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表达,乐于书写
2021-03-21马拥军
马拥军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项技能。新课标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生活、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实情感。”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改评”的单一训练模式,以致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对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学生敢于表达,乐于书写,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大多数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疼,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学生由于缺少写作素材,在看到作文题目时总感觉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其二,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太过模式化,往往只注重教授写作技巧和方法,这就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其次,学生不注意观察生活,以致缺少写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文离不开生活。然而,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课业繁重,且要参加各种兴趣班,因此很少有机会去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在缺少写作素材的情况下,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照抄照搬,以致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千篇一律,空洞乏味。另外,现如今各种电子产品出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相比静态的文字,有声音乐、电影等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学生静下心来阅读的时间很少,且阅读兴趣也日渐下降,这种情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小学作文教学中应采取的有效策略
1.积累写作素材,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常常无话可说,即便勉强动笔,写出来的内容也很空洞,很难激起人的阅读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素材积累。显然,在课堂上,教师只注重传授写作技巧和方法是不够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教师还应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从而使得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将日常生活中的收获记录下来,从而在写作时做到笔下有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感受生活,从中寻找写作素材。
例如,在以“家乡”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家乡变化的图片、视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然后让学生结合看到的图片和视频说说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和感受家乡的变化。另外,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都是很有学习价值的,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其中优美的词汇、句子和修辞手法等。经过长时间的有效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会丰富起来,写作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2.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加强实践训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结合所学文本内容,组织随堂练笔,引导学生仿写或续写文本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有助于学生夯实写作基础,从中积累写作经验。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的时候,文中写道:“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太阳的“金光”比作“利剑”,将草地上的“鲜花”比作“大花坛”。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的时候,文中写道:“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表现了西沙群岛鱼类的繁多。在教学这些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就生活中的某个人物或某处景物进行描写。这样的练笔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写作知识和经验,从而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3.与阅读相结合,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清晰地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不可否认的是,写作较好的人,其阅读量通常不会少,且涉猎的文章也较为广泛。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实现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以“我的心爱之物”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写物,让学生掌握描写具体事物的方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前推荐一些写物的好文章,如《一只小蚂蚁》《啄木鸟的呐喊》以及《奇异果失踪记》等,让学生提前阅读,并分析总结作者是怎样描写事物的,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看法。交流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即掌握写物的方法和技巧。在讲解过程中,教师最好以推荐给学生的文章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等,以便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选择生活中的具体物品写作。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以让同桌之间互换作文,阅读并指出对方作文中运用了哪些好词好句和写作手法,突出了物品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形式将阅读与写作相融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逐渐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4.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写作是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段,也是认识自我、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徑。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写作的状态,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去写作,也正因此作文中很难有真情流露。对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将作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要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开始主动写作。
例如:在以“难忘的————” 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开展“回忆往昔,共诉真情”的活动,让学生与同学分享生活中自己最难忘的人或事。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过生日的时候。平常,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我,我一般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生日。但是,今年在我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做了一桌子我喜欢吃的菜,爷爷奶奶也给我买了礼物。最后,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蛋糕,那个场面真是难忘。”有的则说:“我难忘的事是第一次和爷爷奶奶在田地里劳作的日子,那次劳动让我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这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学生写出充满真情实感,且富有个性的好文章。
综上所述,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对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要积极找出教学中的问题,并从根源入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加强实践训练、将阅读融入其中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进而爱上写作。
160450118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