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念插秧时节

2021-03-22刘国安,刘昌海

工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水蛭秧田早稻

1

当春天踮起脚尖从泥土里悄悄钻出,一场场细雨润物无声地催动一瓣瓣青茶的芳心,使之以待嫁的心情等待采撷。此时,思乡的情怀如同一尾穿梭在时间河流里的小鱼,一会儿把我带到春天这张刚展开的水彩画里畅游,一会儿又把我带到家乡满田满畈的碧绿原野上,体会插秧时节的兴奋与遐想……

说起插秧,总会联想起儿时老师讲到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成年以后,又读到唐代布袋和尚的那首偈语诗《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既体会到了插秧时节农民辛勤劳作的苦与累,也感悟到了“退后与向前”人生哲学的“透”与“彻”。

每每忆起插秧时节,岁月发酵的心思总会高挂枝头。我乘着微风的翅膀,静心地在月下聆听花开的声音。记得每年清明过后,一朵朵栀子花含苞待放,一对对春燕在雨中衔泥,一群群布谷尽展歌喉,一阵阵蛙鸣让原野充满乐章。伴随着季节的脚步,一个个老把式赶牛下田了,紧接着就是山欢水笑、犁耙水响。

据祖父讲,翻耕时最好趁天晴,稻田翻耕后再晒它个几天,一是太阳的照射可以杀菌,二是翻耕后的稻田晒得越白,灌水以后就会越松软,土壤也就越容易透气,插下的秧苗就更容易成活、分蘖(发颗),所以农村里有“莳秧晒白田,等于放利钱”的说法。

2

插秧之前,秧田必须提前整。整秧田之前,必须浸谷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每亩田一般要浸三四十斤谷种。如今用的是杂交水稻,每亩田只要几斤谷种就行了。

谷种浸两三天后,用破的箩筐或木盆装起来,有利于滤水。每天用三四十度的温开水淋它几遍,催它生芽。三四天谷芽生出来后,再均匀地撒到整好的每厢田块上,水位要适中。如遇上低温天气或者倒春寒,育秧必须用薄膜,既可以保持温度,又能保证秧幼苗的正常生长。两三个星期后,秧苗长到两三寸时,“五一”期间就可以顺利插秧了。

南方农谚里,早稻有“不插五一秧”的说法,但低温季节也在所难免。到了“五一”前后,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秧门”。这时春风在杨柳枝头撒娇,燕子在低声呢喃,村里男女老少的一串串欢声笑语也在田野上空荡漾。

插秧之前,必须到秧田里拔秧,又叫扯秧。拔秧时,人要坐在“秧马”上。秧马底部似小船,头尾往上翘,背面像瓦,供一人坐其腹部,以枣木或榆木制成。由于有宽阔的底板,根据力学原理,受力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人坐在上面力量会分散开来,这样既轻松省力,又不至于陷于泥中。秧马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发明,元代袁士元曾有诗云:“木龙漫吼江头月,秧马犹沉屋角烟。”

拔秧有决窍。首先要将双手把住秧的根部,一次拔它个上十根。不拔根部,秧苗容易断,没根了,秧苗也成活不了。拔好秧后,再把秧在水里清净,这样到插秧的时候就有利于双手“分”秧,提高效率。系秧是用往年早稻精选的齐草(脱谷以后,整理完好)来系,系秧必须要系活头,以便解开。所以民间有句谚语叫:“稻草系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秧拔好以后,用竹筐装好,挑到要插的田埂上,按田的大小、面积,将秧抛到田中央,这样就可以插秧了。

插秧更有诀窍。先解开秧,拿一半在左手上,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从左手分的秧里,一般七至八根,一颗一颗插到田中。按标准,一般早稻的行距是五寸,间距是三寸,这样秧苗既可以均匀吸收土壤营养,又可以透风。

在大集体年代,村里的记分员(一般是知识青年)拿着一把木制的划行器把田里的横竖距离都划出来。因为要看横竖线,所以在划之前,田里一般不放水,等秧插完后,再放水。那时,插田是讲进度的,每个人都像鸡啄米一样,不停地插秧,不停地后退。插得太慢,人家插得越远,退得越远,你就可能被关“笼”,这样很可能被人笑话。

那个年代,小孩子一般不跟大人一起插秧,常常在“边角余料”的田角角里慢慢学,慢慢插,等到熟能生巧后,就能和大人比赛了。还有一些小孩,专门提秧、挑秧,或送茶、送水、送饭,或换牛(大人休息时,去放牛),这样也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在农业合作社年代,插秧时人很多,一亩田一下子就插完了。联产承包以后,每家每户插田的人少了,于是,乡村更流行“人多好插田、人少好过年”的俗语。随着打工时代的到来,“换工”和“农事服务队”也就更为普遍了。

3

插秧时,最容易碰到的是水蛭,又名蚂蝗。蚂蝗是无脊椎软体动物,也是水生环节动物,专门吸血,一般长二至三厘米,也有大的,如牛蚂蝗,碰上它吸在腿上,不能用手扯,越扯蚂蝗吸得越紧,最好的办法是用力一拍,这样它就滚下来了。所以插秧一般要带上用布做的护腿,这样蚂蝗就不容易吸进去。

如今赶上农机时代,加上化肥用得较多,水蛭越来越少了。前几天碰上一位儿时的伙伴,他说蚂蝗是很好的药材,一公斤可卖到一百几十元,用于治疗心血管和女性相关疾病,药用价值特高,除了专门饲养,现在水蛭也越来越稀罕了。

每到开秧门、大插秧时节,一般家庭都要弄上几个菜,如家里过年未吃完的咸鱼、腊肉,加上小菜。晚上太阳落山之时、星星露脸之际,一家人把晚风舀进浓浓的亲情,拌着月光下酒,舂醉一天的苦累,其乐融融,畅谈一年的美好憧憬,畅想着一年无边丰收的希望。

每每想起插秧时节,我常情不自禁。于是我手持一把灵感的剪刀,剪清风为诗,剪明月为诗,剪乡情为诗,置入案头,让故乡的美好未来连同我的深深祝福,枕入梦中,与乡亲们插秧时节的快乐心情一起自由飞翔……

猜你喜欢

水蛭秧田早稻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感怀
小“吸血鬼”水蛭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7年早稻生产情况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一个“蚂蟥”养殖户的创业之路
2016年早稻产量同比下降2.7%
今年全国早稻稍有减产
“水蛭大王”的传奇“蛭”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