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2021-03-23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管道是油气田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油气田开发年限的延长及管道规模的扩大,管道腐蚀、老化问题日益突出[1],且部分管道位于环境敏感区域,安全运行管理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油气田管道隐患治理及管道安全受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2]。
管道完整性管理是对管道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进行识别和评价,持续消除已识别的不利影响因素,采取各种风险消减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最终实现管道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目的。油田在管道完整性管理方面尚缺少统一的管理系统,虽然有部分单位已经建设相关信息系统[3-7],但各单位间缺少统一标准,无法实现管道完整性的统一管理。而且不同单位建设的完整性管理系统所注重的内容不同,有的系统全面建设,有的系统重点关注数据管理,有的系统重点关注管道巡线等等。为了提高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水平,打破各单位间的数据障壁,形成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建立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8-10]。
图1 系统架构图Fig.1 System framework
1 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管道完整性管理标准,依托中国石油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A4)、采油与地面工程运行管理系统(以下简称A5),搭建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使地理信息服务与管道完整性管理核心内容有机结合,提供高后果区管理、风险管理、完整性评价等功能,为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其系统架构设计如图1所示。
本系统依托A4、A5 云化环境建设,无需再添加服务器、存储器、交换机等设施(图2)。设计时将数据中心机房作为系统部署地点,进行集中部署,要求稳定、可靠、安全,且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系统的核心服务器采用两台设备集群的方式,保证单节点故障不影响系统的运行。
图2 硬件架构图Fig.2 Hardware framework
2 系统数据库设计
构建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数据库采用了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以及物理结构设计三层设计。
2.1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是通过对需求进行综合、归纳和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数据。其中,基础地理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线划图三个部分;业务数据涵盖了长输管道、油田集输管道、油田单井管道、气田集输管道、气田单井管道等五大类;系统管理数据主要包括用户、岗位、组织机构、访问权限以及登录日志等数据信息。
2.2 逻辑结构设计
按照概念结构设计,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基础功能平台数据库将分为多个逻辑子库,即基础地理逻辑子库、业务逻辑子库和系统管理数据子库。其中业务数据将按照其业务应用特点进行逻辑建模;基础地理数据则遵循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建库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与系统管理相关的用户、权限及日志管理主要针对用户功能操作和数据访问权限进行设计。
图3 管道中心线逻辑子库实体关系图Fig.3 Entity relation diagram for logical database of pipeline centerline
例如,管道中心线逻辑子库包括中线控制点和管线。中线控制点为点要素,是能够表达管道路由走向的一组特征点,原则上来说将中线控制点按序连接,构成线要素即是管线,所以管线和中线控制点间必然存在一对多的关系。同理,一条管线上必然存在多个埋深点采集数据,因此管线和埋深也存在一对多关系(图3)。
其余管道上的重要节点,主要包括桩、站场和阀室。其中站场点和站场面、阀室点和阀室面存在一对一关系,而桩作为遍布管道沿线的重要设施,与站场和阀室存在多对一关系。
2.3 物理结构设计
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采用Oracle 作为数据库管理软件,利用Microsoft Visio 2015、基于ArcInfo UML 建模模板进行空间数据库的物理建模,再利用ArcGIS 桌面工具ArcCatalog进行底层的物理实现。实施过程中,通过CASE 工具生成的数据库物理模型导入ArcCatalog,并在数据库系统中生成一个初始化后数据库版本。数据库中将存储所有设计信息,包括数据名称、数据属性项、关系、值域等。数据库维护人员可以按照迁移策略,根据设计,将外部数据导入数据库中实施建库工作。
3 功能结构设计
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功能分为数据采集管理、完整性管理和运维管理三部分,具体功能见图4。
数据采集管理是对长输、集输、单井各类管道的本体数据、周边环境数据、风险评价数据等管道完整性管理相关数据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并建设通用的数据库结构,为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基础服务。
图4 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功能Fig.4 Function of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oilfield pipeline
完整性管理包括高后果区管理、风险评价、完整性检测评价和效能评价。主要功能是对管道日常运行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进行针对性评价。长输管道的评价模型将使用已有标准,而集输和单井管道,将根据现场情况,结合已有标准的要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形成符合油田集输和单井管道实际情况的评价模型。
运维管理包括维抢修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巡线管理和失效管理功能。通过运行维护管理、巡线管理等功能对管道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并通过维抢修管理功能,规范应急抢修工作的流程。同时,在管道运行阶段,通过运维管理能够持续采集管道周边和运行情况数据,为下一步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新的数据来源,形成完整性管理的循环,降低管道运行风险,提高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
4 系统实现及应用效果
系统基于昌平数据中心云化环境来实现,并充分利用A4、A5 的软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减少了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建设的工作量,降低了系统建设费用和后期基础地理数据更新费用。
目前该系统已在长庆油田全油田范围内推广使用,管理各类油、气管道共78 477 km,系统运行正常。通过系统的9个功能模块,可方便快捷的对数据库中各类数据进行管理维护、查询展示、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管理方案或者任务的下发,极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降低了工作强度。长庆油田下属单位自建管道信息系统平均建设费用约40 万元,统一建设后,长庆油田可节约系统建设费用780 万元;长庆油田已在气田880 km 管道开展检测及内外防护技术应用,可节约管道检测维护费用1 222.3 万元。综上,通过系统的建设应用,长庆油田可节约成本2 002.3 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系统建成后,作为统一平台,避免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统一系统取代了原有分散系统,减少了信息孤岛,大幅提高了系统的应用范围,数据由单一单位内部使用变为统一管理、充分共享,为长庆油田的管道运行提供了准确和完善的信息,显著提高了油田的管理水平,提升了油田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可充分发挥管道信息在油田应急管理、企地关系改善等方面的保障服务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5 结束语
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基础地理数据、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数据模块的开发,并参照相关标准制定了油田长输、集输、单井等五类管道的数据字典和数据采集模板。系统大规模应用以后,将实现管道完整性数据采集、高后果区识别、风险评价、完整性评价、维修与维护和效能评价的闭环管理,降低油田管道隐患治理费用,全面提升油田管道管理水平,助力油田地面管理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