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突破“表明态度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瓶颈

2021-03-23陈银燕

民族文汇 2021年26期

陈银燕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高考的作文更是重中之重,占据一张试卷的30%左右。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在于审题,题目的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题型的划分。高考的作文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其立意也能够从多方面进行研究。5位一体的作文教学策略对于教学的课堂有实质性的帮助,会更加聚焦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综合探究。

关键词:作文立意;突破瓶颈;注重感知

前言:

高中作文课的教学要有一定的新意,同时对整个系统的把握更要十分注重。“表明态度型”的作文的审题材料有模棱两可的角度,更关键的是要求学生明确自我的写作角度,将自我对某一个事件的看法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学的过程中作文的审题立意以及写作角度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模式,明确选择的态度是审题过程中的关键。

一、关注题目重点,紧扣重点延伸

每一年高考作文的题目大多都和现实生活相关联,虽然一些题目也和诗情画意相挂钩,但是其中的生活特色无与伦比。出题人从多个角度制定一个题目,不局限在某一个部分,但是也会详略有别。“表明态度型”的作文题目大多是一则复杂的材料,要求学生主动去发现写作的角度,并将自我的写作观点贯穿整篇文章。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试卷的赋分进行了一定的变化,而关于作文的考察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题好一半文”表明作文的题目立意是文章的点睛之处,在表明自我的态度过程中明确自我的写作方向,准确定位题目的表达内涵,学生的审题水平会有所提升。

例如“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鼓励学生积极待遇课堂,此新招获得了该校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然而有的家长认为以“钱”来引诱学生过于用功,教育改变了它的主旨。基于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这一则材料从是非与否兩个角度去判定了新招,两种态度各执一词,而最终要求写作的态度并未明确,需要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每个角度都有其特色,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是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的态度,而家长的角度也有一定的道理,更需要深入挖掘其重点。表明态度型的作文看似简单,这是审题的意义在于写好一篇作文,这个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思考与创新的过程,把握态度的主要方向,行文会更加流畅。

二、明确材料观点,灵活融合生活

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验一个学生对于文字的表达能力,任何类型的作文材料都有明确的中心意思。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基础的教学内容已然十分饱和,写作的教学课堂更多是关注方式技巧上的运用。各种各样的题型都会出现在高考的题目中,表明态度型的作文是一种简便的形式,而其中却蕴含着深奥的哲理。材料的内容可以彼此分歧,材料也会有多种态度分析,更多的材料是对正反两方观点的分析。审题立意最关键的是要对材料进行反复分析,寻求到某一个细节的点进行无限放大,将既定的材料融合于生活,真实又不失美观,理想又不失浮夸。

“小明作为一名班级贫困生,平常也努力兼职,在享受特困补助的同时却又花四千块钱买昂贵的名牌手机。同学怨声载道,有人认为小明家里不贫困,有人认为花自己的钱买手机很正常,更有甚者认为小明不配受到特困生的补助……”材料中的态度各种各样,从好与坏的角度只有两种,但是审题的观点需要更加细致,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带入生活去看这一则材料,倘若自己是小明,面对喜爱的手机,会怎么做?在态度确定的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从细节出发,聚焦于买手机这一个事件去延伸出不同的内容,在探索细节的过程中明确写作的态度。奠定文章的基础要从审题出发,将材料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相关联,充分激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三、审读全面任务,明确文章基调

关于审题,学生应该尽可能多地发散自我思维,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够做到快速思考。一则作文材料的内容包罗万象,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审题的过程中要戒骄戒躁。表明态度型的作文要全面审读其材料的内涵,从明确的态度出发,让正确的基调贯穿整篇文章,审题的主旨更有意义。然而在真正的考试过程中,关于表明态度型的作文主题不唯一,许多学生的态度模棱两可,整篇文章看起来零零散散。故而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要十分仔细地去审读任务,对于材料的内容要深刻理解。

“表明态度型”任务驱动型作文越来越流行,从材料本身的特点出发,到材料内涵的挖掘,都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索。高三18、22班的许多女生比较喜爱明星,饭圈文化在不断延伸,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以“明星张杰与院士张杰的故事”作为材料来判定饭圈文化与英雄文化的界定,关于态度的明确学生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每一个学生对于饭圈文化的态度不同,而在审题的过程中不能够盲目从众,要从正能量的基调出发,将饭圈文化转换成英雄文化。作为社会上的时事热点,饭圈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充分对饭圈和英雄对比,感受不一样的写作基调。

结语:

关于写作的审题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文章的主要方向不容有误,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这是重中之重。其次在完善写作内容时,更要铭记文章的主旋律,由浅入深地展现自我的想法与态度,将审题立意展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涂坤林.根据任务类型,精准审题立意——基于2015-2020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21(1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