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03-2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湛江524001
李 恒(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湛江 524001)
在临床上贲门息肉并不少见,国内大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其约占胃镜总检查例数的0.34%[1],病理类型以增生性息肉最常见[2]。对于贲门息肉的治疗,因其有恶变风险,目前主张尽早切除[3],而内镜下切除方法中最常用的是高频电凝电切术。至于贲门息肉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后复发情况如何及相关危险因素有什么,目前相关报道甚少。因此,本文收集了2002年8月-2019年8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行内镜治疗及术后半年复查并有完整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的175例患者资料,分析贲门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治疗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2年8月-2019年8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发现贲门息肉,接受贲门息肉切除术,并于术后半年复查胃镜检查的175例患者,已排除有胃手术史、遗传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综合征(P-J综合征)以及对较大息肉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排除黏膜下病变者。175例中,男 91例,女84例;年龄15~84岁,平均(45.9±18.2)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电凝电切术治疗,术后息肉送病理检查。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所有病例检测前2周内均未使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等对检测有影响的药物。患者行13C 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或在胃镜下于胃窦距幽门2~5 cm取 1、2块黏膜做快速尿素酶试验,二者之一阳性即为 HP感染。术后半年复查胃镜检查,发现贲门息肉复发,则定义为术后复发。将贲门息肉复发的患者归为复发组,未复发的患者归为未复发组。收集 175例患者的贲门息肉性状(生长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管炎症情况的数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贲门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贲门息肉复发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
175例中,复发组20例 (11.43%),未复发组155例(88.57%)。复发组中,男 12例,女 8例;年龄20~64岁,平均为(41.7±12.9)岁。未复发组中,男79例,女 76例;年龄15~84岁,平均(46.5±15.0)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贲门息肉复发与息肉性状的关系
两组患者息肉部位均以齿状线处即鳞-柱状上皮交界处(SCJ)最多见,且贲门四壁均有发生,以后壁和右侧壁更多。两组患者息肉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息肉直径为0.6 cm为衡量标准,将患者息肉大小分为直径≤0.6 cm,及直径>0.6 cm,结果显示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纳入的175例中,贲门息肉均为单发,病理类型均以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为主,因而不进行比较。
2.3 贲门息肉复发与患者是否有H P感染及食管炎的关系
两组患者 HP感染以及合并食管炎症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
2.4 贲门息肉复发相关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1 两组患者贲门息肉大小情况的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H P感染情况的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合并食管炎症情况的比较(例)
将息肉直径>0.6 cm、HP感染、食管炎症情况设定为自变量并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中,结果显示,息肉直径>0.6 cm、存在 HP感染、合并有食管炎的因素均为贲门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见表4。
3 讨论
胃贲门部位于管状食管向下延伸为囊状胃壁的交界处,具有特殊的解剖位置。因胃贲门部的生理功能与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目前贲门息肉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多认为是黏膜损伤后的过度再生所致[4]。
本文 175例患者贲门息肉病理类型以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为主,其余为管状腺瘤、混合性息肉、胃底腺息肉、黏膜慢性炎等。组织学上,增生性息肉是由胃表面产生黏蛋白的腺上皮细胞炎性增生形成,当炎性浸润范围明显增大,则被称作炎性息肉
[5]。已有研究证明,增生性息肉和HP感染关系密切[6],胃多发增生性息肉是根除 HP的适应证之一。本文结果显示,HP感染是贲门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提示 HP对贲门息肉发生的影响是存在的,发生机制可能是 HP感染引起黏膜损伤,促进腺上皮细胞炎性增生,导致贲门部增生性息肉甚至炎性息肉形成。因此感染 HP的贲门息肉患者切除贲门息肉后,笔者建议进行根除 HP治疗以预防复发。
表4 贲门息肉复发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胃食管黏膜皱襞是胃向食管反流的通道,当存在胃动力不足、胃内高压、解剖结构改变等情况时,食管下段及胃贲门部容易受到慢性化学性刺激,表现为食管贲门部炎症。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食管炎、巴雷特食管、胃食管反流病、反应性胃病或胃炎与贲门息肉的发生关系密切[7]。孙成都等[8]通过数据统计也证实了贲门息肉的患者有合并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胃黏膜上移、贲门松弛等容易导致酸腐蚀的情况。本文中合并有食管炎的贲门息肉患者占总数的69.1%(121/175),结果与国内外研究相符,且发现食管炎是贲门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中“酸袋”理论相似,胃食管结合部餐后为高酸的区域,这样的酸度会造成胃食管结合部黏膜损伤[9],引起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因此,有食管炎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抑酸治疗以改善食管高酸环境,此对贲门息肉形成或切除后预防复发有相当的益处。
另外,本文中贲门息肉治疗方法均为高频电凝电切治疗。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是一种以高频电流对息肉直接灼除及对创面进行止血处理的方法[10]。本文结果显示,贲门息肉直径>0.6 cm的患者比直径≤0.6 cm的患者更易复发,息肉直径>0.6 cm为贲门息肉内镜治疗后复发的另一个危险因素。这可能是息肉浸润范围大,而胃镜直视的视野较小,贲门部位情况复杂,不易操作,导致切除贲门息肉有一定难度,容易出现切除不彻底的情况。因此,对于直径>0.6 cm的贲门息肉,建议在静脉麻醉情况下进行切除,以减少患者因呕吐引起的贲门收缩情况,改善术中视野状况,降低切除不完整的概率。是否应选择切除面更大更深的手术方式(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切除贲门息肉?因以上内镜治疗出现术中术后穿孔、出血的风险较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利弊。
综上所述,本文中贲门息肉内镜切除后复发率为11.43%,息肉直径>0.6 cm、存在 HP感染、合并有食管炎均为贲门息肉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考虑通过根除 HP治疗、加强抑酸减轻酸对食管的刺激,选择静脉麻醉下进行内镜治疗,以及酌情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贲门息肉等措施减少贲门息肉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