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华珍:让藏羌传统文化在现代创新中传承弘扬
2021-03-20刘潇潇
文/刘潇潇
杨华珍,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 中国)会员。多年来,她挖掘、整理、复制出许多世代家传盘金绣等技艺。
命运转折
今年61 岁的杨华珍出生在阿坝州小金县一个古老的村寨,她的父亲是藏族人,母亲是羌族人。在8 个孩子中,杨华珍排名第五,是家里唯一的女儿。杨华珍自幼就帮着妈妈做针线活,学习藏羌织绣技艺。她7 岁就能自己缝布娃娃,12 岁就会做鞋,平时还会帮3 个弟弟做衣服。到她十六、七岁的时候,在家乡已小有名气,寨子里要嫁人的新娘都会来找她做衣服。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绣”的合称。在51 岁以前,杨华珍虽然一直把织绣作为自己的爱好,但从未想过要靠此技艺做一番事业。高中毕业后的她当过知青,做过民办教师,还自学摄影并先后在小金县和马尔康县(现马尔康市)开办摄影馆。1994 年,她应聘到阿坝日报社任摄影记者。
2008 年的那场特大地震让杨华珍的命运发生了转折。2008 年5月12日,杨华珍接到报道任务从马尔康赶赴成都,地震发生时,她乘坐的大巴车正好行驶在映秀。幸免于难的她,看到了太多的不幸与坚强。“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停思考,作为灾区的一员,我能够做什么?”在杨华珍看来,受灾群众需要生产自救,需要增加收入重建家园,而发展刺绣手艺正是解决他们生计问题的一个好途径。
杨华珍积极响应国家“抢救和保护藏羌文化”的号召,组织地震灾区妇女开展藏羌织绣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为实现生产自救,她在2008 年8 月成立了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和羌绣协会。
艰难创业
震后第三个月,杨华珍离开了报社,带着18位“老姐姐”搞起了协会,到成都销售刺绣产品。这些“老姐姐”中最小的60 多岁,最大的已年过七旬,许多人还是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大城市。她们制作的绣有花样的挎包、杯垫等各类小生活品在两个月内几乎无人问津。几个月下来,杨华珍的三万元启动资金已花得差不多,但产品销售还没有什么眉目。正当杨华珍快要放弃时,成都一个文旅项目的负责人递来了合作的“橄榄枝”,邀请她们入驻该项目,为她们提供装修好的170 平方米商铺,并免收首年租金。渐渐地,凭借浓郁的民族特色,杨华珍经营的“藏羌绣苑”一时声名鹊起。
2009 年5 月12 日,“藏羌绣苑”在成都市文殊坊成立,这个聚集了50 多名藏羌妇女艺人的地方作为保护和传承藏羌织绣基地,被命名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成为了对外展示藏族编织与挑花刺绣和羌绣两大优秀技艺的窗口。
民族品牌
生意越做越大,辐射带动能力也越来越强。通过“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村合作社”的模式,杨华珍培训了大批地震灾区的妇女在基地或家里绣制,完成后的作品会通过公司对外销售,熟练的绣娘一个月收入能达2000 元。
杨华珍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杨华珍(左一)教徒弟织绣技艺。
2014 年,日本一个彩妆品牌找到杨华珍,希望她能为即将上市的两款洁颜油产品进行外观设计。杨华珍此前从未做过这类工作,在详细询问了两款产品的要求后,杨华珍开始了她的创作。“一款以绿茶花为主体,象征生生不息;另一款以金刚杵为主体串起8 种植物,象征永恒与坚固不摧。”杨华珍为这个国际大品牌交上了满意的设计作品。
高额的回报超出了杨华珍的预料,也让她意识到,将非遗IP 化后不仅可以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也能让非遗作品接触到更广泛的群体。
2015 年起,杨华珍每年都参加香港国际授权展,连续六年都有“斩获”。梵高博物馆、法国邮政以及一些中国时尚品牌先后都采用了杨华珍的作品。
“说到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杨华珍说,在创作中她总是会从传统民族元素中汲取灵感,再大胆发挥想象力,大胆用色,不断推陈出新。
杨华珍的作品巨幅刺绣唐卡《释迦牟尼说法》荣获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特别展示奖,《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荣获中国·成都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金奖,《天地吉祥》荣获2011 年中国刺绣艺术精品展“中丝园杯”金奖。在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举办的第二届世界青年大会上,杨华珍获得世界青年大会特别荣誉奖、最佳文化传承大奖、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国手工艺大奖,她让藏羌织绣在世界青年心中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传承弘扬
多年来,杨华珍以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羌绣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为依托,以增加地震灾区妇女收入为目的,以做大做强藏羌织绣产业为目标,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推进藏羌织绣规模建设,增强成都、汶川藏羌绣苑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提高妇女藏羌织绣技能,培养市场营销人员,全面提升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011 年10 月,杨华珍在汶川县映秀镇建立“中国汶川藏羌绣传习所”,开辟了“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村合作社”的传承模式。2012 年8 月,在成都市成立了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实现了保护、抢救、继承、弘扬、发展、开放藏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愿景。
杨华珍(第一排右五)参加国家艺术基金2016 年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藏羌织绣艺术专业人才培养”。
2017 年5 月,杨华珍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共同建立了杨华珍藏羌织绣技能大师工作室,开设图案设计、刺绣技能专业课。目前,杨华珍藏羌织绣技能大师工作室共有省级非遗传承人2 人、四川省民间艺术(刺绣工艺)大师1人、阿坝州州级传承人11 人,共培养学生和学院教师300余人,开启了藏羌织绣技艺系统化、职业化的教学模式。2017 年5 月,工作室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
回忆自己从事藏羌织绣工艺的经历,杨华珍表示,传统技艺要代表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与历史。“我们要学会继承,要不断去收集、积累、学习、沉淀,不断发展提升自己的技艺进行二次创作,在秉承初心上不断适应时代发展。”
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杨华珍把藏羌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新结合起来,创新实践,发扬光大,让藏羌织绣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同时,杨华珍还通过带徒传艺,让更多的手艺人参与到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