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体证相关角度探讨间质性肺疾病*

2021-03-22李宁孙英庄娜陆学超

河南中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湿质间质性阴虚

李宁,孙英,庄娜,陆学超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山东 青岛 266500;3.青岛市中医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3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非肿瘤、非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1],病变特点为肺组织的纤维化[2],临床表现以渐进性劳力性呼吸困难为主[3],严重者可使肺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2],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ILD的死亡率较高,资料显示,其5年生存率低于50%,10年生存率仅约30%[4]。近几年,I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疾病分类更加复杂,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治疗上也缺乏安全有效的方法,以肺移植、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5],未达到预期效果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中医药能够改善ILD患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发展[6]。但中医学者对ILD的辨证论治尚无统一定论,临床疗效也无从比较,且对ILD预防方面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拟通过“辨体”与“辨病”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中医药对ILD防治,具体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均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就诊并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ILD患者,共198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实用内科学》[7]中ILD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标准 符合《中医诊断学》及《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8]相关标准。

1.2.3 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 以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9]为参考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间质性肺疾病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4 病例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有严重其他肺系疾病,如肺癌、肺结核等;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有精神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制定体质和证候观察表 参照北京中医医院制定的《肺痿病中医临床登记表》及上述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制定ILD中医证候观察表;参照王琦教授制定的《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10]及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的相关标准,制定体质观察表。

1.5.2 临床调查 运用青岛市中医体质量化识别软件(青岛凭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患者体质类型进行判定;由两名中级以上职称中医师参考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证候诊断。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用频数及构成比表示。

2 结果

2.1 ILD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198例患者中,男

125例(63.13%),女73例(36.87%),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年龄多在46~75岁,占65.1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ILD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例(%)

2.2 ILD患者病程分布198例患者中,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平均(3.34±2.30)年。

2.3 ILD患者体质与证候分布198例患者中,中医体质以阴虚质(57例,28.79%)、痰湿质(46例,23.23%)、气虚质(37例,18.69%)、血瘀质(28例,14.14%)最为常见;证型分布以阴虚内热证(52例,26.26%)、痰热壅肺证(43例,21.72%)、肺肾气虚证(35例,17.68%)、痰瘀阻肺证(29例,14.65%)和肺肾气阴两虚证(21例,10.61%)为主。

主要体质与证型之间具有相关性。阴虚质患者中,阴虚内热证最多(35例,61.4%),其次是肺肾气阴两虚证(10例,17.54%);痰湿质患者中,痰热壅肺证最多(27例,58.7%),其次是痰瘀阻肺证(8例,17.39%);血瘀质患者中,痰瘀阻肺证最多(15例,53.57%),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ILD患者体质与证候分布 例(%)

3 讨论

体质是发病的内因,一旦体质发生偏颇,体内的平衡被打破,此强则彼弱,阳盛阴病,阴盛阳病,故中医体质致使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存在易感性或对病变存在倾向性。虽然体质具有一定稳定性,但仍可因后天因素(环境、饮食、药物等)而发生改变,即“体质可调”学说。因此,探索疾病的易感体质,并用药物加以调整,有利于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发挥中医“治未病”的效果[11]。对于体证相关,大多学者是认可的。王琦[12]认为,体质与证既有着本质的差别,又有着密切联系。体质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同气相求,感受致病因素后,人体则更易罹患与体质相近的证型,即使感邪不同,也可因体质相同而“从化”成同一种证型。宋红谱[13]认为,体质不仅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证型,还决定证的转归和疾病的预后。因此,探讨中医体质和证型的分布及其相关性,在预防学、诊断学和治疗学上均具有重要意义[14]。

间质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15]。魏媛等[16]认为,二者分属ILD的不同阶段,并以肺痿和肺痹两病证的治疗原则,分别论治ILD的两个阶段。崔红生等[17]则认为,肺痿和肺痹在慢性迁延期可并存,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王书臣教授提出,ILD患者往往存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转化过程,故常有“痹中有痿、痿中有痹”的现象[3]。

《素问·痿论》言肺痿为“肺热叶焦”,尤在泾言肺痿:“痿者,萎也,如草木之枯萎而不荣,为津烁而肺焦也。”更加形象地阐释了肺痿的病因是气阴两虚,气血津液不足肺叶濡养不及,致肺热叶焦。《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首次提出肺痿病名,言其病证为:“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且喻嘉言[18]提出:“肺主气,行荣卫,布津液,水邪入之,则塞其气道,气凝则液聚,变成涎沫。”由此可见,涎沫的实质是水液代谢输布失衡,同时指出肺痿的另一个主要病因为痰饮。这与本研究得出ILD患者的主要体质为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一致。

本研究发现,ILD患者男女比例为1.71∶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考虑与男性吸烟较多有关。患者病程(3.34±2.30)年,与ILD患者生存期为33~36个月[2]相符。间接说明本研究的结果具有临床可比性。ILD患者的体质以阴虚质和痰湿质较多;证型以阴虚内热证和痰热壅肺证较多,与“痰”证素相关的证型(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最多,说明体质与证型密切相关。ILD患者体质、病因、证型均与“阴虚”“痰”相关。据此推测,ILD的发病机制可能如《医门法律》所言:“肺痿者,其积渐已非一日,其寒热不止一端,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饮入于胃,经脾运化,升清降浊,将水谷精微上乘于肺,肺得荣养。若脾胃功能下降,一方面水谷精微生化无源,肺脏失养,肺热叶焦,发为肺痿;另一方面,脾失运化,水液代谢输布失常,聚湿成痰,壅塞气道,浊唾涎沫,也可发为肺痿。脾为肺之母,肺痿日久,子病及母,又可损伤脾胃功能,循环往复,使疾病日趋恶化。因此,在疾病的治疗上,不仅要滋阴润肺,更要顾护脾胃。既可从病因上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截断扭转之效,又可防滋腻太过而伤脾胃。

4 小结

综上所述,ILD患者体质分布以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证型以阴虚内热证和痰热壅肺证为主,且两者之间有相关性。ILD的病机可能为脾胃津液不足,不能上乘于肺,肺失荣养,发为肺痿。子病及母,脾失健运,水液失衡,聚湿成痰,加之肺主通调水道失常,痰聚于肺,则唾涎沫,进一步加重肺痿。因此,在防治ILD中,顾护脾胃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湿质间质性阴虚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代谢综合征痰湿质研究进展*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痰湿质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