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转化的规定性及路径

2021-03-22李臣之黄芸芸

中小学德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德育

李臣之 黄芸芸

摘    要

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转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在转化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盲目性,需要寻求基本的规定性:教育性和针对性相结合,文化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创新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转化需要确立红色文化内涵现代转化的思维和视觉,红色文化作为素材性课程资源与国家认同教育密切结合,同时提升对红色文化条件性课程资源的转化质量。

关 键 词

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课程转化;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3-00-0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的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红色精神及其物质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红色文化具有的天然育人价值,得到了不少课程开发者的大力关注。然而,由于研究起步较晚,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转化成果仍不多见,已有成果多从德育角度研究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发挥,难以有效满足课程转化实践提出的紧迫需求,有必要展开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德育转化的规定性

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转化需要处理好多维复杂关系,以寻求新的支点,保障资源转化更加合理有效。

(一)教育性和针对性结合。注重教育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可以充分凸显红色资源转化之于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当前,我国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道德滑坡、政治冷漠、个人本位、庸俗化”等问题[2]。这容易导致青少年过于关注自身需求的满足,追求物质生活,漠视集体生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精神境界下滑。红色文化蕴含巨大的德育价值,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资源、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及精神指引。有调查显示,大中小学生对红色德育价值认同较高,有81%的高中生、88%的初中生、100%的小学生认为红色德育能够使自己受益。[3]超过70%的大学生认为红色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具有激励作用,80%的大学生认为红色革命精神可以激发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认为,红色革命精神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理想。[4]可见,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教育性基础。

学校需要在转化中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生活与经验,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使教育性和针对性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需求,恰当选择红色资源。基于学生道德认知规律有效组织和利用红色资源,防止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德育转化步入知识传授的误区,才能真实有效地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文化性和艺术性结合。当前,在红色文化及其德育价值之间仍然存在悖论。一方面,学生对红色德育价值认同较高,另一方面,学生对红色文化本身的认同感较低,而且“年龄越低,认同感越低,许多青少年对红色文化采取比较冷漠的态度”[5]。在一定程度上,这与红色文化的严肃性和崇高性有关。红色文化在普通人的观念中,总是和政党联系在一起,和普通学生喜爱的具有娱乐性的大众文化存在一定距离。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对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认识不到位,红色文化经常被当作经济创收资源,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商品化。[6]

為打破对红色文化的刻板印象,我们需要对红色文化呈现形式进行艺术重构。文化和艺术天然相连,二者结合可以相互促进,消解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单刀直入”,凸显艺术般的柔软和生动,“避免生硬和枯燥,得到广大群众认可。”[7]红色文化首先是一种文化,并非单纯的政治教育手段或经济创收商品。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德育转化需要廓清其“文化性”,以“艺术性”表达彰显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使红色文化更加“平易近人”,与学生生动互动,从而将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转化为源源不竭的育德动力。

(三)创新性与时代性结合。红色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历史背景和条件与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境遇截然不同。参与和体验的缺失导致学生对红色文化感到陌生,其“认知度、理解度、接纳度”[8]都不会那么深刻。因此,让红色文化焕发育德生机,强化创新性和时代性有机结合,便成为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德育转化的关键支点。

当前,红色文化存在“表层化、娱乐化、轻浮化等弊病”[9],导致红色精神被排斥,革命严肃性被消融,红色文化的市场取向,也使得红色文化“创新”走入误区,变得世俗和庸俗化。这与红色文化资源德育转化的本真追求背道而驰,消解了红色文化的崇高性,导致青少年群体对红色文化的抵触心理。比如,某些所谓的“创新性”红色文化教育,硬性移植已经不适用当下条件的某些内容进入学校,让红色文化变味成庸俗恶搞的形式。[10]此外,还存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仅停留在重大节日参观遗址和景物的现象。[11]红色文化利用方式刻板单一,缺乏创新,既不利于红色文化课程价值的发挥,又不利于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力,容易降低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因此,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德育转化需要将创新性和时代性有机结合,紧跟时代脉搏,在焕发活力之同时保证红色文化解读不变味、不变质。

二、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德育转化路径

课程资源根据其功能特点,可划分为直接作用于课程并且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的素材性课程资源,以及作用于课程却并不形成课程直接来源的条件性课程资源。[12]因而,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转化,需要考虑作为素材性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以及作为条件性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具体而言,落实到真实的课程情境,需要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现代转化的思维和视觉,将红色文化作为国家认同教育的素材性课程资源,以及提升红色文化条件性课程资源的转化质量。

(一)红色文化内涵现代转化的思维和视觉

1.关联、系统、整体地看待红色文化,深化其精神内涵诠释。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德育转化关注的重点是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同时,要考虑红色文化资源周边存在的其他资源。任何地方文化都不是孤立的,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渊源息息相关。中国红色文化的生成有其特殊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要素,对红色文化生成的系统要素进行探析,可以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刻把握,有利于发掘其中深层的潜在价值。[13]

然而,有研究者发现,目前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外延缺乏拓展,比较孤立,没有和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等联动起来。[14]这样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德育转化终究势单力薄,学生难以用系统和整体的眼光去看待红色文化和周边的生活、生态,难以为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找到一个“着力点”。无法利用周边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的联动力量,带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德育转化,造成了资源浪费。

针对某地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进行转化时,可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如山川河水对红色人物性格的影响等。真实的背景能丰富课程内容,凸显综合性,立体呈现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从而使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刻具体。整合区域的其他资源,以地方的视角把握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形成地方特色,才能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德育转化。

2.平衡“高大上”与“接地气”,引发平凡人生的共鸣。中国人民的伟大抗争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紧团结在一起。红色文化并非僅是国家政治层面的文化,同时是与群众中的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上曾赋予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当代,同样可以给青少年学生强大的价值引领。红色文化以先进性、丰富性等特点有利于引导人民认识、接受、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因而,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德育转化不能忽视红色文化在国家、社会层面的重要精神价值。

以公共场合的唱红歌为例,在公共歌唱场所,个体的文化身份通过对社会主义真实文化符号的集体体验,与他人的文化身份发生交叉和重叠,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取向和文化认同领域。[16]红歌歌唱者在演唱中找到了与他人关于共同经历和文化的共鸣,这种共鸣并非是红歌的歌词或旋律所赋予的,而是在歌唱以前就已经存在于歌唱者的文化记忆之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德育转化正需要对这种普通人生“共鸣”的寻找,提炼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关注平凡人生,“注重宏大叙事,又要关注微观细节”[17]。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需要加以宣传,以发挥榜样力量。但是,我们也要将理想信念落实到普通人的生活,在平凡中见精神,使形成于特定历史年代的红色文化对学生来说不再是另一个平行时空的“文化想象”[18]。让学生意识到,红色文化与自己息息相关。如此,学生既能感受红色文化的“高大上”,又能感受其“接地气”,从而实现理想信念的重要引领。

(二)将红色文化作为国家认同教育的素材性资源

1.红色文化作为国家认同教育新的生长点。当代青少年在身份认同上,存在对国家较强的情感依赖,而同时对国家和社会的评价消极的情况。[19]即在民族文化的角度,表现出对国家的深刻情感,而对在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存在认同较低的状况。这与当代青少年缺少革命斗争经验有关,革命历史断层,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浴血牺牲缺乏体悟。同时,学校层面的国家认同教育观念陈旧、方式单一、僵化落后,反而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我国大中小学生不容乐观的国家认同现状,以及学校层面国家认同教育的缺位,使红色文化与国家认同教育的结合变得必要而迫切。

一方面,任何国家的教育体系都需要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实现文化的传承,奠定精神根基,“通过文化意识和价值观的再生产延续民族国家的存在”[20]。红色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天然与党和国家历史联系,在国家认同的培养与教育上具有重大价值,有利于平衡青少年这种分裂矛盾的国家观念。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红色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力量之源,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核心精神与国家认同教育的精神内涵高度一致。红色文化不能凭空嫁接到学校,否则容易导致红色文化为融入而融入。红色文化需要落地的载体和土壤,国家认同教育则迫切需要平实有效的教育内容,以切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见,二者相互需要,将红色文化与国家认同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身份认同,使国家认同教育有了素材资源,红色文化成为国家认同教育新的生长点。

2.国家认同教育实施与红色氛围营造相互促进。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其影响。一方面,对红色文化的不良态度、观点影响整个社会的红色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德育转化具有间接影响。从社区的角度来看,社区是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地方,良好的社区红色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态度,进而对学校课程的转化具有支持作用,消极的红色文化氛围则会抵消学生与红色文化接触的积极效果。由于红色文化具有天然的爱国主义核心精神,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施可以与红色氛围的营造同时进行,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尽管国家认同教育的开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仍是“最正式、最有效和最系统的途径”[21]。因而,学校需要在校园环境上增加红色爱国教育意味,同时整个社会一起努力,大众化地宣传推广,广泛利用媒体媒介的舆论作用,造浓红色氛围。学校还要注重对国家认同教育实施的推动,增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国民教育活动,在校园景观中宣传基于红色文化的国家认同教育,让学生在红色氛围中感受到更强烈的国家认同。同时,增加各大门户网站、媒体对红色文化和国家认同教育的宣传推广,矫正社会原本对红色文化和国家形象的一些扭曲解读,校内外联动,共同致力于国家认同教育和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

(三)提升红色文化条件性课程资源转化的质量

1.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活动。革命老区一般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生态环境良好,乡土人情保护完整,很多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风土人情。然而,有些红色文化资源场馆组建了专业的宣讲人员,有些地方却只有义务的宣讲人员,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讲解素养。[22]宣讲人员素质的差别导致学生即使到了红色文化资源现场,也只能“到此一游”,获得感有限。同时,红色文化研究人员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转化的影响同样深远。某些地方红色文化研究人员数量有限,年龄偏大,没有形成人员合力,使得红色文化的研究整理等工作进行困难。[23]在此情况下,即使拥有优秀的讲解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因此,学校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在课程开发上要考虑这些地区的红色旅游优势,结合红色文化课程传递的劣势,在准备前期深入研究当地红色文化,以弥补红色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如此,既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地域资源,如生态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资源的整合,又有利于解决国内研学旅行活动存在的课程教学目标虚化的问题。红色文化与研学旅行的结合,有助于形成具体落地的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沉浸在红色文化现场中,再结合具体的课程要求,使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转化更具切实性。

2.充分发挥老红军、红色资源管理者、研究人员的德育影响。老红军是革命的亲历者,让红军走进校园给学生讲那“过去发生的故事”,有利于还原革命的真实性,加深学生对革命的感受。红色资源管理者是与红色物质遗产最熟悉的人,让他们参与教育,可以让学生对红色物质遗产有更系统的了解,获得更多红色文化知识。红色文化研究人员则是红色文化的专业人员,通过对革命历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可以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的转化。

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德育转化需要红色文化研究人员等从幕后走到台前,参与课程开发,親身告诉学生“背后的故事”,丰富学生见闻,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提炼红色文化的深层内涵。当然,无论是老红军、红色文化资源管理者还是研究人员,都需要对其进行教学和课程方面的培训,使这些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课程意识,减少宣讲时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加教育性和适龄性,能够配合学校要求和相关课程,有针对地为学生进行宣讲,使宣讲变成实在的课程,增强校外红色文化课程的力量。另外,教师红色文化知识的培训同样必不可少。教人者先教己,对红色文化“真信、真爱、真懂”[24],才能增强课程说服力、感染力。

3.德育基地主动参与课程资源转化。在整个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转化中,红色基地不可或缺。政府和学校方面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转化与利用的财政支持,既是基础也是保障。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德育转化依赖三方的合作。但在实际中,常常存在“一次消费”情况,学校合作的实践基地自身关注点往往在于是否参与了,而非“做得如何”,能动性较低。[25]无论政府部门,还是红色实践基地,缺乏与学校的长效合作机制。缺乏作为保障红色文化课程资源长久转化的“正式文件”,红色文化大部分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得不到各方的重视。

红色德育基地、爱国基地以及红色场馆等基地机构是学校红色文化活动课程重要的实践场所。这些基地机构是校外资源的一种,是学校教师难以把控的,其与教育不仅仅是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而且是参与教育的主体。只有明确自身与教育的定位,这些基地机构才能有意识地让自己“做得好”而不仅仅是“做了”,持久有力地实现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德育转化。

参考文献:

[1]陈世润,李根寿.论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04):15-17.

[2]魏佐国.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刍议[J].农业考古,2008(06):155-157.

[3]张兰玲.中小学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德育的现状与思考——以河南省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1(20):50-53.

[4]伍慧玲.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核心价值培育功能亟待重视——湖南红色资源与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问卷调查分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14(04):32-37.

[5]陈俊.网络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研究[J].新闻知识,2014(06):41-42+47.

[6]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10):235-239.

[7]万朝晖,胡小强.新时期"红色文化"影响力提升路径研究[J].人民论坛,2012(17):158-159.

[8]罗佳.红色文化融入青年思想品德教育机制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1):77-80.

[9]刘超.红色文化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蕴与优化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09):68-69.

[10]薄存旭.我们需要怎样的红色文化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0(28):43-45.

[11]曹晓莉.红色资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3):51-53.

[1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09):59-63+71.

[13]江峰,汪颖子.中国红色文化生成的系统要素透析——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89-97.

[14]阮晓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6):143-147.

[15]王金华,古江波,孙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建设的意义与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2(08):187-191.

[16][18]J.X,Qian.From performance to politics? Constructing public and counterpublic in the singing of red songs[J].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14,17(5):602-628.

[17]齐丹.红色文化的德育审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0):15-16.

[19]曾水兵,班建武,张志华.中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3(08):33-36.

[20]韩震.教育如何促进国家认同?[J].人民教育,2015(20):14-15.

[21]曾水兵,陈油华.论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的三种基本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6(04):5-9.

[22]常胜.红色文化资源效用:现实考察与理性审视[J].广西社会科学,2018(10):195-197.

[23]邓辉煌.红色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湖北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06):75-78.

[24]杨昆.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6):79-80.

[25]姚永辉.文博资源的"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改革推广新思路[J].基础教育,2017,14(02):40-47.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德育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