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六朝时期熏炉类型及其文化特征考察

2021-03-23李湘

关键词:马鞍山口径时期

李湘

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一个独具魅力的时间段, 夹杂着史无前例的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当时,在中国的南北方都建立了诸多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 朝代更迭频繁。 受地域差异、社会审美风尚、外来装饰艺术的影响,六朝时期熏炉的种类、装饰风格、文化特征趋于多样化,而两汉时期流行于华夏大地的博山炉则日渐式微乃至被取代。 本文以安徽地区六朝墓出土的各类不同材质的熏炉为研究对象, 梳理了这一时期熏炉的种类、装饰题材和艺术风格,进而更加准确地判断其年代,阐释熏炉形制发展特征及文化内涵。

一、概述

安徽六朝时期熏炉主要集中出土于毗邻南京等六朝文化核心区的皖东地区, 可分为铜质和瓷质两类, 二者的器物种类和造型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目前考古发掘出土情况来看,瓷质熏炉在数量上略多于铜质熏炉,具体情况如下。

(一)铜质熏炉

图1 马鞍山慈湖乡林里东晋墓出土的铜质博山炉(M1:9)

图2 马鞍山慈湖乡张家山南朝墓出土的铜质博山炉

根据其造型,可分为A、B 二型。

1.A 型,为铜质博山炉。 由炉盖、身、柄、座以及承盘五部分组成, 主要集中出土于安徽马鞍山和县等地的东晋、南朝的墓中。 例如,马鞍山慈湖乡林里东晋墓出土的承盘式博山炉(M1:9)[1],炉盖呈博山形,其间有细小镂孔,炉腹为弧形,上腹壁较直,下部斜收。 炉盖与炉腹之间有铰链相连接,炉柄细长,饰竹节形装饰,下接承盘。承盘为平沿式,平底,腹部较浅。 炉高15.1 厘米,底径11 厘米。(图1) 马鞍山慈湖乡张家山南朝墓出土的博山炉[2],出土时炉盖缺失,炉腹内有木炭残存,炉身、承盘等基本造型与马鞍山慈湖林里乡东晋墓所出土的基本相似。 该炉为子口式,口沿一侧残存铰链,炉腹呈半球形,炉柄上部细长且末端呈喇叭形,炉柄偏上部有一圈凸箍,下接承盘。 承盘平沿,腹部较浅,平底。残高4.6 厘米,炉腹口径7 厘米。承盘口径16.8 厘米,底径14.6 厘米,高1 厘米。 (图2)和县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博山炉,炉身与炉盖为活页式,可自由开启。 炉盖上山峰耸立,千秋与万岁等仙人、 瑞兽隐匿其间, 密林间有若干出香孔,镂孔为弧形或逗号形。 炉腹刻画有建筑图案,炉柄部做成憨熊的形象, 跪于莲花台上, 下接承盘,承盘为宽折沿,腹壁与底近乎垂直,平底。炉高32 厘米,炉口径13.1 厘米,底径25 厘米。 可谓制作精良,构图别致。 (图3)

图3 和县出土的铜质博山炉

图4 凤台南金西晋墓出土的铜质足炉(M3:2)

图5 马鞍山市当涂县新桥乡塔桥村出土的铜质足炉

图6 马鞍山市当涂县新桥乡塔桥村出土的铜质足炉

2.B 型,为铜质足炉。 造型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陶鼎。 炉口部为敞口或折沿式,弧形腹,根据器身结构,分为两个亚型。

Ba 型,带盖铜质足炉。 由炉身、三足、炉盘三部分组成。例如,凤台南金西晋墓出土的铜质足炉(M3:2)[3]。 炉盖呈锥形,盖顶为博山饰,盖中部镂空几何形纹饰一周,盖缘处为宽素带纹。 盖与腹有合页相连接,炉身为鼎形,弧形腹,炉腹以下有长条形漏灰孔,圜底,下接三个蹄形足。炉足足尖做成铆钉与承盘相接。盘口径13.4厘米, 底径6.6 厘米,通高9.7 厘米。 (图4)1977 年,马鞍山市当涂县新桥乡塔桥村出土两件铜质足炉[4],现藏于当涂县博物馆。 一件炉体呈球形, 镂空,盖体分三瓣,可开合。 盖顶中央有一凤,凤足周围有六瓣团花形装饰,旁立一羽人手捧仙药,盖顶周围有花朵、神鸟及四位神人,神人呈跪姿。 炉腹近口沿处有两神人,盖与腹均有六瓣团花状镂空装饰,炉腹下置三个熊形足。 承盘为折沿式, 腹壁直,平底,下有三个乳钉状足。(图5)另一件装饰题材与前者相似,炉腹一侧置龙柄,龙首高昂,怒目张牙,额顶有两只触角向后卷曲,曲颈,有鳞纹。炉盖与腹有合页相连,可自由开启。 炉腹下置三足。 承盘为折沿式,腹部依次内收,平底。 该炉高16.5 厘米,炉口径10.5 厘米,盘径16.3 厘米。 (图6)芜湖赭山M113 魏晋墓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铜质足炉[5],炉盖缺失,仅存炉盖与炉身相连接的铰链,炉身为鼎式,深弧腹,腹上部饰三个花朵形纽,下饰凸弦纹一周,中部透雕六瓣团花形成一圈小镂孔,小平底,下接三个熊形足,熊呈半蹲式立于承盘内,双手置于膝上,头顶炉身,目视远方。 承盘平折沿,斜直腹,较浅,平底,下有三个小尖足。 高9.5 厘米,口径11.7 厘米。 (图7)

Bb 型,无盖铜质足炉。 炉口为敞口折沿式、弧腹。东吴至西晋时期三足炉底为圜底,东晋以后三足炉底部多为平底。 炉口径为13-17.5 厘米,高6.3-7 厘米。 根据承盘的有无,分为两式。

Ⅰ式,无承盘。 由炉身和足部组成。 集中出土于安徽东部地区六朝墓中。如马鞍山采石东吴墓、宣城外贸巷西晋墓、马鞍山盆山西晋墓、巢湖元康八年西晋墓,当涂黄山东晋墓、芜湖月牙山一号墓等墓葬中均有出土,在现知出土的铜质熏炉中,其占比最高。例如,马鞍山采石东吴墓出土的铜质三足炉(M1:9)[6]。 炉身为盆形,口沿外翻,深弧腹,圜底, 三马蹄形足, 腹部饰六道凹弦纹。 炉口径为12.6 厘米,高6.6 厘米。 (图8)

Ⅱ式,带承盘,由炉身、炉盘和足部组成。炉身为鼎式,折沿,弧形腹,近底急收,再向下弯折,上饰凸弦纹六道,底为平底,下接三蹄形足。 承盘为尖唇,斜直腹,内外平底,与炉身相连。 如1971 年在蚌埠市收购, 现藏于安徽博物院的承盘式铜三足炉,炉高7.2 厘米,炉径13.3 厘米,盘径22.8 厘米,炉腹围38.5 厘米。 (图9)

图7 芜湖赭山M113 魏晋墓出土的铜质足炉

图8 马鞍山采石东吴墓出土的铜质足炉(M1:9)

图9 安徽博物院馆藏铜质足炉

从外形特征看, 六朝时期铜质熏炉以模仿前朝器形为主。 例如,A 型铜质博山炉与两汉时期博山炉形象相似,细部特征略有区别:炉柄与炉座为一体式,承盘多为大平底、折沿式,盘较浅,炉柄细长且多带装饰,如熊形装饰、环状节或仿莲柄造型装饰等;炉腹在两晋时期均为素面,南朝时刻画莲瓣纹;炉盖原来的山形饰更接近于植物造型,时代越晚,山峰的造型越明显,部分器物盖顶有突出的莲蓬形柱饰。 安徽博物院收藏的A 型铜质博山炉炉盖上除了继续沿用两汉时期的祥云、 瑞兽装饰外,还新增了“千秋”“万岁”等人面鸟神形象,此类装饰纹样在东晋至南朝砖画装饰中极为流行,可视为六朝时期铜质博山炉显著的断代依据, 综合这件器物“千秋”“万岁”形象和炉身下腹部的仰莲瓣纹特征,推测该器年代应为南朝时期。

六朝时期的铜质足炉也是类似的情况,如凤台南金西晋墓出土的Ba 型铜质足炉在安徽北部东汉晚期墓葬中就出现过,炉盖盖面有几何形镂孔装饰,盖顶饰柿蒂纹并置以提环,到西晋晚期,南北方墓葬中均有出土,盖面装饰趋于简洁,以山形饰为主,盖顶不见环状装饰,东晋时期山形饰逐步消失。

Bb 型铜质足炉流行于三国吴至南朝时期,是六朝时期最普遍的熏炉类型,器物装饰风格以素面为主,应是由东汉时期的炭炉发展演变而来。从目前的发掘材料看,Bb 型Ⅱ式铜质足炉时代略早于Bb 型Ⅰ式无承盘足炉,在南京博物院展出的“羽人御龙”画像砖中可见Bb 型Ⅰ式铜质足炉的形象,在江苏地区的南朝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瓷质承盘式足炉,由此可见,该类炉可能盛行于南朝时期。

塔桥村出土Ba 型带盖足炉原报告中认为是东汉晚期的,从器物的装饰艺术看,其时代可能为三国或西晋时期,一方面在器物的装饰题材上继续沿用了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羽人饲凤(也有学者认为是羽人向凤鸟祈求仙药), 此时的羽人身后已无羽翼,高鼻凸目与魂瓶上的人物形象相似, 比较接近于异域人士,凤鸟羽翼华丽,其时代应稍晚于萧县汉墓中羽人饲凤画像石。 另一方面,当涂塔桥村、芜湖赭山晋墓出土的Ba 型带盖足炉炉腹均有带状团花饰、炉底为熊形足装饰, 装饰风格比较接近三国晚期到西晋时期。根据与芜湖赭山魏晋墓出土的Ba 型带盖足炉文物同出的四系盘口壶、细耳双系罐、陶火盆、陶鐎斗、陶勺等器物特征推测,其年代应为西晋时期。

(二)瓷质熏炉

图10 当涂青山南朝墓M20 出土的瓷质承盘式三足炉(M20:1)

图11 马鞍山佳山东吴墓出土的瓷质篮形熏炉

东吴至南北朝时期,随着制瓷技术的进步、社会审美风尚及市场需求的变化, 瓷质熏炉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推广。在造型方面,除模仿铜质博山炉、足炉外,还出现了承盘式无盖瓷香熏炉、篮形熏炉等新类型。从分布区域上看,瓷质熏炉主要集中出土于马鞍山、繁昌、当涂、全椒等地区,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六朝文化核心区。

1.A 型,为瓷质博山炉。 相对于同期的铜质博山炉来说,器形趋于简洁,无过多装饰。例如,马鞍山东晋墓出土的瓷质博山炉[7],盖为圆锥形,盖面呈山峰重叠状,共三层,一、二层各十峰,交错排列,三层五峰,中间为花苞状主峰。 每座山峰呈花瓣状,上刻画致密线条若干,炉腹为半圆形,炉柄粗短。 下为承盘,承盘较浅,壁微直,大平底,通高26 厘米。

2.B 型,为瓷质足炉。 根据有无承盘,可分为二式。

Ⅰ式 承盘式瓷质足炉,由炉身、三足、承盘三部分组成。 例如,当涂青山南朝墓M20 出土的瓷质承盘式三足炉(M20:1)[8],炉身为方唇,口微敞,腹微弧,平底,三蹄足外撇,足中部饰一道凸节,足底用泥团与承盘黏结。 炉腹饰莲叶、莲花等植物组群,一侧有双鱼游于其间。足底部与莲蓬形承柱相连。 承盘为方唇、敞口、直壁,平底微内凹,外饰莲花纹一周。 承盘内饰14 瓣莲花形花瓣,莲蓬形承柱位于花瓣中央,该炉通体施青釉,高16厘米。 (图10)

Ⅱ式 无承盘式瓷质足炉, 由炉身和三足构成。例如,南陵县麻桥孙吴时期纪年墓出土的瓷质足炉M4:6[9],该炉唇口、弧腹、圜底,下置三个乳钉状短足。 马鞍山林里东晋纪年墓M1:24,炉口径稍残,平唇,深腹,外壁饰两道凹弦纹,下腹部微向内折,下接三蹄形足,器表施黑色陶衣。 口径11.2 厘米,高5.9 厘米。

3.C 型,为篮形瓷质熏炉。 篮形熏炉的两侧有环形小提手,腹部镂孔,根据足部特征可分为Ca、Cb 两个亚型。

Ca 型 底部有喇叭形圈足,主要出土于马鞍山[10]、繁昌[11]等地的东吴墓中。 例如,马鞍山佳山东吴墓出土的瓷质篮形熏炉[12],敛口、扁圆腹、圈足,两个对称环耳贴于肩部,器腹部镂圆孔38 个,器口沿外及圈足上压印斜方格网纹, 内外满施青釉, 有开片。 口径18.5 厘米, 底径15.4 厘米,高17.5 厘米。 (图11)

Cb 型 底部无圈足。 例如,全椒卜集东吴墓出土的瓷质篮形熏炉[13],敛口、宽口沿、扁平腹、平底内凹,两侧置对称环耳,肩、腹部饰两排圆形镂孔,共计38 个。 通体施青釉,底部露胎。 口径7.4厘米,腹径14 厘米,底径8 厘米,通高7.6 厘米。(图12)

4.D 型,为铜质博山炉的衍生类型。 与同时期的灯具也比较相似。 可分为三个亚型。

Da 型,无盖,由炉身、承柱和承盘构成,炉口为唇口,炉身呈灯笼形,上腹部一般有三角形或菱形镂孔,承柱呈倒置喇叭形,刚好托住炉身,下接承盘。盘为尖唇,弧形腹,平底,通体施釉。标本一,出自当涂县新市镇东晋杨氏家族墓M2[14],通高15.4 厘米,炉口径8.5 厘米,承盘口径13.8 厘米,底径8.0 厘米,高4.3 厘米。 (图13)标本二,1986年出土,出自宣城市区西郊石板桥石子冲六朝墓,现藏于宣城市博物馆。 炉口径7.0 厘米, 炉腹围35.3 厘米, 盘腹围49.7 厘米, 底径9.1 厘米,高12.5 厘米。 (图14)

Db 型,炉盖残缺,熏炉口部近似子口,内口沿上突,并向外呈倾斜式,炉腹为圆球形,炉身与承盘之间的炉柄变短乃至趋于消失,二者之间由一束腰形台面相连接,通体施青釉,炉内、口沿处无釉,釉面有小开片,胎质灰白,胎釉结合不紧密,部分脱落。 此类型在福建、 江西等地的南朝墓中均有出土。 (图15)

Dc 型, 炉身为仿东汉末年博山式炉, 圆鼓腹豆式炉身, 炉柄粗而短,弧腹,小平底式承盘,盖为弧形, 盖面镂孔为三角形装饰, 顶部置纽。 整器施青釉,盖和器身残。 (图16)

图12 全椒卜集东吴墓出土的瓷质篮形熏炉

图13 当涂县新市镇东晋杨氏家族墓M2 出土的瓷质熏炉

图14 宣城市区西郊石板桥石子冲六朝墓出土的瓷质熏炉

图15 芜湖月牙山六朝墓出土的瓷质熏炉

图16 安徽博物院藏瓷质熏炉

二、分析

相比金属类熏炉,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装饰风格上, 六朝时期的瓷质熏炉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新气象。

1. 外来艺术表达形式与传统器形碰撞衍生出来的新器形区域特征显著

到东晋晚期,A 型瓷质博山炉继承和复制铜质博山炉的稳定风格被打破,在社会环境、市场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下,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风格特征接近于福建、江西等地南朝墓所出的Db 型熏炉,炉柄变粗变短,炉盖与炉身变圆,盖身比例为1∶1,盖上山峰呈尖角状或长条形,部分盖顶受佛教因素影响还出现了莲花化生童子形象; 二是与南京等地南朝墓所出的器形特征相似而衍生出的Dc 型瓷质熏炉,其炉柄趋于消失,盖面呈覆钵状,盖面有几何形装饰。 整器施青釉,制作精致,应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所用之器。

B 型瓷质足炉到南朝时期,器形装饰风格也比较丰富,以莲花、莲蓬等与佛教相关的元素为主,体现了社会习俗、文化背景对器物装饰风格的影响。

2.器形多样化,博山炉的核心地位被打破

安徽地区六朝墓中所出土的瓷质熏炉4 种类型,A、B 型瓷质熏炉外形与金属质地相似。C 型瓷质篮形熏炉及由A 型瓷质博山熏炉衍生的类型D型瓷质熏炉,是六朝时期的新器类,其中Ca 型瓷质篮形熏炉的外撇式圈足、 器腹点状镂孔装饰在某种程度上模仿了西域金银器的装饰风格, 流行于三国至西晋时期的南方地区 (多为越窑烧制),Cb 型瓷质篮形熏炉的无圈足类型应是本地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新器形;衍生类Da 型瓷质熏炉则主要流行于东晋时期的江南地区士族墓中, 有青釉和黑釉两种,产地分别是越窑和德清窑。到南朝时期熏炉类型以Db 型瓷质熏炉、Dc 型瓷质熏炉为主,地域差异明显。 此时,两汉时期风靡一时的博山炉地位被颠覆。

三、结语

提起中国的熏香文化, 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两汉时期的博山炉, 而处于分裂时期的六朝熏炉则较少受到学界关注与研究。 与六朝文化核心区相毗邻的安徽东部地区(如马鞍山、繁昌、芜湖、宣城等)出土了一批为数不多的熏炉,为我们研究和揭示安徽六朝时期熏炉的形制特征变化和整体艺术风格演变等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安徽六朝时期熏炉的造型特征和装饰风格基本沿用了两汉时期的本地造型。 然而,复杂的社会环境、多元的艺术观念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也产生了新类型,它们在外形装饰、艺术表达方式上融入了佛教、道教以及西域金银器等元素, 这些现象均是六朝时期社会文化风貌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历史呈现。

(2020 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三项课题”研究活动优秀奖)

猜你喜欢

马鞍山口径时期
前8 个月财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
步枪口径之争(下)
步枪口径之争(上)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关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
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实践与思考
马鞍山塑造转型“新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