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教学的融合策略

2021-03-19王红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时事政治时政政治课

王红霞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中若能融合时事政治,既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教学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相融合的现状,并通过科学选取时事政治资料、充分应用高新教学技术、注重时事政治融合时机、贴近生活关注时政热点等路径,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 时事政治 融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8.047

时事政治具体指的是近期发生的国内外大影响力事件。而在初中教学中开展的思想政治课,侧重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爱国情怀的形成。若能实现两者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时政敏感度,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据此,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特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使时事政治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体现出实际价值。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融合的现状

1.时政资源陈旧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虽然教师已经意识到时政与思政课的关联,而选择在课堂上渗透时政内容。但由于部分教师为了节省备课时间,常采用时政旧事作为引入内容,导致学生无法从中领会时政要素的特征。时政作为一种动态新闻,它的应用要求教师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频繁使用陈旧的时政资料,将无法满足融合的需求。

2.融合方法单一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融合教学方法多以口述法为主,教师直接为学生语言叙述当前发生的时政新闻。虽然此种方法也能产生一定教学效果,但并不能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

3.教学融合不当

时政新闻作为教学资源,应用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还需要教师把握好融合的时机,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在讲述某一关键点时,随口说出一则新闻,导致学生对教师讲述的内容产生不适应的状况,甚至无法真正理解它的深意。

4.缺乏生活元素

时事政治虽然讲述的是国际新闻以及国内重大事件,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需要注重新闻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联,避免教师列举的时政新闻加大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难度。同时,当前学生对于时政新闻的学习能力仍未达到预期标准,教师在融合教学中,更需要将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便于开发时政要素的价值。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教学融合的路径

1.科学选取时事政治资料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融合时事政治,要求教师选择适合的时政资料,一要注重时政新闻与教材内容的贴合度;二要保证所选取的时政资料具备一定新意,不可一味应用陈旧的新闻,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关注近期的时事。

以“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为例,教师可通过节日文化,找到与当前相隔时间较短的节日。例如正值端午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可就当前浙江在线提出的有关“真理味道的粽子”的新闻,对当前热播剧“觉醒年代”中描述的“陈望道吃粽子情节”进行举例说明。这种紧跟时代的时政新闻,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信仰的理解,而且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古迹”等观点,以及坚守文化自信的指示,均可作为本课程融合时事政治的重要资料。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运用河南卫视播放的民族舞蹈“祈”中蕴含的洛神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进行深度讲解,继而利用时政新闻,促使学生对本章节内容产生深刻印象,便于形成良好的民族情怀。

基于此,教师在融合教学中,需深层次分析教学目标,并密切关注当前时政新闻,找到两者间的关联,促使学生从新鲜素材中感知弘扬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收集时政要闻,才能优化教学效果,确保初中生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2.充分应用高新技术进行教学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都已开始应用融合教学策略,但对于融合方法的推行仍有待创新。一方面,教师应充分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征,积极为其提供趣味性的融合服务。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教学改革,善于借助信息化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现状,以免学生的积极性减退,形成“一头热课堂”。

以“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为例,在具体开展教学工作中,关于时事政治的融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原本语言类教学内容转化为图片、影像资料。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学生单纯依靠听觉系统,其形成的注意力达到54.6%。而依靠视觉器官可达到81.7%,这表明教师在调动学生视觉系统实施融合教学,他们的注意力将有所提升。而多媒体技术刚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视觉感知需求。

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相关内容,其中关于人格尊严权的保障,涉及个人信息权、隐私权等,这些权利认定标准的重新界定,促使我国公民人格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教师可根据民法典的新闻,培养初中生的维权意识,也能督促初中生形成自尊自爱的品质。

此外,教师还可直接在多媒体设备上为学生播报新闻内容,如“2021年2月23日温州某男子于微博上发布侵犯他人人格言论,最终被瓯海警察逮捕,予以刑事拘留处罚”。学生可从新闻中深度知晓人格尊严的重要性与维护方法。经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将有所增强。所以,教师在融合时事政治开展思政教育时,需以高新教学技术为依托,实现教学创新。

3.注重时事政治融合的时机

在思政教育中,教师需在课堂上把控好时事政治的融合时机,若时政融合的时机不恰当,也会导致学生出现模糊认知的问题,甚至产生误解。

以“诚信做人到永远”为例,教师可从下述两部分分别融入时政内容:

第一,以时政为导学案调动学生积极性,如教师可列举“杭州市推行的健康码三色动态管理举措”,在大数据技术下,该地区的居民都处于政府市监局的监督下,诚信扫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对健康码早已熟知。此时,教师若以此为导入点,为学生讲解诚信的相关知识,可適当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所以,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初期,适当引入时事政治新闻,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帮助作用。

第二,于重难点处融合时政。关于“长远利益”“隐私权”“利益冲突”“以诚待人”等概念的理解,若单纯从字面意义上进行片面解读,学生无法深入体会诚信做人的重要性。此时,可在概念讲解等重点内容处引入时政新闻。比如“保姆式副县长张伟华”扶贫事迹,在其走访30余个乡镇后发现当地贫困原因为产业薄弱,之后兴建猪场与大棚,促使当地产业经济水平有所提高。教师可以此例说明“以诚待人”的内涵,指导学生学习时政新闻人物的优良品质。另外,教师还可随时关注热点话题,组织探讨会,便于学生在交流中对思想政治知识留下深刻记忆。

4.贴近生活,关注时政热点

初中生作为已经具备基本学习能力的群体,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侧重于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应当进一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列举时政热点新闻,确保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提高学习效率。在思想政治课上,主要以道德规范、革命传统教育为主,教师也需找到学生生活经验同时政新闻的关联点。

例如在“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北京大妈公交车上宣称自己是正黄旗,并嫌让座慢,而后被刑拘”等影响较为广泛的热点新闻,作为法律权威性的解读资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时事政治进行深度剖析,如“你们平常出门遇到过这种不讲理的人吗?”之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进行探讨。比如某位学生曾在生活中遇到乘客殴打司机的事件,然后司机报警后,警察将打人者带走。教师于思想政治課上讲解时政新闻时,若能同学生的生活感受及生活阅历保持联系,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持久的热情,则便于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阶段,通过与时事政治的融合,可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初中生在课堂上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据此,教师应从时政资料选取、高新技术应用、时政融合时机、时政生活热点等方面着手,促使初中生经由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指导,能够拥有充足的时政知识积累,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符明强《初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教学的有机整合》,《新教育》2020年第4期。

[2] 令敏《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课堂实效性》,《学周刊》2019年第13期。

[3] 李慧玲《初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治教学的有机整合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6期。

3552501026538

猜你喜欢

时事政治时政政治课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增强高中政治的实用性
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时政
高中时事政治教育:意义、原则与方法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