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设计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2021-03-22耿晓燕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交叉口城市道路行人

耿晓燕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院,河南郑州450000)

0 引言

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发展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科学地进行道路规划、设计及建设。合理化、人性化的设计,不仅能最大限度发挥道路的作用,方便民众出行,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问题,还能集约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支持。

1 城市道路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1.1 交叉口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城市交通网密集,交叉口是车辆和人员汇聚和分流的地方。如果设计不合理,易造成交通拥堵。交叉路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密集,属于交通管理核心地区及交通事故高发区。

在交叉路口设计过程中,主要存在车道数量不足、设计合理性欠缺以及排水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如在设计过程中,未充分结合路网系统进行统筹考虑,易造成道路交叉口数量过多,通行能力低,安全隐患大的问题。另外排水系统设计不佳,易造成雨天路面积水严重,从而影响交通通行速度,导致事故率和拥堵率高。

1.2 道路改扩建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由于城市人口增速过快且机动车也越来越多,易引起既有道路通行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而迫切需要对既有道路进行改扩建。

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盲目改造的问题,片面认为对既有道路增加宽度,增多车道数量,就能保证车辆通过能力,满足交通需求。新建道路工程亦存在此类现象。如某些非交通干道,车流量较小,但设计时仍盲目拓宽道路,一方面改善交通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易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1.3 配套设施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配套设施设计是道路设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大多数城市道路设计中均比较重视配套设施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设计合理性不足。

如交通信号灯设置时间不合理;绿灯时间过短,行人在通行过程中出现变灯现象。交通标志不够醒目,设置位置不合理,指示字体较小,不能发挥指引的作用。标线设计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如某道路标线指示有两个:直行和左转,但是实际上车辆只能左转,这就严重误导通行车辆。交通隔离不完善,易造成车辆与行人、非机动车等相互干扰。

1.4 路基处理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往往比较重视结构设计,存在忽视道路基础处理的现象。由于城市道路设计受诸多因素限制,如周边建筑物、地下设施和管线等,对工期要求较短的项目,更易忽视或简化基础处理设计,致使道路质量较差,实用性较低。后期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路面开裂、路基沉陷、路基脱空、管线错位等诸多问题,安全隐患大,维护处理费用高。

2 道路设计改进措施

2.1 交叉路口设计

城市道路中交叉路口即是一个交通枢纽,它既是道路网的连接点,又是交通转换的节点,由于进入交叉口各个方向的车流同时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冲突,因而交叉口成为路网的瓶颈点,必须提高该部分设计的合理性,使得车辆和行人安全快速分流,提高通行效率。合理的交叉口设计和交通管理措施可从空间和时间上有效分离车流,并提高交叉口内车流运行的安全。交叉路口设计主要有以下改进措施:

合理控制交叉口设计间距。交叉口设计间距,一般在800~1000m。设计间距越小,则城市道路交叉口越多,相应通行速度会降低,出行耗时就越长,更易于引发事故。因此,道路设计工程中,需根据城市道路干网情况,改进和优化交叉口设计,避免出现交叉口过多的现象。同时,建议在道路沿线适当设计固定调头点[1],减少互通交叉口,尤其是平交口,可将调头点设计成为下穿立交形。

人行过街设施。对人行过街设施进行设计时,需考虑行人的通行需求(方便快捷,节省通行时间),保证通行安全的同时,更要体现人性化,以有效减少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的情况。交通量较大,车辆和人员密集的交叉路口,可设计为地下人行通道或天桥。另外,合理设置左转设计,避免车辆与行人产生过多干扰,通常采用人行道位置后移的方法[2]。车辆在左转时,即使与行人有一定冲突,冲突区域也会发生在中心区域之外,不影响直行车辆,还能使行人有二次通过人行横道的条件。

2.2 横断面设计

合理确定车道数量。首先应对城市交通进行调查和研究,明确主要矛盾,合理确定车道数量。主干道交通量大,通常设计为双向行驶车道,车道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8 条以内。车辆通行不满足需求时,建议优化路网结构,合理设计交通调控和组织,做好车辆分流,以起到缓解拥堵作用[3]。不宜随意拓宽道路,通过增加车道数量以改善交通条件。

非机动车道设计。为提高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安全,非机动车道设计时一般遵循宁宽不窄的原则。实际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设非机动车专用通道。进口设计时,可适当增加非机动车道宽度,保证非机动车道有足够的空间,避免相互干扰,保证出行安全[4]。

分隔带设计。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城市交通状况和需求,优化横断面设计,重点解决行人与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在通行中相互干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主干道按三块板或四块板进行布置。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可采取分散法设计分隔带,中间绿化带等宽,可起到较好的隔离效果。为满足绿色出行要求、创造安全通行环境以及有利于隔离带和绿化带养护,可设置公共交通专用通道,避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随意占用[5]。

2.3 配套设施设计

配套设施是道路交通通行有序和保证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议在配套设施设计时,应加强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应用,从而改善交通条件。

信号灯智能化控制,合理设置间隔时间,可避免因信号灯时间间隔设计不合理引发交通拥堵或造成行人被动闯红灯等情况出现。通过在发光人行横道线边上安装传感器,传感器上植入人工智能算法,可自动分析出人和电动自行车的通行情况,然后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给系统下指令,决定是否应该亮灯。发光人行横道线、地埋式人行横道线红绿灯,与信号灯联动。夜晚人行横道线闪闪发光,在提高安全系数的同时,也成为街头的独特风景,为行人与非机动车划定了分流通道。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视觉盲区。即使低头也能用眼睛余光扫到地面红绿灯,提升了过路的安全性(见图1)。

图1 传感器示意图

同时根据路网情况,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加强与路网的协调性,综合考虑投资、安全性、视觉效果等因素,优化设计道路平纵断面。道路交通标牌醒目,设置位置科学,标牌字体清晰,可直观呈现相关信息。实地考察,科学设置道路标志,防止误导司机和行人。

2.4 路基基础处理设计

道路基础处理设计是道路质量符合通行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需综合考量,满足道路质量和性能要求,确保道路质量符合相关规范。

在路基设计中,应根据路基填筑高度、地下水位情况以及填料性质划分路基的干湿类型,结合地形、地貌、地质特点,以此确定路基设计方案和路面结构组合等。路基设计还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及周围的社会条件,做到与地形、周围环境相协调,充分考虑不良地质对路基的影响,从而提出合理的路基防护和排水措施。路基防护满足安全前提下,以绿色防护为主;排水措施应从安全、视觉效果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综合考虑。

制定路基处理方案除需考虑地质状况外,还应综合考虑地下管线的影响。城市道路路基经常会因为管线泄漏而塌陷,解决方法除加强管线安全性设计,提高管道周围回填土的压实度外,还可考虑设置综合管廊隔离管线与路基的相互作用、通过加强探测进行事前养护、适当提高路基建设标准(压实度、填料等)。

2.5 平曲线半径取用

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确定好平曲线半径,在取用的时候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依据相关要素来确定,以确保平曲线半径的合理化。一般情况要根据道路所在曲线运行情况,主要依据的是速度,并且要将线性指标纳入考虑范围内,这里针对的是前后衔接的连续性,以及衔接的均衡性等,在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平曲线半径。

这里应注意的是,平曲线半径一旦超过8km,驾驶员在道路上通行易产生疲劳感,也会在整个过程中有强烈的单调感,不利于通行安全。鉴于这个情况,平曲线半径长度尽量保持在1~3km 范围内。

3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城市道路设计时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过于随意、盲目拓宽、缺乏人性化和合理性等。通过交叉口优化设计,合理布置横断面,完善配套设施设计、重视基础处理等方面,可提升道路设计成效,有效改善交通状况,创造良好通行环境。

猜你喜欢

交叉口城市道路行人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城市道路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基于VISSIM的光侨路与圳园路交叉口改善分析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研究与实践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基于VISSIM仿真的对称交叉口交通延误分析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