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合厂房建筑布局和防火设计的问题研究
2021-03-22牛宇晨
牛 宇 晨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7)
在现代工业生产领域中,涉及到生产工艺相近、生产流程相关的生产活动,一般可以设计建造联合厂房,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提升空间利用率。在当代的工厂建筑设计中,建筑物主要包括生产建筑、辅助生产建筑、行政管理生活建筑等,而联合厂房是现代工业生产及管理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的重要场所。联合厂房建筑的优势在于可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集约化需求,同时可以支持生产方式的优化及工艺的变化,降低工业生产、运营、管理成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了进一步发挥联合厂房的优势,并充分保证生产安全,有必要对联合厂房建筑布局和防火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1 联合厂房建筑布局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1.1 存在的问题
1)功能分区方面
2)交通体系方面
联合厂房内涉及到的生产活动十分多样,而各类生产、运输设备及人员需要在各个区域之间运动,形成不同的交通流线。联合厂房的交通流线主要包括设备物流、原材料物流、成品物流及人员流线等,而各个交通流线之间不能互相干扰[1]。但是,由于联合厂房的功能分区布局及交通体系的设计规划存在问题,导致内部交通混乱,不仅出现互相干扰的问题,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洁净车间和污染车间穿插布局的方式,会导致相关原料、半成品及人员流动时出现互相干扰、污染的情况,同时也会导致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1.2 解决对策
1)功能分区方面
事实上,联合厂房是一种生产活动和承载空间结构的集成,是将相关功能和区域融合的有机系统。该系统不是简单的功能、空间要素叠加,而是要将相关要素按照功能特点及整体生产活动要求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提升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运转模式的科学性、有序性。联合厂房的布局方式包括垂直式、带状式、阶梯式、混合式等,在布局设计环节需要充分考虑有限空间的具体面积、形状、周边环境、当地气候条件等,确定合适的布局基本原则。比如,针对轻工业的联合厂房布局,通常可以使用带状式布局,如果所在地位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可以使用阶梯式布局。当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还可以设计为垂直式,达到节省土地资源的目的[2]。如图1 所示,某诊断试剂制造厂采用带状式功能分区方案,实现了功能区之间的有效隔离,同时又兼顾了部分功能区的联动需求。
在联合厂房的功能分区方面,需要充分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要求和工艺流程,遵循污染洁净分区、动静分区及公共私密分区原则。并在相应的功能区之间设置一定的缓冲区、隔离区、通风区等,另外需要考虑各个区域的通风、采光、散热等方面的需求。
2)交通流线方面
图1 某诊断试剂厂功能分区图(m)
在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基础上,要针对分区特点及生产管理要求,设计一套合理的交通流线体系。首先需要将基本的物流、人流进行分离、洁净和污染流线分离、进场和出场流线分离、内部流线和外部流线分离[3]。交通流线的通道布局,应当在满足基本分离及互不干扰原则的基础上,减少拐弯距离。交通流线可以使用实体的隔离通道,或是采用地面划线的方式进行分区。
2 联合厂房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2.1 存在的问题
1)火灾风险识别
2.动态面板门槛系数估计结果。在得到东道国各项制度的门槛值后,本文进一步运用系统GMM估计法进行估计,以消除纳入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lngdpit-1后造成的内生性问题。回归结果见表4、表5和表6。
现代化工业生产涉及到的材料、工艺多种多样,从防火管理的角度来讲,不同功能区域的火灾风险类别不一样、危险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联合厂房火灾风险识别难度较高。比如,规划设计人员如果低估了甲类、乙类易燃易爆功能区的风险,没有在空间布局、建筑面积方面进行科学设计,降低了火灾危险性风险判定标准,导致采取的防火措施等级较低。而也有部分规划设计人员过度夸大个别易燃易爆功能区的风险水平,导致对这些区域的防火措施进行过度配置,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4]。
2)防火分区
在联合厂房的规划设计中,做好防火边界的设置是关键内容。在联合厂房建筑空间内部,不同的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火灾风险,而这些功能区的混合,导致防火难度较大。尤其是一些防火分区边界设置的不合理,或导致相关区域防火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在某个区域出现火情时迅速波及周边区域。
3)疏散通道设计
通常情况下,联合厂房的建筑面积较大,内部空间比较复杂,且大部分区域内部的通风、排烟能力都比较弱。这导致在火灾发生时内部人员安全疏散和逃生难度较高,疏散通道的设计面临巨大挑战。一些联合厂房建筑设计中,导致内部空间过于复杂,不符合逃生通道的设计原则[5]。
4)防爆泄压设计
部分工业生产活动中,涉及到大量易燃易爆材料,在联合厂房建筑的设计中,需要做好防爆、泄压设计。尤其是一些存在较高燃爆风险的生产厂房,需要远离周边建筑,且不适宜作为联合厂房的一部分。按照相关厂房防火规范要求,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应当采用单层半敞开式或敞开式建筑。其中,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厂房,要使用一级、二级耐火建筑。然而,一些特殊厂房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且内部空间过于封闭,在出现危险气体泄露时,无法快速操作设备进行泄压、排风处理,导致引发爆炸、中毒等危险事故的风险增加。
2.2 解决对策
1)优化火灾风险识别机制
在联合厂房的防火设计中,需要联合相关专业人员,对不同功能区、生产活动及工艺中存在的火灾风险进行识别。并确定火灾危险性的程度及类别,在设计中进行充分考虑。具体来讲,针对厂房内主工艺涉及到的各类介质进行分析,对火灾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且要求设计团队掌握基本的物理、化学、工业生产知识[6]。所谓定性分析,是对联合厂房中各类生产活动的火灾危险性介质进行详细罗列、风险识别,为后续风险防范、应对策略的制定打下可靠基础。
2)优化防火分区
在针对联合厂房建筑进行防火设计时,需要将不同的火灾风险和工艺流程分开,对其中的重要区域进行防火分隔,确保防火分区和联合厂房整体功能分区、建筑结构保持较高的契合度。防火设计人员根据生产活动特点,结合厂房功能分区,对相应的防火分区危险性类别和最大允许面积进行确定,进而做好防火分区,具体见表1。
表1 联合厂房防火分区面积m2
3)安全疏散通道设计
在联合厂房防火设计中,需要保证较大的防火分区、每个楼层至少设置2 个安全出口,而丙类厂房的最远点疏散距离不得超过15 m。针对大型联合厂房的防火设计,需要重视疏散路径的设计。可以在厂房中央位置设置“避难走道”,走道靠近各个厂房功能区的位置设置入口。当火情发生时,人员能够尽快进入避难走道并疏散到室外安全地带。避难走道由防火材料制成,内部空间与厂房空间相对独立,采用独立的通风通道,能够给人员逃生争取充足的时间[7]。如图2 所示,在垂直厂房的疏散通道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各个功能区和疏散通道的距离,并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配置防火门、防火墙。
4)防爆泄压设计
针对联合厂房这类大型综合性厂房的防火设计,需要对涉及到的一些危险工艺、易燃易爆材料进行针对性的防火设计[8]。比如,要将易燃易爆区域设置在厂房的顶层或边缘区域,并且将这些区域设计成开放式,或配置足够多的窗口、通风口作为泄压口。同时,在这些区域配置可燃气体监测、连锁排风、自动灭火设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联合厂房作为现代工业生产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重要场所,其建筑布局和防火设计面临巨大的挑战。应当由掌握基本物理、化学、工业、消防知识的设计人员,基于对厂房所在地环境特点的全面勘察,以及对生产活动的基本特点分析,做好厂房建筑的功能分区和交通流线体系设计。在此基础上,针对厂房的消防安全,要在做好各个区域消防安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将防火分区和功能分区、建筑结构进行有机结合,做好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的科学规划与设计,针对危险性较高的区域做好针对性的防爆、泄压设计。通过科学化的规划和防火设计,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提高联合厂房的防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