突发性聋;②不能耐受针刺治疗;③传染性耳聋、噪音性耳聋者;④伴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⑤治疗依从性差。

1.3 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1.3.1 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0016],1ml:0.5mg,肌注,每日1次;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024),每次10μg,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项三穴治疗,取穴为风池、天柱、天牖,均双侧。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0.30mm×40mm不锈钢毫针,风池穴采取针尖对准鼻尖方向进针约30mm,天柱穴、天牖穴直刺约25mm,针感以酸、胀、重为佳,得气后留针30min,期间每15min行针1次,每日1次,每周5次。疗程同上。

1.4 观察指标:①两组听力损失评分:参见WHO听力障碍分级标准[6]按4级进行评分,听力损失26~40dB(1分)、损失41~60dB(2分)、损失61~80dB(3分)、损失>80dB(4分)。②两组听力阈值:使用声阻抗及纯音测听检测纯音听阈值。③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记录两组患者眩晕、耳鸣消失时间。④两组血液流变学检测:应用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测定患者的血浆黏度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

1.5 疗效评定标准[7]:治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6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 20.0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比较采取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例数或率表示,用χ2检验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听力损失评分和听力阈值比较:治疗后,两组听力损失评分和听力阈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听力损失评分和听力阈值下降更明显(P<0.01)。见表1。

表1 两组听力损失评分和听力阈值比较(±s,分)

表1 两组听力损失评分和听力阈值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例数45观察组4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听力损失评分2.79±0.40 1.73±0.25*2.85±0.37 1.22±0.17*#听力阈值(dB)85.63±9.94 43.77±5.91*85.93±10.04 29.40±4.44*#

2.2 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眩晕、耳鸣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眩晕消失11.14±1.73 8.03±0.94#例数45 45耳鸣消失11.74±1.65 9.13±1.34#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s,mPa·s)

表4 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s,mPa·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低切血液黏度/10S-1 16.90±2.27 14.94±1.77*16.99±2.04 12.73±1.6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血浆黏度2.79±0.34 1.93±0.25*2.71±0.31 1.51±0.18*#高切全血黏度/150S-1 5.77±0.68 4.43±0.56*5.68±0.74 3.90±0.44*#

3 讨论

突发性聋的病位在耳,病因主要责之于外感与内伤两端,与肝、胆、肾诸脏关系密切,如外邪侵入、肝胆诸脏功能失调、血瘀、体虚、痰浊等都可导致该病,而血瘀耳窍是“暴聋”发生的中心环节[8]。《医林改错》指出:“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火热、虚寒、气虚、气滞、损伤等均可引起气血凝滞,耳窍经络、血脉不通,使血路受阻,耳窍失养,功能失利,发为本病[9]。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聋与现代临床中突发性聋的内耳循环受阻病机相吻合,治疗主要以改善内耳循环为主。因此,气血瘀滞是突发性聋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中医临床治疗应以行气活血通窍为主。

本研究采取针刺项三穴治疗,其中风池穴为足少阳经穴,一穴通多经,针刺可激发阳经之气,使气血上注于脑;天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可通行气血,疏通气血津液运行,滋润濡养脑窍;天牖穴为手少阳经穴,有通经活络之功效,能够疏调三焦经气,局部气血运行通畅。针刺项三穴能发挥疏肝理气、通达气血和脑目以及通络的作用,经脉通则气血畅,气血上行灌注于脑,使脑窍充养[10]。穴位解剖学显示风池穴为椎动脉最易受压迫的穴位,刺之可解除椎动脉痉挛,调控血管运动平衡,改善脑血管舒张、收缩状况;天柱穴在第1、2颈椎棘突处,针刺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天牖穴处于第2颈椎横突,刺之可改善颈部肌肉筋膜痉挛状态,解除对椎动脉的刺激,从而改善上行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针刺项三穴治疗突发性聋可改善患者的听力,促进症状好转,提高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突发性气血黏度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气血亏虚 日常如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