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学核心话语的演变

2021-03-23

关键词:修己人伦荀子

周 密

(武夷学院 艺术学院,福建 武夷山354300)

先秦儒学,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历经近一个半世纪,其核心话语是一脉相承,还是有所不同,此在逻辑上能否得以清晰阐释及揭示,仍然是个问题。从本质上看,儒学是建立在“家庭伦理”基础上,作为家国同构的思想理论基础,就此而言,三家学说一脉相承,无可厚非。况且,事实上,荀子弟子韩非言孔子之后“儒分为八”[1]孟子为“孟氏之儒”代表性人物,而荀子为“孙氏之儒”代表性人物,则可证二者皆出孔子一脉。但从形态看,并非意味不同时期的儒学话语形态一成不变。不可否认,宋学话语不同于汉学话语,汉学话语亦不同于先秦儒学话语。同样,先秦儒学话语,亦应有孔子、孟子及荀子之分。问题在于,如何证明三家学说既一脉相承,又形态不同,唯一检验方法,即从儒家原典《论语》、《孟子》、《荀子》中提取关键词,选择核心概念,解读其意义,化繁复为简约,或可拨云见日,清晰地展现先秦儒学话语演变进程,显现其逻辑进程与历史进程的一致性,以证其实。

一、《论语》:孔子儒学核心话语

孔子是儒学的开创者,其学说主要体现在《论语》中。班固《汉志》虽沿刘向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篹,故谓之《论语》”,[2]然其已不知先秦《论语》原本状况。而汉兴复出的《齐》、《古》、《鲁》三《论》,既有今文《齐》、《鲁》之别,也有今、古《论语》之异。所以,在西汉宣、元、成三帝有《齐》、《鲁》之争,至张禹糅合成《张侯论》,统于一尊。而刘歆出,复有今、古文《论语》之争,至东汉末郑玄糅合今、古文为郑玄注本《论语》。然今、古之争方熄未艾,又出现汉、魏之争,形成魏何晏《论语集解》,与郑注本并立于世。

郑注本于唐后式微,今《论语》实际为何晏传本。《论语》在此长达二千余年的流传中,可想而知,恰如宋洪适所云,“其文有増损者,其字亦有假借”,[3]不一而足。仅以字数论,从汉末至今,间有变化,第一次以标准本形式颁布的汉石经《论语》为15710字,至唐石经,演为15909字,至宋,以唐石经为底本而成的邢昺《论语注疏》与朱熹《论语集注》,分别为15919字与15920字,此意味从汉石经《论语》至现行本字数增衍210字。尽管如此,不同版本尚存在字数差异,但从根本上看,衍字多为虚词和非关键词,并未影响文本关键词的增损,更未影响对核心语词的认定。因为,对核心语词的认定,取决于文本中出现频率高的关键词,依据其在句中语境之意,以确定其在文本中的地位,是否处于核心地位。金观涛《中国思想史十讲》用此统计方法,以揭示《论语》文本的意义结构。其“使用数字切词技术,得出按使用次数多少排列的前十几个有效关键词”,列表如下:

论语人知仁君子道礼学民天2191141111088976665049

进而,从关键词使用频率高低排列顺序选出前四个关键词视为核心概念,由此推理,“人”要“知”,未知,焉得“仁”,而仁为道德的核心语词,故“君子“为“拥有这种自觉追求道德理想的人”。“因此,从孔子开始,儒学的本质意义便呈现出来,这就是道德乃是关于个人追求生命终极意义的事情”,从而推断,“《论语》是讲人对道德之理解的一部著作”。[4]18-21可见,金观涛关注的是孔子学说中“高于现实社会的超越性”理念。其实,孔子并未忽视社会的现实性,甚至更为关注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此从前五个关键词不难推知,人知仁,方为君子,此为孔子之道。此道诉求是,建立君子社会。而此诉求的前提是,人有别禽兽。孔子认为,人别禽兽,在于有“知”。此“知”,金观涛认为有二层意思:一为“知道”,即对具体事物的了解;另一为知道“什么是知道”,“即反思自己的知道是否真的知道”,此在哲学上谓“二阶思维”。孔子此知有别于柏拉图,柏拉图的知是指向认识自然界的知识,为真知之知,孔子则指向“人世间的人伦关系”,为善恶之知。[4](p19如孔子认为,人与犬马之别,“不敬,何以别乎?”[5]此“敬”是知的一种形态,可见,孔子的知,实质上,不等同于理性,而等同于实践理性。因而,不以人有理性而别于禽兽,更在于以人的实践理性而别于禽兽。此“敬”则为实践理性范畴,故人与人相处不应如动物那样弱肉强食,而应以敬相待,此为君子相处人伦关系的底线,亦为君子修身的基本要求。当然,孔子对君子要求不止于此,还有更高的要求。正如《宪问》篇所云:“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巳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可见,修己,是为己成君子;安人,是为百姓安天下,此是孔子为君子界定的生存发展的意义所在,也是为自己所授学说设定的实现君子社会的基本思想理路。以此观之,孔子学说之诉求,不能不视为在于建立君子社会。

那么,如何实现君子社会?此为孔子学说诉求能否成立的关键。“修己以敬”,只是待人之道,并非安人之道。安人所循的是天道,还是人道,则是当时时代关注的话题。若依汉宋儒学实质是循“天人合一”以安人而推孔子学说亦如此,显然缺乏文献依据。因为贯穿孔子思想理路的核心语词并不论天道,惟论人道。《论语》“天道”一词仅见一例,即使“天”字亦只见49例,不足见“人”字219例的四分之一,甚至位列“民”之后。在孔子观念中,天是自足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无需过问。即使对扰人忧心的天之幻象鬼神,孔子也不过“敬而远之”(《雍也》),至于与天命相关的人的生前与死后之事,更不复过问。如《先进》篇,子路问孔子如何事鬼神,子斥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学说本质不在天道,也不在天人合一,而在人道。《公冶长》篇曰:“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然其人道与西方契约下的人道又不同,而是以“家庭伦理”为根本出发点的人道。此人道为处理人与人关系之道,孔子谓之“仁”。此仁遵循的法则,从《学而》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可知,“仁之本”意味着“仁”的逻辑起点是“孝”,而子事父之“孝”则基于血缘关系自然法则,故与西方人道基于社会关系的契约有着根本的区别。

问题在于,孔子亦未有“人伦”语词,更未有“伦理”概念。从《论语》全书看,不仅未有“理”字,而且“伦”字也只二见,皆见于《微子》篇,子路言“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与“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5](p2529此大伦者,孟子以为是人伦之至,“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5](p2694可见,在孔门,“欲洁其身”的隐者并非君子,惟不“乱大伦”的方为君子。正因父子、君臣关系为大伦,为君子社会的重中之重,故《颜渊》篇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答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见,孔子虽未言人伦之名,确有以人伦为政根本之实。由此可证,孔子实现君子社会诉求,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自然法则为基础的人伦理论上,以人、知、仁、君子、道为核心话语表述之。

二、《孟子》:孟子儒学核心话语

《孟子》一书34685字,比《论语》多18765字,换言之,《论语》字数只有《孟子》字数的46%。依据《论语》关键词使用频率高低排次,列《孟子》关键词出现次数如下:

人知仁君子道礼学民 天论2191141111088976665049孟614146158821506833209293

比较二者关键词使用频率,除人、乐、善三个关键词大致相合外,余皆不合。即使尚合比率的三个关键词,在排次上也未必尽合,由此可知孟子核心话语的变化。故取依使用频率高低排次的《孟子》中前13个关键词,比对《论语》如下:

论语人知仁君子道礼学民天2191141111088976665049孟子人天民仁道知心善义614293209158150140126114108

从上比对,不难发现,《孟子》排序中未有“学”、“邦”、“德”三个关键词,则出现“心”、“义”、“命”三个新的关键词以替代。而在排序上,除了“人”、“道”位次未变,其他位次皆变,尤其前五个关键词中,以“天”替代“知”,以“民”替代“君子”,此位次变化意味着核心话语发生重要变化。

以孟子继承孔子“修己以安人”的基本思想为例,孔子只以“仁”安人,孟子则引进“天”概念,以“天人合一”安人,为以“仁”安人加了一层以“天”安人之保障。若以为孔子也有天人合一观念,如《泰伯》篇云:“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实际上,“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只是孔子以人顺天的表象,“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才是孔子不问天的根据。以此观之,即使言孔子不排除天人合一思想,不过是被动的消极的以人顺天观念,而不像孟子积极的以天意顺人愿的观念。孟子以天顺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以天事人,如《万章上》篇孟子云:“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事治,百姓安之”。可见,孟子的天是以顺人愿“事治”、“安人”为天道,否则无天道。另一方面人事天,其云:“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但又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上》)可见,孟子以“修己”为“知天”,不尽心知性,无由“知天”,实质仍是天由人观念。由此可见,不论“天事人”,还是“人事天”,孟子皆以天道合人道。故孟子充满自信云,“万物皆备于我”(《尽心上》),此正是孟子“修己以安人”的根本依据。

万物何以皆备于我,孟子认为,万物于人,惟以五官感知而存在。“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心下》)此五官之性,是根于身,孟子谓之“天性”,亦称“命”。与此相对应,还有一种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孟子谓之“人性”。“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此“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诸如,“恻隠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故仁义礼智,不外求于天,而“反求诸己”(《离娄上》)。正是基此身、心二重说,孟子提出善政与善教理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政谓法度禁令,所以制其外也。教谓道德齐礼,所以格其心也。”(《尽心上》)可见,善政,治身也;善教,治心也。故而,孟子将“仁”治推向两端,由善政建立仁政,由善教建立人伦。

孟子人伦概念见于《滕文公上》,其云:“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当然,此是孟子托古之说,但其以夫妻为人伦逻辑起点,展开父子、长幼、朋友、君臣关系,以此五伦概括人与人关系,则有合理性,故此五伦成为其后建构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理论基础。若从天下第一家王室形成看,由家到国,则可以更清晰家国同构的大一统国家实由家庭人伦扩展到社会而成,以此言家庭伦理为儒学本质并不为过,至少,迄今尚无哪种学说比此更贴近解释家国同构的客观现象。故可证人、天、民、仁、道为孟子的核心话语。

三、《荀子》:荀子儒学核心话语

《荀子》一书75225字,《孟子》字数只有其百分之四十六,与《论语》字数恰为《孟子》字数的百分之四十六相合,故取三书关键词使用频率排名前13位比对如下:

论语人知仁君子道礼学民天2191141111088976665049孟子人天民仁道知心善义614293209158150140126114108荀子人天知道礼义君子民善1242600490385344312299245204

从三书关键词排序看,《论语》与后二书的差异大于后二书之间的差异。《论语》有“学”、“邦”、“德”三个关键词皆未进入后二书排序,而《孟子》只有“命”一个关键词未进入《荀子》排序。《论语》排序取前十三位,止于“德”,意在于彰显《论语》为论道德之书。《孟子》代之以“心”、“义”、“命”三个关键词,则显现孟子论“心”、“义”、“命”频率高于论道德。同理,《荀子》以“法”取代《孟子》中“命”,显现荀子去天命而重礼法,更加追求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位次变化最为显着的是孔子的核心概念“仁”,不仅位次不断后移,从《论语》第3位、《孟子》第4位后移至《荀子》第13位,而且使用频率不断下降,从《论语》到《孟子》使用频率降幅近百分之三十,而从《孟子》至《荀子》降幅更大,则近百分之六十。此种变化,意味孔子核心话语到孟、荀发生了重大变化。

再以“修己以安人”为三家一脉相承的基本思想为例,若不论如何“修己”,只论如何“安人”,三家侧重点明显不同。孔子重“仁”,孟子重“义”,荀子重“礼”。孔子重“仁”,如《颜渊》篇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孔子“安人”理路是由外礼而达内仁,故以“天下归仁”为目的,而重“仁”。孟子重“义”,在于其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义是实现“人心”的“人路”,此路径方向恰与孔子相反,是从人伦始,由仁到义。其《尽心上》云:“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逹之天下也。”而此“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即为孟子所言的“赤子之心”,是其性善论乃至“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根本依据(《告子上》)。所以,孟子以为,“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故而,弃外礼达内仁路径,而演仁为义,由仁出义行而重“义”。荀子重“礼”,所重者,“礼法”之礼。此礼不同于孔子“礼乐”之礼,也不同于孟子“礼义”之礼。孔子之礼,建立在自然法的血缘亲疏长幼之上,以别上下等级尊卑。孟子之礼,建立在性善论上,故以礼合义,以义为“人路”,而重义。而荀子之礼,建立在性恶论上,以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6]故以“礼”取代孟子之“义”,将礼制度化,甚至法制化,打破礼不下庶民之规,以此一统“礼法”而显“隆礼”,别于以往之礼,此为荀子观念转换的最主要特征。由此特征出发,可分辨其与孟子为何使用同一关键词却显现不同的观念。如二者皆讲天人合一,孟子以天合人。与此观念相应,孟子以为作为“天子”之君,应顺民意而治,故君轻民重。只要顺民意置“恒产”要求,教以“人伦”,就可安人。荀子不以孟子观念为然,至少看到孟子学说的不完善,认为天不可能顺人,故以天不合人意为常态,而以“人定胜天”意志制之,达天人合一。与此相应,“胜天”之人,乃君而非民,故重君甚于重民。并以为,“民欲附下”,民也不可能顺君,惟君对民,“职而教之,湏而待之”(《王制》),“化性而起伪”(《儒效篇》),“性伪合,而天下治”(《礼论篇》)。可见,其“天下治”,惟据礼法。由此可知,人、天、知、道、礼为荀子的核心话语。

从上述可知,在“修己以安人”基本思想理路上,孔子追求的是“修己”内圣之道,而孟、荀二子追求的是“安人”外王之道,显然,孔子与孟、荀观念取向截然不同。况且,孟子与荀子二者观念也大相径庭,此不仅在二者立论的心性基础善、恶不同,尚在支撑二者外王的理念不同。孟子以“人伦”支撑家国同构的王道,可谓其学本质为“家庭伦理”。荀子则以“礼法”强化家国同构的王道,以君王一统天人,可谓其学本质于君王而言为“天人合一”。若孟、荀二学本质之说成立,显然与孔学相去甚远。

猜你喜欢

修己人伦荀子
家庭伦理剧: 从人伦差序到地域关系融变的影像观照
苏州传世家训中的修己之道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孔子的“修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论荀子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
和谐
《归来》:人伦的崩塌与建构
天伦
知识小词条
论语小故事,人生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