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探索校园足球发展新模式
2021-03-19北京市朝阳区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以党建为引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努力从“教育大区”发展为“教育强区”的建设中,确定了校园足球“立足教育”“强身健体”的特殊定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一、统筹管理,全面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1.加强组织构建,落实顶层规划设计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朝阳区根据区情大力普及和推广校园足球运动。“十三五”期间,朝阳区推出了《朝阳区“阳光足球”推进工作方案》,制订了《朝阳区校园足球三年发展规划》,建立了北京市朝阳区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朝阳之星”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营,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顶层规划设计,让校园足球真正“落地”。
多年来,朝阳区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普及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在确保强健学生体魄的同时,使学生形成勇于拼搏、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品质。此外,积极研究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发现、选拔、培养具有足球运动天赋的学生,以此拓宽足球后备人才的发展路径。
2.试点“1+15”,发挥学区管理优势
“金鹰杯”曾是朝阳区足球竞赛的品牌,但随着朝阳区校园足球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原有赛制中出现的“只赛不训”“赛事拖沓”“重球队轻队员”等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朝阳区校园足球发展的效率、速度和规模。伴随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在朝阳区落地,朝阳区各级领导根据其推进思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制订了“1+15”的“朝阳”训练营模式,并将其命名为“朝阳之星——满天星”校园足球训练营,其中“1”为区级总营,“15”为各学区分营,分营由15个学区片的成员学校申报组成,各分营选出1~2所承办学校,负责管理组织本学区分营。每个学区分营均制订了不同的训练内容并注重训练内容的衔接性,如,望京学区分营和崔各庄学区分营每周集中进行2次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灵敏姓、协调性、柔韧性、核心力量、速度、运控球技术,培养学生球感球性等方面。此外,在每周末,各学区分营之间均开展1次比赛,使15个学区分营的学生做到“周周有训练,周周有比赛”,达到了勤练、多赛的效果。
3.结合体育教育,“内挖外引”强师资
朝阳区针对区内体育教师、足球专业教师和教练员开展了普及型培训和提高型培训,在普及型培训中,朝阳区依据《“十三五”朝阳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足球项目的培训方案》,截止到2020年底,共对140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了校园足球相关培训。如今,1480名足球专业教师已经完成校园足球辅导员资格证书培训,44名足球专业教师已完成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再培训。在提高型培训中,2016—2020年,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委派近80名足球教师、教练员参加国家级、市级、区级足球裁判员、教练员等培训,有力提升了朝阳区足球教师、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和执教能力。其中,仅2019年就有18名足球专业教师通过了中国足协C级教练员资格培训。
在市级、区级体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朝阳区汇聚俱乐部、高等院校以及足球专家、外籍教练员等多方资源,走进校园开展足球教学活动,以此提高朝阳区足球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引进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专业院校的师资和课程,就足球基本技术、竞赛规则、课堂组织、课余训练等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培训。此外,还成立了“大师工作室”,邀请金志扬、杨晨等组建专家指导团,为足球教师进行讲解与指导。2016—2019年每学期,都会聘请来自欧洲、南美洲等地区的足球教练员,帮助市级、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学生提高足球技术和技能,同时向足球教师和教练员传授国外成熟的教学理念与训练经验,以此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提升他们的执教能力。
4.深化教学机制,紧抓校园主渠道
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努力将足球纳入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研发了小学低学段、小学高学段、初中、高中共4套《校园足球课程读本》。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校园足球发展培育校积极组建学校足球社团和年级足球队,利用“课后三点半”时间,为喜欢足球和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提供练习足球机会。为提升足球课堂的教学效率,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共同开发录制了254节足球教学微课,并在“朝阳体育教师”公众平台上进行推送,足球教学微课从足球知识、技能、战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述和教學示范,为中小学足球课堂提供了大量的足球教学素材。
多年来,朝阳区借助“朝阳之星——满天星”校园足球训练营,积极开展足球教研活动和足球教学公开课,鼓励各分营成员校自主开发和编制适合本校足球活动的校本教材。如,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开发了《始于足球 不止于足球》校本教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开发了《在运动中与世界对话》校本教材,大幅度提升了成员学校足球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加强文化宣传,吸纳校园足球人口
朝阳区积极组织全区学校和学生参加北京市校园足球文化节优秀作品征集活动,2019年,朝阳区共有1231人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指导奖。此外,朝阳区还获得“突出贡献奖”。
2020年,朝阳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组织了以“抗‘疫有我,一定会胜利”为主题的校园足球文化作品征集活动,以及“居家快乐‘球文化,战‘疫答题长知识”“‘朝阳之星足球小将 居家‘抗疫风采展示”“‘朝阳之星校园足球训练营吉祥物、队旗征集”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足球文化活动。这些足球文化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足球、了解足球、接触足球,在丰富学生居家抗疫的学习和生活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
二、总结归纳,发挥校园足球的多重功能
1.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促校园足球百花齐放
近6年,为推广和普及足球运动,发挥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优势,朝阳区积极推荐学校参加国家级、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评审及认定。截至2021年,朝阳区共有45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7所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1所朝阳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占朝阳区总学校总数的近70%。通过不断努力,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已充分发挥其优势和资源,大力带动周边学校开展校园足球工作,为朝阳区、北京市乃至国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朝阳区现有400余支校级足球队,共有近7 000名队员积极参与各级足球比赛,30 000多名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足球运动。
2.校园足球运动让学生体质不断增强
朝阳区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由此成立了由区政府领导、区教委牵头、区体育局协助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由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主管副主任任组长,负责校园足球整体工作,朝阳区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科(以下简称体卫艺科)科长任副组长,副科长任组员,共同负责统筹推进朝阳区的校园足球各项工作。多年来,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坚持育人为本,将校园足球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近3年,在北京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抽测中,朝阳区学生各项体质健康数据均名列前三名。“十三五”期间,朝阳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上报数据显示,全区合格率、优秀率连续5年增长。
3.学训平衡理念促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面发展
朝阳区义务教育阶段学区间发展均衡,均较高水平地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在培养优秀学生等方面也有较大提升。朝阳区足球教练员十分注重学生的学训平衡问题,在确保各自所带队伍的学生积极训练的同时,还及时督促他们进行文化课学习,积极克服学训矛盾,保证每名学生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2018—2020年,在《朝阳区义务教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朝阳区76.8%的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获得优良等级,7.3%的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均有提升。
4.合理的竞赛体系让学生的竞技水平不断提升
在朝阳区政府、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设立专项资金,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支持朝阳区校园足球工作的普及和推广,以及各级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及学校足球梯队的建设和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为了建立良好的校园足球竞赛机制,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朝阳区至今已连续举办了5届朝阳区中小学足球联赛(2020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未举办)。从2015年有40多所学校、90多支队伍、1440多名队员参赛,截至2019年有100多所学校、310多支队伍、6000多名队员参赛,已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校园足球竞赛活动。
“朝阳之星——满天星”校园足球训练营建立了“四阶段”联赛的组织模式,形成“校内班级联赛—校级联赛—学区级联赛—区级联赛”金字塔式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构建了小学到高中的合理训练体系以及多级别足球竞赛的良好发展机制。相对于直接举办区级足球联赛,此模式能大幅度增加比赛场次和参与人数,更好地达到了全员普及的目标,并为学生搭建了更加广阔的比赛平台,同时使比赛的组织效率明显提升。
2019年10—12月,在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体卫艺科牵头,朝阳区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朝阳区校足办)组织了 2019年“朝阳之星——满天星”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营选拔赛,经过班级、校级和学区内选拔,15个学区分营共选拔出1 600余名学生参加各组别区级总营选拔赛,通过7个周末、14天、共232场的总营选拔赛,初步选拔出近200余名学生的朝阳区集训队,以备战2020年北京市校园足球精英赛(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未举办)。2021年3—5月,在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由体卫艺科牵头,朝阳区校足办继续组织了2021年“朝阳之星——满天星”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营选拔赛,经过班级、校级和学区内选拔,15个学区分营共选拔出1 700余名学生参加各组别区级总营选拔,最终选拔出各组别12支代表队、312名学生参加2021年北京市校园足球精英赛。在本次比赛中,朝阳区共获得2个冠军、3个亚军、1个季军。2021年8月,朝阳区还有43名学生脱颖而出,入选北京市精英代表队,参加北京市“满天星”校园足球训练营集训,同时也有9名教练员入选北京市精英教练组。此外,截至目前,朝阳区共向各级专业足球队输送53名优秀队员。
5.加强管理让人才输送突破瓶颈
近年来,朝阳区通过合理布局,扶持重点区域校园足球工作发展,通过“铺草皮、引教练”等方式,利用“1+15”朝阳之星训练营体系,让在小学阶段具有足球兴趣且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升入初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同时让初中阶段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升入高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截至目前,朝阳区共有1023名学生由小学全国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学校升入初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74名学生由初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升入高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向全国各高校输送27名在足球运动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
三、立足长远,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的建设工作,在教育部、市教委的指导下,在朝阳区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对下一步校园足球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
一是深化区域发展,创建高端培训,帮助朝阳区校园足球教师队伍带着问题学习,继续提升校园足球师资队伍水平。二是融合足球运动与足球文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项目中;融合特色校与普通校,达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学科融合,促进体育项目与其他学科的共同发展。三是进一步打造“朝阳之星”品牌,使“朝阳之星——满天星”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营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提高“朝阳之星”在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邀请更高级别的专家、教练、裁判员团队进行培训与指导,发挥“朝阳之星——满天星”训练营的优势,总结有效经验,推广“朝阳之星——满天星”训练营发展模式,起到校园足球普及发展的带头作用。
今后,朝阳区将继续严格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基本要求(试行)》,以不断健全朝阳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和普及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和全面推进朝阳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各项工作,为实现校园足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提高中国足球普及程度与竞技水平贡献力量。
(执笔:王金祥)