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规模、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021-03-19周萍
周 萍
(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中国经济在经历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目前已进入增速逐渐放缓的阶段,近五年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由2015年的7%,逐渐下降至2019 年的6%,并在受到疫情的冲击影响下,在2020 年降至2.3%[1]。根据2020 年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从经济产业贡献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即农业)对GDP 占比约7.65%。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与中国同属资源富饶型地理经济环境,而相较美国农业占GDP 比重仅0.9%(参考世界银行数据)而言,中国农业在GDP 中占比较高,因而对于整体经济的影响将会更大,当然,另一方面,这意味着中国发展空间与潜力巨大。农业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研究农村经济的紧迫性日益加强。从人口角度来看,2020 年中国乡村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约36.11%[2],乡村庞大人口体量侧面验证了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性,带动乡村人民劳动力提升及共同富裕对于人均GDP 发展有重大意义。
研究农村经济,首先要清晰认知到其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就是农业。在乡村地区,土地是主要生产要素,而土地又藉由人力或机械方式进行耕作。因此,本文我们主要研究乡村人民的综合劳动力对于农村经济的影响,涵盖了劳动力规模以及单体劳动力。
从目前的经济社会背景来看,大多数的乡村仍处于相对城市落后较多的状态,有比较多的乡村居民依靠社保和救助。为了生活所需,相当部分的乡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从而稀释了乡村劳作人口数量。此外,乡村经济对于当地的主要大工厂有较强的的依赖性,需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先富带动后富。因此,改善乡村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平等和稳定以及生产的独立性迫在眉睫。然而,农村人口的另一传统特征是家乡的归属感较强,村民间相互的团结意识较强,那么激励乡村人员留存并团结合作形成发展合力,将可能成为突破口[3]。
一、理论基础
1、劳动力数量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全国农村劳动力存在短缺问题。从数量上看,劳动力规模逐渐缩减,乡村土地已存在撂荒。原因可能与城乡间居民生活质量差异有极大关系,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 年最新数据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 万元,与 之相对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71 万元。劳动力的数量短缺制约了乡村经济发展,因此将其作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由乡村就业人数代表。
2、劳动力水平
劳动力水平主要是衡量劳动者的生产力表现,一方面受教育水平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于劳动机械化器具的接受适应程度可能更高,对于农业的创新发展也有可能做出技术贡献;另一方面受机械装备影响,同一劳动者使用铁犁与现代化农业耕地机械的效率截然不同。由于对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的数据调查有限,本文对于劳动力水平的衡量主要由装备机械总动力代表。
3、生活质量
由乡村劳动力逐步外流至城市的原因可以看出,乡村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对于留存乡村劳动力有着重要作用。部分学者认为,乡村劳动力外出城镇务工有助于补贴乡村家庭收入,从而提高整体生活水平。然而青壮年的流失使乡村传统经济生态遭到破坏和丢弃,从而使得村民生活质量不升反降。此外,留守造成的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对于主要劳动力的生产能力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帮助乡村人民建设完善更具创新、更因地制宜的经济生态链更为重要,缩小生活质量差异程度可以促进劳动力留存乡村,从而形成正向反馈机制。通常居民生活质量可由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教育和医疗资源的获取能力决定。全国大部分乡村仍然以基础生活用品消费为主,使用恩格尔系数衡量居民生活质量水平较为合适。
二、数据和方法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国家统计局1991-2012 年数据,该数据库拥有高度权威性及真实性,所选年限涵盖了全国经济探索及高速发展的22 年。本文主要引用了国家统计局中劳动力调查制度及住户收支及生活质量调查制度等,采用的调查员入户登记方法,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有效性。由于难以将数据统一,本文使用的数据样本量仅22 条。
2、模型
被解释变量为农村地区代表作物产量,Outp,本文采用粮食作物产量(万吨)作为代表。主要分析各解释因子对农村地区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此来衡量乡村经济发展。
解释变量主要为劳动力生产力、劳动力规模以及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劳动生产力,LFQuality,采用机械总动力(万千瓦)进行衡量;劳动力规模,LFQuantity,由乡村就业人数(万人)体现;乡村居民生活质量,LQ,由恩格尔系数作为代表。C为常数项。
公式如下:
采用了基础线性回归模型,主要探讨和劳动力相关的三个因子对于乡村经济的影响方向与具体影响力。
三、限制
根据模型结果可知,装备机械动力对于农作物产量有积极作用,每增加1 万千瓦机械总动力将增加约0.61 万吨粮食产量,P>t的可能性约0.000,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应积极将先进农业技术引进乡村,装备好主要劳动力,以创新科技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就业人员每增加1 万人,粮食产量将有较大可能性增加0.36 万吨,符合猜想,但P>t的可能性为0.469,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可能原因是受到样本大小的限制。
四、结语
本文指出恩格尔系数的增大将给予粮食产量正向作用,但我们仍然认为这部分作用主要是由于生活所需导致的粮食种植动力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基础生活需求方面。只有缩减城乡间生活质量差距才能留住更多本地人才,活跃乡村经济环境,从而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引进更多劳动力,形成正向反馈,继而打造出更美、更强、符合中国发展特色的乡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