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作品《大彬梅花》的创作及文化内涵

2021-03-22李科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制壶紫砂壶紫砂

李科峰

据史书记载。时大彬大概生活的年代是在明万历到清顺治年间,是一个四百多年前的紫砂手艺人,他擅长泥料炼制,紫砂壶成型,紫砂壶造型设计及陶刻装饰于一身,各个方面都很有功力,可谓是紫砂方面的全才。我们现在制壶所使用的泥片和镶接的方法就是由时大彬所创立的,他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就带来了紫砂壶制壶史上的重大变革。他的代表作品《大彬如意》也是做工精湛,大气非凡,被后世所称道,也是成为了历史的经典器型,从中可以展现出其非凡的制壶技艺。

明朝中后期虽然朝政黑暗腐败,但是位于江南地区的人民还是呈现出实况繁荣的景象,江南之地本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并且江南地区盛产丝绸,商业发展迅速,商品经济和当时的手工艺市场都很发达,也是紫砂壶能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当时文人雅士们在空闲时间颇爱饮茶,并对紫砂壶进行重新的设计和加入一些元素,也使制壶人的手工技艺和创作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时大彬的紫砂壶作品,超凡脱俗,朴素雅致,风格优雅,赏心悦目,流畅灵活,细节处理的粗疏也并不能影响其整体的气质。纵观时大彬的紫砂壶,没有不规矩完整的,其壶胎坚实,造型敦厚大气,表现出了很深的内涵风格。

这一把《大彬梅花》便是时大彬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入传统文化经过自己手工制作出来的,壶的整体造型较为圆厚,紫泥为胎,壶身呈现钵状,然后呈现五瓣分开,相间虚实结合,壶钮则如同花蕾的造型设计,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娇艳动人。壶嘴短而拙,与壶身的高处相接,恰与壶把相对应,相互呼应。壶把流畅俊逸上接壶盖。壶身的底部设计上做圈足,是以五瓣梅为型,做了凹片内凹,中心处贴上五瓣小花娥。盖内出气孔与壶内的留空处理圆滑,一丝不苟,孔棱分明,柳嘴内部处理干净利落,壶内做工讲究,推墙瓜地干净利落,整体大气简洁,实为经典之作。其作为时大彬所制的经典款式,自带一种简约之美,没有过多的纹理装饰来破坏它紫砂所戴的那种高贵的艺术气质。

对于传统紫砂壶的再创作来说,我们要表现出《大彬梅花》所蕴含的那种文化内涵,并不需要去在壶身的装饰手法上费功夫,而是要从紫砂壶的整体的造型,其所蕴含的表现出来的那种气质,那种大气。壶的造型上要坚实厚重,要有底蕴,要表现它的整体,而不要过分地去重视细节,所以说紫砂壶的装饰虽说重要,但这也只能表现出作者所有的个性,制作《大彬梅花》首先就是要重视整体造型的把握,细致层面上来讲,那就是整体造型的比例要掌控好,《大彬梅花》造型虽简洁,壶身素净雅致,壶身圆滑,口盖挺括,气息庄重,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时器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

紫砂壶的造型讲求生动,内涵也要丰富,意境深远,其寓意与人文相结合为一体,这样能提高其感染力,他丰富的造型和文化内涵更使其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例如《大彬梅花》这件作品来说吧,并没有那些繁琐的装饰和造型,她的肩链和完美通过造型来完美地呈现,形态之美感不言而喻,像这样的艺术造型在中华文明史上还有很多很多,孔孟思想说我们要多多地学习古代的智慧,在这个时代,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去开启我们的文化使命,向世人去公开自己的想法,作为制壶人更是要自带这种使命,因为紫砂壶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文化使命,应该做到向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让人们对紫砂艺术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猜你喜欢

制壶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刘少白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购买紫砂壶4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