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气田管道及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构建及融合方法*

2021-03-23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3期
关键词:配套技术站场完整性

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

完整性管理是国际先进石油化工企业继安全性管理、风险性管理之后积极推崇的资产管理模式,当前,对于油气长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PIM),国内外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体系,并实现了工业应用。2001 年我国各大管道公司开始接受完整性管理理念,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配套技术和系统平台[1-2],2015 年颁布GB 32167《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标志着长输管道完整性管理走向成熟。油气田管道及站场完整性管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石油经过五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完整性管理策略、手册和配套技术。由于各油气田管道和站场数量多、类型多、差异大,涉及管理部门多、业务类型多,尚未形成系统通用的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严重制约了完整性管理的推广。X油田公司开展了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的试点研究,形成了集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半定量风险评价、检测评价、站场风险评价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建设期、运行期和停运期的油气田管道和站场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体系,并探索与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的融合方法,实现了完美融合及体系的轻量化,减少了体系的冗余,保障了完整性管理工作的全面推广[3-5]。

1 完整性管理配套技术

X油田公司通过开展长输管道、集输管道、原油处理站、天然气处理站的试点工程,研究形成了建设期完整性管理,数据管理、高后果区识别及风险评价、完整性检测评价、维修维护、效能评价与审核、失效分析和站场完整性8大技术系列,30项关键技术,形成的配套技术体系(图1)覆盖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各个环节,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完整性管理配套技术体系[6],能够满足油气田管道和站场风险管控的需要,有效支撑了完整性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的构建提供了技术保障。下一步将在小口径管道检测、集输管道内腐蚀防控、站场系统风险评价等方面开展攻关,进一步完善配套技术体系。

图1 完整性管理配套技术体系Fig.1 Integrity management supporting technology system

2 完整性管理体系

在完整性管理配套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司级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梳理油田公司管理机构、二级单位机构及其各自的职能,明确完整性管理目标、原则、工作流程、工作要求、时间节点、职责分工等,建立公司级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7]。体系文件覆盖了建设期管理、高后果区识别、风险评价管理、检测评价管理、管道失效事件管理等内容,解决了管理机制问题、管理流程问题等,实现了完整性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效果。体系文件共分为三个层级:总则、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

2.1 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

(1)一级文件。完整性管理总则1个,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纲要性文件,全面地阐述了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总体要求。

(2)二级文件。完整性管理程序文件16 个,针对完整性管理每步循环,制定具体的管理程序和控制要求。例如,完整性管理方案程序要求,各单位在完成完整性管理循环以后,必须更新“一线一案”或“一区一案”,用于总结上一循环的工作和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管道(段)或区域下一循环的完整性管理各项具体工作,包括实施时间、方法和内容等,并根据方案制定检测评价规划和年度大修计划。

(3)三级文件。完整性管理作业文件40 个,描述完整性管理各项工作的具体做法。

二、三级文件具体目录见表1。

2.2 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

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包括:完整性管理总则1个、程序文件15个、作业文件38个。

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具体目录见表2。

表1 X油田公司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目录Tab.1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 file directory of X Oilfield Company

表2 X油田公司站场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目录Tab.2 Station integrity management system file directory of X Oilfield Company

3 体系融合

完整性管理体系如果与公司其他体系独立运行,存在体系审核繁琐,管理内容重复、职能交叉、要求不一、表单不同等问题[8],给企业带来大量重复工作。为了充分发挥各体系的管理优势[9],提升管理效率,开展了完整性管理体系与综合管理体系(质量、HSE、能源、测量、法律防控、内控)的融合工作。

3.1 体系融合可行性分析

公司现有的综合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主要参照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Q/SY 1002.1—2013《健康安全与环境》等标准构建要素,与完整性管理体系的ISO55001《资产管理、管理体系》要素对比见图2。

对比发现,体系要素基本一致,共同点在于:①理念及目标一致;②都构成了不断循环上升的结构;③具有相似的安全绩效目标;④都符合“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循环方法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10];⑤都注重风险管控和事前预防。因此,两个体系具有相互融合的可能性。

图2 要素对比Fig.2 Comparison of elements

3.2 体系融合的原则

按照“合并同类要素,保留差异要素”的原则,管道及站场完整性管理的总则部分融入综合管理体系的一级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梳理业务流程和职责分工,按照“减少制度,不减少管控要素”的原则进行优化合并,精炼成制度融入综合管理体系的二级文件-管理制度,作业规程融入综合管理体系的三级文件-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图3)。

3.3 体系融合

3.3.1 一级文件融合

根据“合并同类要素,保留差异要素”的融合原则,将完整性管理体系总则中承包商管理,变更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不符合和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等要素直接融入综合管理体系的管理手册中[11]。在综合管理手册中未提及完整性管理的具体管理要求,如完整性管理方针、完整性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过程、范围、完整性管理方案及报告要素、管道和站场完整性管理绩效管理要求等内容,进行了新增[12]。

图3 体系融合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system fusion

3.3.2 二级文件融合

结合企业现有制度按照“减少制度,不减少管控要素”的原则[11],对完整性管理体系二级文件-程序文件进行优化合并。通过分析企业各职能部门在流程中的角色及流程节点描述,理清各制度所属职能部门的职责[13],并根据完整性管理业务流程提炼出来14 个程序文件,分别来描述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图4)。

针对提炼出来的14 个制度文件,本着简单明确和执行容易的思想,与机关处室和二级单位讨论沟通,将部分制度文件的内容进行合并和重新总结,又将14个文件精简为4个文件,进一步减少的文件的数量(图5)。通过制度的提炼,结合公司综合管理体系融合的思路和框架,按照合并同类要素,保留差异要素,充分发挥“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方法的优势,实现完整性管理体系与综合管理体系的完美融合,完善了X油田公司管道管理制度,实现完整性管理工作的流程化和制度化[14]。

4 结束语

图4 管道与站场体系提炼Tab.4 Refining of pipeline and station system

图5 制度文件合并Tab.5 Consolidation of institutional documents

构建完整性管理体系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技术做支撑,通过各配套技术转化作业文件,作为程序文件的详细操作文件,指导完整性管理各步骤的实施,保证完整性管理工作的可行性;构建完整性管理体系需要从全生命中周期考虑[14],建设期的方案设计、数据采集、基线检测对运行期的完整性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整性管理体系与与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QHSE)体系等可以融合[15],融合后的体系可以避免基层单位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猜你喜欢

配套技术站场完整性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隧道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配套技术探讨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精子DNA完整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
徐薯22号种植配套技术研究
特殊站场引导信号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