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建筑复原研究

2021-03-19李松阳徐怡涛李晖达

考古与文物 2021年1期
关键词:陵园法式复原

李松阳 马 力 徐怡涛 李晖达

(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宋六陵遗址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富盛镇雾连山南麓,2018 年发掘的一号陵园遗址清理出了丰富的建筑遗存信息[1]。此前宋六陵的相关研究多停留在文献层面,一号遗址的发掘为文献与实物结合的研究提供了基点。本文运用建筑考古学的一般方法[2],以考古发掘信息为基础,对一号陵园建筑基址进行初步的整体复原,包括营造尺、平面、立面复原。同时,结合复原结果,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遗存与研究概况

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整体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中轴线上的门殿与享殿龟头殿以及北、东、南三段垣墙,未发现其他建筑基础。享殿龟头殿平面为“凸”字形,龟头殿位于北侧。享殿基址发现四排12 个磉墩,龟头殿无磉墩,其下探明存在石藏,但未发掘。享殿与龟头殿基础四周有砖铺散水遗迹。门殿平面呈长方形,未发现完整柱网结构,但在平面分心线上发现了4 个均匀分布的深坑,坑内有若干大石块和残损地砖,疑似磉墩。门殿基础四周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砖铺散水,门殿前残存局部砖构地面和一个方形石础。垣墙以夯土筑成,在夯土墙基两侧发现多处包砖痕迹。遗址内出土筒瓦、板瓦、瓦当、火珠与迦陵频伽瓦饰等建筑构件。另外,简报还公布了磉墩心距、垣墙长度等尺度信息。

本文的研究基础可分为考古发掘、历史文献、古代建筑实例和今人研究四大部分。其中,通过规范的考古田野发掘所揭露的遗存信息,是最切实的第一手资料。历史文献方面,本文主要参考了《思陵录》[3]《营造法式》[4]等。古建实例方面,本文主要选取江南地区的宋元建筑遗构,为具体建筑形制的复原提供参考依据。今人研究部分,本文主要参考了陈仲篪[5]、孟凡人[6]、郭黛姮[7]等依据《思陵录》对高宗永思陵的复原。由于南宋帝陵在建筑规制上多具相似性,例如,一号陵园遗址考古所得建筑尺度和院落范围与《思陵录》记载多有吻合,所以永思陵的复原成果,对一号陵园遗址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关于南宋皇陵的布局、位次研究,有助于了解各陵方位、规模,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把握单体建筑尺度[8]。因考古资料不足,以往的研究局限在文献层面,一号陵园遗址的发掘,为文献与实物的结合提供了基点。对其进行初步的建筑复原研究,可以从平面、立面不同维度,更为系统地提炼、分析建筑遗迹,丰富对南宋皇陵、南宋建筑史的认识,为后续考古发掘工作提供线索、建议。

二、平面格局复原

(一)营造尺复原

营造尺复原是沟通遗址现状实测数据与文献记载尺度的重要环节[9]。宋代尺制复杂,营造用尺缺少准确记载,结合现存宋尺实物,主要在310 ~320mm 之间[10]。

中国古代建筑在间架尺度上具有简洁性与自洽性,开间一般符合整尺半尺原则且中轴对称,以便于施工及保证美观,可作为营造尺推算和尺度复原的依据[11],而简报公布的毫米级磉墩心距提供了数据来源。

《营造法式》记载木构建筑有侧脚做法,即柱子内倾,以取稳固,因此形成柱头与柱脚两个不同尺度的平面。平面尺寸究竟基于柱头还是柱脚,目前尚存在争议[12]。本文暂取柱脚平面作为开间数值,以此作为复原前提[13]。

以310 ~320mm 为区间计算建筑开间尺度后,可以发现营造尺取320mm 时,数据较为整齐。尤其是观察通面阔、通进深等整尺概率更高的重要控制性尺度,320mm 都较为理想。参考现存宋尺实物,320mm 共有2 例,分别为河南巩县石家庄村宋墓出土铁尺[14],无锡市郊北宋墓出土漆尺[15]。综上,本文将一号陵园遗址营造尺长复原值定为320mm(表一)。

表一 推测营造尺数值表

(二)总平面复原

1.平面主体遗迹复原

开间 以每尺320mm 折算,享殿龟头殿通面阔为40 尺,当心间16 尺,两次间以磉墩心计,分别为13 尺和11 尺,根据建筑的对称原则,设定次间面阔为12 尺,即,柱子中心与磉墩中心存在少许错位[16]。东西通进深相差半尺,取平均值,西侧各间9.82、东侧9.98 尺,相差1 寸,依开间整尺原则,设定东西各进深为10、通进深30 尺。门殿通面阔35、明间12、两次间以磉墩心计,分别为12 和11 尺,依对称原则,设定次间面阔为11.5尺。进深无磉墩,柱网不明。

台基 根据遗迹尺度,享殿部分的台基东西宽48 尺,龟头殿部分略向内缩,东西宽34、南北总长60 尺。门殿台基东西45、南北25 尺。

散水 整个“凸”字形台基周回散水,享殿东北拐角散水保存完好,宽度约1.2米,面阔、进深方向的铺砖方式相同,设定整个“凸”字形台基周回散水宽度4 尺。门殿后檐散水宽度约3 尺,前檐散水相较于享殿,紧贴台基边缘增加一圈顺砌条砖,因此其宽度约为4.09 尺。

踏道 享殿前檐、门殿前后檐散水居中都有缺口,长度分别为12、13、14 尺,简报认为是踏道。门殿前檐带槽石块当为安置副子的土衬石,位置超出散水缺口,因此本文将散水缺口长度定为不包括副子在内的踏步长度,做法均为石踏道。门殿后檐散水的缺口西侧明显偏短,设定享殿前檐、门殿前后檐踏道长度分别为12、12、14 尺。

垣墙 已发掘垣墙总长合429 尺。东段完整,约180 尺,东段外侧至享殿中轴线距离约85 尺。

图一 享殿龟头殿平面复原示意图

图二 门殿平面复原示意图

2.平面其他遗迹复原

(1)龟头殿柱网

龟头殿台基外有散水,地表无磉墩,推测原本应有房屋,用石藏的条石代替磉墩。石藏未发掘,柱网难以直接确定,结合享殿部分的柱网、台基尺度,本文提出如下复原方案。

根据遗迹,龟头殿外圈柱网自中心至就近的台基边缘与享殿 一 致,取4 尺[17],通面阔26、通进深22尺[18]。开间柱网参考《思陵录》[19],明间面阔16、两次间5 尺;进深二间,每间11 尺。参考郭黛姮对永思陵上宫龟头殿柱网的复原,一号遗址北侧两小磉墩以内,亦增加两个磉墩[20](图一)。

(2)门殿柱网

门殿基址周回散水,推测原本为房屋,分心柱梁架。因面阔小 于《 思 陵 录》 所载,故柱网复原另寻线索。《营造法式》规定椽架平长不过6 尺,南宋厅堂建筑椽架平长多5 ~6 尺[21]。一号陵园遗址门殿台基进深25 尺,适合四架椽,若取5、通进深20 尺,前后檐柱外台基仅2.5 尺,过窄。因此设定门殿每椽架平长4.5、通进深18、每间9 尺(图二)。

(3)垣墙平面

一号陵园遗址垣墙基础近菱形,文献中南宋皇陵垣墙多以“方××步”表述[22],故仍将垣墙复原为拐角90°的方形格局,北段长170、东西段长180 尺,南段应与门殿山墙相接,山墙厚度未知,减去通面阔35、余135 尺,因此总长应在665 尺左右。

图三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金代文殊殿(悬山顶)东北角台基平面图

图四 北京故宫景行门景行门台基和悬山

图五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明间横剖面

三、建筑立面复原

通过平面复原,可知一号陵园遗址与《思陵录》所记永思陵上宫相似度较高[23],应为某帝陵上宫。宋高宗是继徽宗以后第二位入葬六陵的皇帝,其建制在诸陵中应较有代表性。并且《思陵录》文字来源可靠,内容符合南宋建筑风格和《营造法式》,如檐柱不越间广、明间趋于扁长、椽架跨度以5 尺为主[24]。基于相似的平面和建筑等级,一号陵园遗址建筑立面复原适当增加《思陵录》的参考比重,尤其是大木作部分。限于篇幅,大木作部分仅择斗栱、梁架、举折、出檐等内容予以表述[25],其余可参《营造法式》,暂不展开讨论。

(一)屋顶

郭黛姮依《思陵录》复原永思陵上宫享殿、龟头殿为单檐歇山顶,门殿为悬山顶[26]。

一号陵园遗址享殿、龟头殿屋顶与永思陵上宫一致,但门殿稍异。门殿复原台基柱网以外,前后檐剩余3.5、山面剩余5 尺。悬山建筑山面出檐长度短于前后檐,因此山面台基的宽度也短于前后檐台基宽度(图三[27]、四)。一号陵园遗址门殿若为悬山,则山面台基宽于出际[28],承受降水,与散水的设计相矛盾,浪费工料。因此,推测门殿屋顶为单檐歇山,而通过计算歇山顶出檐,刚好到达散水,详见下文。

图六 《营造法式》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

(二)大木作形制

1.斗栱、梁架

本文主要参考《思陵录》《营造法式》现存建筑实例以及前人复原成果,对一号遗址主要建筑制设定如下:

享殿,厅堂结构,彻上明造,月梁栿;七等材,材高五寸二分五厘,每分°11.2mm。柱头四铺作插昂造;进深六椽,明间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平柱高一丈二尺。

龟头殿,厅堂结构,彻上明造,月梁栿;七等材,柱头四铺作插昂造;与享殿为穿插屋顶,以享殿面阔方向为进深,通檐四椽;平柱高一丈二尺。类比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山面系头栿由正侧面里转斗栱承托(图五)[29]。

门殿,厅堂结构,彻上明造,月梁栿;八等材,材高四寸五分,每分°9.6mm。柱头四铺作下昂,进深四椽。

一号陵园遗址门殿明间梁架取《营造法式》卷第三十一大木作制度图样中的“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图六)[30]。因开间小于《思陵录》,故柱高亦相应由一丈二尺减为一丈。

参考《营造法式》,一号陵园遗址各建筑斗栱均为计心,泥道栱为重栱;补间铺作心间两朵,次间一朵;无普拍方,阑额至角不出头[31];用橑檐方不用橑檐槫。以上做法均可见于浙江及周边宋元木构遗存(图七~一〇)。

2.举高、举折

享殿、龟头殿、门殿均为厅堂造,若依《营造法式》,举高为前后橑檐方心距的1/4,然后每尺加八分[32];多证据表明,举高“四分之一”在两宋时期属主流做法[33],因此一号陵园遗址各建筑举高均依《营造法式》。其中,龟头屋进深距离实际为面阔,即26 尺。举折做法亦依《营造法式》[34]。相关数据如表二。

3.出檐

类比《思陵录》,一号陵园遗址出檐由檐椽、飞子组成。《营造法式》中,檐椽伸出距离取决于椽径,椽径取决于用材,并且只列出椽径3、5 寸时的出檐取值,其余只能估算[35]。享殿用材七等,椽径可取7 分°[36],即2.4 寸,出檐可取3 ~3.5 尺,飞子挑出1.8 ~2.4 尺,总出檐则为4.8 ~5.9 尺。加上斗栱出跳(1.05 尺),范围5.85 ~6.95 尺。此时滴水不会超出散水范围,符合遗迹尺度与建筑设计的一般要求。南方建筑因屋顶轻薄,出檐可以稍长[37],因此一号遗址享殿出檐取3.4尺,飞子出2尺,总出檐5.4尺。

门殿计算出檐的方法、原则与享殿一致。门殿用材八等,出跳0.9 尺,椽径可取6 分°,即1.8 寸。出檐取3 尺,飞子出1.8 尺,总出檐4.8尺。

(三)台基

《营造法式》规定台基高度为五至六倍材[38]。一号遗址参《思陵录》,享殿、龟头殿七等材,台基高三尺。门殿八等材,台基高二尺五寸。均符合《营造法式》对台基高度的规定。

门殿台前檐土衬石外边缘距台基约6 尺,遗迹结合《营造法式》[39],设定踏步五级,每级厚五寸,踏面宽一尺二寸,较《营造法式》加宽。门殿后檐、享殿踏道仅按《营造法式》,门殿后檐五级,享殿踏道六级,每级厚五寸,踏面一尺。3处踏道副子均宽一尺八寸。

表二 举高、举折数据

图七 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前檐下檐补间铺作(泥道栱为重栱)

图八 宁波保国寺大殿前檐梁架仰视图(可见补间铺作心间两朵、次间一朵)

图九 宁波保国寺大殿角柱

图一〇 金华天宁寺大殿橑檐方

(四)建筑用瓦

一号陵园遗址虽出土较多瓦件,但集中于遗址西侧,脱离原生层位,距离遗址本体较远,故是否为一号陵园遗址用瓦尚且存疑。本文仅作简要分析。

遗址中筒瓦分布广泛,由此可推断一号陵园内各处建筑普遍采用筒瓦屋面。公布的最大尺寸瓦当(S3E1T0406 ①:4)直径14 厘米,以营造尺320mm计,约合4.3寸;最大板瓦(S3E1T0104①:4)宽24.5厘米,约合7.65寸。上述筒瓦、板瓦长度均残,宽度相对完整,稍小于《营造法式》三间厅堂建筑用瓦[40]。更小的筒瓦可能用于附属建筑之上。

出土瓦饰有迦陵频伽与火珠,据《营造法式》,当用于房屋转角处[41]。火珠尺度不一,说明用于不同级别的建筑,用法比较普遍,符合《营造法式》规定。

(五)其他建筑

根据简报,垣墙宽度约为3 尺。因此推测原墙高至少9 尺[42],若墙顶铺瓦,总高度应在3 米左右。

郭黛姮和孟凡人依据《思陵录》复原的永思陵上宫平面,均将红灰墙南部再延伸出一段,形成一围合空间。据笔者亲赴一号遗址发掘现场检视,垣墙东南角并无向南延伸痕迹。本文认为一号陵园遗址门殿前并无郭、孟复原方案中的闭合空间。

一号陵园遗址作为帝陵上宫,参考《思陵录》,应有三重垣墙。考古发掘出的垣墙应是“红灰墙”,其外尚有里篱、外篱,但长度未知。本文仅做示意复原。《思陵录》记载永思陵上宫有棂星门南北共2 座,鹊台1 对。一号陵园遗址垣墙北段无缺口,因此本文暂将两座棂星门作为里篱、外篱正门。鹊台介于两棂星门之间。

一号陵园遗址若是帝陵上宫,还应有附属建筑,但本次发掘面积有限,未见相关遗迹。《思陵录》记载永思陵上宫的附属建筑包括火窑子、水缸、土地庙、巡捕房等。一号陵园遗址的附属建筑可大体参考。

图一一 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城恭圣仁烈皇后宅F3 踏道

图一二 河北曲阳北岳庙麟德殿北宋踏道

图一三 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行宫陵园F9 北踏道

四、相关问题探讨

(一)踏道与开间

一号陵园遗址三处踏道与建筑开间呈现出了多样的关系。据《营造法式》,踏道沿建筑开间方向为长度,“长随间广”[43],但享殿踏道长度12 尺,明显小于明间面阔16 尺,门殿前檐踏道长14 尺,大于明间面阔12 尺[44],仅后檐踏道与明间面阔相等。

其他考古遗迹中,踏道长度小于间广不乏实例,如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城恭圣仁烈皇后宅F1、F3 踏道(图一一)[45];河北曲阳北岳庙麟德殿北宋踏道(图一二)[46];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行宫遗址F9 北踏道(图一三)[47]等等。《营造法式》对台基做法的规定较为简略,“造踏道之制”只说明了单个踏道的尺度,而未说明布局[48],以及“长随间广”是否包含副子。钟晓青对宋代台基的研究认为,其高度与《营造法式》规定并无必然联系,而对于开间较大的建筑,踏道若机械地“长随间广”,未必实用、美观[49]。

综合来看,踏道长度小于开间的做法,在两宋时期南北方可能普遍存在,而踏道长度的具体设计,《营造法式》虽有规定,但仍保留了机动空间。一号陵园遗址门殿前檐踏道明显长于间宽,结合散水宽于后檐和享殿,以及地表柱洞、斜向的砖铺路面等做法,本文认为此处的加长踏道,可能为了使门殿前檐更显恢弘。

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的3 处踏道,集中出现了长于、等于、小于三种与开间的关系,长于开间犹为少见,可视为研究宋代台基、踏道做法的重要考古实例。

(二)墓主人身份

一号陵园遗址的平面复原为讨论其等级、身份提供了初步线索。简报认其为某帝(后)上宫。诸陵中,哲宗昭慈圣献皇后陵及诸帝陵上宫神围方35 步,其他皇后陵方25 步,1 步5 尺。自宁宗永茂陵起,陵园转至北部山地[50]。一号陵园遗址并不靠山,已发掘垣墙东段约179 尺,北垣墙至少165 尺,方35步即长175 尺,25 步长125 尺,一号遗址垣墙均长于25 步,而接近35 步,可以排除其他皇后陵。

图一四 宋六陵航片(1960-1970 年代)

图一五 一号陵园遗址总平面复原示意图

昭慈圣献皇后陵是陵区内修建的首座陵园,此后诸帝后陵园以其为基点,按国音赵姓所利,顺次向西北排列[51]。据早期航片,一号陵园遗址以东,以南都有大范围遗迹,近年经考古勘探确定,当为陵园(图一四),因此其方位与昭慈圣献皇后陵亦不相符,暂可排除。

图一六 一号陵园遗址享殿正立面复原示意图

图一七 一号陵园遗址享殿龟头殿明间梁架复原示意图

图一八 一号陵园遗址门殿正立面复原示意图

图一九 一号陵园遗址门殿明间梁架复原示意图

图二〇 一号陵园遗址整体复原鸟瞰图

通过立面复原,一号陵园遗址门殿与文献记载的永思陵颇为不同,不仅开间较小,更为重要的是,《思陵录》记载永思陵上宫门殿为“直废造”,学界一般认为是悬山顶[52],而一号遗址可能是单檐歇山顶。《思陵录》收录的是官方勘验文件,应较为准确,一号陵园遗址门殿的诸多出入,说明二者并非同一。而在享殿、龟头殿、垣墙长度都较为相似的前提下,一号陵园遗址门殿以较小屋身与单檐歇山屋顶,对应永思陵上宫门殿的较大屋身与悬山屋顶,似乎体现了不同帝陵上宫在相同等级准绳下的局部调和。综上,本文认为一号陵园遗址当为徽宗、孝宗、光宗三位皇帝中某位的陵园。

五、结语

通过对一号遗址的整体复原( 图一五~二〇),其建筑呈现出了在《营造法式》的造作框架,与《思陵录》永思陵的等级框架下的灵活调整,如门殿体量缩小,但屋顶为单檐歇山等,最终得到一座既与永思陵规制相当,但又有其自身特点的帝陵上宫,丰富了我们对南宋皇陵的认识。本文认为一号陵园遗址可能属于徽宗、孝宗、光宗之一,未来可结合陵位研究,就永思陵、永祐陵做针对性考古工作。

一号陵园遗址的发现与复原展示了建筑遗址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也体现了考古工作的特殊价值,如踏步与开间尺度的不同关系,以及散水对平面台基尺度、立面屋顶形式的双重限制作用等,丰富了既有建筑史认知。复原过程中,本文发现关于一号陵园遗址瓦件倒塌、堆积情况的记录仍有不足,未来发掘过程中需要更多引入建筑的整体认知,谨慎处理各建筑遗迹,全面记录现场信息。

一号陵园遗址的建筑考古复原研究采取了积极、动态地介入田野考古的工作方法,建筑复原团队多次参与田野考古工作,配合考古工作的不同阶段,进行数字记录和复原研究,强调学术交叉融合,与考古队实现了良性互动,既充分熟悉了遗址,又发挥了建筑考古的专业优势,辅助考古发掘,提升考古发掘、记录、整理工作的全面性、科学性,为后续的建筑复原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基础资料。未来,在宋六陵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将继续推行和完善建筑考古复原研究,争取在研究理念、记录方法和成果形式等方面,形成可供推广的研究范式。

除本文作者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建筑考古研究团队参与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测绘

、研究的人员还有:黄青岩、袁琦、张子欢、毛静彦、王藏博、铁莹、马铭悦、赵玉琦、巴天宇、刘云聪、侯柯宇、王子寒、赵小雯、周珂帆、王卓、田雨森、王悦荻、毛少羿、王凤歌、张文鼎、王志成。另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俞莉娜为复原研究提供了资料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通讯作者:徐怡涛 李晖达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浙江绍兴宋六陵陵园遗址2018年考古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21(1).

[2]徐怡涛.试论作为建筑遗产保护学术根基的建筑考古学[J].建筑遗产,2018(2):1-6.

[3]《思陵录》收录的是南宋官方修奉使司关于永思陵的交割勘验文件原文,可信度高,且据相关研究,较多内容吻合《营造法式》,可作为《营造法式》的补充。

[4]宋六陵本身是皇家工程,《营造法式》作为北宋末期颁布的官方政书,南宋绍兴、绍定年间两次刊刻,说明此书在南宋时期亦具有长时间影响力。傅熹年.重印陶湘仿宋刻本《营造法式》序[C]//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1:14-16.

[5]陈仲篪.宋永思陵平面及石藏子之初步研究[C]//中国营造学社编.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8).

[6]孟凡人.南宋帝陵攒宫的形制布局[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6):30-54.

[7]郭黛姮.南宋建筑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13-150.

[8]a.何忠礼,俞观涛.南宋六陵考略[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104-116.b.刘毅.南宋绍兴攒宫位次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8(4):52-62.c.郑嘉励.南宋六陵诸攒宫方位的复原意见[J].考古与文物,2008(4):63-68.d.祝炜平等.南宋六陵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2.e.刘未.宋代皇陵布局与五音姓利说[C]//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第3 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9]营造尺复原是平面.立面复原的基础。首先,通过营造尺复原,可以将遗址的绝对数值转化为文献记载的丈、尺等单位的数值,从而使实物与文献得以互相比较。第二,营造尺一般反映的是建筑的设计手法,与代表现状的建筑遗址存在距离,但在既有的宋六陵研究中,极受重视的《思陵录》是工程初完成时的官方勘验文件,《营造法式》亦是建筑设计阶段的官方规范。因此,在宋六陵复原研究中,基于营造尺的尺度复原,可以使遗址回归到设计意图层面,与文献处于相近时态,从而规避建筑建成及破坏后产生的形变与位移误差。即,不通过营造尺复原,遗址不能直接与文献对比,营造尺复原的功能,体现在统一单位与时态两个方面。

[10] 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237.

[11] 相关方法的讨论与运用可见于以下案例.a.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外观设计手法初探[J].文物,2001(1):74-89+1.b.钟晓青.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探讨[J].文物,1998(5):51-64.c.张十庆.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90-92.d.徐怡涛.山西万荣稷王庙大殿精细测绘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45-46.e.叶皓然,张毅捷,戴明珠.基于整数尺法的独乐寺山门尺度分析[J].华中建筑,2020(9):94-101.

[12]“目前学界关于基准平面的选择,往往简单的认定柱头平面,忽视基准平面的其他可能性,对于时代、地域及体系等相关因素不加考虑。……尺度研究上以柱头平面为基准的思路,是基于北方构架体系的特色,与北方层叠式构架特征相关联。……关于侧脚做法、位移变形以及基准平面这三个相关因素的认识,至少以下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不是所有的建筑都有侧脚,许多柱倾斜现象都不是侧脚做法,而是位移变形所致;其二,未必所有带侧脚的建筑,平面都以柱头为基准。”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宁波保国寺大殿[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03.

[13] 考古遗址仅存破坏后的平面,实测数据本身离散,若以柱头平面计算开间,考虑侧脚再投射回平面,在木构无存的前提下,推算数值与现存平面之间的逻辑过程更为冗长。

[14] 赵国璧.河南巩县石家庄古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1963(2).

[15] 冯普仁,陈瑞农.无锡市郊北宋墓[J].考古,1982(4).

[16] 从发掘结果来看,门殿、享殿基址破坏严重,顶面削去较多,所余夯土几乎与散水齐平,且轮廓不甚规整,其他方面,陵园垣墙均非90°拐角,不合常理。考虑到施工误差、地质变动、后期破坏等因素,基于现状的推算数据,包含形变、位移误差,难以直接用于复原,需要予以适时调整、控制,方可得出相对合理的复原方案。

[17] 根据周回散水宽度相同,推测享殿与龟头殿在台基做法上应较为一致、规范。《营造法式》卷三“压阑石”:“造压阑石之制,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7 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1.压阑石用于台基边缘,《营造法式》对压阑石尺度的规定使用了绝对数值,因此无论建筑体量如何,台基边缘至柱心,必须考虑压阑石(2 尺)与柱础石的尺度,因此保留4 尺实际是一个相对下限的数值。

[18] 整个台基南北长60 尺,减去享殿进深30 尺,以及两个磉墩中心至台基边缘的4 尺,即得22 尺。

[19] 一号遗址享殿、龟头殿通面阔都与《思陵录》永思陵上宫一致,仅龟头殿总进深缩小2 尺,就享殿、龟头殿部分的柱网而言,可予以参考。

[20] 同[7]:137.

[21]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宁波保国寺大殿[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37.

[22] 同[8].

[23] 本文通过遗迹分析、平面尺度复原,得到的一号陵园遗址享殿、龟头殿平面、园墙长度与《思陵录》高度相似,甚至享殿部分的柱网开间亦基本相同,因此龟头殿部分的柱网复原,参考了《思陵录》,而这也是基于对一号陵园遗址龟头殿立柱条件的分析。

[24] 同[11]c:92-93.

[25] 斗栱、梁架部分可参考《思陵录》记载,相比起仅有《营造法式》做参考的部分,依据更为充足。举折、出檐涉及建筑的控制性尺度,对于复原立面建筑形象较为重要。

[26] 同[7]:137.

[27] 滑辰龙.佛光寺文殊殿的现状及修缮设计[J].古建园林技术,1995(4):33-44.

[28]《营造法式》卷第三“栋”:“出际之制,……四椽屋,出三尺至三尺五寸”。梁思成著.梁思成全集(第7 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48.

[29] 郭黛姮.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 卷):宋、辽、金、西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75.

[30]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7 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59.

[31] 苏州、上海等地的宋元建筑中,使用普拍方、阑额至角出头的做法较为多见,如苏州玄妙观三清殿、苏州斜塘关帝庙、上海真如寺大殿,但苏州虎丘二山门无普拍方、阑额至角未出头。同样,在浙江省内的五代至元建筑遗存,除宁波庙沟后石牌坊,大多无普拍方,阑额至角不出头,如杭州闸口白塔、宁波保国寺大殿、湖州飞英塔石塔、金华天宁寺大殿等。基于浙江本地实例,一号陵园遗址亦不使用普拍方,阑额至角不出头。

[32] 同[30]:158.《营造法式》卷第五“举折”:“举屋之法: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橑檐方心相去远近,分为三分,(若馀屋柱梁作,或不出跳者,则用前后檐柱心。)从橑檐方背至脊槫背,举起一分,(如屋深三丈,即举起一丈之类)如㼧瓦厅堂,即四分中举起一分。又通以四分所得丈尺,每一尺加八分。”

[33] 冯继仁.巩县宋陵献殿的复原构想[J].文物,1992(6):69.

[34] 同[30]:158.《营造法式》卷第五“举折”:“折屋之法:以举高尺丈,每尺折一寸,每架自上递减半为法。如举高二丈,即先从脊槫背上取平,下至橑檐方背,于第二缝折一尺,若椽数多,即逐缝取平,皆下至橑檐方背,每缝并减上缝之半。”

[35] 同[30]:155.《营造法式》卷第五“檐”:“造檐之制:皆从橑檐方心出,如椽径三寸,即檐出三尺五寸;椽径五寸,即檐出三尺五寸;椽径五寸,即檐出四尺至四尺五寸。檐外别加飞檐。每檐一尺,出飞子六寸。”

[36] 同[30]:155.《营造法式》卷第五“椽”:“用椽之制:椽每架平不过六尺。若殿阁,或加五寸至一尺五寸,径九分°至十分°;若厅堂,椽径七分°至八分°,余屋,径六分°至七分°。”梁思成著.

[37] 钟晓青.当代中国建筑史家十书[C]//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3:59.

[38] 同[30]:46.《营造法式》卷第三“壕寨制度”:“立基之制:其高与材五倍。……所加虽高,不过与材六倍。”

[39] 同[30]:46.《营造法式》卷第三“踏道”:“造踏道之制:长随间之广。每阶高一尺作二踏;每踏厚五寸,广一尺。两边副子,各广一尺八寸,(厚与第一层象眼同)。”

[40] 同[30]:256.《营造法式》卷第十三“用瓦”:“殿阁厅堂等,……三间以下,用筒瓦长二尺二寸,广五寸。(仰板瓦长一尺四寸,广八寸)”。

[41] 同[30]:259.《营造法式》卷第十三“用兽头等”:“殿、阁、厅、堂、亭、榭转角,上下用套兽、嫔伽、蹲兽、滴当火珠等。”

[42] 同[30]:47.《营造法式》卷第三“墙”:“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减半。”

[43] 同[30]:61.

[44] 一号陵园遗址享殿磉墩保存较好,边界清晰,且有前后对位,复原各开间尺度难度较小。门殿磉墩破坏严重,且仅存一排,据笔者现场观察,各坑壁都遭到严重开挖,坑底石板亦不平整,并且自西向东第三磉墩局部被清代古树占压,为保护登记古树,难以充分发掘,总体而言,门殿磉墩的现有遗迹情况,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为明确计算开间尺度带来难度。此时基于考古简报内容计算出门殿明间面阔12 尺,虽然存在调整空间,但因考古遗迹信息不足,缺少进一步的取值限制,故仍以12 尺作为讨论基础。

[45]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13,110.

[46] 同[30]:66.

[47] 黄信,胡强,魏惠平,任涛,王培生,吴占钦.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J].考古,2019(7):77-91+2.

[48] 同[30]:62.

[49] 同[37]:53.

[50]同[8]f:171-177.

[51]同[8]f:178.

[52] 同[29]:223.

猜你喜欢

陵园法式复原
赞少先队员清明祭扫革命先烈墓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一起来做颈椎操吧
发掘及复原恐龙化石
时髦进阶版法式美甲
不造作的法式风情
法式高腰伞裙,“遮肉与优雅”两得
9年后甘肃再探秦西垂陵园
法式轻奢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