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泼的涟漪

2021-03-20朱成玉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荷花池诺尔黑塞

朱成玉

鹿 毅/图

在家乡的公园里,有一处很大的荷花池,经常会看到一个采莲子的很瘦小的女人,大概50 岁的样子,头发蓬乱,浑身沾满泥巴。她爱笑,不管啥时候碰到都是用笑来和你打招呼,所以,尽管她脏兮兮的,但却让人觉得很亲近,就好像是自己家的亲戚一样。

彼此熟络之后,我们就攀谈起来。原来,她和丈夫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就找亲戚们凑钱买了辆三轮车,夫妻俩在市区里给人家送货,收入也算稳定。可是一场车祸改变了这个家的命运,丈夫没了,孩子也失去一条腿,家就这样塌了。这以后她只能到处打零工,有空闲的时间,来这采点儿莲子,也能卖点儿钱。她说她要攒点儿钱给残疾儿子买一个电动轮椅,那样,儿子就能出来看看风景了。说这些的时候,她是羞愧的,让儿子遭了这么多的罪。

这个采莲子的女人,在自己儿子面前,总是一副开心的笑脸。她把悲伤藏得很深,就像莲子,把自己的苦藏在莲蓬的微笑里。她做了详细的计划,要陪儿子先把周边城市的一些景点都走遍,然后再走遍全中国。生活亏待了她,她却依然对生活报以热爱。她说不管她多忙,只要儿子唤她一声,她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儿子的身旁。他的儿子在她的影响下,情绪也非常饱满,几年来一直坚持着写作。

说到她的儿子,她的脸由于兴奋,沟壑显得更深了,这枝倔强的莲蓬,在命运的苦水里,微笑着,搅动起活泼的涟漪。

生活,我愿意分开来去解读,生是生,活是活,为什么叫生活,生是宿命,不可更改的出生,活是自己的,是自己的轨迹,自己的舞蹈。

黄永玉对沈从文说:三月间杏花开了,下点儿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是杜鹃的叫声,哪儿都不想去了!我总想邀一些好朋友远远地来看杏花,听杜鹃叫。黄永玉问表叔,这样是不是有点儿小题大做?沈从文微笑着回答:懂了就值了。

黄永玉和沈从文都曾身处艰难之境,他们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懂得在晦暗的生活里去寻觅一丝美好,这份心境纯洁无瑕。它让一颗心,即便置身于死水一般的境地,也能泛起活泼的涟漪。

一位弟子问大师:“什么样的人最有资格当您的弟子?”大师回答:“那些即使穷到只有两件衬衫,也会卖掉其中一件,用换来的钱买花儿的人。”

很多东西看似都无用,然而它们却是可以让你平静的生活之水泛起波澜的“活泼之物”。

我们都是凡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芝麻大的小事贯穿我们一生。我们在这烦琐的尘世间,总会寻找到一些令你心动的小场景,那便足以让你的人生“活泼”起来。那些看似无用的小事儿,往往带动了生活的美。

我们都需要在各自的人生里,嵌入那些“活泼之物”。

黑塞的小说《克诺尔普》塑造了一位流浪汉形象。主人公克诺尔普流浪一生,无所事事,却到处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带来欢乐。他临终时向上帝忏悔自己无用而错误的一生,上帝却称他为“爱子”。这也正是黑塞对这位“无用人”的感情。黑塞在1935 年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作家描绘吸引自己的东西,而克诺尔普这个形象对我有极大吸引力。他是‘无用的’,可他很少干坏事,比那些有用人坏事干得少得多,而评判那些人不是我的事。我深信,若是像克诺尔普这样有才能而且富于活力的人在他的周围世界中找不到一席存身之地,那么这个世界是和克诺尔普同样有罪的。”

他是“无用的”,但却是有趣的,活泼的,而且带动了很多人跟他一起活泼,这便是他所谓的“无用”的价值。

某一天在荷花池,又见到了那位采莲子的母亲,她兴奋地告诉我,她儿子的第一本书马上就要出版了!

真替这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感到高兴,我想,无需过多的安慰,因为她是一个有着强大的自愈能力的女人。

我只想告诉这位朴素的母亲,所有热爱生活的,敢于把生活之水搅动出活泼的涟漪的人,都不必羞愧,并且配得上这个尘世的一切赞美。

猜你喜欢

荷花池诺尔黑塞
荷花池
战略变革的三条路径
微言大义
车夫总在刹车
及时刹车
荷花池
克诺尔商用车系统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那些草裹紧我的身子
大都会歌剧院开季《诺尔玛》:三位女高音各具特色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