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未来乡村学校建设:内涵、规限与突破路径

2021-03-23刘明衡

民族文汇 2021年26期
关键词:牧歌田园校园

刘明衡

一、未来乡村学校的内涵

当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这种生活的压力无形的又施加在了孩童的身上,每天,他们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学,坐在教室里,呆若木鸡的去听讲,课间里,为了安全,不能嬉戏打闹,或者说场所不够宽敞,没有地方嬉戏。放学后,规规矩矩的回家,之后还有长达两三个小时的作业。(可能作业并不是很多,但是他们还有着爱玩爱动的天性,速度也很慢)。素质教育下,身体教育和心理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缺失。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学生时代的生活,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为了给孩子们在学校的时光中创设更好的条件,让他们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以此,畅想未来乡村学校的建设。

未来乡村学校的建设的目标在于建设一所“田园牧歌”式的新型乡村学校——顾名思义,就是让整座学校充满诗情画意,富有田园风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也不例外。他们在美好的景色中学习,成长,自然会与快乐同在。还有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二、未来乡村学校设计的限制因素

当然,如若真正的建设成这样一所田园牧歌式的小学,还有许多需要的限制性因素需要我们去克服。笔者从中摘出需要着重考虑的限制性条件以作说明。首要的限制性因素,肯定就是资金的投放的问题了,仅靠政府的办学投入资金的指标肯定是无法完成整座田园牧歌小学的建设的。因此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的帮助,和校园内部需要形成自己的产业,以为学校的基础设施提供长期的支持。因此,我们的设计还要更加贴近大众需求,满足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和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才能有能够满足学校运转的动力。

其次,田园牧歌小学的办学特色就是要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到学生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因此需要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带领学生们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的乐趣。使每个孩子的个性都能被唤醒。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最根本的是能够发掘工作中的真正的美的元素,把一种美的特质带进我们的任务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带来这种美的元素,那么,我们就开始接近儿童天性中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因此,对教师的要求标准是比较高的,既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耐心,还要能够独具慧眼,成为孩子们的“伯乐”,辅导他们,鼓励他们,呵护他们,变成一匹匹千里马,走向远方。最后,在田园牧歌小学的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员的参与中,都力求做到接近自然,放开双手,让孩子们自由的成长,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独立的空间和安全信任。

三、未来乡村学校建设路径

(一)未来乡村学校的结构布局

首先,田园牧歌小学从整体布局上给人的直观的感觉就是一座生态学园。校园整体规划将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尊重现有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将学校的不同的功能分区环绕着中心绿地布置,中心绿地是直通校门的茶歇间,中间是凸起的,坐在茶歇间里,可以鸟瞰整个田园牧歌小学。中心绿地四周分为四大模块区,分为采摘区,种植区(劳动区),观赏区(风景区),和娱乐区。每个模块区都是结合了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而设计的分区。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四大模块区的周围就是我们的同学第一节课选择的七彩课堂了。七彩课堂隐没在林间,山水之间盖起的小房子,没有进入高楼教学课堂的压抑感,做到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通过弯曲的林间小路,继续前行,就是我们的主教学楼。主教学楼的后面就是儿童课间,活动课,或者是实践课的乐园。儿童乐园两侧是田园牧歌的特色建筑——亲子互动场所。整座校园的基本格局,体现了整体性和个性化的特點,力求将整座校园融入到真正的自然,真正的慢节奏的田园生活之中,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二)未来乡村学校的整体空间营造

现代教育模式,追求素质教育,也注重合作与交流,包括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友好合作交流以及家长参与校园建设等。道路、建筑、风景、活动场所,形成了一个有序的空间序列,教学建筑区的七彩课堂和主教学区内部,也同样秉持接近自然的思想,墙壁,游廊,柱廊,形成一个个独立的景观院落。从而形成一个个的公共,半公共场所,为师生,教师和家长,学生和家长,同学之间提供独立又交叉的活动交流场所。从而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多方参与的合作共享理念。四大模块区内,家长和儿童可以在空闲时间内随意的进出观赏,可以和孩子亲手种上一株花草,撒下一粒草籽。也可以拿起锄头,为树木,幼苗,除除草。拿起喷壶,浇浇花。学生下课后,到田园风光中,放放风筝,打打球。

(三)未来乡村学校的建筑风格

田园牧歌学校建筑的整体风格是中西合璧,山水相依。外围建筑古朴典雅,富有现代气息,内部构造古朴大气,富含人文气息。整体构造,稳重大气,尺度宜人。建筑材料红砖,灰瓦,琉璃为主色调。还有竹排,木屋,农家小院作为点缀。虚实相生,张弛有度,形成建筑的层次之美和时代之美。“从而形成了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溶于山水之间的建筑天际线”[2],突出了时代性和人文性的现代教学理念。

(四)未来乡村学校的特色化教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人格养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调查研究显示,有父母参与的童年,儿童的幸福指数要远远的高于母爱或者父爱缺失的儿童。在父母的陪伴下,学生能够达到更好的发展和更健康的成长。为此,田园牧歌小学特此筹办了特色建筑之一:亲子互动场,学生和家长,可以在没课的时候,放学的时候,周六日,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都可以走进田园牧歌小学,走进亲子互动场所。

结语

“校园是育人的空间,环境是无声的课堂”[3],我们要让田园牧歌小学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参与到教育之中。让每个孩子在快乐的成长中学会知识,在美的环境中健康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温暖陪伴下茁壮成长,而不再为了知识,而教育,为了学习,而将学生,甚至是整个家庭至于压抑的氛围之中,感悟不到生活的快乐和美好。在进行小学校园景观设计时,要从整体出发,以人为本,以生态原则作指导,突出校园绿地景观的文化性,构建一个人文与景观相互融合,和谐优雅的新型绿色校园。通过景观构成增强学生的教育性,指向性,促进他们的心理,生理健康成长,从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颂,刘滨谊,温全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沈杰 .论校园规划之景观生态观[J] .建筑学报,2005(3):31-33.

[3]汤科,陈琼琳.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猜你喜欢

牧歌田园校园
牧歌飞到天安门
哼着田园牧歌,遇见色彩斑斓的大美中国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田园风
那拉提草原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