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文帝泰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2021-03-19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考古与文物 2021年1期
关键词:隋文帝长约陵园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隋文帝泰陵位于陕西省杨凌区五泉镇王上村东北约200 米处,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氏的合葬陵墓。陵园南距渭河约5 公里,南邻张上村,西邻王上村,北邻孟家寨,自然地势较为平坦(图一)。陵前现立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书“隋文帝泰陵”石碑1 通。

为使泰陵得到更好保护,建设集文物展示、民俗风情、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帝陵遗址公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受陕西省文物局的委托,于2010 年5 月8 日至6 月25 日,对隋文帝泰陵陵园和隋文帝庙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勘探。

图一 隋文帝泰陵地理位置示意图

一、概况

文献中多称隋文帝陵名为“太陵”。如《隋书》:“(仁寿二年)八月己巳,皇后独孤氏崩。……(闰十月)壬寅,葬献皇后于太陵。”[1]“仁寿二年八月甲子,月晕四重,己巳,太白犯轩辕。其夜,后崩于永安宫,时年五十。葬于太陵。”[2]“(仁寿四年)夏四月乙卯,上不豫。……丁未,崩于大宝殿,时年六十四。……冬十月己卯,合葬于太陵,同坟而异穴。”[3]《资治通鉴》:“(仁寿二年十月)壬寅,葬文献皇后于太陵。”[4]“(仁寿四年)十月,己卯,葬文皇帝于太陵,庙号高祖,与文献皇后同坟异穴。”[5]又如《挥麈录》:“隋高祖文帝葬太陵,在武功县。”[6]再如《文献通考》:“隋文帝崩,葬太陵,与独孤后同坟异穴,士庶赴葬者,皆听入视陵内。”[7]

北宋宋敏求《长安志》载:“隋文帝泰陵。在县西南二十里三畤原。”[8]至清代学者毕沅因袭而不改,在隋文帝陵前立碑题“隋文帝泰陵”,遂讹误至今。

泰陵的营建,由宇文恺和杨素筹划,何稠参与掌管,而主要由杨素负责完成。如《隋书》载:“文献皇后崩,恺与杨素营山陵事,上善之”[9],“仁寿初,文献皇后崩,(何稠)与宇文恺参典山陵制度”[10];又说“及献皇后崩,山陵制度,多出于素”[11]。特别是在《褒赏杨素营太陵诏》中说,“(素)乃遍历川原,亲自占择,纤介不善,即更寻求,志图元吉,孜孜不已。心力备尽,人灵协赞,遂得神皋福壤,营建山陵”[12]。不过,泰陵陵地的选择,似乎还有萧吉参与其中。《隋书·萧吉传》载:“吉性孤峭,不与公卿相沉浮,又与杨素不协……及献皇后崩,上令吉卜择葬所,吉历筮山原,至一处,云‘卜年二千,卜世二百’,具图而奏之。上曰:‘吉凶由人,不在于地。高纬父葬,岂不卜乎?国寻灭亡。正如我家墓田,若云不吉,朕不当为天子;若云不凶,我弟不当战没。’然竟从吉言。”[13]

20 世纪70、80 年代,扶风县博物馆罗西章曾对泰陵做过多次勘察[14],并利用勘察及钻探过程中发现的遗迹和收集到的遗物,发表了《隋文帝陵、祠勘察记》[15]一文;另王世昌在《陕西古代砖瓦图典》一书中,亦公布了采集自隋文帝泰陵的5 件瓦当[16]。

二、陵园建筑

陵园墙址和建筑已破坏不存,经勘探后发现,陵园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28.9、东西宽约592.7 米,面积372749.03 平方米(图二)

1. 地层堆积

陵园所处区域地层大致可分为三层:第①层为耕土层,厚约0.2 ~0.3 米,土质疏松,呈浅黄色,含大量的植物根茎;第②层为扰土层,厚约0.2 ~3.1 米,土质松散,呈黄褐色,含少量的砖瓦残块、白灰块和草木灰;第③层为垆土层,厚约0.3 ~0.8 米,土质较硬,呈红褐色,含大量的白色钙丝。其下为浅黄色生土。

2. 封土

封土位于陵园东南部,在原地表上直接夯筑而成。现存封土呈覆斗形,顶部东西长约42、南北宽约33、底部东西长约155、南北宽约153、高约25.1 米。

经勘探,原封土范围平面近似“凸”字形,南部向南延伸压于墓道上,东北角距北垣墙约288、东垣墙约85.6 米。其范围东西长约267.5、南北宽约247.8 米。墓道上封土范围南北长约53、东西宽约135 米。用黄褐色土平夯而成,结构紧密,夯层清晰,夯层厚约0.1 ~0.12米,含较多褐色小土块。

3. 墓葬

在封土南部发现两条东西并列的墓道,形制和结构相同,东西间距23.8 米。墓葬由东向西编号为M1 和M2。详细情况介绍如下:

(1)M1 位于封土南部,由墓道、天井、过洞、墓室四部分组成,除墓室压于封土下未勘探外,其余全长78.7 米。

墓道 长斜坡,平面呈梯形,方向180°,开口南浅北深,南部距现地表深约1.7、北部距现地表深约2、南北长约17 米。南端东西宽约3.4、底距现地表深约2 米;北端东西宽约2.7、底距现地表深约6.5米。内填较硬的黄褐色夯土,结构紧密,夯层清晰,厚约0.2 ~0.25 米,含较多细沙颗粒、小石块和木炭块。

天井 7 个。平面均呈梯形,开于过洞之间,深浅、长宽不等,内填较硬的黄褐色夯土,结构紧密,夯层清晰,厚约0.2 ~0.25 米,含较多的细沙颗粒、小石块和木炭块。南北长约4.6 ~5.4、东西宽约3.5 ~4.9、底部距现地表深约9.3 ~21.9 米。其中第七天井北端压于封土下,探明部分南北长约3.5、南部东西宽约5、北部东西宽约5.1、距现地表深约10.5 米处见砖。

过洞 7 个。形状结构相同,土洞式斜坡拱顶,开在墓道与天井之间,深浅、长宽不等,内填较松散的黄褐色土,含较多淤土。过洞南北长约3 ~4.2、东西宽约1.83 ~2.4、洞顶高约2.4 米。

(2)M2 位于M1 西部,由墓道、天井、过洞、墓室四部分组成,除墓室压于封土下未勘探外,其余全长78.7 米。

墓道 长斜坡,平面呈梯形,方向180°,开口南浅北深,南部距现地表深约1.3、北部距现地表深约1.8、南北长约17 米。南端东西宽约3.4、底部距现地表深约1.5 米;北端东西宽约5.6、底部距现地表深约6.2 米。内填较硬的黄褐色夯土,结构紧密,夯层清晰,厚约0.2 ~0.25 米,含较多的细沙、小石块、木炭块。

天井 7 个。平面均呈梯形,开于过洞之间,深浅、长宽不等,内填较硬的黄褐色夯土,结构紧密,夯层清晰,厚约0.2 ~0.25 米,含较多的细沙、小石块、木炭块。天井南北长约4.7 ~6.1、东西宽约4 ~5.2、底部距现地表深约7.6 ~23.5 米。

过洞 7 个。形状结构相同,土洞式斜坡拱顶,开在墓道与天井之间,深浅、长宽不等,内填较松散的黄褐色土,含较多的淤土。过洞南北长约2.5 ~4.3、东西宽约2.6 ~3.2、洞顶高约2.5 米。其中第七过洞已坍塌。

图二 陵园建筑平面图

4. 陵园墙址

陵园东、北墙址大部分压于公路下,因平整土地,西、南墙址大部分已破坏不存,整体保存状况较差。勘探工作共发现夯土墙址9 段,合计长度约1286.3、宽度约0.5 ~4.4 米。

西墙址 除中、北部被破坏外,其它区域保存较好。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8、南北长约366.6、东西宽约3.9 ~4.4、厚约0.2 ~0.3 米。

南墙址 除中部偏西处和东部被破坏外,其它区域保存较好。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8、东西长约557.3、南北宽约4 ~4.4、厚约0.3 米。

东墙址 除在公路东侧发现3 段墙址外,其余大部分压于南北向公路下。夯土距现地表深约1、总计长度为251.4、东西宽约0.5 ~1、厚约0.2 ~0.3 米。

北墙址 除在公路南侧发现1 段墙址外,其余压于孟杨公路下。夯土距现地表深约1、东西长约111、南北宽约2.3、厚约0.1 ~0.2 米。

5.门址及门阙

陵园四面各辟1 门,门外有1 对平面呈梯形的门阙,除南门门址和门阙、西门门阙、北门西阙保存较好外,余门址和门阙已破坏不存。

(1)南门门址及门阙

门址位于陵园南墙址中部,南部压于公路下。南门门址保存较好,东、西两端与陵园墙址相接,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8 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5、南北宽13 米,夯土厚约0.5、夯层厚约0.08 ~0.1 米。门址东、西两端与墙址相接处墙址宽约5 米。门址周围地层内发现大量的砖瓦残块和白灰墙皮(图三)。

图三 陵园南门门址平、剖面图

门阙位于现存封土南部约210 米处,自然地势较为平坦。分东、西两阙,两门阙东西相距约42 米。地面无存。

东阙位于南门门址东南部约18 米处,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3 米。平面呈梯形,东西长约10、东端南北宽约4、西端南北宽约5、夯土厚约0.2 米(图四)。西阙位于东门阙西部约42米处,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3、平面呈梯形,东西长约10、东端南北宽约5、西端南北宽约4、夯土厚约0.2 米。

(2)北门门址及门阙

因门址压于公路下,具体形制及结构不详。

门阙位于陵园北墙址北部,南距孟杨公路约10、西距陵园西墙址约257 米,自然地势较为平坦。分东、西两门阙。地面无存。

西阙位于孟杨公路北部10 米处,大部分压于蔬菜大棚下。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2 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0、现存部分南北宽约1、夯土厚约0.15 ~0.2 米。东阙已破坏不存。

(3)西门门址及门阙

门址已破坏不存。

门阙位于陵园西墙址西部约18.2、南距陵园西南角约353 米处,分东、西两门阙,东西相距约43 米。地面无存。

南阙位于陵园西墙址西部约18.2 米处,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3 米,平面呈梯形,南北长约11、南端东西宽约6、北端东西宽约6.7、夯土厚约0.4米(图五)。北阙位于南阙北部约43米处,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5 米,平面呈梯形,南北长约9.7、南端东西宽约5.1、北端东西宽约4.5、夯土厚约0.4 米。

(4)东门门址及门阙

因门址压于公路下,具体形制及结构不详。在门址东部区域发现砖瓦堆积1 处,距现地表深约0.3 米,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南北长约16、东西宽约4、堆积厚约0.4米,内含大量的砖瓦残块和白灰墙皮。门阙已破坏不存。

三、隋文帝庙遗址

隋文帝庙位于陵园东南部塬下约705 米处的陵角村和陵东村之间的台地内,当地人称“祭祀坛”。原址现存北宋时期“大宋新修隋文帝庙碑”1 通。罗西章调查时,称之为“隋文帝祠”,不确。在隋文帝庙遗址,发现城址一座。该城址保存较好,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84、东西宽约354 米,面积135936 平方米(图二)。

1. 地层堆积

此处地层大致可以分为三层:第①层为耕土层,厚约0.3 米,土质疏松,呈浅黄色,含大量的植物根茎;第②层为扰土层,厚约0.1 ~1米,土质松散,呈黄褐色,含少量的砖瓦残块、白灰颗粒、草木灰;第③层为浅黄色土层,厚约0.2 ~1.5 米,土质松散,呈浅黄色,含较多的礓结石块;第④层为垆土层,厚约0.3 ~0.5米,土质较硬,呈红褐色,含大量的白色钙丝。其下为黄褐色生土。

2. 城墙

图四 陵园南门东门阙平、剖面图

城墙地面无存,基址部分保存较好。墙址为夯土构筑,纯净无杂质,未发现包含物。

西墙址压于南北向的生产路下,保存较好,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8 米,平面呈长条形,南北长约363、东西宽约10.9 ~12.8、厚约1 米。夯土基槽深约0.2 米,打破垆土层。

南墙址保存较好,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8 ~1 米,平面呈长条形,东西长约327、南北宽约10.1、厚约1.6 ~2 米。墙址外侧向南伸出4 处夯土遗迹,中间两处与门址相连,应为门阙;其余两个初步判断应为马面,由西向东依次为马面1、西门阙、东门阙、马面2,东西间距分别为61.8、41.8、60.9 米。夯土基槽深约0.2 ~0.6 米,打破垆土层。

东墙址除南部被沟壑破坏处,其余部分保存较好。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5 ~1 米,平面呈长条形,现存部分南北长约175、宽约16.4、厚约0.8 ~2.2 米。东墙南侧靠近转角处夯土层厚0.05 ~0.08 米。夯土基槽深约0.2 ~0.4 米,打破垆土层。

北墙址位于高干渠南部的大棚菜地内,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5 ~1 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27、宽约9.8、厚约0.8 ~1.5 米。墙址外侧向北伸出2 处夯土范围,初步判断为马面,由西向东依次编号为马面3 和马面4。夯土基槽深约0.3 ~0.7 米,打破垆土层。

图五 陵园西门南门阙平、剖面图

图六 文帝祠南门址平、剖面图

3. 门址与门阙

门址位于南墙址中部,保存较好,两端与墙址相接,夯土结构,距现地表深约1.3 米。门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63、南北宽约14、夯土厚约1.5、北部伸出墙址约4.9 米。门址南部东、西两侧向南伸出长约9.5、东西宽约10 米的夯土范围,初步推断应为门阙。门址南部地层内含有大量的砖瓦残块,夯土基槽深约0.3 米(图六)。

西门阙 位于南门门址外西侧,西距马面1约61.8 米。夯土结构,距现地表深约1 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0.2、南北宽约9.4、夯土厚约1.8 米。夯土基槽深约0.3 米,打破垆土层。

东门阙 位于南门址东侧,西距西门阙约41.8 米。夯土结构,距现地表深约1 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0.4、南北宽约8.4 米,夯土厚约1.2米。夯土基槽深约0.4米,打破垆土层。

4. 马面

在南、北墙址外侧共发现马面4 处,其中南墙址外侧2 处,北墙址外侧2 处。

马面1 位于南墙址外侧,西距西南角阙约61.2 米。夯土结构,距现地表深约1 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0.2、南北宽约8.7、夯土厚约2 米。夯土基槽深约0.7 米,打破垆土层。

马面2 东距东南角阙约60.3、西距东门阙约60.9 米。夯土结构,距现地表深约1.5 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0.2、南北宽约8、夯土厚约1.3 米。夯土基槽深约0.8 米,打破垆土层。

马面3 位于北墙址外侧,西距西北角阙约103.6米。夯土结构,距现地表深约0.5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0、南北宽约8.9、夯土厚约1米。夯土基槽深约1 米,打破垆土层。

马面4 位于马面3 东部约101.1 米。夯土结构,距现地表深约0.9 米,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9.7、南北宽约8.8、夯土厚约1 米。夯土基槽深约0.7 米,打破垆土层。

5. 角阙

位于墙址转角处,与墙址相接,并向墙址两侧放大。东南角阙、东北角阙大部分已破坏不存,西南角阙、西北角阙仅存少部分。

西北角阙 位于城墙西北角处,西部被砖厂取土破坏,地表已不可见,仅在西部断面上发现有夯土迹象。角阙东部、南部与墙址相接,为夯土结构,夯土距现地表深约1.2 米,北部伸出墙址约8.7、西部伸出墙址约6.4 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9.2、北部现存东西宽约18、南部现存东西宽约17.2、夯土厚约1.4 米。基槽深约1.1 米(图七)。

西南角阙 位于城墙西南角处,西部被砖厂取土破坏,地表已不可见,仅在西部断面上发现有夯土迹象。角阙东部、北部与墙址相接,为夯土结构,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4 ~0.7 米,西部伸出墙址约10.2、南部伸出墙址约8.9 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约19、北部现存东西宽约22.3、南部现存东西宽约20.1、夯土厚约1.5 ~3.3 米。基槽深约1.7 ~2 米。

东北角阙 位于城墙东北角处。东部被台地破坏,北部被高干渠破坏,地表已不可见。角阙西部、南部与墙址相接,为夯土结构,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3、北部伸出墙址约6.4、东部伸出墙址约0.6、北部现存东西宽约8.4、东部现存东西宽约17.6、夯土厚约0.1 ~0.7 米。基槽深约0.2 米。

东南角阙 位于城墙东南角,东部和南部被台地破坏,地表已不可见,仅在南部断面上发现有夯土。角阙西部、北部与墙址相接,为夯土结构,夯土距现地表深约0.5、西部伸出墙址夯土约2.2、南部现存东西宽约7.2、东部现存东西宽约6.8、夯土厚约3.1 米。基槽深约1.5 米。

6. 陶窑

位于城址外东南侧生产路边的断壁上,距离南墙约20 米。GPS 坐标为N34°16'42.2",E108°02'00.8",H462 米。现窑址宽2.9、地面上高约1.6、窑壁厚约0.09 米,内含砖、板瓦、筒瓦等残块,还有烧结块。瓦壁较薄,厚约1.5 厘米。

四、相关遗物

本次对隋文帝陵园进行调查勘探时,采集到一些遗物,主要为砖块、瓦片等。因残损严重,又非发掘出土,故其年代无法确定。现将隋文帝庙碑及罗西章当年调查采集的瓦当资料介绍如下。

图七 文帝庙西北角平、剖面图

1. 大宋新修隋文帝庙碑

“大宋新修隋文帝庙碑”位于城址内偏南部,原倾倒在地,2012 年被所在地承包户主扶起立正,碑阳面东,碑阴面西,龟趺头西尾东(图八)。GPS 坐标为N34°16'46.2",E108°01'55.7",H483 米。现地表以上通高3.43 米,碑高2.84、宽1.04 ~1.07、厚0.32 ~0.35 米;龟趺高0.59、长1.3、宽1.14 米(图九)。

碑首两面雕六螭垂首,碑座为龟趺,残损严重。碑阳为圭首形碑额,正中阴文篆书“大宋新修隋文帝庙碑”3 行9 字,中间3 字仅余部分偏旁可看清(图一〇)。碑身上能够看出一些字迹,但因漫漶严重,无法释读。

碑左侧有宋代题刻,共4 行,左侧3 行为正文,右侧1 行为小字,行书(图一一)。从左至右抄录如下:

皇祐己□□祠 隋高祖太陵之庙通判凤翔军府/

事国子博士刘舜卿知扶风县事□尉事……/

元周至主簿郭寿朋眉县主簿周□锡□献礼/

图八 大宋新修隋文帝庙碑

图九 大宋新修隋文帝庙碑

三月甲子朔初五日戊辰□元题/

碑阴亦有宋代题刻,分为上下两段,下段漫漶不清,上段大部分可辨认,内容多为参加祭祀的扶风县官吏人名,共15 行,楷书(图一二)。现从左至右抄录如下:

中散大夫行殿中侍御史权知风翔军府事/

柱国阎矩奉/

敕竖立/

直兵马监押兼巡□银青光禄大夫……/

□□□□……/

□诚叶……/

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郡……/

千三……/

承议郎守扶风县令裴……/

文林郎守扶风县主簿刘……/

文林郎守扶风县尉王……/

节度押衙左知客监修立银青光禄……/

子宾客兼侍御史飞骑尉曹……县尉……/

殿押衙勾当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殿/

中侍御史王□祢……/

2. 隋文帝庙遗址采集遗物

隋文帝庙遗址周围久为农田,现为大棚种植基地,无法做详细勘探,地面上也未采集到有价值的遗物。在罗西章先生的《勘察记》中提到曾进行过多次调查,并采集到许多文物。因原文照片不甚清楚,又无线图,不利于对比研究,故本次对1979 年扶风县博物馆收藏的这批遗物重新进行了拍照、绘图和拓片整理。

查文物登记册,这批文物共计20 件,主要为绳纹长条砖、莲花方砖、筒瓦、兽面瓦当和莲花瓦当,除几枚瓦当外,均为残件,注明“79年12 月揉谷(乡)陵东祭坛发掘”,具体情况已无法查明。2014 年4 月1 日到扶风县博物馆调查,除1 件莲花瓦当在展柜外,只找出9 件瓦当,主要为莲花纹、兽面纹瓦当,其年代可能晚至宋代。现按照原编号记录如下:

图一〇 大宋新修隋文帝庙碑碑额

图一一 大宋新修隋文帝庙碑左侧

图一二 大宋新修隋文帝庙碑碑阴

兽面纹瓦当 标本79FRLT1:20。直径10.8、厚2、边轮宽2.5 ~2.7 厘米。残缺严重,仅剩少半。边轮较宽,中心为一兽面,已模糊不清。周饰一圈联珠纹(图一三,9;图一五,4)。标本79FRLT1:9,直径12.7、厚1.8、边轮宽2.3 ~2.6 厘米。残半。中为兽面,外饰联珠纹,宽边轮(图一三,8;图一四,5;图一五,3)。标本79FRLT1:19,直径12.4、厚1.6、边轮宽2.5厘米。残存多半,呈半圆状。中为兽面,细部模糊不清,外饰一周联珠纹,边轮较宽(图一三,7;图一四,8;图一五,5)。

莲花纹瓦当 标本79FRLT1:11,直径12、厚1.8、边轮宽1.3 ~1.5 厘米。双瓣莲花,残损。中心为一圆突,略凹,莲瓣突起,外饰一圈联珠纹(图一三,2;图一四,7;图一五,2)。标本79FRLT1: 13,残长9、厚2.4、边轮宽1.8 ~2厘米。仅残存一角。中为齿轮状莲蕊,单瓣莲纹,外有乳钉,宽边轮(图一三,1;图一四,6;图一五,6)。标本79FRLT1:14,直径13、厚2、边轮宽2.3 厘米。边轮残,莲纹突起,中心为齿轮状莲蕊,单瓣莲花,外有乳钉,再外有一圈凸棱,边轮较宽。背部凹进,应为制作时的捺窝(图一三,5;图一四,4;图一五,1)。标本79FRLT1:12,直径12.4、厚2、边轮宽2.2 厘米。小部残损。中心齿轮状莲蕊,单瓣莲花,外有乳钉8 个,边轮较宽(图一三,6;图一四,3;图一五,7)。标本79FRLT1:15,直径12.4、厚2.5、边轮宽2 ~2.4 厘米。边轮残损。单瓣莲纹,中为齿轮状莲蕊,外有8 个乳钉,再外有一周凸棱,边轮较宽(图一三,3;图一四,2;图一五,8)。标本79FRLT1:17,直径12.4、厚2.3、边轮宽2.1 厘米。有少部残缺,中心为一齿轮状莲蕊,莲瓣突起饱满,外有较疏的联珠纹,凸棱一周(图一三,4;图一四,1;图一五,9)。

图一三 隋文帝泰陵采集瓦当

五、结语

1.隋文帝泰陵形制结构的意义

前引文献均记载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合葬泰陵,同坟而异穴,而考古勘探发现泰陵封土南部确实存在两条东西并列的墓道,形制和结构完全相同,这充分证明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图一四 隋文帝泰陵采集瓦当

中国古代帝陵从秦始皇陵开始,地面上便建有高大的覆斗形封土,周围建有方形垣墙,垣墙内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附属建筑。汉承秦制,在帝陵制度上也得到了明显的反映,如西汉帝陵的墓葬形制、坟丘、垣墙、坐西朝东的墓向等诸多方面,均直接受到了秦始皇陵园的深刻影响[17]。东汉帝陵坐北朝南,地面上筑有高大的覆斗形封土,四周不筑垣墙,而改用“行马”。西汉帝后合葬,同茔而不同陵,后陵多位于帝陵之东;从文献上看,东汉中、后期,出现了帝后同坟而葬的现象,是否同穴,尚不得而知[18]。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陵墓制度并无定式可循。魏晋时期,实行薄葬,地面上不封不树,不设园邑。北方在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多沿用他们原来的风俗,“潜葬”而不起坟。南朝一改魏晋制度,始在墓上起坟,设神道,列置石柱、石碑和石兽。北魏从冯太后的永固陵开始,起筑高大坟丘,陵前建筑石殿、石阙、石兽、石碑等,西魏继之[19]。北周武帝孝陵地面上无封土和建筑遗迹,帝后同穴合葬[20]。

纵向地看,隋文帝泰陵的陵园制度是对前代陵园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覆斗形封土、四周方形垣墙、四面设门、不设置石刻等,采用了西汉的帝陵制度;坐北朝南的墓向、长斜坡带天井墓道、同坟合葬等则是东汉以来北方地区长期流行的陵墓埋葬方式。

此外,隋文帝泰陵还对唐高祖献陵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两者在诸多方面保持了高度的相似性,如覆斗形封土、封土前两条南北向长斜坡带天井墓道东西并列、四周建有规整的方形垣墙、垣墙四面设门、同坟异穴的合葬制度等。这一方面固然与隋朝短祚、隋唐统治者关系密切及相似的礼仪制度等有关,另一方面也应与献陵的设计思想有关。据贞观九年五月六日高祖李渊遗诏云:“其服轻重,悉从汉制,以日易月,于事为宜。其园陵制度,务从俭约,斟酌汉魏,以为规矩。”[21]隋文帝泰陵和唐高祖献陵,均采纳了西汉帝陵的陵园制度,而在同坟异穴的合葬制度等方面,则是后者直接模仿前者,这正是两者的陵墓制度高度相似的重要原因。

图一五 隋文帝泰陵采集瓦当

2.隋文帝庙遗址发现的城址性质

前引《隋书·萧吉传》载,萧吉曾为文献皇后“卜择葬所”,在上文帝的《表》中说:“去月十六日,皇后山陵西北,鸡未鸣前,有黑云方圆五六百步,从地属天。东南又有旌旗车马帐幕,布满七八里,并有人往来检校,部伍甚整,日出乃灭,同见者十余人。”[22]这段话虽充满迷信色彩,但泰陵东南方出现的“旌旗、车马、帐幕、部伍”等,很可能与一场战事有关,其屯集的地方,或许正是隋文帝庙所在的城址。

今勘探发现的长方形城址,规模远超一般的殿堂祭祀遗址。其墙址宽度达10 ~16 米,南墙正中设门,门外设东、西二阙,四周有角阙,南、北城墙上各有2 个马面,明显具有军事防御的性质,而非一般的宫殿建筑。

该城址与唐陵的下宫也有明显的区别。唐陵下宫一般位于帝陵陵园的西南部,而非东南部。近年来,已先后对多座唐陵下宫进行了考古勘探,了解了其范围与形制结构,如唐高宗乾陵下宫有两道围墙,外围墙南北长382 ~383、东西宽380 米,墙址宽1.7 ~2 米;内围墙南北长295、东西宽284 米,墙址宽约2 米。唐中宗定陵下宫南北长约302.2、东西宽254.7 米,墙址宽约2.9 米。唐睿宗桥陵下宫有两道围墙,外围墙南北长515、东西宽401 米,墙址宽1.5 ~2 米;内围墙南北长290、东西宽252.5,墙址宽约3.2 米。唐玄宗泰陵下宫南北长162.5、东西宽143 米,墙址宽2 ~2.5 米。唐德宗崇陵下宫南北长310.4、东西宽195.8 米,墙址宽2 米。唐穆宗光陵下宫南北长293.4、东西宽203.8 米,墙址宽2 ~2.5 米。从以上数据来看,除乾陵和桥陵下宫为两重围墙,且外围墙范围大于隋文帝庙发现城址外,其余下宫范围均小于该城址;唐陵下宫墙址一般宽1.7 ~3.2米,也远小于该城址垣墙的厚度。无一例外的是,唐陵下宫均未发现角阙和马面设施。下宫作为具有祭祀意义的建筑,并无建造角阙和马面等防御设施的必要。

隋文帝庙与唐陵下宫的性质相似,均为祭祀场所,故目前在隋文帝庙遗址发现的城址可能利用了早期的建筑,或兼具防御与祭祀的双重功能。

附记:隋文帝庙南门外双阙的认定,得到西北大学冉万里教授的指点,谨致谢忱!

领队:张建林

调查:田有前 张 博 胡春勃 李公正

绘图:胡春勃

拓片:张 博 李公正

执笔:张建林 田有前 张 博 胡春勃

[1] 魏征等.隋书:高祖本纪下(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3:47-48.

[2] 魏征等.隋书:后妃传(第3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3:109.

[3]同[1]:52-53.

[4] 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三(第17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6:5593.

[5] 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四(第180)[M].北京:中华书局,1976:5614.

[6] 王明清.挥麈录:前录(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1:12.

[7]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第12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1123.

[8]辛德勇,郎洁点校.长安志:长安志图[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442.

[9]魏征等.隋书:宇文恺传(第6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3:1588.

[10]魏征等.隋书:何稠传(第6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3:1597.

[11]魏征等.隋书:杨素传(第4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3:1287.

[12]a.同[11].b.严可均辑,史建桥审定.全隋文先唐文:褒赏杨素营太陵诏(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6.

[13] 魏征等.隋书:萧吉传(第78卷)[M].北京:中华书局,1973:1774-1776.

[14] 罗西章,罗红侠.隋文帝陵园[M].周原寻宝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15]罗西章.隋文帝陵、祠勘察记[J].考古与文物,1985(6).

[16] 王世昌.陕西古代砖瓦图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416-418.

[17] 田有前.试论秦陵墓制度的演变特征[J].秦汉研究(第5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18]刘炜.东汉帝王陵寝制度[J].文博,1986(6).

[19] 潘伟斌.魏晋南北朝隋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0]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7(2).

[21]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第1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8:67.

[22]同[13]:1776.

猜你喜欢

隋文帝长约陵园
赞少先队员清明祭扫革命先烈墓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边走边看
树枝变虫虫
厘米和米的争吵
直谏诤臣
——赵绰
隋文帝造字
9年后甘肃再探秦西垂陵园
陵园艺术雕塑的文化意义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