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航运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20年第四季度)

2021-03-22陈悠超周德全

水运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景气冷链航运

陈悠超 周德全

1 我国航运景气指数创历史新高

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达到122.63点,提升至较为景气区间,并较2017年最高点高出2.68点,景气指数创历史新高;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141.15点,环比上涨25.52点,进入较为景气区间(见图1)。所有企业信心指数均大幅上涨,企业家们对市场经营充满信心。

1.1 船舶运输企业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125.27点,环比上升32.02点,进入较为景气区间,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118.56点,环比上升9.34点,由微景气区间上升至相对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153.06点,环比上升6.31点,进入较强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119.38点,环比大幅上升了51.58点,回升至相对景气区间,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141.86点,环比上升37.53点,进入较为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为172.69点,环比上涨19.37点,维持在较强景气区间。见图2。

虽然营运成本有所上升,但船舶运输企业运力投放增加,舱位利用率大幅上涨,运费收入大幅增加,企业盈利依然大幅增加,贷款负债减少,劳动力需求增加,船舶所有人运力投资意愿有所回升,流动资金非常宽裕,企业融资相对容易,企业抗风险能力稳步上升,船舶运输企业经营指标几乎全面向好。

1.2 港口企业信心高涨

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为127.47点,环比小幅上涨,维持在较为景气区间,港口企业总体经营状况较好;港口企业信心指数为150.09点,环比大幅上升21.09点,进入较强景气区间,港口企业家们信心高涨,对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持乐观态度(见图3)。

从各项经营指标来看,虽然港口收费价格下降,营运成本也有所提升,但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上涨,泊位利用率持续上升,使得企业盈利也继续上升;港口企业流动资金仍然相对宽裕,企业融资难度较低,同时港口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加,但新增泊位与机械投资较上季度大幅增加,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大幅提升。

1.3 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重回较为景气区间

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为112.82点,环比上升11.73点,从微景气区间进入相对景气区间;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为140.18点,环比大幅上升42.92点,重回较为景气区间(见图4)。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较第三季度均有所上升,信心指数大幅上涨,航运服务企业家们对行业发展信心充足。

从各项经营指标来看,虽然航运服务业经营成本依然较高,但由于业务预定量及业务量大幅上升,以及业务收费价格的大幅上涨,企业盈利情况持续改善;虽然企业流动资金相对宽裕,固定资产投资意愿有所增加,劳动力需求有所提升,但企业融资依旧困难,货款拖欠持续增加。

2 2021年第一季度预测

中国航运景气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航运景气指数预计为106.21点,环比下降16.42点,进入微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预计为128.76点,环比下降12.39点,依然维持在较为景气区间。虽然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将再次跌入不景气区间,但航运服务企业家们经营信心依旧充足,船舶运输企业和港口企业景气指数及信心指数依然维持在景气线以上,市场整体情况预计持续好转。

2.1 企业家们持续看好集装箱运输行业

调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111.18点,环比下降15.17点,仍处于景气线之上,进入相对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132.41点,环比下降2.75点,信心指数维持在较为景气区间。

2.2 预计港口企业信经营依旧乐观

调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港口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113.31点,环比下降14.17点,仍维持在景气线之上,进入相对景气区间,经营状况持续转好;港口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133.13点,环比下降16.96点,由较强景气区间回落至较为景气区间。总体来看,中国港口企业经营状况较为乐观,且港口企业家们对未来行业发展信心充足。

2.3 预计航运服务企业再入不景气区间

调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92.48点,环比下降20.34点,再次跌落至微弱不景气区间;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119.52点,环比下降20.66点,进入相对景气区间。总体来看,预计航运服务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但航运服务企业家们经营信心依旧充足。

3 市场焦点

3.1 超九成集装箱运输企业表示缺箱问题将 持续3个月及以上

8月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全球物流效率下降等因素影响,集装箱的紧缺问题凸显,市场上更是“一箱难求”。调查显示:有37.5%的集裝箱运输企业表示缺箱问题需要持续3个月;有25%的集装箱运输企业表示缺箱问题将持续半年及以上;有16.67%的集装箱运输企业表示缺箱问题将持续4个月;有12.5%的集装箱运输企业表示缺箱问题将持续5个月;有8.33%的集装箱运输企业表示缺箱问题将持续2个月。通过调查结果可知,超九成集装箱运输企业表示缺箱问题将会持续3个月及以上。集装箱缺箱问题短期内依然存在,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将持续受空箱短缺问题影响,集装箱运输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缺箱问题。

3.2 超五成港口企业冷链进口货物作业量受到影响

最近,我国部分城市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阳性,交通运输部明确要求要加大进口冷链食品各作业环节的疫情防控,港口冷链进口业务受到较大影响。调查显示:除有34.78%的港口企业或因无冷链货物等原因表示基本无影响外,另有52.17%的港口企业表示受到了较大影响(其中,有30.43%的港口企业表示港口进口冷链货物作业量下滑10%以内;有13.04%的港口企业表示港口进口冷链货物作业量下滑10%~20%,有8.70%的港口企业表示港口进口冷链货物作业量下滑20%以上),有13.05%的港口企业表示港口进口冷链货物作业量非但无较大影响,而且还小幅上涨10%以内。未来一段时间疫情防控措施还会持续,港口企业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保持港口正常作业。

3.3 内循环政策和国外疫情影响是港航企业内贸集装箱运输需求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国内主要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0.35%(外贸仅增长3.4%),内贸集装箱运输需求快速反弹。调查显示:船舶运输类企业表示内贸集装箱运输需求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好转后的需求反弹,国内疫情控制有效,生产恢复较快,国外因疫情影响蔓延,民生物资短缺,导致出口货物增长,从主要港口出口的集装箱增加,国内支线集装箱运输需求反弹。同时,中央推进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这双循环新格局下,国内市场发展较快,而国际市场复苏相对缓慢。

港口企业表示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滑,国外疫情加重,内循环促使内需增长明显、国内贸易量增幅较快,是内贸集装箱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家政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调整,加大了水路运输力度以及大力推动散改集装卸方式,集装箱运输能够水水中转,不再通过公路疏运,使国内内贸集装箱运量大幅度增长。

航运服务企业表示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对外出口减少,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升级消费、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政策推动国内贸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家倡导双循环战略,内循环机制的良好运转使得内贸水运形势一片大好,内贸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内循环战略效果初显。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国航运景气指数编制室 陈悠超,周德全)

猜你喜欢

景气冷链航运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2020年二季度长江航运景气指数调查报告
2019年长江航运景气状况综述
2019年二季度长江航运景气指数调查报告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2018年二季度长江航运景气指数调查报告
航运服务指南
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