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白石回忆录:定居北京(二)

2021-03-22

老年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宝珠齐白石家乡

民国八年(己未·1919年),我五十七岁。三月初,我第三次来到北京。那时,趁军队打着清乡旗号、土匪暂时敛迹的机会,我离开了家乡。我离家时,父亲八十一岁,母亲七十五岁。两位老人心里明白,我这次出门不同于以前的几次远游,是要定居北京的,以后再回家乡,反倒要变为作客了。因此,他们再三叮嘱我,希望时局安定些后常回家看看。春君舍不得扔掉家乡那点薄产,情愿带着儿女株守家园,并对我说:“我是个女人,留在乡间见机行事,谅无妨害,等你在京站稳了脚跟,我就往来京湘,也能时时见面。”她还劝我置一副室,免得客中无人照料。春君的体贴入微,令我有说不出的感激。当时正值春雨连绵,借山馆前的梨花开得正盛,我的一腔别离之情好像雨中梨花,也在替人落泪。我留恋着家乡,而又不得不避祸远离,心里头真是难受得很呢!

到京后我仍住法源寺,以卖画刻印维生。但生涯并不太好,勉强可以生存。每到夜晚,想起父母妻儿和亲戚朋友远隔千里而不能聚首,便辗侧枕上,通宵难眠。忧愤之余,只有作些小诗以解心头烦闷。

快到中秋节时,春君来信说她为了我在京成家之事即将来京布置,嘱我预备住宅。于是,我托人在龙泉寺隔壁租到几间房子。不久,春君来京,为我聘到副室胡宝珠。宝珠是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生的,小名叫桂子,时年十八岁,原籍四川酆都县(今重庆市丰都县)转斗桥胡家冲。冬间,听说湖南又有战事,春君急欲回去,我遂陪她同行。启程之时,我作了一首诗,诗中有句云:

愁似草生删又长,盗如山密划难平。

那时,我的家乡兵匪不分,群盗如毛,我的诗虽是志感,却也是纪实。

民国九年(庚申·1920年),我五十八岁。春二月,我带着三子良琨、长孙秉灵来京就学。到北京后,因龙泉寺僻处城南,交通不便,故我又搬去宣武门内石镫庵住。从法源寺搬到龙泉寺,又从龙泉寺搬到石镫庵,连搬三处住的都是庙产,可谓与佛有缘了。

《蚂蚱图》齐白石

搬去不久,直皖战事突起,北京城内人心惶惶。郭葆生在帅府园六号租到几间房子,邀我同去避难。我便带着良琨、秉灵一同去住。帅府园离东交民巷不远。东交民巷有各国公使馆,附近一带号称保卫界。战事没几天就停了,我又重新搬回西城。只因石镫庵的老和尚养着许多鸡犬,嘈乱之声不绝于耳,我早想另迁他处。恰好宝珠托人找到了新址,我们便搬到象坊桥观音寺内。不料观音寺的佛事很忙,佛号钟声比石镫庵更加嘈杂。住了不到一个月,我们便又迁到西四牌楼以南三道栅栏六号,才算住得安定了些。

我那时的画是学八大山人的冷逸一路,不为北京人所喜爱,除了师曾以外,懂得我画的人没有一个。我作品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当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却仍少有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师曾劝我自出新意、变通办法,我听了他的话后自创红花墨叶一派。我画梅花,本是取法宋朝杨补之。同乡尹和伯(金阳)在湖南画梅是最有名的,他学的便是杨补之,我便也参酌他的笔意。师曾说:“工笔画梅,费力不好看。”于是,我又改换画法。同乡易蔚儒(宗夔)请我画了一把团扇,给林琴南看见后大为赞赏,说:“南吴北齐,可以媲美。”他将吴昌硕跟我相比,我们的笔路倒是有些相同的。经易蔚儒介绍,我和林琴南成了朋友。同时,我又认识了徐悲鸿、贺履之、朱悟园等人。我的同乡兼老友黎松安,因儿子劭西在教育部任职,也来到北京,和我时常见面。

我跟梅兰芳的相识,就在那年的下半年。记得是在九月初的一天,齐如山约我同去。兰芳性情温和,礼貌周到,可以说是恂恂儒雅。他那时住在前门外北芦草园,书斋名曰“缀玉轩”,布置很讲究。他家里种了不少花木,光是牵牛花就有百来种样式,有的开着碗口大的花,真是见所未见。从此我也画上了此花。当天,兰芳叫我画草虫给他看,并亲自给我研墨理纸,画完后他唱了一段《贵妃醉酒》于我听。同时在座的还有两人:一是教他画梅花的汪霭士,跟我也是熟人;一是福建人李释堪(宣倜),是教他作诗词的,后来也成了我的朋友。

《喜富贵》齐白石

有一次,我到一个大官家去应酬,满座都是阔人,他们看我衣服穿得平常,又无熟友周旋,谁都不来理睬。我窘了半天,自悔不该贸然而来,讨此没趣。想不到兰芳来了,对我很恭敬地寒暄了一阵,于是座客大为惊讶,这时才有人来和我敷衍,我的面子总算圆了回来。事后,我很经意地画了幅《雪中送炭图》送给兰芳,并题诗一首,其中有句说:

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势利场中的炎凉世态,是既可笑又可恨的。

猜你喜欢

宝珠齐白石家乡
印象·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雨浥红蕖冉冉香
拜门
张宝珠:追逐“天人合一”的画心境界
买椟还珠
曾宝珠歌仔戏个人专场上演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龙宫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