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信息技术的方法

2021-03-23崔红

民族文汇 2021年2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信息技术方法

崔红

摘要:信息技术以大量的有声读物、图片、视频资料为教学媒介,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帮助教师创设情境,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课堂体验。

关键词:语文课堂;信息技术;方法

前言: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优化学校语文课堂中的教育环境提供了全新的条件、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多姿绚丽。科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形式,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般而言,语文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有趣的内容都可以吸引学生,但是口头描述不足以显示出语文故事的魅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的魅力。在过去,教师能够使用的教学资源非常少,甚至仅仅通过口头方式传达给学生。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达,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资源,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许多有意思的事物,而这样学生就会对语文课堂充满兴趣,使学生能够爱上了语文课堂。

例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教师可以教师要提前做好导学案并且制作相应的预习视频,让学生提前预习这些内容,课上与同学分享这篇文章讲述的内容是什么,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让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让学生观察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以及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发现蟋蟀身上的优秀品质,他们在修建住宅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但是它们并没有随遇而安,而是朝着困难迈进,不怕吃苦,最終搭建起了自己的房舍。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蟋蟀身上的这些品质,这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一定要有面对苦难的勇气,向蟋蟀一样不怕吃苦,建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直观看到、感受到蟋蟀修建房屋的过程之艰辛,从而使学生明白要想收获一定要先付出。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能弥补教学过程的很多问题。语文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单单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从网络上搜集各种教学相关内容、在网上进行互动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来源渠道,建立全新的认知思想系统,从而使学生建立对于语文认知的独到的新思维。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鼓励其积极投入学习,主动参加研究,合作一起学习等好习惯。此外,还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并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使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还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语句以及美好的情感。通过信息技术呈现学习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

例如,教师在讲解《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体悟思想感情上面,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花生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大家都知道花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农作物,但是在作者的笔下,花生是不同寻常的。作者借物喻人,表达了不慕名利,默默付出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体悟情感。每个学生对文章都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多听听学生的观点,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篇文章语言平实质朴,文笔细腻,作者通过对收花生时所引发的一些感慨,表达出自己的人生理想。学生学完本课之后,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学生要学会感受这种象征意义,深层次体会文章情感,不断丰富其内心世界,促进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培养其创新思维。

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充实语文课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发展渠道更为多元化,也能够使得学生对基于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练习更为感兴趣,学生会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到课堂教学上来。当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学生将会倾注更多的精力,而不会因为无关紧要的事情所干扰而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效果。与此同时,学生本身接触这些知识的途径增多了,学生本身接触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知识的内涵与容量自然就跟着扩大了。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的引入有可能极大充实了语文课的教学内涵与知识含量。

例如,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对于对科学不感兴趣或者看不懂文章内容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的。但是学生对于宇宙有着浓浓的好奇心,渴望了解宇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在网上搜集有关宇宙奥秘的视频或者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学生看完之后,就会想要知道宇宙的奥秘,这个时候再带领学生来学习这篇文章,一定能够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这样通过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堂课就是非常成功的了。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可以优化教学方案、带动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等,能够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每一位教师都要跟上时代潮流,勇于运用新技术,使学生对语文越来越感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 浅析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语文课内外,2018(24):60.

[2] 陈艳华. 让教育走在前沿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J]. 课外语文(上),2018(9):92.

[3] 董长军. 浅谈小学语文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导入策略[J]. 文渊(高中版),2021(6):1884.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信息技术方法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