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021-03-19王伟伟
王伟伟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表现出了文化教育功能,在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学生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培养、开发,将识文断字的教学目标转化为“文化教育”,有助于挖掘语文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本文立足于笔者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思考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化意识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8.029
文化意识代表着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于文化知识、文化概念的重新解读。对于初中生来说,良好的文化意识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积累、主动的文化学习态度、优秀的文化学习能力等重要素质。可以说,文化意识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文化学习能力的优劣。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后续的教学活动发挥出“事半功倍”的育人价值。但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来看,粗放式教学较为常见,少有教师愿意对教材中、课堂上涉及的文化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文化意识的培养工作有待改进。笔者就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可行性策略进行了一些讨论。
一、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在教学活动中,古典文化、外国文学、经典读物,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素材。重视教材自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后续教学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保障。语文教学围绕教材开展,但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是教材。在诸多教学任务的重压之下,学生很难形成探究欲望,在抓住考点之后便迫不及待地退出相关学习活动,导致教材中的文化无法传递给学生。在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要强调教学素材与文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借助教材开发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尽早将文化意识的培养工作落实在课堂中。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狼》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活动中,可引导学生从作者、作品等角度对教学素材进行剖析,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分析作品的创作特点。在阅读环节,学生了解了《狼》所表达的故事:两匹狼想要吃掉屠夫,但阴谋败露,最终被屠夫杀死。这是一个简单的自救故事,但因为蒲松龄的一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故事的情感强烈地表现出来:对于狼的行为,蒲松龄认为是可笑的。部分学生基于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创作特点提出了新的问题:蒲松龄笔下的形象多带有讽刺意味,包含着对官僚、封建制度的讽刺,对于《狼》中的狼与屠户,作者的表达是否也包含着其他含义呢?看破素材的表象,尝试探究教学材料中的真实情感,这正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最佳手段。教师要积极开发教材的文化功能,挖掘教材包含的文化信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二、依靠教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并非完全来自教材,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教师给出的教学资源越丰富,所掌握的文化知识越渊博,学生的文化意识就越出色。反之,如果教师不能对自身的文化水平加以提升,当学生提出新的文化问题时,如果得不到教师的答案,文化教育质量也会大打折扣。除了教材上的教学之外,教师必须强调“为人师者”对于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应该将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同时,重新强调文化品位、文化技能等关键性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依靠教师的引导来补充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的教学为例,受到历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日本人身上没有什么学习”的。在这种情况下,情感支配了理智,学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将自己所掌握、搜集的文化知识带入课堂中,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首先,是对学生思想的纠正: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日本人不等于日本宪兵,教育后人要学会“区别对待”,在落实有关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这种理智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其次,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纠正: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斗士,在经历了医学的考验之后,毅然决然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怀揣着“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信念,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新文化运动。这些知识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得到,教师积极转化自己的身份,以“文化传播者”的定位与学生开展互动,有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
三、通过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当中,更要重视课外文化环境、学生文化意识的开发与培养,结合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掌握文化知识。学生的年龄、能力在逐步增长,正在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品位,只有素材满足了学生的文化学习需求,后续的教学活动才能得到保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需求导入多元文化素材,让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庄子>二则》的教学为例,针对知识,教师可引入多元化资源,鼓励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对文化素材与文化知识进行探索,促使学生形成文化学习意识。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为例,文章围绕庄子与惠子的巧辩展开,看似庄子最终的“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占据了上风,但这是辩术中的“诡辩”,与当今社会的“偷换概念”有一定相似之处。当教师给出“辩术”这一概念之后,学生会形成新的学习兴趣:除了诡辩之外,还有哪些较为常见的辩术?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给出答案:据理力争的雄辩,剑走偏锋的巧辩,单刀直入的智辩,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辩论方法。而对于教材中的《北冥有鱼》一文,则进一步展示了莊子奇幻的想象力,教师可引入《庄子·大宗师》中的经典论述开展教学: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作者在理性的态度所得出的论述。依靠资源来补充课堂,有利于学生文化思维与文化意识的成型。
四、结合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当教师提出学习任务时,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积累的素材、灵感与教师进行互动。当学生的表达欲望逐步提升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发挥空间,结合文化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以我国经典的对联文化为例,教师可结合多种多样的对联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联作为汉字智慧的结晶,包含着结构上和情感上的双重美感,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不同的对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如经典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是商店、店铺前常见的对联;“但愿世间人俱健,不惜架上药生尘”,则是医者仁心的最好表现。借助这样耳熟能详的对联,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后,教师利用新的素材开展教学:将我国的回文联、谐音联、千古绝对带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如经典的回文联:上水居民居水上,正反阅读,含义完全相同。相传由纪晓岚所创的千古绝对:月照纱窗,个个(各格)孔明诸(诸)葛(格)亮,便属于谐音联。对联是我国汉字文化与语言文化的高度凝练,对于对联背后的故事,也可将其作为教学材料引入课堂当中。如苏东坡的绝对“玉手遥遥,五指三长两短”,才子祝枝山的绝对“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等,这些对联中,包含着文人墨客的智慧。而一些对联中则包含着群众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如“正中德备乾符应,利济思敷解泽流”等。在对联中感悟文化,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探究文化的同时形成民族荣誉感,完成文化教育、德育的双重任务。
总之,文化意识的培养工作并不艰难,但由于教师忽视了语文课程中的文化要素,有关教学活动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在重新定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课文内容、自身所积累的文化知识、课外素材等要素开展多元文化活动,在强调学生文化学习需求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意识的培养,让文化在学生的脑海中扎根。
参考文献:
[1] 刘菊英《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分析》,《课外语文》2021年第15期。
[2] 余承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江西教育》2020年第26期。
[3] 王丰《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意识》,《新课程导学》2017年第22期。
39585010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