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序贯化学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效果及对HIF-1α、VEGF、ET指标的影响
2021-03-19广东省吴川市人民医院524500林才华
广东省吴川市人民医院(524500)林才华
三阴性乳腺癌主要是指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为阴性的一种乳腺癌类型[1][2]。在临床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无效,这是导致该疾病患者5年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3]。目前,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多以化疗为主,而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为化疗的常用药物。经过临床长期实践表明,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进行化疗,极易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耐受性低。据相关研究表明[4],给予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序贯化学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该方案的效果及对HIF-1α、VEGF、ET指标影响,对本院接收的7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本院接收的7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3 7 例),均为女性患者。对照组: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0.15±3.29)岁;淋巴结转移16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临床分期:Ⅰ期11例,Ⅱ期17例,Ⅲ期8例。研究组: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0.19±3.32)岁;淋巴结转移18例,无淋巴结转移19例;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19例,Ⅲ期8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5]中有关三阴性乳腺癌诊断标准者;②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③患者及其家属在研究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原发恶性肿瘤者;②有放化疗史者;③对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史者。本次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正常开展。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常规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注射75mg/m2的多西紫杉醇和75mg/m2的表阿霉素,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研究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序贯化学治疗,先给予患者静脉注射75mg/m2的表阿霉素,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在第4个周期,给予患者静脉注射75mg/m2的多西紫杉醇,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控制判定标准包含完全缓解:触诊肿瘤消失,经CT显示肿瘤体积缩小>75%;部分缓解:触诊肿瘤缩小,经CT显示肿瘤缩小50%~75%;疾病稳定:经CT显示肿瘤体积缩小<50%。疾病进展:经CT显示肿瘤体积增大25%,甚至出现新病灶。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总例数×100%。血清指标:在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水平。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消化道反应发生情况。
附表1 两组的疾病控制率比较[n(%)]
附表2 两组的血清指标水平比较(±s,pg/L)
附表2 两组的血清指标水平比较(±s,p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HIF-1α VEGF ET对照组(n=36)治疗前170.34±10.35 340.22±13.18 82.11±5.39研究组(n=37) 170.30±10.31 340.17±13.14 82.14±5.40 t 0.01 0.01 0.02 P 0.46 0.45 0.39对照组(n=36)148.65±6.17* 250.65±10.19* 56.11±4.28*研究组(n=37) 122.08±5.64* 213.12±7.24* 43.17±4.10*t 15.89 15.01 10.92 P 0.01 0.01 0.01治疗后
附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 结果
2.1 两组的疾病控制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更高(P<0.05)。见附表1。
2.2 两组的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HIF-1α、VEGF、ET水平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IF-1α、VEGF、ET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2.3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3。
3 讨论
在所有乳腺癌中,三阴性乳腺癌约占15%,该类型乳腺癌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力,极易发生转移情况,导致患者的预后差,死亡率高[6][7]。针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因其特殊性临床主张采用化疗方案,以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延长其生存期。
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方案中,多西紫杉醇和表阿霉素为常用药物。多西紫杉醇是一种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其能与癌细胞中的微管蛋白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防止癌细胞解聚,并阻断癌细胞复制,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8]。同时,多西紫杉醇能干扰癌细胞的微管再排列,使其有丝分裂停止,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的。表阿霉素是一种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其能通过干扰DAN复制和RNA合成来阻止癌细胞分裂;同时对拓扑异构酶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该抑制作用能让DAN超螺旋转化处于松弛状态,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9][10][11]。针对这两种药物,以往临床多联合应用,但其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控制方面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更高(P <0.05);同时两组的HIF-1α、VEGF、ET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 <0.05)。该结果提示,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序贯化学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并降低HIF-1α、VEGF、ET水平。HIF-1α是一种异源二聚体,其主要在缺氧条件下出现,对癌细胞的代谢功能具有维持作用。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在恶性肿瘤中该指标处于高表达状态。ET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由内皮细胞合成,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对上述两种药物进行序贯化学治疗,依旧能有效发挥药物的药效,同时序贯方法给药能保证每一种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从而进一步降低HIF-1α、VEGF、ET水平,最大程度上控制疾病进展。此外,多西紫杉醇和表阿霉素的联合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一直都是困扰临床的难题,若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则导致患者的治疗耐受程度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然而,选择序贯给药方法能有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并使患者机体逐渐使用药物,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程度[12][13]。本次研究充分证实上述观点,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序贯化学治疗,能进一步控制患者的疾病进展,并降低HIF-1α、VEGF、ET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