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变迁下的民歌发展形式

2021-03-23梁浩然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号子小调山歌

摘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音乐与社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原始社会,音乐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动物叫声的模仿,常用于祭祀中;西周时期,音乐是礼乐制度的产物,是封建等級的象征;进入封建社会,音乐从宫廷传入民间,成为老百姓深受喜爱的文娱活动。在后来的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形式,单从民歌这一门类,根据其音乐特点,我们又可以将其细分为号子、山歌、小调。

关键词:民歌;号子;山歌;小调

一、号子

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民间歌曲当中最早的类别,在民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民歌音调中最早的根源和基础之一。研究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首先对自已专业方面的学习务实了理论基础,其次是对我们在演唱劳动号子等不同类型的民间歌曲时能允分感受其内在的品质和情感,最后根据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在表演实践中突出不同类型的劳动号子中独有的“个性化”表演。

先秦典藉《吕氏春秋》中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先人在进行“举大木”的劳动中,由于工作强度极大,忽有一人,发出“邪许”的声音来让自己放松一下,旁边的人听到也不由自主地应合一声,哪知这种“一唱一和”竟让原本精疲力竭的劳动者在体力上得到丝毫地缓解。后来,人们在劳动中调整自己的的行动步伐,使之与他人的步调相协调,同时适应发出有一定规律的音调,便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节奏感强,刚劲有力的劳动号子。

不同的劳动因其劳动强度不同、节奏不同行成的号子也有所区别,但是其总的规律都是对同一基本节奏型的重复,这种重复后来形成了劳动号子的律动特征,这也是号子区别于其他民歌体裁的显著特点。

劳动号子的节奏型基本大致分为三类:

1、节奏均匀性律动的单位长度相当于一个乐节,即一个2/4拍或者一个4/4拍的节拍长度,节奏和律动一致,而使单位拍中的强音突出,常产生于打夯打场、打麦等劳动节奏整齐、强度中等的劳动中。如工程号子的劳动中,劳动的强度和速度,决定了工程号子的歌唱性和节奏。曲调的艺术性与劳动强度成反比,这是号子音乐的普遍特点。在演唱这类劳动号子时律动感要强,均匀有序,充分表现出歌曲的均匀律动节奏,使歌唱更富呼吸感、节奏感。

2、宽长律动类型:律动单位相当于一个乐句,多产生与劳动节奏或劳动间隙较长、呼吸较缓的劳动中,如打大锤。在进行这种劳动号子的演唱中,由于音调的起伏较大,旋律悠长粗犷,因此对呼吸要注意重点把握,只有声情相长,才能最大程度把握当时劳动者所处的一个心境。

3、短小律动类型:单位拍速度较急促,长度较短,相当于一拍或半拍,这种号子多反应步伐劳动,比如拉车,挑夫等。这种劳动号子的演绎,因其速度较快,号子无突出重音,因此对呼吸和律动地把握较高。

二、山歌

山歌也叫山野小曲。它是劳动人民在高山丘陵、田野等自然环境中砍柴割草放牧插秧等劳动时触景生情,随意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歌曲形式。

山歌和劳动号子一样,都与劳动密切相关,歌词都是即兴创编,只是山歌的节奏在音乐形式上比劳动号子更自由。曲调多高亢嘹亮、激昂奔放,音域宽且跳动大,节奏极为自由富于变化,拖腔较长,衬词衬句使用得多,自由延长单用得较频繁,句幅相当大。山歌以高亢程度大体又可分作高腔、平腔、矮腔。

山歌的分布较广,名目繁多,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称谓。在陕北称为“信天游”,山西称之为“山曲”,甘肃等地称“花儿”、“少年”等。代表曲目如我们所熟知的绣荷包调《走西口》,张家界的山歌《花大姐》、《小小丫姑》、《一个雀子一个头》,贵州土家族的《望牛山歌》,其他的还有《打支山歌过横排》、《弥渡山歌》、《对鸟》、《槐花几时开》等。

三、小调

小调即“里巷之曲",又称小曲、小令、时调或俗曲。它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演唱的一种歌曲,由一个人或儿个人唱,有时也有乐器伴奏。

小调曲调源远流长,很多曲目早已被全世界人民熟知,比如《茉莉花》《凤阳花鼓》《康定情歌》《天涯歌女》《草原之夜》《渔光曲》等。其中《茉莉花》早在1720年左右就流传到西方,后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吸收于他的歌剧《图兰多》中,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也曾在音乐会上演唱过该曲目。

在我国,民歌数量最多的一类就是小调,与劳动号子、山歌相比较,小调日完全脱离劳动的制约,趋向于独立和完整的艺术品类。

小调曲调婉转流畅,表现力较强,能生动刻画人物个性气质和神态。它的音乐通俗规整,音域不宽,适于不同年龄不同声区的人演唱,所以在普及方面,小调流传范围也是最广泛的。

我国小调旋律的产生,与各地区的地形地貌生产生活方式风俗民情方言等是紧密相关的。

东北地区小调:旋律粗犷豪放、活泼风趣优美朴实。它的特点是与所处平原地区气候寒冷、性格直爽豪放有密切联系的。东北小调善用四季、五更、十二月对花、绣荷包等传统形式来再现生活中的各个侧面。

江南地区小调:江南山清水秀,风景明媚,气候较炎热,是我国鱼米之乡、江南人性情温和、情感细腻,所以小调的旋律素以优雅、婉转、清丽而著称。

河北地区小调:地处中原可接触社会和生活各个侧面因此内容深广表现手法千姿百态如抒情小调旋律流畅,节奏委婉细腻:叙事小调质朴简炼句逗清晰;节日小调明快活泼,多用对句气氛热烈;诙谐小调活泼爽朗、风趣幽默。

河南地区小调:是多民族省份,由于地理条件,劳动生产生活情况及地方语言、风俗习惯不同,形成各式各样的民歌艺术。有结构精练的乡土风味的地方小调,还有优美细腻的丝弦与歌舞小调。

小调之所以在各个地方各有特色,这与当地的传统文化,民间的说唱艺术,戏曲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艺术种类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小调文化。

民歌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山歌与小调都是民歌的表现形式,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那山歌与小调又如何区分呢?

山歌产生在野外的劳动、生活之中,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的特点。山歌的主要功能是抒发心中喜悦之情或倾诉郁结在心头的愁闷。在我国一些地区,山歌常常是“情歌”的另一称谓。山歌的即兴性很强,曲调和歌词常根据需要而变化。

小调又叫“小曲”、“小令”等,多唱用于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它的形式比较规整,表现手法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表现特点。小调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演唱对常有丝竹伴奏。因流传范围广泛,使小调的内容更加深刻,更加典型,音乐形式也更加规范,使用的音乐手法也更加复杂和丰富;小调传唱的社会阶层比较复杂,也给小调的内容和形式带来了复杂性。

参考文献:

[1]塔贵民.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和演唱表现[J].北方音乐,2011(12).

[2]张小萌.论河南南阳民歌小调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把握——以《哄娃娃》、《绣荷包》为例[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4.

作者简介:梁浩然,男,2000年4月14日,湖南耒阳,学士本科生在读,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号子小调山歌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
和声小调音阶
我家的“号子”
苗山歌
Colorful you
山歌好比春江水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国画:唱支山歌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