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桂西南特色植物的工笔画创作与研究
2021-03-19陈亚玩
陈亚玩
摘 要:桂西南地区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为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在西方文化、现代社会意识与审美观念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传统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美感形式、画面经营与境界营造等方面,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中,都显露出因缺乏时代感而有诸多缺失的缺点。文章从桂西南地区丰富的植物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启发、构图上的创新以及新的画面经营形式等方面,探討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的创新与拓展。
关键词:桂西南地区;植物题材;当代工笔花鸟画;地域性;绘画创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漓江画派背景下的桂西南地区花鸟画创作的探索和构建”(2020KY20027)研究成果。
一、桂西南地区丰富的植物对当代工笔花鸟画
创作的启发
桂西南地区是指广西南宁以西至中越边境之间的区域,其主要包括崇左市各县(市、区)及周边的靖西县、上思县、大新县等,这里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因此独特的民族文化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这里素有“桃花源里有人家”之称,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桂西南地区仍处于一种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这里工厂少、污染少,环境优美,四季气候常年变化不大,降雨量充盈,外加高温湿热的天气,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自然景观与多种物种共生。这里有枝繁叶茂的丰富植物,有高山峡谷瀑布,也有坡地山坳,也有草质和木质附生植物的常绿森林生物群落。无数艺术家被桂西南独特的自然美景激发出了巨大的创作灵感与想象空间,他们走进这里进行写生的时候,不仅被奇特的自然植物震撼,更是激发出自身的想象力,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风格迥异。
当下地域性题材花鸟画风的盛行,表明了地域画风的广泛影响力,同时地域性题材花鸟画风也成为当代花鸟画追求自然美的一种趋势。地域性题材花鸟画在桂西南地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地域自然美的一种启示,也是现代花鸟画风格追求自然美的一种趋势。艺术家在神秘的自然景象中不断寻找到前辈们还没有发现的艺术资源,领悟到不同地域文化对花鸟画艺术不同风格的创新所起的推动作用,在大西南的自然美中开阔了视野,发现新的美感、新的表现形式,在花鸟画创作中得到创新与发展。
二、桂西南地区丰富的植物题材在当代工笔花鸟画构图上的创新
人们在欣赏一幅工笔花鸟画作时,首先欣赏的便是作品的构图。构图体现的是对一幅工笔花鸟画整体的把控力,也在构图之中体现了画作的广度与深度,对观赏者来说结构的美感是最直接的。合理的构图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直观的,对观赏者起到引导作用,让观赏者领悟作者的美学构思。
全景式与折枝式的构图,是中国传统花鸟画构图的两种形式。全景式构图是指以花鸟等为主体,配以山、水、石等客体组成的图画。崔白的《双喜图》就是全景式构图,画面描绘的是秋天的一景,画面中有枯枝、残叶,受惊的禽鸟、野兔,寒风萧瑟,体现出画家对生活观察的细致,令观者回味无穷。传统折枝式花卉构图样式以小幅为主,以一枝或两枝出枝为主,无配景。
现代花鸟画构图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全景式构图和折枝式构图,也有结合平面构成的构图理念。桂西南地区花鸟画的构图样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折枝式及全景式这些构图形式的滋养。在新时代的今天,构图也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以余永健先生的《和风秋艳》为例,在传统折枝构图形式基础上进行创新,画中选取的是折枝花卉,以大开大合之势,形成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形式,在画面中巧妙展开,疏密、虚实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芙蓉花的花头精心排列组合成U形,叶子和枝干撑起整个画面,张力十足,展现出桂西南地区花卉植物的勃勃生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刘应军作品《夏至》是描绘桂西南地区的一幅作品,他的作品题材与内容极具地域特色,画面中描绘的是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恩城景区小玲珑的一景,画面内容丰富饱满,形式感强,表现出自然界中植物极强的生命力。作品以桂西南地区榕树作为主要描绘对象,中间穿插着其他碎叶作为点缀,几只鸟儿躲藏在叶子后面,远处还有雨雾缭绕,描绘出人间仙境般的景色。画面运用了全景式构图形式,以“满”的空间布局为主,整体被分割成三部分以增加其形式感,可以明显看得出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加入到构图当中。
具有植物多样性的大西南,给予了植物花鸟画广泛的绘画空间,使其构思样式更加多样性。艺术家们在捕捉独特的自然美景中寻找到了自然生命中的美感与激情,从八桂文化中汲取精华,以大西南自然景物为底色,让花鸟画更加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桂西南地区丰富的植物题材新的画面形式的经营
在中国画创作中运用现代设计构成的原理能够形成新的画面形式的经营,即平面构成的原理。平面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绘画、艺术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现代高科技的融入,大大地拓展了绘画、设计艺术的视觉审美领域,丰富了绘画、设计的思维及表现手段。其审美遵循均衡、分散、对比、调和、集中等美学原理和构成元素,设计画面的严谨性、和谐性及完整性,不断地创造新的形态,给人以新的视觉感受。一切自然的物象都被视作点、线、面的形态而相互依存并构筑于画面中。当代画家运用这些原理,在创作的时候对物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应用,通过点的大小、线的曲直、面的层次等因素来表现画面形体的变化和统一。
当代工笔花鸟画强调饱满的构图,这种构图追求画面构图造型与色彩的密集和饱满,注重物象的走势以及形与形之间的层次重叠,追求作品的视觉效果的变化和冲击力。如画家刘应军先生的《梦回花山》,盈满构图的花山景象流露出一点点的白,使画面厚重、深沉,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在卢东的一系列花鸟画作品中,画面通过借鉴西方的构成原理,更加体现出对传统的继承创新和改变,强调画面的整体统一、个性与共性共存,而不是单个局部的特殊性,局部的精彩之和不是整体的和谐,最终要表达的是作品的整体效果。构思构图在画面表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好的构图,才能体现出作品的精髓。特别是在以构图取势为突出特点的工笔花鸟画非常有讲究,比如工笔花鸟画首先讲究的是开合,“开”就是画面取势开始的地方,“合”就是画面结束或者是结尾的地方,其中结束也包含着画面题跋和钤印,这也是画面的一个部分。
在《中国画创作与构图研究》这本书中说到画面的构成、黑白灰关系,在创作作品中用了点、线、面的构成原则,运用木棉花和树干拆散又有序地精心组合起来,利用分割线打破画面沉重的感觉,更加突出其形式美。左右两边的大小色块构成形成了矛盾,在普遍性中突出特殊性。
对于画面的大体取势上,分析许多传统的国画的构图,并且对物象进行分析,最后决定在创作作品中以木棉花花头的精心组织和树干向上取势来组织画面,整体的势是向上走,利用下面的黑色块横着的势去破,中间花头的蓝色和树干的黄色把视线引回画面中,画面中爬行的蜘蛛活跃了整个画面。每个物象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物象之间的连接和气势的走向更加复杂多变。 在设计蜘蛛的动态和位置上下了许多心思,蜘蛛的动态设计上动静结合,让观者的視线有起伏变化。
唐代画家张彦远将绘画创作规律总结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八个字,就是说应当以画家的主体精神与想象力来超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桂西南地区的花鸟画要推陈出新,不能仅仅把自然界收集到的自然素材堆砌在画面中,要深入到大自然中,感悟到自然的美感,在构图中通过思索、想象、概括,从而创造出比客观物象更形象的别具一格的画风。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不是闭门造车,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精神动力,桂西南地区绘画题材的出现是艺术家们在前人基础上的一大创新。
四、结语
在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方向是什么,该如何去深入刻画,绘画创作题材以及表现形式如何实现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位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者应该思考的关键问题。东方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各种各样艺术语言融合与冲击,相比传统工笔花鸟画单纯的传统表现技法更具表现力。然而,花鸟表“情”,寓情于景,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笔者希望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者在桂西南这块土地上经历四季葱茏,感悟花开花落的轮回,用笔墨真诚地表达内心与自然的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毛茂林.地域文化与地域性画派[J].艺术探索,2011(6):130-133.
[2]邓智媛.广西绘画艺术的地域性研究[J].艺术家,2019(10):29.
[3]李福岩.地域性优势与艺术研究生创作课程的拓展:以广西绘画艺术发展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48-51.
[4]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80:4.
[5]闭宗庭.论区域题材在广西当代国画创作中的运用[J].南方文坛,2010(6):126-128.
[6]唐秀玲.中国画创作与构图研究[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6:50-69.
[7]陆丽娟,陆俞志.乡土情怀:泛漓江流域艺术创作群落研究[J].美术观察,2016(1):105-110.
[8]张梦,肖艳.平面构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0-22.
[9]李英峰.浅谈广西地域代表性花卉研究与创作[J].美与时代(中),2015(8):46-47.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